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系统中微生物与碳酸钙混合垢形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天庆 李香琴 +1 位作者 王鸿灵 孙相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由微生物和钙镁沉积所共同形成的污垢是实际水系统中混合垢的主要成份。对这种混合垢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不仅更接近实际情况,而且可以深入认识微生物与钙镁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垢顺序等结垢的机理问题,并为开发适宜有效的控制... 目的:由微生物和钙镁沉积所共同形成的污垢是实际水系统中混合垢的主要成份。对这种混合垢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不仅更接近实际情况,而且可以深入认识微生物与钙镁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垢顺序等结垢的机理问题,并为开发适宜有效的控制混合垢形成的新技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发酵罐中培养的荧光假单胞菌以及Na2CO3与CaCl2溶液各自按设定流量加入到三级过滤水中以形成模拟工业循环冷却水。将10种由不同固体材料制成的实验件嵌入平行平板流道的底面上,并在不同碳酸钙饱和程度及主体流速下,用称量法测定不同材料表面上形成的混合垢重量,从而获得各种条件下混合垢随时间的生长曲线。荧光假单胞菌和碳酸钙在固体表面上附着过程与沉积的顺序以及混合垢的结构则采用显微摄像技术进行实时观测与记录。结果:聚合物材料上形成的混合垢量明显多于金属材料上的,但在CaCO3饱和程度很高时,这些差异变小。在无壁面加热的条件下,各种材料表面上形成的平均混合垢量随水体中CaCO3饱和程度及流速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还表明,混合垢的结垢诱导期随流速的增加而缩短。当饱和程度小于1而大于0时,结垢诱导期长于纯生物垢的诱导期。当CaCO3饱和程度大于等于1之后,混合垢的诱导期随CaCO3饱和程度的增加而减小。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 微生物 形成过程 混合垢 饱和程度 诱导期 碳酸钙 循环冷却水
下载PDF
超声和臭氧控制生物垢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天庆 Bott.,TR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生物垢是各类工业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为控制生物垢的生长,已经开发了若干种技术方法。本文采用超声与臭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模拟冷却水系统中的生物垢进行了控制其生长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生物垢是各类工业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为控制生物垢的生长,已经开发了若干种技术方法。本文采用超声与臭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模拟冷却水系统中的生物垢进行了控制其生长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管壁面上的生物垢得到很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臭氧 生物垢生长控制 除垢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上冷凝液滴发生弹跳的机制与条件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天庆 孙玮 +1 位作者 孙相彧 艾宏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6-1212,共7页
使用液滴合并前后的体积和表面自由能守恒作为两个限制条件,确定了合并液滴的初始形状,即为偏离平衡态的亚稳态液滴,具有缩小其底半径而向平衡态液滴转变的推动力.进而分析了液滴变形过程中的推动力和三相线(TPCL)上的滞后阻力,建立了... 使用液滴合并前后的体积和表面自由能守恒作为两个限制条件,确定了合并液滴的初始形状,即为偏离平衡态的亚稳态液滴,具有缩小其底半径而向平衡态液滴转变的推动力.进而分析了液滴变形过程中的推动力和三相线(TPCL)上的滞后阻力,建立了液滴变形的动态方程并进行了差分求解.如果液滴能够变形至底半径为0mm的状态,则根据该状态下液滴重心上移的速度确定液滴的弹跳高度.不同表面上冷凝液滴合并后的变形行为的计算结果表明,光滑表面上的液滴合并后,液滴只能发生有限的变形,一般都在达到平衡态之前就停止了变形,因此冷凝液滴不会发生弹跳;粗糙表面上的Wenzel态液滴的三相线上的滞后阻力更大,因而液滴更难以变形和弹跳;具有微纳二级结构表面上只润湿微米结构,但不润湿纳米结构的部分Wenzel态液滴能够变形至Cassie态,但没有明显的弹跳;只有在纳米或微纳二级结构表面上的较小Cassie态液滴合并后,液滴易于变形至底半径为0mm的状态并发生弹跳.因此,Cassie态合并液滴处于亚稳态,并且其三相线上的移动阻力很小,是导致冷凝液滴弹跳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纳米 微纳二级结构 冷凝 液滴变形 弹跳 机理 模型
下载PDF
交通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 被引量:20
4
作者 祁小龙 蓝佛琳 +4 位作者 林志钦 郭东斌 黄俊龙 天庆 卢靖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的迟发性颅内出血(DICH)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76例因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或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治疗后继发... 目的探讨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的迟发性颅内出血(DICH)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76例因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或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治疗后继发交通性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按术后有无发生DICH分为发生DICH组和未发生DICH组。分析DICH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包括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出血部位等,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间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伴发疾病、既往手术史、术后硬膜下积液及穿刺道水肿发生率、2周内下调分流管阀门压力史等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DIC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DICH者共23例(13.07%),发生时间为术后2~11 d,表现为硬膜下、分流管脑室端穿刺道和(或)脑室内的1个或多个部位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DICH组与未发生DICH组间在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2周内下调分流管阀门压力史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硬膜下积液、2周内下调分流管阀门压力史是DICH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16,95%CI:1.555~13.110,P=0.006;OR=5.352,95%CI:1.987~14.414,P=0.001)。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周内是DICH高发期,对于伴有术后硬膜下积液、2周内下调分流管阀门压力的患者应密切监护以预防DIC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颅内出血 交通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壳聚糖支架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及细胞粘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文鹏飞 宋克东 +1 位作者 天庆 朱艳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2-998,共7页
通过冷冻干燥法进行壳聚糖(Chitosan)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使用I型明胶对所制得的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用于生物医用可降解复合材料的仿生构建。对所制备的支架材料分别进行密度、孔隙率和降解率等物理性质测定,并使用新西兰兔来源的骨... 通过冷冻干燥法进行壳聚糖(Chitosan)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使用I型明胶对所制得的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用于生物医用可降解复合材料的仿生构建。对所制备的支架材料分别进行密度、孔隙率和降解率等物理性质测定,并使用新西兰兔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检验支架材料的细胞粘附和生物相容性能。以未经表面处理的该种材料作为对照组,对MSCs-Chitosan复合物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和Hoechst染色等,检测MSCs(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表面的生长、粘附和分布形态。结果显示两种壳聚糖浓度制备的多孔支架材料的空隙率分别为(86.85±2.42)%和(71.50±3.29)%,孔径为90~130μm,MSCs在经明胶表面修饰的材料表面表现出良好的粘附、伸展性能。此外,本研究还对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1-ethyl-(3-dimethylanimopropyl)carbodiimide,EDC)交联剂对壳聚糖基支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明胶修饰构建的仿生明胶/壳聚糖人工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作为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适于细胞在其上的粘附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孔支架材料 表面修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粘附
下载PDF
新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三维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克东 天庆 +4 位作者 李香琴 崔占峰 葛丹 孙相玉 马学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6-1005,共10页
利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将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大规模扩增 ,并检测细胞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功能 .然后以此作为种子细胞 ,分别以 2× 10 6个 /ml和 1× 10 6个 /ml两种密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上 ,于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R... 利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将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大规模扩增 ,并检测细胞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功能 .然后以此作为种子细胞 ,分别以 2× 10 6个 /ml和 1× 10 6个 /ml两种密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上 ,于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RWV)内进行三维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并将所构建的骨组织分别进行倒置显微镜 (invertedmicroscope)、扫描电镜 (SEM )、碱性磷酸酶 (ALP)、矿化结构和AO/EB双重荧光染色等生物学性能检测 ,以及对培养过程的营养物质代谢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结果表明 ,在RWV中培养的骨组织生长良好 ,分泌大量胶原纤维 ,并有矿化基质和新骨样组织形成 .由上述结果可断定 ,通过RWV内部流体对流所产生的应力刺激 ,可提高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达 ,并加速矿化结节的形成 ,从而完成成骨细胞的快速增殖与分化以及工程化组织的三维构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成骨细胞 生物反应器 支架材料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体外培养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与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的亲和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朱艳霞 宋克东 +1 位作者 文鹏飞 天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6155-6160,共6页
目的:制备适合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生长的支架,观察复合支架各组成的体积比率与细胞培养的亲和性。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1在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将3.55g/LⅠ型胶原和20g/L壳聚糖分别以9∶1,7∶... 目的:制备适合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生长的支架,观察复合支架各组成的体积比率与细胞培养的亲和性。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1在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将3.55g/LⅠ型胶原和20g/L壳聚糖分别以9∶1,7∶3,5∶5,3∶7,1∶9的体积比混合冻干,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交联后再次冻干并进行分析。②实验评估: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材料交联前后的微观结构;IPP软件分析计算支架的平均孔径;测量支架的吸水性和孔隙率;通过胶原酶检测支架的体外生物可降解性;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复合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①交联前后的微观结构:冻干后的各种支架材料呈白色,表面粗糙,材料内部呈海绵状多孔隙结构,其中以胶原/壳聚糖体积比为9∶1的复合支架最为疏松,1∶9的支架最致密。扫描电镜下支架的胶原含量越高,支架内的胶原丝越多,支架的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构成了通孔。交联前后支架的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②支架的平均孔径:交联后体积比为9∶1,7∶3和5∶5的复合支架孔径50~200μm,可用于细胞的三维培养。③支架的吸水性和孔隙率:体积比为5∶5的复合支架的吸水性和含水量最高,而7∶3次之;多孔支架在水中未发生明显的溶胀现象;支架的孔隙率均在90%以上。④支架的体外生物可降解性:未交联的支架随着胶原含量的减少,支架的降解速率增加。而交联后随着胶原含量的减少,降解速率减慢,交联后的复合支架降解速度较未交联慢。⑤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复合支架上的生长情况: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支架上培养5d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7∶3的支架上爬行生长并融合成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支架孔内及表面出现大量的细胞团,并融合成片状,而5∶5支架上黏附生长的细胞较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壳聚糖 支架 碳化二亚胺 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关水 天庆 +2 位作者 葛丹 马学虎 崔占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的增殖和自发性凋亡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悬浮方式在培养器皿中培养成"神经球"。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B rdU染色标记分析细胞的增殖。结...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的增殖和自发性凋亡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悬浮方式在培养器皿中培养成"神经球"。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B rdU染色标记分析细胞的增殖。结果培养4 d后,神经干/祖细胞发生了自发性凋亡,原儿茶酸(0.06 mmo.lL-1)有效地减少了该种凋亡,将细胞的存活率提高至对照组的140.3%±9.2%;细胞培养4 d和7 d,原儿茶酸(0.06 mmo.lL-1)使细胞内ROS水平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43.8%±4.7%和54.5%±6.1%,caspase-3活性下降至对照组的70.6%±4.4%和62.3%±5.5%。结论原儿茶酸剂量和时间依赖地提高了神经干/祖细胞的生存力并且刺激了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酸 神经干/祖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表面材料性质对生物垢形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天庆 李香琴 +1 位作者 于瑞红 孙相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为找到表面材料性质与生物垢形成难易程度之间的关联因素 ,以设计出能控制生物垢形成速率的新表面材料 ,对水系统中荧光假单胞菌在 1 7种表面材料上形成生物垢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获得了生物垢的生长曲线 ,并将生长曲线划分为诱... 为找到表面材料性质与生物垢形成难易程度之间的关联因素 ,以设计出能控制生物垢形成速率的新表面材料 ,对水系统中荧光假单胞菌在 1 7种表面材料上形成生物垢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获得了生物垢的生长曲线 ,并将生长曲线划分为诱导期和生物垢快速生长期 .发现表面材料不同 ,形成生物垢的诱导期及生物垢量也不尽相同 .还对 9种表面材料的表面能和界面能进行了实验测定及相关计算 .结果表明 ,只有固体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固 -固界面能与生物垢形成之间有明确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能 诱导期 生物垢 表面材料 界面能 物理化学性质 形成过程 影响因素 水系统
下载PDF
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秀波 天庆 +3 位作者 郝永杰 马学虎 崔占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5-913,共9页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不仅可以作为滋养层细胞支持造血干细胞在体外的大规模扩增,在造血移植过程中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加速造血重建功能的恢复.但是,目前UCB-MSCs的原...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不仅可以作为滋养层细胞支持造血干细胞在体外的大规模扩增,在造血移植过程中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加速造血重建功能的恢复.但是,目前UCB-MSCs的原代分离培养成功率一般只有3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该成功率,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对UCB-MSCs体外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细胞的接种密度、细胞因子的组合及用量、是否添加血清和滋养层细胞,进行逐层筛选,并对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流式细胞分析和向成骨、软骨及脂肪方向的诱导分化检测,以期获得UCB-MSCs培养的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细胞的接种密度是UCB-MSCs培养最显著的影响因素(P<0.1),接种密度越大,MSCs越容易生长,能够培养出MSCs的几率就越大,其次为细胞因子,添加细胞因子能有效地刺激MSCs的生长.在高接种密度的基础上,添加细胞因子IL-3(15μg/L)和GM-CSF(5μg/L),可大大提高UCB-MSCs体外原代培养的成功率,从30%左右提高到90%以上.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抗原(CD13+、CD29+、CD44+、CD105+、CD166+),不表达造血细胞的抗原(CD34-、CD45-、HLA-DR-),并能够向成骨、软骨及脂肪方向分化,这与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相一致.所建立的培养方法能够为UCB-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大量优质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条件优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原儿茶酸促进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晗 天庆 +3 位作者 朱艳霞 关水 马学虎 崔占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8-1174,共7页
为了寻找能够促进干细胞增殖的药物,观察了中药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a)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能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对凋亡的PC-12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寻找能够促进干细胞增殖的药物,观察了中药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a)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能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对凋亡的PC-12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儿茶酸能够促进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的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S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其中,1.5mmol/L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S期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增加2倍以上.同时,该组细胞G2/M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G0/G1期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5mmol/L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明显升高.cyclin D1-siRNA转染显著抑制了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成骨诱导和脂肪诱导的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处理后,人脂肪干细胞仍保持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潜能的特性.上述结果提示,原儿茶酸有可能在人脂肪干细胞介导的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酸 脂肪干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
下载PDF
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中微囊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 被引量:10
12
作者 天庆 +5 位作者 范秀波 铭彦 赵国锋 鲍春雨 马学虎 崔占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1-477,共7页
为了构建一种新型的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动态共培养体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rotating wall vessel,RWV)中进行了7d... 为了构建一种新型的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动态共培养体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rotating wall vessel,RWV)中进行了7d动态悬浮共培养。培养液不含血清,补充多种生长因子(SCF50ng·mL-1,FL50ng·mL-1,TPO50ng·mL-1及IL-325ng·mL-1)。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并测量培养液的pH和渗透压,在0h、72h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集落形成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在RWV动态共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pH保持在7.2~7.4,渗透压保持在280~310mmOsmol·kg-1,均适合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经过7d的无血清动态共培养,总有核细胞、CD34+细胞以及混合集落(colony-formingunitsinculture,CFU-Cs)分别扩增了107.05±6.08,26.52±1.5和19.2±3.18倍。这种新型的动态微囊化共培养体系支持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大规模体外扩增,基质细胞抑制了造血干/祖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扩增 造血干/祖细胞 CD34+细胞扩增 间充质干细胞 ACA微胶囊 RWV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冷冻保护剂导入细胞过程的模拟和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学虎 范文霞 +3 位作者 潘广生 天庆 崔占峰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4-330,共7页
在细胞的低温保存中,通常需要导入冷冻保护剂来减轻冷冻过程对细胞的损伤。利用Kedem-Katchalsky模型模拟冷冻保护剂导入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以及胞内保护剂浓度的变化,考察导入过程对细胞的体积损伤和渗透损伤,以达到优化保护剂的... 在细胞的低温保存中,通常需要导入冷冻保护剂来减轻冷冻过程对细胞的损伤。利用Kedem-Katchalsky模型模拟冷冻保护剂导入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以及胞内保护剂浓度的变化,考察导入过程对细胞的体积损伤和渗透损伤,以达到优化保护剂的导入过程的目的。结果表明:低浓度(1~2mol/L)保护剂一步导入过程的体积损伤和渗透损伤很小。因此在导入保护剂时可采用一步法;对于高浓度(6~9mol/L)的保护剂,相对于一步导入,分步导入和连续导入能显著减轻保护剂导入过程对细胞造成的体积损伤和渗透损伤。另外,分步导入以四步较好,连续导入可采用线性梯度和S型曲线梯度导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K—K模型 体积损伤 渗透损伤
下载PDF
固体材料性质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瑞红 天庆 +2 位作者 李香琴 元帅 孙相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2-514,共3页
从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入手 ,探讨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能、界面能以及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2 9~ 1 82 μm内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生物垢的形成 ;在 11 7~ 38 3mN/m内 ,... 从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入手 ,探讨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能、界面能以及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2 9~ 1 82 μm内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生物垢的形成 ;在 11 7~ 38 3mN/m内 ,材料的表面自由能和固 -液界面能与生物垢形成之间没有简单、直接的关系 ;在 1 3~ 18 0mN/m内 ,固体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的形成存在一个极大值 ,此时的界面能约为 3 4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材料 性质 生物垢 粗糙度 表面自由能 界面能 水处理
下载PDF
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天庆 郭东斌 +4 位作者 邱平 祁小龙 蓝佛琳 周建军 官测林 《微创医学》 2016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39例)和微创组(38例)。开颅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给予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39例)和微创组(38例)。开颅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给予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死亡率、近期(3个月)和远期(12个月)优良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54.01±4.63)m L,少于开颅组的(210.02±5.52)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术后3个月死亡率为30.77%(12/39),微创组为5.26%(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非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时,采用微创手术,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手术 微创手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水系统中微生物和碳酸钙混合垢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7
16
作者 元帅 天庆 +2 位作者 于瑞红 李香琴 孙相彧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实验通过固定循环系统中荧光假单孢菌的数量,研究了不同材料表面上,随着水中碳酸钙浓度的改变,混合垢生长曲线的特征。结果发现随着碳酸钙浓度的增大,平均污垢量及标准偏差随之降低;碳酸钙的浓度不是影响非金属材料诱导期的主要因素,但... 实验通过固定循环系统中荧光假单孢菌的数量,研究了不同材料表面上,随着水中碳酸钙浓度的改变,混合垢生长曲线的特征。结果发现随着碳酸钙浓度的增大,平均污垢量及标准偏差随之降低;碳酸钙的浓度不是影响非金属材料诱导期的主要因素,但对于金属材料却存在较大影响。同时,实验还确定了垢层的结构及性质,分析了污垢形成的机理:首先是碳酸钙颗粒和有机大分子吸附到材料表面上,然后是微生物的粘附生长。碳酸钙的存在影响微生物与表面的结合,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材料 生物垢 混合垢 诱导期
下载PDF
不同叶色三叶海棠叶片成色色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汤努尔.瓦力拜 李厚华 +3 位作者 李果 天庆 李嫒 韩美玲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72-1578,共7页
三叶海棠秋季叶色丰富,观赏价值良好。该研究以三叶海棠叶色差异明显的绿色、黄色、红色系的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色素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并分析了叶色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叶海棠叶片中的色素主... 三叶海棠秋季叶色丰富,观赏价值良好。该研究以三叶海棠叶色差异明显的绿色、黄色、红色系的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色素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并分析了叶色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叶海棠叶片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其中花青苷主要是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绿色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与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红色和黄色系叶片,而花色素苷和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均最小;红色系叶片中的花青苷含量高于其它色系的叶片,花青苷所占比例高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黄色系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较高,花色素苷和叶绿素所占比例位于绿色与红色系之间。该研究结果表明三叶海棠秋季叶色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色素含量与比例发生变化;叶片含有的原花青素B1、芦丁、绿原酸等单体酚作为辅色素对叶片成色起到辅助作用;三种色系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色、黄色、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海棠 叶色变化 花青苷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微纳二级结构对冷凝液滴最终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天庆 孙玮 +1 位作者 孙相彧 艾宏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89-2996,共8页
从超疏水表面(SHS)上初始冷凝液核长大、合并、形成初始液斑开始,分析计算了冷凝液斑变形成为Wenzel或Cassie液滴过程中界面能量的变化,并以界面能曲线降低、是否取最小值为判据,确定冷凝液滴的最终稳定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只有微米尺... 从超疏水表面(SHS)上初始冷凝液核长大、合并、形成初始液斑开始,分析计算了冷凝液斑变形成为Wenzel或Cassie液滴过程中界面能量的变化,并以界面能曲线降低、是否取最小值为判据,确定冷凝液滴的最终稳定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只有微米尺度的粗糙结构表面上,冷凝液滴的界面能曲线一般都是先降低再升高,呈现Wenzel状态;而当表面具有微纳米二级粗糙结构,且纳米结构的表面空气面积分率较高时,冷凝液滴的能量曲线持续降低,直至界面能最小的Cassie状态,因此可以自发地形成Cassie液滴.还计算了文献中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SHS上冷凝液滴的状态和接触角,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的冷凝液滴状态与实验观察结果完全吻合.因此,微纳二级结构是保持冷凝液滴在SHS上呈现Cassie状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微纳结构 表面 界面 自由能 冷凝
下载PDF
水系统中微生物与碳酸钙混合垢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香琴 天庆 +1 位作者 王鸿灵 孙相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47-1252,共6页
对模拟工业水系统中荧光假单胞菌与碳酸钙在固体壁面上形成混合垢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碳酸钙饱和程度及主体流速下混合垢在不同材料表面上的结垢行为,获得了不同材料表面上混合垢随时间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平均混合垢... 对模拟工业水系统中荧光假单胞菌与碳酸钙在固体壁面上形成混合垢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碳酸钙饱和程度及主体流速下混合垢在不同材料表面上的结垢行为,获得了不同材料表面上混合垢随时间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平均混合垢量少于平均生物垢量;在碳酸钙不饱和水体中,平均混合垢量极少;在碳酸钙饱和水体中,随碳酸钙过饱和程度及主体流速的增大,平均混合垢量减少,混合垢生长的诱导期缩短;非金属表面上的平均混合垢量多于金属表面上的;碳酸钙颗粒首先吸附到材料表面上,然后是微生物的黏附生长;碳酸钙的存在抑制微生物与材料表面的结合,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又抑制了碳酸钙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 微生物 碳酸钙 混合垢 形成过程 饱和程度 诱导期 水垢
下载PDF
材料表面性质影响生物垢形成的综合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天庆 于瑞红 +1 位作者 李香琴 孙相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不同材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的诱导期和平均生物垢量建立了评价及预测模型 .对文献中及作者试验过的 2 2种表面材料在不同流速条件下形成生物膜的诱导期及生物垢量作了拟合评价 .结果表明 ,有 16种样本的诱导期及 19种...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不同材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的诱导期和平均生物垢量建立了评价及预测模型 .对文献中及作者试验过的 2 2种表面材料在不同流速条件下形成生物膜的诱导期及生物垢量作了拟合评价 .结果表明 ,有 16种样本的诱导期及 19种样本的生物垢量的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合 ,准确率分别为 72 .7%和 86 .4% .此外 ,还对玻璃和氟化乙丙烯两种固体材料在流速为 1m s条件下的生物垢生长情况进行了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表面材料 综合评价 预测 生物垢形成 环境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