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墨瑞鳕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养殖收益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狄正凯 李慷 +6 位作者 王桂香 鲁强 李铁柱 闫莉 江昊飞 利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1-789,共9页
分别探究了4种光照周期(12L﹕12D、15L﹕9D、18L﹕6D和21L﹕3D)和4种光照强度(1200 lx、1500 lx、1800 lx和自然光)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墨瑞鳕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养殖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15L﹕9D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 分别探究了4种光照周期(12L﹕12D、15L﹕9D、18L﹕6D和21L﹕3D)和4种光照强度(1200 lx、1500 lx、1800 lx和自然光)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墨瑞鳕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养殖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15L﹕9D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12L﹕12D和21L﹕3D组(P<0.05);1500 lx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2)15L﹕9D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氨基酸总量及必须氨基酸总量均达到最大值;1500 lx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而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低;相反,自然光照组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高,而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低(P<0.05)。(3)尽管15L﹕9D组和1500 lx组都投入了较高的成本,但由于这两组中墨瑞鳕的生长快,产量高,其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效益成本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综合各项实验数据,15L﹕9D和1500 lx分别为墨瑞鳕生长的最佳光照周期和最佳光照强度。研究为人工照明在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瑞鳕 循环水养殖系统 光照周期 光照强度 生长表现 肌肉营养 养殖收益
下载PDF
人工诱导星康吉鳗卵巢发育主要组织脂质代谢分析
2
作者 王桂香 李慷 +4 位作者 姜之信 巴旭冰 宋宗诚 利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9,共11页
为分析人工诱导星康吉鳗卵巢发育组织脂质代谢,实验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 MS)对人工诱导星康吉鳗卵巢发育不同时期肝脏、卵巢、肌肉和血浆进行了脂质组学分析,并测定了肝脏代谢酶活。对不同发育阶段星... 为分析人工诱导星康吉鳗卵巢发育组织脂质代谢,实验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 MS)对人工诱导星康吉鳗卵巢发育不同时期肝脏、卵巢、肌肉和血浆进行了脂质组学分析,并测定了肝脏代谢酶活。对不同发育阶段星康吉鳗组织脂质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肝脏、肌肉、卵巢和血浆中各鉴定出68、27、63和212种脂质标志物,主要包括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甘油三酯(TG)和鞘磷脂(SM)等。4种组织中TG、甘油二酯(DG)和神经酰胺(Cer)等脂类物质在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肝脏代谢中,脂肪酸合成酶、肝脂酶和脂蛋白脂酶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主要参与了TG、磷脂和脂肪酸的代谢。研究表明,星康吉鳗卵巢发育过程中主要组织的TG、磷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脂质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也与脂质代谢特征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康吉鳗 脂质转化 脂质组学 脂质代谢
下载PDF
两种养殖模式中草鱼土腥味特征性物质累积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闫莉 李慷 +6 位作者 KAMALA Gharti Chetri 鲁强 徐岩 王桂香 ABDOUL Gadiri Sow 利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4,共8页
为探究养殖模式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水体和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了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系统(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与传统养殖模式对草鱼中土腥味特征性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 为探究养殖模式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水体和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了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系统(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与传统养殖模式对草鱼中土腥味特征性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累积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中水体和草鱼肌肉中2-MIB、GSM的动态检测,探究养殖过程中影响土腥味物质累积的因素。结果表明,IPRS水体和鱼肉的2-MIB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GSM呈现相同的逐步累积趋势,且鱼肉中这2种特征性土腥味物质的变化趋势与水体一致。传统养殖模式下,水体中2-MIB含量逐渐增加,鱼肉中的2-MIB含量在实验末期显著高于实验初期和中期;水体中GSM的变化差异不显著,鱼肉与水体的GSM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时期鱼肉中的GSM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末期达最大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腥味物质的累积量与草鱼体质量、体长呈正相关。综上,养殖水体和草鱼肌肉中土腥味物质的累积受养殖模式影响,规格为0.42~1.23 kg的草鱼的土腥味特征性物质累积速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养殖模式 土腥味 土臭素 二甲基异莰醇
下载PDF
星康吉鳗发育过程中个体形态学和卵母细胞特征变化及组织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盟 鲁强 +4 位作者 江兴龙 宋宗诚 李慷 利平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2-453,共12页
对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形态学和卵母细胞特征变化,以及卵巢、肝脏、肌肉中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卵巢发育分为5个时期,即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期、卵母细胞出现脂肪泡期、卵母细胞卵黄... 对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形态学和卵母细胞特征变化,以及卵巢、肝脏、肌肉中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卵巢发育分为5个时期,即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期、卵母细胞出现脂肪泡期、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期(早期、中期、末期)、卵母细胞核极化期和卵母细胞成熟期。卵母细胞直径、细胞核直径、脂肪泡直径和卵黄球直径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逐渐增长。卵母细胞中脂肪泡的初始发生位点在细胞核周围,并且发生时间上脂肪泡先于卵黄球,随着卵母细胞发育,脂肪泡呈环状分布并逐渐向细胞膜方向延伸;卵母细胞中卵黄球的初始发生位点在细胞膜周边的细胞质层,随着卵母细胞发育,卵黄球呈环状分布并向细胞核方向延伸。发育过程中星康吉鳗性体指数、肝体指数、眼径指数、肛长指数之间均呈正相关性;消化道指数与性体指数、肝体指数、眼径指数、肛长指数分别呈负相关性。营养成分变化表明,星康吉鳗主要储存脂肪的位置在肌肉,脂肪的转运在星康吉鳗的卵巢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星康吉鳗全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康吉鳗 性腺发育 卵母细胞 个体形态学 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