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勇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9,共8页
甘肃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区乃至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甘肃在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经实地调查总结了近年来甘肃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 甘肃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区乃至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甘肃在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经实地调查总结了近年来甘肃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藏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与问题 对策与建议
原文传递
青海省教育与城市化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邓艾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79-885,共7页
依据青海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2006年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岭回归、灰色关联、GIS(地理信息系统)三种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各地区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量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等教育(中专、高中)对各地... 依据青海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2006年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岭回归、灰色关联、GIS(地理信息系统)三种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各地区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量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等教育(中专、高中)对各地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等教育(专科、大学本以上)的作用;而从时间趋势来看,高等教育的作用正在慢慢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城镇化 教育类型 计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价值当量对水电开发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以甘南九甸峡工程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肃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主要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当量因子原理及方法构建了相关评价及修订模型,对受水电开发影响的库区河流、移民安置区、引水灌区和大气环境等四方面生态系统价值量损益做了评价。从对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评价结果看,生态正效应价值量... 主要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当量因子原理及方法构建了相关评价及修订模型,对受水电开发影响的库区河流、移民安置区、引水灌区和大气环境等四方面生态系统价值量损益做了评价。从对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评价结果看,生态正效应价值量为3 889.55×10~5元/a,负效应价值量为-4 319.94×10~5元/a,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水电开发总体生态价值损失为-430.39×10~5元/a,为开展相关生态补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 水电开发 生态效应 九甸峡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发展生态工业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邓艾 《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8期146-148,共3页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发展问题,工业化的梦想在上千年的游牧、农耕文化的夹缝中艰难萌发。结合生态恶化的新问题,青藏地区所要选择的工业化之路将有别于传统的唯经济利益独尊的模式,是一条新型的可...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发展问题,工业化的梦想在上千年的游牧、农耕文化的夹缝中艰难萌发。结合生态恶化的新问题,青藏地区所要选择的工业化之路将有别于传统的唯经济利益独尊的模式,是一条新型的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即生态工业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工业 资源
下载PDF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戴正 邓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9,共9页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具有较强互动性。本文在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纬度和强度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同上级区域相比,牧区的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均较低,区域间...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具有较强互动性。本文在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纬度和强度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同上级区域相比,牧区的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均较低,区域间的差距不止单单表现在经济绝对量和相对量上,也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2.牧区信息设施的完备,是加快信息化步伐的基础性保障,对城镇化进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财政科技三项费支出和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在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均较低情况下,牧区这两项支出的增加,却不利于发挥信息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反而会抑制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牧区 城镇化 信息化
下载PDF
河西走廊关键生态问题及治理研究
6
作者 《甘肃理论学刊》 2023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视域下,生态极端重要而又脆弱敏感。学术界对河西走廊生态及治理问题主要分水、沙、山等生态要素进行专题研究,因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各类生态问题的并存性和相联性,也较少提出系...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视域下,生态极端重要而又脆弱敏感。学术界对河西走廊生态及治理问题主要分水、沙、山等生态要素进行专题研究,因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各类生态问题的并存性和相联性,也较少提出系统性应对之策。综合看,河西走廊目前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同时涉及“水、沙、山、工业”4个方面,即水资源匮乏、沙漠侵蚀前移、祁连山林草退化及重点工业领域生态环境压力大。针对关键生态问题及其内在联系和循环规律,在治理路径上须抓住重点,主要从系统治水、治沙锁边、护山植绿和减污降碳4方面入手,为保障治理效果还须健全极限节水机制、重大生态风险预防机制等6种机制。基于生态全局理清重点问题,有助于对不同生态要素及问题相互并存和影响而形成的河西走廊关键生态问题的全貌进行总体把握及系统性分析和治理,以进一步供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关键生态问题 实践逻辑 治理路径 治理模式
下载PDF
提升“三区三州”农牧民素质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县3471个农牧民样本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149,共9页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县属于“三区三州”范围,2020年底全面脱贫后,该区域仍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监测区域。以案例区域3471个成年农牧民样本为例,对劳动力素质基本状况进行调研统计,认为过去因劳动力素质较...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县属于“三区三州”范围,2020年底全面脱贫后,该区域仍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监测区域。以案例区域3471个成年农牧民样本为例,对劳动力素质基本状况进行调研统计,认为过去因劳动力素质较低而形成的“低收入—劳动力素质低—低收入”的循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会存在,并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故得出:必须将劳动力素质提升作为关键措施,在改善该区域劳动力素质方面作长期规划,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久性培育、开发及改善这些区域的劳动力素质;必须因地施策,开展以提升农牧民劳动力素质为主的政策支持,重点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必须进一步激发“三区三州”等地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输血式”扶持逐步转变为“造血式”发展,以期逐渐形成新的“劳动力素质提升—收入持续增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素质 巩固脱贫成果 LOGISTIC回归 实证研究 “三区三州”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农牧区人口教育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冀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实证研究以2019年西部省份甘肃农牧区3018个18—65岁成人个体样本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牧区人口教育等变量与收入关系分别运用箱线图、笛卡尔坐标系及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原理,进行了2变量、3变量相关性及变量内部差异等问题的... 实证研究以2019年西部省份甘肃农牧区3018个18—65岁成人个体样本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牧区人口教育等变量与收入关系分别运用箱线图、笛卡尔坐标系及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原理,进行了2变量、3变量相关性及变量内部差异等问题的初步考量及预期。在此基础上,基于明塞模型进一步运用WLS回归分析方法,对预期变量之间的总体关系作了计量分析,得出结论:西部农牧区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全国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受教育程度总体不高、人力资本不足是造成其收入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均具有显著性,但作用(系数)或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大小差别较大,总体上初等教育较低、高等教育较高及主要变量的内部差异和分布特征较明显;西部农牧区人口收入水平深度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受到个人劳动经验、健康状况、年龄,以及反映家庭特征和区域特征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牧区 乡村振兴 教育与收入 明塞模型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影响牧区牧民幸福感因素的实证研究——天祝藏族自治县调查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部分地区甚至一些大城市的人均收入已赶上发达国家,但其总体幸福水平不尽人意。相反,有调查显示收入水平明显大幅度低于城市居民的农民,其生活满意感超过了城市居民,出现了"幸福悖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部分地区甚至一些大城市的人均收入已赶上发达国家,但其总体幸福水平不尽人意。相反,有调查显示收入水平明显大幅度低于城市居民的农民,其生活满意感超过了城市居民,出现了"幸福悖论"现象。本文依据贫困牧区县的调查资料,运用ordered logit model对牧民幸福感同收入及若干非经济因素之间关系的维度和强度进行了考量。在假定牧区宗教及文化习俗对牧民的幸福感均有恒定影响的前提下,分析结果显示,牲畜数量是牧民的主要幸福源泉;牧区女性的幸福感要明显低于男性;牧民收入水平尚较低的情况下,人均年收入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牧民自身的教育投入对幸福感的提高起抑制作用;以30岁为拐点,牧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相对低于青年人;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银行对牧民家庭的贷款有助于改善幸福状况;物质条件对幸福感不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悖论 影响因素 ORDERED LOGIT回归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城镇化族际差异问题实证研究——基于最近两次人口普查结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肃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77-85,共9页
2005年我国少数民族城镇化率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近20倍,2010年这一差距仍在8倍左右。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期了反映各少数民族自身特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特点及民族制度政策3类涉及人口、从业、教育、... 2005年我国少数民族城镇化率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近20倍,2010年这一差距仍在8倍左右。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期了反映各少数民族自身特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特点及民族制度政策3类涉及人口、从业、教育、地理及政治等方面的10个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城镇化率进行解释。两年度数据的计量检验得出一致结论:影响少数民族城镇化率的显著性因素依次是第三产业从业比重、第二产业从业比重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其他在已有研究中具有显著性的变量等,在研究中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少数民族 城镇化率 族际差异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青海牧区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11
作者 《甘肃民族研究》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一、引言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区域,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就在于此,在全国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相当丰富,天然草地总面积约为3637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9%,草地面积在... 一、引言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区域,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就在于此,在全国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相当丰富,天然草地总面积约为3637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9%,草地面积在全国各省份中居第4位。凭借有利的草地气候资源,青海省分布有大量从事牧业生产的牧区,包括青海省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全部区域,共有26个纯牧区县市和4个半牧区县,畜牧业是这些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牧区 牧业生产 循环经济模式 少数民族自治州 草地面积 草地资源 天然草地 支柱性产业
原文传递
“五化”背景下甘肃牧区社会发展现状调查
12
作者 王建民 《甘肃民族研究》 2010年第2期1-9,共9页
一、引言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及国际化总称为“五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及必然结果。“五化”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不可逆转的潮流,它既体现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一、引言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及国际化总称为“五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及必然结果。“五化”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不可逆转的潮流,它既体现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特征也反映了其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五化” 甘肃牧区 调查 现状 社会生产力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原文传递
西藏各产业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邓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7,共6页
以第五次西藏人口普查资料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为依据,用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法对西藏自治区各地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并采用GIS技术和灰色关联系统对各地区各行业人力资本同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人力资本对经济... 以第五次西藏人口普查资料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为依据,用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法对西藏自治区各地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并采用GIS技术和灰色关联系统对各地区各行业人力资本同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不同,其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人力资本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人力资本 GIS系统 灰色关联
下载PDF
水电资源开发补偿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
14
作者 杨勇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6年第5期12-18,60,共8页
国内外历来重视水电开发问题调查研究,包括建坝争议、利益相关者、生态影响、移民贫困及开发地的发展等,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生态补偿、资源开发补偿及利益共享,探索并构建公平合理的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成为广泛共识。以水电资源开发补... 国内外历来重视水电开发问题调查研究,包括建坝争议、利益相关者、生态影响、移民贫困及开发地的发展等,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生态补偿、资源开发补偿及利益共享,探索并构建公平合理的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成为广泛共识。以水电资源开发补偿为线索,从建坝争议、水电开发利益相关者、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水电开发与开发地发展及水电开发补偿和利益共享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从中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开发 生态补偿 利益共享 文献综述 研究展望
下载PDF
水电资源经济租金测算与共享实证研究——以黄河上游甘南段为例
15
作者 《甘肃理论学刊》 2019年第2期80-85,共6页
以黄河上游甘南段为例,对水电开发绝对租金和级差租金计算及共享分配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收取水电经济租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有利于推动更多开发利益惠及贫困库区和水电移民等。采取科学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库区淹没的土地、受水电... 以黄河上游甘南段为例,对水电开发绝对租金和级差租金计算及共享分配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收取水电经济租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有利于推动更多开发利益惠及贫困库区和水电移民等。采取科学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库区淹没的土地、受水电开发影响的生态系统的价值量,并转化为"土地股""生态股"等,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贫困库区群众、水电移民以及库区生态系统参与和共享水电经济租金等开发利益。在水电经济租金共享分配中,需同时兼顾贫困库区发展及受水电开发影响的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资源 经济租金 利益共享 实证研究
下载PDF
甘肃藏区保障社会稳定的民族政策研究
16
作者 《甘肃民族研究》 2013年第1期4-10,共7页
一、引言 近年,甘肃等藏区发生了几起严重的社会不稳定事件,这些事件虽已平息,但留下的思索却远未结束。当前甘肃藏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深刻的转型变革期,这一时期,发展与落后、开放与封闭、传统与现代交织于一体,各种矛盾纠... 一、引言 近年,甘肃等藏区发生了几起严重的社会不稳定事件,这些事件虽已平息,但留下的思索却远未结束。当前甘肃藏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深刻的转型变革期,这一时期,发展与落后、开放与封闭、传统与现代交织于一体,各种矛盾纠纷不时发生,潜在的不稳定隐患有增多趋势。从近年甘肃等藏区不稳定事件起因看,其直接诱因是民族宗教因素,但就深层次成因分析,则不仅限于民族宗教因素,而是多种矛盾因素长期积累、叠加、激化、放大所致。其中,固然有境外敌对势力影响等外部因素,但也不可回避由藏区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层面隐含的一些固有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不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藏区 社会稳定 民族政策 现代化进程 保障 经济社会 宗教因素 矛盾纠纷
原文传递
基于DEA方法C^2R模型对西藏特色工业评价
17
作者 《青藏高原论坛》 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依据2009-2012年4年数据的移动平均数,对西藏特色优势产业进行评价选择,并在区分出有效和无效产业基础上,基于构造理想决策单元的思路,进一步对多个有效产业进行再评价和排序,排名前5的相对高效和具有优势的工...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依据2009-2012年4年数据的移动平均数,对西藏特色优势产业进行评价选择,并在区分出有效和无效产业基础上,基于构造理想决策单元的思路,进一步对多个有效产业进行再评价和排序,排名前5的相对高效和具有优势的工业行业依次为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该结果与最新其他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很相近。同时,由于移动平均数较截面数据更具平稳性,建模及运算过程科学客观,因而本文结论的可信度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C^2R 移动平均 理想单元 特色工业
下载PDF
牧民定居后续发展问题调查研究——玛曲县扎西乐民新村调查报告
18
作者 《甘肃民族研究》 2012年第2期40-44,93,共6页
素有“黄河首曲”之称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先头区域。黄河自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人玛曲县,环流县境433公里,复人青海,形成“天下黄河第一弯”壮美景观。当地有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 素有“黄河首曲”之称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先头区域。黄河自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人玛曲县,环流县境433公里,复人青海,形成“天下黄河第一弯”壮美景观。当地有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玛曲”之说。近年,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当地政府和学术界将草原生态退化问题论证归结为超载放牧的草畜矛盾。为解决这种矛盾,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将大量牧民从草地牧场移出,逐步实现游牧定居,减少牲畜数量,降低放牧压力以缓解黄河首曲生态矛盾。牧民定居工程已成为政府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最主要和基础性的措施。州政发(2009)3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实施游牧民定居是保护这一区域最主要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工程,是具有实现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效益的重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定居 玛曲县 后续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 调查 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区 黄河首曲
原文传递
甘肃藏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探析
19
作者 《青藏高原论坛》 2016年第3期22-30,共9页
本文突出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在甘肃藏区生态城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构建了涉及6个方面、25个指标组成的评价甘肃藏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了甘肃藏区9个县级城镇生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序,... 本文突出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在甘肃藏区生态城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构建了涉及6个方面、25个指标组成的评价甘肃藏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了甘肃藏区9个县级城镇生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序,结果符合甘肃藏族城镇化发展实际情况,并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藏区 生态城镇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下载PDF
牧民定居背景下影响城镇多民族间交往因素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调查报告
20
作者 戴正 《甘肃民族研究》 2011年第3期6-12,共7页
一、引言 自2004年开始,国家为了加强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始实施较大规模的牧民异地搬迁定居工程,在政府统一规划下,一部分牧民从牧区迁出,到城镇附近的牧民定居点定居。在此期间,合作市6个牧业乡的大量牧民... 一、引言 自2004年开始,国家为了加强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始实施较大规模的牧民异地搬迁定居工程,在政府统一规划下,一部分牧民从牧区迁出,到城镇附近的牧民定居点定居。在此期间,合作市6个牧业乡的大量牧民也陆续迁人到了合作市城区,实现了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牧民定居 合作市 城镇 多民族 调查 交往 生态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