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支架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袁山旗 赵红敏 +2 位作者 张西安 候鹏飞 展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37-240,247,共5页
目的:对比机械支架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120例入选的ACI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实施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目的:对比机械支架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120例入选的ACI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实施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观察组则在rt-PA动脉溶栓基础上,实施机械支架介入取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效果及TIMI血流分级情况;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NIHSS和mRS评分,测定其血清骨桥蛋白(OPN)、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ACI患者临床疗效及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NIHSS、mRS评分和血清PON、NT-proBNP、MD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两项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h内颅内症状性出血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ACI患者接受机械支架介入取栓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调节机体神经功能相关因子表达,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患者TIMI血流分级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药物溶栓 机械取栓 疗效 神经功能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袁山旗 赵红敏 +3 位作者 王晓叶 张西安 候鹏飞 展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27-29,33,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联合VEGF、MMP-9、hs-CRP检测,并以随访及...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联合VEGF、MMP-9、hs-CRP检测,并以随访及磁共振检查为对照,比较颈动脉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VEGF、MMP-9、hs-CRP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斑块类型患者血清VEGF、MMP-9、hs-CRP水平。结果经随访及组织病理学发现,9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无斑块33例,稳定性斑块32例,易损性斑块33例。颈动脉超声联合VEGF、MMP-9、hs-CRP检测无斑块、稳定性斑块及易损性斑块的准确性均显著高于颈动脉超声检测(P<0.05);稳定性斑块患者血清VEGF、MMP-9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患者,显著低于易损性斑块患者(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VEGF、MMP-9、hs-CRP检测可准确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反映斑块稳定性及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颈动脉超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适应症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睿 展会 +1 位作者 黄艳丽 高毅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958-1962,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并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60例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根据家属要求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B两组,A组患者35例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并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60例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根据家属要求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B两组,A组患者35例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患者25例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措施,随访14d观察临床疗效,随访3月对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行手术治疗患者总体病情重于保守治疗患者;手术与保守治疗后14d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30mL及发病>24h患者手术治疗疗效高于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30mL患者保守治疗疗效高于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24h患者保守治疗疗效与手术治疗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7d、14d血清NSE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血清S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B组上升较A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血清SF水平下降,A组下降较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较B组更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保守治疗更明显,患者预后效果更好,但需要根据出血量等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对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开通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西安 展会 豆涛涛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对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开通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96例,入选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将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对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开通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96例,入选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将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组成对照组,将接受静脉溶栓桥接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治疗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组成观察组。观察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取栓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栓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桥接支架联合抽吸取栓血管开通效果良好,且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取栓次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 静脉溶栓 动脉内取栓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发作前血糖水平和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睿 展会 +2 位作者 黄艳丽 马金叶 冯虎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索自发性脑出血发作前血糖水平与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的SICH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基线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 目的探索自发性脑出血发作前血糖水平与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的SICH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基线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吸烟、饮酒、家族患病史、治疗方式、高血脂、高血压、发作前血糖水平、冠心病、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糖尿病及NIHS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发生不良预后的患者定义为不良预后组,病情无恶化者定义为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评价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运用ROC曲线分析发作前血糖水平和NIHSS评分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入院收缩压(P=0. 041)、发作前血糖水平(P=0. 037)及NIHSS评分(P=0. 001)明显影响SICH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能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发作前血糖水平(P=0. 037)及NIHSS评分(P=0. 001)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二者相比,发作前血糖水平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RR=2. 683); ROC曲线下发作前血糖水平在ROC曲线下的AUC为0. 707(95%置信区间:0. 624~0. 789),最佳诊断点为11. 55,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 30%,70. 65%; NIHSS评分在ROC曲线下的AUC为0. 546(95%置信区间:0. 452~0. 641),最佳诊断点为10,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 21%,55. 37%。结论发作前血糖水平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大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常规评估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高血糖症 预后
下载PDF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波 展会 张睿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方法: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h内行超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9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6例。结果:死亡8例,病死率约15.4%。术后6个...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方法: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h内行超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9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6例。结果:死亡8例,病死率约15.4%。术后6个月随访,按ADL分级,I级6例,级10例,级14例,级11例,V级3例。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外科学 外科手术 最小浸入性 手术时机 预后 @超早期
下载PDF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介导氧化应激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范阳 张西安 +3 位作者 豆涛涛 立承 皇甫慧源 展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633-1644,共12页
目的:探究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 CIRP)是否能通过TLR4/MyD88途径介导氧化应激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将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亦为临床急性缺血性... 目的:探究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 CIRP)是否能通过TLR4/MyD88途径介导氧化应激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将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亦为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检测AIS患者术后外周血、构建HMC3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对CIRP表达水平的影响;其次通过培养SH-SY5Y细胞,使用人重组CIRP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IRP protein, rhCIRP)及C23干预,观察CIRP的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最后利用慢病毒敲减HMC3细胞的CIRP基因,再次构建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探究CIRP通过TLR4/MyD88途径激活NADPH氧化酶,释放ROS上调Drp-1水平,进而促进线粒体分裂的分子机制。结果:AIS患者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IRP表达较术前显著升高。在人小胶质细胞HMC3缺氧/复氧模型中,细胞内CIR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8小时后CIRP表达水平达到巅峰,并分泌到细胞外,激活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rhCIRP可以作用于SH-SY5Y细胞促进TLR4、GP91、P47、DRP-1、MFN-2、Cleaved-caspase-3、TNF-α、IL-6的表达,介导氧化应激。而使用C23和敲减CIRP后则可以抑制上述蛋白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保护组织细胞。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小胶质细胞释放大量CIRP,分泌到细胞外,TLR-4/MyD88通路介导氧化应激,引起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CIRP can promot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TLR4/MyD88 pathway through oxidative stress, there is no report at presen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new target fo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als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surgery. Methods: The effect of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缺血性中风 氧化应激 线粒体分裂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38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波 杨华 +1 位作者 展会 张睿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401-1402,共2页
关键词 脑膜瘤/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介入治疗和手术夹闭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西安 豆涛涛 +5 位作者 行治国 袁山旗 王振华 高超 蒋帅 展会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和手术夹闭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间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8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夹闭组45例(行动脉瘤颈夹...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和手术夹闭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间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8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夹闭组45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和介入组35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远期疗效。结果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介入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预后恢复良好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夹闭组,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人数均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完全闭塞率及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分级aSAH患者采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短期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病情康复,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高分级动脉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晓勇 展会 张西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6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于伤后早期(昏迷前)进行手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于伤后早期(昏迷前)进行手术,对照组于伤后稍晚期(昏迷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预后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QOL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手术预后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颅脑外伤 手术时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姜黄素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范阳 张西安 展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030-1036,共7页
姜黄素是一种具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特性的天然中药提取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在治疗神经胶质瘤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显著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阐述了姜黄素... 姜黄素是一种具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特性的天然中药提取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在治疗神经胶质瘤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显著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阐述了姜黄素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停滞细胞周期等方面对抗神经胶质瘤的分子机制,揭示了姜黄素的开发利用可能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神经胶质瘤 机制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感觉特征与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婷 王龙龙 +7 位作者 王亚蓉 王磊 乔乐天 张欣悦 展会 乔向阳 王艳萍 杨淑涵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感觉特征与脑灰质体积的潜在关联,为ASD儿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西安市ASD诊疗机构就诊或康复的40名ASD和在西安市多所幼儿园公开招募的16名正常发育(TD)儿童,采用感觉讯息处理及自我调节...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感觉特征与脑灰质体积的潜在关联,为ASD儿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西安市ASD诊疗机构就诊或康复的40名ASD和在西安市多所幼儿园公开招募的16名正常发育(TD)儿童,采用感觉讯息处理及自我调节功能检查表评估感觉特征,采用3D TIWI采集脑结构图像,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分析脑灰质体积。将感觉特征和脑灰质体积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感觉特征与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结果ASD组的听觉、视觉、触觉、感觉讯息处理功能及对感觉刺激的反应-不足得分均低于TD组(Z/t值分别为-2.63,-2.57,-3.11,-2.19,-3.83,P值均<0.05)。ASD组有左侧小脑后下叶、右侧小脑后下叶、右海马旁回、左岛叶、左额内侧回、左枕上回、右枕上回、右上顶叶及右中央后回脑灰质体积较TD组增大(t值分别为3.53,3.69,3.37,3.86,3.61,3.37,4.04,3.38,3.16,P值均<0.01)。ASD组视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觉、感觉讯息处理功能、对感觉刺激的寻求及对感觉刺激的反应-过度强烈得分与左枕上回灰质体积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0.40,-0.39,-0.36,-0.40,-0.36),视觉、前庭平衡觉及对感觉刺激的反应-过度强烈得分与右上顶叶灰质体积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0.50,-0.42)(P值均<0.05)。结论ASD儿童存在感觉异常,且与左枕上回和右上顶叶灰质体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性障碍 大脑皮质 精神卫生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鹏飞 展会 +3 位作者 张睿 马康孝 程文佳 郭世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815-819,825,共6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各16只。模型组以及辛伐他汀组给予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法以建立大鼠蛛网膜...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各16只。模型组以及辛伐他汀组给予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法以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动物模型,辛伐他汀组于第1次注血后开始给予辛伐他汀皮下注射,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组织学检查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内径、血管舒张度、血管痉挛程度、eNOS以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过程中,正常对照组无大鼠死亡,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33.33%,辛伐他汀死亡率为6.67%,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评分及TNF-α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内径、D/T及eNOS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评分及TNF-α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内径、D/T及eNOS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这可能与其上调eNOS蛋白表达并下调TNF-α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及应用
14
作者 立承 展会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7407-17413,共7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卒中引起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许多患者在就医途中死亡,而入院前死亡率在3%~26%。近年,系统回顾数据显示全球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发病率为(2~16)/100,000,而且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致死、致残率极高。尼莫地平被认为是...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卒中引起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许多患者在就医途中死亡,而入院前死亡率在3%~26%。近年,系统回顾数据显示全球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发病率为(2~16)/100,000,而且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致死、致残率极高。尼莫地平被认为是目前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延迟性脑血管痉挛相关疾患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佳方法,并已被美国高血压学会等指南列为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更加深入地了解尼莫地平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发脑血管痉挛方面的作用机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迟发性脑缺血 尼莫地平 钙超载
下载PDF
家兔颈动脉插管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国栋 易声禹 +8 位作者 吴声伶 卫平 杨小玲 王维强 陈蓉妹 郗邵南 徐惠棣 展会 徐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实验研究选用24只家兔,在数字减影(DSA)透视下,经颈总动脉插管进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并经导管分别注入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BCA),氰基丙烯酸正辛酯(N-TH)胶、真丝微粒和手术丝线线段四种不同栓塞剂,对栓塞效果... 本实验研究选用24只家兔,在数字减影(DSA)透视下,经颈总动脉插管进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并经导管分别注入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BCA),氰基丙烯酸正辛酯(N-TH)胶、真丝微粒和手术丝线线段四种不同栓塞剂,对栓塞效果及相应病理改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兔脑血管内栓塞动物模型能清晰、准确地观察和研究血管内栓塞的当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材料 动物模型 栓塞疗法
原文传递
左归丸对慢性睡眠剥夺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炎性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家峰 胡金莲 +1 位作者 张颖 展会 《医学信息》 2023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慢性睡眠剥夺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睡眠剥夺老年大鼠学习记忆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SPF级老年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慢性睡眠剥夺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睡眠剥夺老年大鼠学习记忆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SPF级老年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左归丸稀释液灌胃,西药组给予艾司唑仑片稀释液灌胃。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海马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均增多,睡眠时间减低,穿越平台次数减少,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血清IL-1、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脑组织GDNF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在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均、睡眠时间均改善,穿越平台次数增多,逃避潜伏期时间减少,血清IL-1、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脑组织GDNF水平升高(P<0.05);西药组大鼠在穿越平台次及逃避潜伏期时间无明显变化,血清IL-1、IL-6、IL-10无明显变化,脑组织GDNF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左归丸可改善老年大鼠水迷宫穿越平台次数及逃避潜伏期时长、改善睡眠时间,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1、IL-6,上调IL-10,进而改善大鼠脑组织中G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剥夺 老年大鼠 海马 左归丸 炎性因子 GDNF
下载PDF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在体外循环期间导致急性肾损伤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阳 展会 +1 位作者 豆涛涛 张西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CPB)期间细胞外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H9c2细胞在常温常氧(NN)、低温缺氧(HH)、HH后复温复氧(HHNN)和HHNN中加入CIRP抑制剂(C23)四种条件下培养。NRK-52E细胞进...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CPB)期间细胞外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H9c2细胞在常温常氧(NN)、低温缺氧(HH)、HH后复温复氧(HHNN)和HHNN中加入CIRP抑制剂(C23)四种条件下培养。NRK-52E细胞进一步与H9c2细胞的培养基共同培养。通过ELISA评估CI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NRK-52E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低温缺氧可诱导H9c2细胞分泌CIRP,并通过TLR-4/MyD88通路促进IL-6和TNF-α的表达。高表达的CIRP和其他炎症因子可诱导NRK-52E细胞凋亡。而且C23可以阻断CIRP介导的促炎反应和对NRK-52E细胞的损伤作用。结论:低温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释放大量CIRP,并激活炎性反应,通过TLR-4/MyD88通路释放TNF-α和IL-6,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体外循环 炎症 急性肾损伤 低温 缺氧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帅 孙美蓉 +3 位作者 孙波 张西安 展会 侯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07-2812,共6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癫痫(E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35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EP分成发生组(52例)和未发生组(304例)。采用LASSO和logistic...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癫痫(E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35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EP分成发生组(52例)和未发生组(304例)。采用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HICH患者继发E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其准确度。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血肿体积、引流管污染、术后再出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HICH患者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E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80(95%CI:0.833~0.921)、0.870(95%CI:0.825~0.922),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95%CI:0.828~0.941)、0.869(95%CI:0.790~0.915)。列线图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区分度和准确度较高。结论高血压病程、血肿体积、引流管污染、术后再出血、TNF-α、IL-6、NSE是HICH患者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E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腰大池外引流 癫痫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中的预防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鹏飞 展会 +1 位作者 张睿 程文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7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模型组(18只)、治疗组(18只),治疗组在造模前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kg·d),连续治疗7 d。造模成功后24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模型组(18只)、治疗组(18只),治疗组在造模前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kg·d),连续治疗7 d。造模成功后24 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根据HE染色测量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和血管壁厚度,评估CVS情况。获取脑组织测量大鼠脑水肿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基底动脉管壁平滑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增加、管壁厚度减少,ET-1蛋白表达减少,脑水肿程度改善,NF-κB蛋白表达下调,eNOS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大鼠SAH后CVS有明显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ET-1表达缓解脑水肿、上调eNOS的表达并下调NF-κB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阿托伐他汀 内皮素-1 内皮型-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鹏飞 程文佳 +1 位作者 展会 晓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9期16-17,共2页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3月龄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辛伐他汀组)、B组(SAH组)、C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入选大鼠均于注射第7天后灌注处死,以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3月龄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辛伐他汀组)、B组(SAH组)、C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入选大鼠均于注射第7天后灌注处死,以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法检测BA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取基底动脉行HE(苏木精-伊红)染色,测量其管壁厚度和内径周长。结果与C组相比,A、B两组的管壁厚度及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均增加、内径周长减少,且B组管壁厚度增加量及内径周长减少量明显大于A组、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SAH-CVS的发生,可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大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