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 被引量:487
1
作者 印平 马远征 +6 位作者 马迅 陈伯华 洪毅 刘宝 王炳强 王海蛟 邓忠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3-648,共6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式上有保守治疗及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并且各有其优缺点。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经济条件等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式上有保守治疗及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并且各有其优缺点。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佟静 刘宝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观察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符合标准的连续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化的治疗及护理路径即人员配置及监管优化、院外处理优化、评估病情及卒中应急流程优化、救护流... 目的观察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符合标准的连续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化的治疗及护理路径即人员配置及监管优化、院外处理优化、评估病情及卒中应急流程优化、救护流程优化、转运及交接优化行静脉溶栓治疗作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符合标准的连续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传统流程行静脉溶栓治疗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救护时间、溶栓前及溶栓24h后NIHSS评分、溶栓率及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从急诊挂号到静脉溶栓药物开始治疗的标准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溶栓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脑梗死急救绿色通道有效缩短了急性脑梗死溶栓前院内等待时间,提高了溶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绿色通道 急诊 溶栓
下载PDF
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5
3
作者 黎庆初 胡辉林 +2 位作者 刘宝 闫慧博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9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行腰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9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行腰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影像学观察滑脱角、椎间隙高度、Taillard指数及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及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2.8~3.5cm,平均3.2cm,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15min,术中出血量120~700ml,平均170ml,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25个月,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硬脊膜撕裂1例,术中予以修补,无脑脊液漏;术后足下垂1例,给予神经营养药物,3个月后恢复;下肢疼痛2例,给予非甾体类镇痛药物后症状缓解;切口周围皮肤坏死1例,二期缝合后愈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末次随访矢状面X线片示滑脱角从术前平均6.02°±1.91°减至1.22°±0.70°,椎间隙高度从术前平均(5.06±1.61)mm增至(10.78±0.90)mm,Taillard指数从术前平均26.17±8.50降至8.34±2.35,融合率93.7%。末次随访时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69±1.61)分降至(2.34±1.60)分,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15±1.76)分降至(2.15±1.77)分,JOA评分从术前平均(10.09±3.18)分增至(23.14±2.81)分。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小,腰椎滑脱复位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满意,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微创 多裂肌间隙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4
作者 何保玉 滕涛 +2 位作者 刘宝 刘俊英 李学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钙尔奇D3片比较。方法 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全部经过临床及双光能X线检查测骨密度确诊,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金天格组,n=80)口服金...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钙尔奇D3片比较。方法 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全部经过临床及双光能X线检查测骨密度确诊,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金天格组,n=80)口服金天格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钙尔奇组,n=80)口服钙尔奇D3片(每次1粒,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的症状进行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9个月时骨密度进行测定,通过症状评分和骨密度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总结其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均常规行肝功、肾功、血钙等检查。结果两组病人均全部得以随访,无失访。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时及治疗9个月时两组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有进一步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个月时较治疗前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中均有少数病例出现口干、便秘不良反应,无高钙血症、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金天格胶囊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可以缓解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并能显著增加骨密度,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虎骨粉 金天格胶囊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疗效
下载PDF
骨水泥弥散容积率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5
作者 何保玉 刘宝 +3 位作者 李学民 滕涛 严小青 刘俊英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骨水泥弥散容积率在评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术后疗效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骨水泥弥散容积率在评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术后疗效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OVCF患者,其中男36例,女69例,平均年龄(74.70±9.69)岁。均为新鲜单椎体压缩骨折,骨折时间平均(6.82±5.26)天,采用经皮穿刺PKP注入骨水泥治疗;术中透视下每个椎体注入约1.5~6.0 m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平均为(2.80±0.41)ml/椎。术前、术后72 h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dex,BI)评分。术后CT测量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弥散体积及骨折椎体体积,观察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将本组105例骨水泥弥散容积率与术前、术后症状改善程度(VAS评分改善、BI指数评分改善)做相关性分析检验。按骨水泥弥散容积率(v)的大小分为小剂量组(v≤0.1),中剂量组(0.125%)并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可能会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成形术 弥散体积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佟静 刘宝 +2 位作者 崔维 朱迪 曾峥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并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固定术8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并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固定术8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拔除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及疗效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3天时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分别为(1.1±0.6);(0.1±0.09),对照组术后24 h,术后3天时VAS评分分别为(0.7±0.8);(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Odom疗效满意度(97.4±2.1)%高于对照组(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除引流管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1.3±4.4) h,(23±6) h及(8±5)天,均短于对照组(44.5±8.2) h,(49±5) h及(16±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吞咽困难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40 (12.5%),4/40 (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8/43 (41.8%)及13/43 (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康复及整体疗效,改善术后康复,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重要创新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颈椎病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球囊扩张体积与骨水泥注射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崔维 刘宝 +1 位作者 王磊 亢卫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中数据在预测骨水泥注射量(CV)时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PKP治疗的93例患者共154个椎体的临床资料.所有椎体均...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中数据在预测骨水泥注射量(CV)时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PKP治疗的93例患者共154个椎体的临床资料.所有椎体均使用双侧球囊扩张,透视下经工作通道双侧同时注入处于拉丝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记录球囊扩张体积(BV)、球囊峰值压力(Pmax)、CV,并计算Pmax与BV比值(P/BV),分析BV与CV的线性关系.结果 154个椎体中7个椎体出现渗漏,无骨水泥渗漏入椎管,无患者出现神经损伤.93例患者PKP术后3d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2分.无骨水泥渗漏的147个椎体的BV为2.1~6.3 ml,Pmax为130~ 359 psi,CV为2.8~8.5 ml,P/BV为25~263 psi/ml.所有患者的平均BV与CV无高度相关性(R<0.75).依据P/BV值将145个椎体分为3组:P/BV< 100组、100≤P/BV< 200组、P/BV≥200组.3组椎体内BV与CV有高度相关性(R>0.75,P<0.01),且呈线性关系.P/BV< 100组CV为BV的0.9~1.1倍;100≤P/BV< 200组CV为BV的1.4~1.6倍;P/BV≥200组CV为BV的2.0~2.2倍.结论 通过BV和P/BV两个客观数据可以预测CV,以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防止CV不足导致的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球囊
原文传递
骨水泥与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何保玉 刘宝 李学民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它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而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然而,PVP与PKP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它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而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然而,PVP与PKP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是否由于手术注入骨水泥再发,还是仅仅是骨质疏松症的自然病程,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就骨水泥对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邻近椎体再发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性及对疼痛、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磊 崔维 +2 位作者 麻松 朱继超 刘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0-51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性及对疼痛、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3),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弓根...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性及对疼痛、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3),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期指标、伤椎影像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病人的治疗过程中,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更为有效,可改善病人伤椎影像学指标,预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以便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有效性 疼痛 影像学指标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孟海 杨雍 +17 位作者 孙天胜 伍骥 李中实 阮狄克 王炳强 孙常太 洪毅 李淳德 李放 杜俊杰 刘波 海涌 李利 丁立祥 刘宝 鲁世保 唐家广 藏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4,共6页
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等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 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等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TLIF),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滑脱症 腰椎退变性疾病 椎弓根钉棒系统 腰椎不稳 腰椎后路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浩 林欣 刘宝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18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病例。其中神经根管狭窄6例,中央管狭窄179例。单节段狭窄者96例,双节...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18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病例。其中神经根管狭窄6例,中央管狭窄179例。单节段狭窄者96例,双节段狭窄者55例,3个节段狭窄者34例。采用单纯开窗减压者6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70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109例。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腿痛评分系统(15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 185例患者获得8~7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5个月。三种手术方法术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7.9%、78.8%和79.5%,优45例,良120例,可20例,优良率为89.2%。术后并发脑脊液漏6例。结论根据DLSS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狭窄的部位和节段,对神经根管狭窄者,采用单纯开窗减压;对中央管狭窄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尤其是对于合并腰椎节段性不稳定、退变性滑脱、侧弯和后凸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与小关节囊神经纤维数量及神经肽Y表达变化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磊 李家谋 +2 位作者 刘宝 崔维 亢卫波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63-66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症状、核磁共振小关节Fujiwara分级与末端神经纤维分布及神经肽Y表达的关系,探索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无腰痛的腰椎管占位需手术内固定患者为对照组(A组),共15例。慢性腰痛患者,术前封闭腰椎小关节...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症状、核磁共振小关节Fujiwara分级与末端神经纤维分布及神经肽Y表达的关系,探索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无腰痛的腰椎管占位需手术内固定患者为对照组(A组),共15例。慢性腰痛患者,术前封闭腰椎小关节,注射前后进行VAS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将其分为3组:疼痛完全无缓解患者,为慢性非小关节源性腰痛组(B组),共15例;腰痛基本消失的患者,为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C组),共20例;腰痛有改善但不能完全消除的患者,为慢性混合性腰痛组(D组),共20例。取各组患者的小关节囊标本,分别用氯化金染色及免疫组化法研究小关节囊上的神经末梢及神经肽Y的分布及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和慢性混合性腰痛组腰椎小关节退变趋势明显,神经纤维分布明显增多,且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神经分布稠密。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神经肽Y阳性分布稠密。此外,小关节囊神经纤维数量分布及神经肽Y阳性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二者与小关节MRI Fujiwara分级无相关性。结论: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小关节囊中存在丰富的末端神经纤维;当关节囊受压、牵张,组织炎症或化学物质刺激时或者脊柱小关节病变及力学行为改变时,小关节囊神经末梢疼痛介质分布会发生改变,进而参与腰痛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神经肽Y 神经末梢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黎庆初 闫慧博 +1 位作者 刘宝 金大地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21例因高处坠落导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MRI及CT检查示无明显椎...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21例因高处坠落导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MRI及CT检查示无明显椎管内占位,无需行椎管减压术。所有患者均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辅助下直接显露伤椎及上下邻近椎体的关节突关节,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3 d均佩戴腰围下床行走。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影像学结果评定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结果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手术切口长3.7~5.8 cm,平均4.4 cm;手术时间为45~95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为55~110 mL,平均75 mL;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末次随访矢状面X线片示伤椎矢状面中位线高度从术前平均2.2 cm增至术后平均3.1 cm,末次随访时CT片示骨性愈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腰背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7分降至平均0.5分。结论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椎旁肌的破坏小、术中出血少、术后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费凯 潘海涛 刘宝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0期1517-1518,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评估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10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天坛医院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33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评估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10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天坛医院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33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19例;Ⅲ型11例;合并腓骨骨折23例Ⅰ型5例;Ⅱ型10例;Ⅲ型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术后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其中优2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关节退行性变11例。结论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手术疗效与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复位质量、手术时机的选择、内固定材料选择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手术疗效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迪 李晨曦 +5 位作者 刘宝 张舵 朱继超 麻松 崔维 王磊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因颈椎病行多节段前路椎间隙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固定的老年患者3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 目的探讨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因颈椎病行多节段前路椎间隙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固定的老年患者3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对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进行评价,采用Odom's标准评价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同时采用X线及CT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活动度、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角度Cobb角、C2~C7矢状位力线及末次随访时的Cage沉降率、融合率等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4~48个月,平均(35.0±5.3)个月,手术时间85~180min,平均(110.0±21.3)min。术中出血20~150ml,平均(50.3±10.6)ml,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3、28.21,P=0.001、0.001);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随访时颈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颈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整体优良率为84.6%(33/39)。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曲度及C2~C7矢状位力线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颈椎整体曲度及融合节段高度发生不同程度的丢失,末次随访时丢失程度明显高于术后1年随访时丢失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手术节段融合率为87.2%(102/117),Cage沉降率为21.4%(25/117)。结论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成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嘉男 陈伯华 +52 位作者 初同伟 陈乙瑞 董健 冯皓宇 范顺武 冯世庆 高延征 官众 海涌 贺利军 贺园 蒋电明 姜建元 林斌 刘斌 刘宝 李淳德 李放 李锋 吕国华 李利 廖琦 李危石 刘晓光 刘勇 刘忠军 鲁世保 梅伟 邱勇 戎利民 申勇 沈慧勇 舒钧 宋跃明 孙宏慧 孙天胜 王岩 王哲 王征 西永明 夏虹 闫景龙 闫亮 袁文 赵罡 赵杰 仉建国 周晓中 朱悦 张英泽 郝定均 贺宝荣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学组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4-213,共10页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胸腰椎骨折具有骨折不稳定、神经损伤发生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等特点。AS合并胸腰椎骨折多由低能量损伤造成,且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对影像学检查准确性的干扰较大,故易漏诊。同时,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存在争议性,缺...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胸腰椎骨折具有骨折不稳定、神经损伤发生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等特点。AS合并胸腰椎骨折多由低能量损伤造成,且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对影像学检查准确性的干扰较大,故易漏诊。同时,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存在争议性,缺少相关规范。非手术治疗易导致骨不连、假关节形成及迟发性神经损伤,而手术治疗也存在内固定失效导致手术失败的风险。对于AS合并胸腰椎骨折,目前尚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诊疗指南。因此,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学组组织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制订《成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从诊断、影像学评估、分型及治疗等方面提出10条推荐建议,以规范AS合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指南
原文传递
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浩 刘宝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76例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病例。其中T113例,T1219例,L140例,L214例。根据AO胸腰椎骨折分类,A型骨折34例,B型骨折7例,C型骨折35例。...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76例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病例。其中T113例,T1219例,L140例,L214例。根据AO胸腰椎骨折分类,A型骨折34例,B型骨折7例,C型骨折35例。术前脊髓损伤(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A级14例,B级14例,C级38例,D级5例,E级5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评分均大于4分。采用后路减压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66例,前路减压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10例,其中多节段固定31例,单节段固定45例。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评分标准和脊髓损伤ASIA分级结合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变化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并对术前和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获得12~48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ODI术后平均手术改善率为62.5%,优良率为69.8%;术后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所有患者的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椎体骨折节段、损伤程度、AO分类及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等,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术中椎管彻底减压,恢复和重建椎体高度,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和植骨融合,可避免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多件式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金大地 闫慧博 +2 位作者 张忠民 黎庆初 刘宝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行颈前路人工问盘置换术,术后3d、3、6个月、1年及以上进行随访观察,采用SF-36健康... 目的探讨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行颈前路人工问盘置换术,术后3d、3、6个月、1年及以上进行随访观察,采用SF-36健康调查评分(SF-36)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行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的椎间高度、活动度(ROM)和异位骨化的情况。结果67例患者,随访51例,失访16例,随访时间13—31个月,平均19.7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及术后SF-36评分6个维度及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颈痛由术前4.6±0.4减少至术后的2.0±0.5,VAS臂痛由术前6.5±0.4降低至术后的1.3±0.4。椎间隙高度术前为(6.5±1.1)mm,末次复查为(7.7±0.9)mm,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ROM术前为7.2。±3.1。,术后末次随访为8.1°±3.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47.0%)患者术后1年出现手术节段异位骨化(McAfeeI级17例,Ⅱ级7例),但无相应临床症状,未见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并可维持颈椎活动度、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弧度,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置换术
原文传递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林 刘宝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 62例于我院接受单节段手术治疗的部分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其中接受PLIF手术患者34例,接受TLIF手术患者28例。比较...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 62例于我院接受单节段手术治疗的部分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其中接受PLIF手术患者34例,接受TLIF手术患者2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PLIF组与TIL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和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和TILF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5%(9/34)和14.3%(4/28),TLIF组低于PILF组(P<0.01)。PLIF组和TILF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PILF组术后1个月内腰痛VAS评分高于TLIF组。PLIF组和TILF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1.8%和8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PLIF与TIL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TLIF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经后路椎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病变
下载PDF
经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系列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磊 崔维 +1 位作者 吴炳轩 刘宝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2435-2440,共6页
目的:比较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LPA)与Wiltse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MBDU)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测量及形态学解剖证明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 目的:比较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LPA)与Wiltse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MBDU)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测量及形态学解剖证明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治的共124例[男75例/女49例,年龄(55±14)岁]因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单节段MBDU病例。根据椎管形态分为A组LPA入路48例,B组Wiltse肌间隙入路76例。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术后通过X线、CT评估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稳定存在,套筒置放最大倾斜角度LPA入路为65°,Wiltse入路为40°。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A组手术时间(120±27)min、出血量(104±31)ml、引流量(50±15)ml,B组则分别为(115±32)min、(110±41)ml、(47±18)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6、-1.917、1.730,均P>0.05)。术中硬膜撕裂各1例和3例;术后脑脊液漏各2例和3例。两组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腰痛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9.6%(43/48),B组为86.8%(66/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结论:经LPA行MBDU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对于三叶草形椎管的对侧神经根管减压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 单侧入路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