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育苗移栽矮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宗伯 高树兰 +2 位作者 朱荣华 张建模 沈志银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育苗移栽 夏大豆 矮化 土壤含水量 大豆品种 提高复种指数 成活率 增产效果 减少生产成本
下载PDF
从数则昭通入志史料看资料准确性与志书存史价值
2
作者 宗伯 《云南史志》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存史,就是要保存真实的历史,如果史实不准,不仅存史没有意义,而且以讹传讹,贻害无穷。可以说,入志资料的准确性是志书存史的根本所在。资料不准,就没有存史的价值,因此,在地方志编纂... 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存史,就是要保存真实的历史,如果史实不准,不仅存史没有意义,而且以讹传讹,贻害无穷。可以说,入志资料的准确性是志书存史的根本所在。资料不准,就没有存史的价值,因此,在地方志编纂实践中,核准资料和史实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史料 编纂工作 中国 资料搜集 素质建设
下载PDF
简论“简志”编写
3
作者 宗伯 《广西地方志》 2002年第2期8-10,共3页
新编志书一般篇幅宏大 ,要使地方志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 ,要编简本 ,让简志成为服务社会的便捷工具书 ,提高读志用志效率。简志要在原志基础上进行简编、精编 ,突出主体。其主要编写方法有 :设《原志概说》 ,重新调整篇目 ,精编《大事... 新编志书一般篇幅宏大 ,要使地方志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 ,要编简本 ,让简志成为服务社会的便捷工具书 ,提高读志用志效率。简志要在原志基础上进行简编、精编 ,突出主体。其主要编写方法有 :设《原志概说》 ,重新调整篇目 ,精编《大事记》 ,省略《附录》 ,《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志 工具书 主体 精简 方法
下载PDF
玉米果穗苞叶伸长叶发生的特点及防治
4
作者 宗伯 马福洲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25,共2页
玉米果穗苞叶伸长叶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刘宗伯,马福洲(大丰县种子公司224100)玉米果穗上的苞叶是果穗营养贮存器官,又是保护器官,在正常的栽培管理和生长发育情况下不会出现严重的苞叶伸长现象。但是1993年玉米较大面积发... 玉米果穗苞叶伸长叶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刘宗伯,马福洲(大丰县种子公司224100)玉米果穗上的苞叶是果穗营养贮存器官,又是保护器官,在正常的栽培管理和生长发育情况下不会出现严重的苞叶伸长现象。但是1993年玉米较大面积发生苞叶伸长叶。据调查,一般田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果穗苞叶伸长 防治
下载PDF
编写《方言》为地方志增色
5
作者 宗伯 《中国地方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51,共2页
编写《方言》为地方志增色云南省彝良县志办公室刘宗伯修志工作中,有的同志提出地方志中不设(方言)篇,理由是《方言)的读者面小,对方言感兴趣的人不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读不懂,打印校对困难等。笔者认为,方言是地方志的“臂膀... 编写《方言》为地方志增色云南省彝良县志办公室刘宗伯修志工作中,有的同志提出地方志中不设(方言)篇,理由是《方言)的读者面小,对方言感兴趣的人不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读不懂,打印校对困难等。笔者认为,方言是地方志的“臂膀”,要体现地方志的地域特色和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地方志 汉语拼音方案 普通话 歇后语 地方特色 国际音标 谚语 专业知识 准确度
原文传递
续修《昭通地区志》设想
6
作者 宗伯 《云南史志》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昭通地区志》分为上中下3卷,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上卷于1997年4月出版,中卷于次年10月出版,下卷于1999年8月出版。全志设44个部类,其中专志41篇223章817节,共计324.4万字,是一部通志,断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199... 《昭通地区志》分为上中下3卷,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上卷于1997年4月出版,中卷于次年10月出版,下卷于1999年8月出版。全志设44个部类,其中专志41篇223章817节,共计324.4万字,是一部通志,断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1990年底。断限后至今已有11年时间。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1998年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规定“各级地方志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云南省地方志工作1996~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自本届志书下限之年着手续修下一届志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地区志》 中国 云南 地方志 编纂工作 工作设想
下载PDF
续志篇目琐谈
7
作者 宗伯 《广西地方志》 1997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大事记》 汉语方言 建置沿革 地方志 少数民族 琐谈 文物 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形成
下载PDF
玉米“高温杀雄”的形成与防御措施
8
作者 宗伯 朱荣华 +2 位作者 高树蓝 沈飞 单金鹏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5,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高温杀雄 防治
下载PDF
粮油内容在续志中如何定位
9
作者 宗伯 《广西地方志》 CSSCI 2008年第1期14-14,共1页
认为续志设粮油篇符合历史实际和现实需要,阐述粮油篇应包容的内容。
关键词 续志 粮油篇
下载PDF
玉米“高温杀雄”的成因与防御
10
作者 宗伯 朱荣华 +2 位作者 高树蓝 沈飞 单金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 1996年第3期38-38,共1页
玉米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玉米在抽雄散粉期,气温在35℃以上花粉便很快丧失生活力,高于38℃就不能开花,特别是当温度超过30℃、相对湿度在60%以下,开花甚少,不能正常受精,出现严重缺粒或秃顶,造成减产。这种因高温干旱导致花粉丧失受精... 玉米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玉米在抽雄散粉期,气温在35℃以上花粉便很快丧失生活力,高于38℃就不能开花,特别是当温度超过30℃、相对湿度在60%以下,开花甚少,不能正常受精,出现严重缺粒或秃顶,造成减产。这种因高温干旱导致花粉丧失受精能为的现象,通称为"高温杀雄"。"高温杀雄"一旦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干旱 杀雄 花粉 空气相对湿度 温度反应 生活力 缺粒 秃顶 受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