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33
1
作者 天府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8期44-47,共4页
针对普通化学课程的特点,探索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分别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爱国主义情操、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介绍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推进全员全程... 针对普通化学课程的特点,探索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分别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爱国主义情操、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介绍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化学 专业课程 思政教育
下载PDF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镧(Ⅲ)配合物与 DNA作用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3 位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天府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3-509,共7页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 25±0.1℃、 I= 0.1mol·dm^(-3)Na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La(Ⅲ)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b(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 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 dl-丙氨酸( Ala)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dl-丙氨酸衍生物 镧配合物 DNA
下载PDF
不同转换治疗策略对经治的低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玉珊 孔银 +5 位作者 元元 天府 麻爱娣 张亚萍 李永芳 张岭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转换治疗策略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发生低病毒血症(LLV)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97例ETV或TDF经治的发生LLV的CHB患者,被分为A组74例,B组63例和C组60例,分别给予ETV或TDF单药维持治疗或TAF替换治疗或ETV或TDF联... 目的探讨不同转换治疗策略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发生低病毒血症(LLV)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97例ETV或TDF经治的发生LLV的CHB患者,被分为A组74例,B组63例和C组60例,分别给予ETV或TDF单药维持治疗或TAF替换治疗或ETV或TDF联合长效干扰素(peg-IFN)α-2b治疗观察48周。结果在48周治疗末,C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CVR)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0.0%和41.7%,显著高于A组的16.2%和5.4%(P<0.05)或B组的66.7%和9.5%(P<0.05),B组和C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20.6%和23.3%,显著高于A组的8.1%(P<0.05);C组血清HBsAg水平为3.0(2.8,3.4)lgIU/ml,显著低于A组【3.3(2.9,3.9)lgIU/ml,P<0.05】或B组【3.4(3.3,3.8)lgIU/ml,P<0.05】,血清HBeAg水平为0.1(-0.7,0.0)lgIU/ml,显著低于A组【0.6(-0.6,1.8)lgIU/ml,P<0.05】或B组【0.6(-0.3,1.8)lgIU/ml,P<0.05】,血清HBV DNA水平为1.3(1.3,1.3)lgIU/ml,显著低于A组【1.7(1.3,2.0)lgIU/ml,P<0.05】或B组【1.6(1.3,1.4)lgIU/ml,P<0.05】;B组和C组肝脏硬度检测(LSM)分别为6.4(4.3,8.4)kPa和6.2(4.2,7.7)kPa,显著低于A组【8.6(5.2,10.7)kPa,P<0.05】,三组血清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核苷类经治出现LLV的CHB患者,为保险起见,换用TAF或继续核苷类联合peg-IFNα-2b治疗可进一步获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率和一定程度的血清学应答率,其对长期疾病转归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转换治疗
下载PDF
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人群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一项单中心横断面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彤 孔银 +5 位作者 元元 天府 麻爱娣 李龙泉 裴志燕 张岭漪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发生持续或间歇性低病毒血症(LLV)可能的相关人群特征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单中心对接受NAs治疗≥(48±2)周的门诊CH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48±2)周血清乙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发生持续或间歇性低病毒血症(LLV)可能的相关人群特征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单中心对接受NAs治疗≥(48±2)周的门诊CH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48±2)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进行研究分组:LLV组(20 IU/ml<HBV DNA<2000 IU/ml)和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组(MVR,HBV DNA<20 IU/ml);回溯收集2组患者在开始接受NAs治疗当时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作为基线及治疗中HBV DNA载量下降幅度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进一步行相关性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发生LLV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c检验、Spearman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或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509例CHB患者,其中LLV组189例、MVR组320例。与MVR组患者基线比较:(1)LLV组患者呈现年龄偏小(39.1岁,P=0.027)、多有家族史(60.3%,P=0.001)、61.9%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占比偏高(20.6%,P=0.025)等人口学基线特征;(2)LLV组患者呈现HBV DNA载量、qHBsAg水平、qHBeAg水平、HBeAg阳性率、C基因型HBV感染比例均在较高水平状态以及治疗中HBV DNA下降幅度低(P<0.001)等血清病毒学基线特征;(3)LLV组患者呈现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低(P=0.007)等血清生化学基线特征;(4)LLV组患者呈现为天冬氨基酸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P=0.02)、FIB-4(P=0.027)偏高的无创肝纤维化指标基线特征。其中HBV DNA、qHBsAg及qHBeAg与LLV的发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9、0.344、0.435),而年龄、HBV DNA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8、-0.87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恩替卡韦治疗史、基线高HBV DNA载量、高qHBsAg水平、高qHBeAg水平、HBeAg阳性、低ALT水平及低HBV DNA下降幅度均为影响NAs经治CHB患者发生LLV的独立风险因素;多因素预测模型对LLV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 0.922(95%CI: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低病毒血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稀土离子与2,9-二甲基-1,10-菲罗啉的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天府 汪中明 +4 位作者 周志芬 林华宽 朱守荣 徐猛 陈荣悌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在25 0±0.1℃,0.1mol·L-3NaClO4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2,9 二甲基 1,10 菲罗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N′ 二 α 吡啶甲基 1,10 菲罗啉 2,9 二甲胺(L)在水溶液中分别与稀土离子Ln(Ln=La3+,Ce3+,Pr3+,Nd3+,Sm3+,... 在25 0±0.1℃,0.1mol·L-3NaClO4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2,9 二甲基 1,10 菲罗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N′ 二 α 吡啶甲基 1,10 菲罗啉 2,9 二甲胺(L)在水溶液中分别与稀土离子Ln(Ln=La3+,Ce3+,Pr3+,Nd3+,Sm3+,Eu3+,Gd3+,Tb3+,Dy3+,Ho3+)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提出了配合物在溶液中的可能结构。对金属离子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比较讨论了稀土离子和其它金属离子如Co2+,Ni2+,Cu2+等与配体L的所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的原因。运用线性回归,对有放射性的Pm3+与相应配体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1 10-菲罗啉 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稳定性 稀土
下载PDF
基于肝活检比较肝硬度值和血清学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人群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6
作者 张春霞 王亮 +4 位作者 天府 李娟 元元 裴志燕 张岭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目的 基于肝病理Scheuer评分比较肝硬度值(LSM)和血清学模型对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MVR)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人群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86例符合MVR且丙氨酸转氨酶正常、Scheuer评分G<2的CHB患者,收集并计算患者LSM及天... 目的 基于肝病理Scheuer评分比较肝硬度值(LSM)和血清学模型对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MVR)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人群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86例符合MVR且丙氨酸转氨酶正常、Scheuer评分G<2的CHB患者,收集并计算患者LSM及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天冬氨酸/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S指数、AGAP评分、King's指数、Forns指数等。根据肝活检Scheuer评分分组:轻微纤维化组35例(1≤S<2)、显著纤维化组41例(2≤S≤3)、进展期纤维化组10例(3<S≤4),对3组患者进行Scheuer分期与LSM和血清学模型之间Spearman相关性研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LSM与各血清学模型对S≥2及S≥3的诊断效能,并进行亚组分析,探讨LSM和血清学模型对不同乙型肝炎e抗原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患者无创纤维化指标基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天冬氨酸/丙氨酸转氨酶外,LSM和血清学模型与Scheuer分期均呈正相关关系,LSM相关性最大(rs=0.615,P<0.001)。在Scheuer分期S≥2、S≥3时,LSM-AUC分别为0.818、0.887,均高于血清学模型,尤其S≥3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AP评分+Forns指数+LSM-AUC(0.905)较LSM-AUC(0.887)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在Scheuer分期S≥2、S≥3时,LSM在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组AUC均高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组。结论 LSM诊断CHB-MVR患者纤维化效能高于各血清模型,尤其对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CHB-MVR患者评估作用更强。但LSM用于肝纤维化动态进展评估效能的稳定性需做更长期的队列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硬度值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诊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天府 李光明 张岭漪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546-549,共4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ICC是最常见的ICC亚型,且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HBV相关IC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不同于其他类型,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显著的生存获益。文...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ICC是最常见的ICC亚型,且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HBV相关IC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不同于其他类型,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显著的生存获益。文章就HBV相关ICC发生的主要机制、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内胆管癌 感染 治疗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天府 王亮 张岭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早期预测因子。方法纳入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非肿瘤性PVT患者50例作为PVT组,随机抽取同期肝硬化无PVT患者100例作...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早期预测因子。方法纳入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非肿瘤性PVT患者50例作为PVT组,随机抽取同期肝硬化无PVT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发生PVT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PVT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蛋白C、蛋白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血小板、生化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脾脏切除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史、肝性脑病史、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以及D-二聚体(D-dimer)、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D-dimer水平(OR=1.120,95%CI:1.006~1.246,P=0.038)、脾脏切除史(OR=9.320,95%CI:2.928~29.665,P<0.001)、肝性脑病史(OR=16.813,95%CI:1.808~156.336,P=0.013)和服用NSBB(OR=3.203,95%CI:1.020~10.051,P=0.046)是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dimer水平升高、脾脏切除史、肝性脑病史、服用NSBB是肝硬化患者非肿瘤性PVT形成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明原因的慢性血生化异常患者病因诊断及其肝组织学表现:一项单中心横断面回顾性研究
9
作者 梁文霞 孔银 +6 位作者 丁洁 天府 元元 麻爱娣 裴志燕 李龙泉 张岭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的慢性血生化异常(NCALBT)患者病因诊断及其肝组织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48例NCALB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肝活检,采用改良Scheuer评分评估。常规检测血生化、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结果在248例NCALB...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的慢性血生化异常(NCALBT)患者病因诊断及其肝组织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48例NCALB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肝活检,采用改良Scheuer评分评估。常规检测血生化、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结果在248例NCALBT患者中,诊断药物性肝损伤(DILI)89例(35.9%),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67例(27.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39例(15.7%),遗传代谢性肝病(IMLD)30例(12.1%),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INCPH)20例(8.1%)和其他肝病3例(1.2%);DILI和AILD患者血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5);本组168例(67.8%)NCALBT患者肝组织处于G_(2-4)/S_(2-4)状态,即有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损伤,DILI(61.8%)、AILD(95.5%)、NAFLD(56.4%)、INCPH(65.0%)和其他肝病(100.0%)均以G_(2-4)/S_(2-4)为主,而IMLD患者肝组织G_(2-4)/S_(2-4)只占36.7%。结论NACLBT患者病因以常见病为主,综合血清和组织学检查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明原因的肝生化指标异常 病因 组织学表现
下载PDF
基于游离DNA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高危人群风险筛查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戚德涛 李娟 +5 位作者 天府 孔银 元元 麻爱娣 裴志燕 张岭漪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2期1480-1488,1494,共10页
目的 探究基于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检测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高/低风险组的相关人群特征,分析并构建预测HCC发生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来自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 目的 探究基于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检测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高/低风险组的相关人群特征,分析并构建预测HCC发生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来自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HCC高危、极高危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cfDNA检测的HIFI值分为:HCC高风险组(HIFI值≥1)和HCC低风险组(HIFI值<1);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至2023年12月,依照随访中是否临床诊断HCC分为:HCC组与非HCC组。分别回溯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并进一步行相关性及多因素分析并构建多因素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140例CHB患者,其中高风险组60例、低风险组80例;随访中HCC组24例,非HCC组116例。高低风险组在经过1∶1倾向性匹配去除混杂因素后,两组人群在随访发生HCC的人数占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对研究人群的随访结果(经1∶4倾向性匹配)中,与非HCC组患者数据相比,HCC组患者呈现甲胎蛋白(AFP)偏高(P<0.001),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偏高(P<0.001)以及存在拷贝数变异(CNV)的人数占比偏高(P=0.018)的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异常凝血酶原、存在拷贝数变异为CHB患者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多因素HCC预测模型B[AUC 0.831 (95%CI:0.734~0.928)]与AFP联合PIVKA-Ⅱ预测模型[AUC 0.818(95%CI:0.718-0.912)]对HCC发生均有较好预测价值。结论 预测HCC的发生应结合多因素考虑,高PIVKA-Ⅱ水平、存在拷贝数变异,同时合并高甲胎蛋白水平的CHB患者存在发生HCC的较高潜在风险,应予以临床的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DNA 肝细胞癌 倾向性评分匹配 异常凝血酶原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CdS纳米棒/含Ni多钨氧酸盐光催化苯硫酚氧化偶联耦合制氢
11
作者 任梦真 天府 +5 位作者 董媛媛 李正 杨嘉新 刁振恒 吕红金 杨国昱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12-321,共10页
二硫化物是生物和药学有机分子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并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功能化、药物传递系统和智能材料等领域.然而,在传统的合成策略中,常使用昂贵或者有毒的有机氧化剂,这不仅增加了合成成本并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合成过程中容易出现选择... 二硫化物是生物和药学有机分子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并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功能化、药物传递系统和智能材料等领域.然而,在传统的合成策略中,常使用昂贵或者有毒的有机氧化剂,这不仅增加了合成成本并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合成过程中容易出现选择性差、过度氧化等问题.光催化硫醇/硫酚氧化偶联生成二硫化物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产路线,但存在催化活性低以及光生载流子不完全利用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以及光生电子-空穴高效利用的光催化体系,用于催化硫醇/硫酚氧化偶联并耦合制氢,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构筑了一种Ni_(4)P_(2)/CdS耦合光催化体系,该耦合体系由硫化镉纳米棒(CdS NRs)和含镍的多钨酸盐(Na_(6)K_(4)[Ni_(4)(H_(2)O)_(2)(PW_(9)O_(34))_(2)]·32H_(2)O,简称Ni_(4)P_(2))组成.在光催化氧化4-甲氧基苯硫酚(4-MTP)偶联生成二硫化物的同时,能够释放出氢气,并展现出较好的反应活性.反应4 h后,4-MTP的转化率高达98.39%,二硫化物的选择性为95.0%,二硫化物的收率达24.45μmol,H_(2)的收率为25.96μmol.该耦合体系还展现出了良好的普适性,以–NH_(2),–C_(2)H_(5),–CH_(3),–Cl和–F作为取代基,取代4-甲氧基苯硫酚中的甲氧基并作为底物进行反应,生成相应二硫化物的选择性均超过97%.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CdS NRs在反应前后形貌保持不变,稳定性较好.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发现,反应后的CdS NRs表面没有检测到Ni元素的XPS信号峰,说明Ni_(4)P_(2)催化剂附着在CdS NRs的表面,并且能够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分子的完整性.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析氢催化剂Ni_(4)P_(2)催化剂的稳定性.此外,荧光光谱、寿命衰减以及光电流测试等系列实验结果表明,CdS NRs与Ni_(4)P_(2)之间存在协同作用,Ni_(4)P_(2)的存在明显地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偶联 多金属氧酸盐 硫化镉 析氢 光催化
下载PDF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l—缬氨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镧(Ⅲ)配合物与DNA作用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3 位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天府 陈荣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264-1269,共6页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1,10-菲咯啉的l-缬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异丙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a(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1,10-菲咯啉的l-缬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异丙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a(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还研究了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l-缬氨酸(Val)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咯啉 缬氨酸 DNA 光谱 配合物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天府 张岭漪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5-19,40,共6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慢性丙型肝炎(CHC)在全球发病率较高。不同的HCV检测方法之间存在分析报告的敏感度、特异度的差异,尤其是HCV RNA定量检测。该文就HCV检测技术的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的现状作一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选取高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慢性丙型肝炎(CHC)在全球发病率较高。不同的HCV检测方法之间存在分析报告的敏感度、特异度的差异,尤其是HCV RNA定量检测。该文就HCV检测技术的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的现状作一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选取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提高HCV RN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HCV HCV RNA HCV核心抗原 HCV基因型
下载PDF
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影响的再关注
14
作者 张春霞 天府 张岭漪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0期1199-1202,共4页
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是全球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但目前尚缺乏批准的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纤维化患者的主要病因,病因治疗在逆转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中的核心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研究发现,除了核苷(酸)类似物... 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是全球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但目前尚缺乏批准的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纤维化患者的主要病因,病因治疗在逆转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中的核心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研究发现,除了核苷(酸)类似物(NAs),干扰素(IFN)的应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肝脏纤维化。本文总结了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对干扰素影响肝纤维化的相关机制及其联合其他药物在逆转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脏硬度检测联合吲哚菁绿滞留率测定对血清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思薇 孔银 +5 位作者 天府 元元 麻爱娣 李永芳 李娟 张岭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度检测(LSM)和吲哚菁绿15分钟血浆滞留率(ICGR15)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诊治的血清ALT正常或<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CHB患者,接受肝活检行METAVIR评分,依据... 目的探讨肝硬度检测(LSM)和吲哚菁绿15分钟血浆滞留率(ICGR15)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诊治的血清ALT正常或<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CHB患者,接受肝活检行METAVIR评分,依据评分分为非进展期和进展期。使用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DDG-3300K脉动脉式色素浓度分析仪检测ICGR15,使用Echosens 502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仪检测LSM。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指标预测肝组织病变进展的效能。结果经肝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组织进展期196例,非进展期113例,两组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血清HBeAg阳性是否阳性和血清A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展期患者血清HBV DNA、ALB、LSM和ICGR15与非进展期患者比,差异显著(P<0.05);LSM、ICGR15及LSM-ICGR15联合模型与METAVIR评分均存在正相关性(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SM、ICGR15和LSM-ICGR15联合模型预测肝组织进展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5、0.617和0.686。当以LSM等于7.35 kPa为截断点,其诊断肝组织进展期的灵敏度为55.4%,特异性为68.1%,当以ICGR15等于4.15%为截断点,其诊断肝组织进展期的灵敏度为34.4%,特异性为90.3%,以LSM-ICGR15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59.5%,特异性为78.8%。结论应用LSM、ICG-R15或者两者联合预测血清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肝组织病变进展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脏硬度检测 吲哚菁绿15分钟血浆滞留率 METAVIR评分 诊断
下载PDF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4 位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天府 孙宏伟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为初始原料 ,合成了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 ,N’ 二 (2’ 吡啶基 )甲基 1,10 菲咯啉 2 ,9 二甲胺 (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 5± 0 .... 以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为初始原料 ,合成了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 ,N’ 二 (2’ 吡啶基 )甲基 1,10 菲咯啉 2 ,9 二甲胺 (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 5± 0 .1℃、I=0 .1mol·dm- 3NaNO3的条件下 ,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化常数及其分别与Mn ,Co ,Ni ,Cu 和Zn 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M(Ⅱ)配合物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单向极值预测误差扩展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
17
作者 肖为恩 张正伟 +2 位作者 天府 李瑶 孟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3-322,共10页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可逆信息隐藏算法中高失真、低嵌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极值预测误差扩展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该算法采用像素菱形预测策略,利用目标像素十字邻域上的4个参考像素,计算其预测误差值,并通过相邻参考像素的预...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可逆信息隐藏算法中高失真、低嵌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极值预测误差扩展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该算法采用像素菱形预测策略,利用目标像素十字邻域上的4个参考像素,计算其预测误差值,并通过相邻参考像素的预测误差值对其进行差值预测,利用二者的冗余性,计算出2个极值预测器,生成相应的非对称直方图;然后计算出各目标像素的局部复杂度值,根据该值的高低,对像素进行排序,以使得低复杂度的像素被优先处理;最后通过对直方图的单向预测误差扩展,将水印信息分为两轮依次进行自适应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备较高的嵌入容量,此外在相同嵌入容量下,其载密图像的PSNR值与对比算法相比提高了2 dB左右,具有更高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局部复杂度 单向预测误差扩展 像素极值预测 非对称直方图
下载PDF
异金属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光响应型金属-有机框架用于高选择性光催化CO_(2)还原
18
作者 李慧杰 池漫洲 +4 位作者 辛兴 王瑞杰 天府 吕红金 杨国昱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343-351,共9页
传统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以及CO_(2)的持续排放,使开发可再生的碳中性燃料迫在眉睫.利用太阳能将CO_(2)光还原为能量密集的有机分子(CO,HCOOH,HCHO和CH_(3)OH等)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可持续但极具挑战性的方案.实现该方案所面临的关键难点是... 传统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以及CO_(2)的持续排放,使开发可再生的碳中性燃料迫在眉睫.利用太阳能将CO_(2)光还原为能量密集的有机分子(CO,HCOOH,HCHO和CH_(3)OH等)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可持续但极具挑战性的方案.实现该方案所面临的关键难点是开发高效、廉价的光催化CO_(2)还原催化剂.作为一种具有前景的多电子转移催化剂,过渡金属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POM)因其结构丰富且物化性质可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光催化CO_(2)还原研究.其结构中的缺位多酸配体可用作电子存储海绵以实现光催化CO_(2)还原反应中的多电子转移过程.然而,目前均相催化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可溶性POMs催化剂的可回收性不高和催化活性低等.为解决上述挑战,可行的策略是将可溶性POMs催化剂装载到多孔金属有机框架(MOFs)中,制备POM@MOF复合材料,从而将可溶性POMs催化剂优越的催化活性与多孔材料的可回收性结合起来.作为一类光敏型MOF材料,NU-1000具有良好的光响应能力和合适的孔道结构,可容纳不同尺寸的POMs客体分子.目前,基于POM@NU-1000的复合材料在光驱动分解水制氢领域已有一些报道;然而,该类复合材料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CO_(2)还原中的应用研究仍然较少.本文构筑了一种异金属取代的POM@NU-1000复合材料(P_(2)W_(15)Ni_(3){Re(CO)_(3)}_(3)@NU-1000)通过浸渍法将Ni-Re异金属取代POMs(Na(NH4)5[P_(2)W_(15)O_(56)Ni_(3)(H_(2)O)3(μ3-OH)3{Re(CO)3}3]·18H_(2)O)锚定到NU-1000MOF孔道中.系列实验实验证实了P_(2)W_(15)Ni_(3){Re(CO)_(3)}_(3)客体团簇成功装载进NU-1000主体的孔道中.在最佳条件下,P_(2)W_(15)Ni_(3){Re(CO)_(3)}_(3)@NU-1000复合材料能有效地进行光催化CO_(2)还原,反应10 h的CO产量高达28982μmolg^(–1),选择性达93.5%.此外,该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和至少4次连续循环的可重复性.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表明,高效的光催化CO_(2)还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 多金属氧酸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异金属取代 光催化
下载PDF
稀土离子—1,10—菲罗啉桥联多胺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5 位作者 林华宽 徐猛 天府 朱守荣 孙宏伟 陈荣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1-706,共6页
在(25±0.1)℃,I=0.1 mol@dm-3NaClO4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N,N'-二取代基-1,10-菲罗啉-2,9-二甲胺(L1~L6,取代基分别对应于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叔丁基)在水溶液中分别与稀土离子Ln[Ln=La(Ⅲ),Ce... 在(25±0.1)℃,I=0.1 mol@dm-3NaClO4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N,N'-二取代基-1,10-菲罗啉-2,9-二甲胺(L1~L6,取代基分别对应于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叔丁基)在水溶液中分别与稀土离子Ln[Ln=La(Ⅲ),Ce(Ⅲ),Pr(Ⅲ),Nd(Ⅲ),Sm(Ⅲ),Eu(Ⅲ),Gd(Ⅲ),Tb(Ⅲ),Dy(Ⅲ),Ho(Ⅲ)]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提出了配合物在溶液中的可能结构.对金属离子和取代基的大小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运用线性回归,对有放射性的Pm(Ⅲ)与相应配体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罗啉 桥联多胺衍生物 稀土离子 稳定性 二元配合物 稳定常数
下载PDF
2,9-二(n-2′,5′-二氮杂庚基)-1,10-菲罗啉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风华 天府 +3 位作者 吴红星 林华宽 江冬青 朱守荣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2,共6页
解析了 2 ,9-二 ( n-2′,5′-二氮杂庚基 ) -1 ,1 0 -菲罗啉镍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 ( 1 ) /n,a=1 .2 5 1 0 ( 4) nm,b=1 .3 5 0 1 ( 5 ) nm,c=1 .6849( 5 ) nm,β=1 0 6.5 67( 6)°,V=2 .72 77( 1... 解析了 2 ,9-二 ( n-2′,5′-二氮杂庚基 ) -1 ,1 0 -菲罗啉镍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 ( 1 ) /n,a=1 .2 5 1 0 ( 4) nm,b=1 .3 5 0 1 ( 5 ) nm,c=1 .6849( 5 ) nm,β=1 0 6.5 67( 6)°,V=2 .72 77( 1 6)nm3,Z=4,镍 ( )离子与配体的六个氮原子同时配位 ,形成变形八面体构型 ,Cl O- 4离子的氧原子与邻近的仲胺氮原子上的氢原子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作用 .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其与 DNA的相互使用 ,采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该配合物能以插入模式与 DNA发生作用 ,并能有效地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罗啉 镍(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