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9
1
作者 陈君子 +2 位作者 周勇 朱爱琴 肖鹏南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8-153,共6页
传统村落是时代的产物,其空间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分形理论对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呈现出“... 传统村落是时代的产物,其空间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分形理论对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②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分形结构,且分形结构大致沿着流域内部河流等线状要素展开;③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是地形地貌、水系、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地域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④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亲水性”以及上中下游、干支流的差异性等空间特征,彰显出流域这一特殊地理单元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传统村落 乡村旅游 空间分布 嘉陵江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55
2
作者 谢双玉 +1 位作者 陈君子 裴星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5-160,共6页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系统 分形理论 演化模式 武汉市
原文传递
贵州省苗族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识别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燕 胡静 +2 位作者 贾垚焱 蒋亮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苗族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族团结和利益关系的重要载体,系统研究其空间分布对保护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苗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识别,并探寻其... 苗族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族团结和利益关系的重要载体,系统研究其空间分布对保护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苗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识别,并探寻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①贵州省苗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上呈集聚特征,空间分异显著;核密度最大值为雷凯台区域,呈倾斜"T"字形坐落特征。②苗族传统村落为无标度区,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特征。自组织演化中围绕清水江和都柳江等地带展开,分形结构十分复杂。③苗族传统村落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以东南为热点区、东北—西南为冷点区的分布格局。④苗族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海拔500~1000 m、地形起伏度30~70m、坡度5°~15°、清水江与都柳江以及交通闭塞等地带;自然地理环境对苗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起着基础性作用,苗族文化和苗族人口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闭塞的交通条件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传统村落 空间结构 地理探测器 交通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及发展模式 被引量:38
4
作者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7-223,共7页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数据来源。基于网络游记攻略文本数据的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及其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数据来源。基于网络游记攻略文本数据的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及其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逐渐形成了以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为重要支撑的“品”字型格局,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藩篱效应;旅游流空间差异明显,长沙市→湘潭市、上饶市→景德镇市、长沙市→岳阳市、武汉市→宜昌市等是主要流动方向;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比较松散,且不均衡性强,主要由少数节点控制,系统内部存在较强的凝聚性;武汉市、长沙市是核心节点,南昌市是次核心节点,九江市、上饶市、宜昌市、岳阳市等是重要节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处于延伸扩展模式发展阶段,在城市群旅游流内部存在多个子嵌套系统。最后,就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的优化,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旅游流 网络结构 空间格局 发展模式 长江中游城市群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38
5
作者 杨丽婷 +2 位作者 赵越 胡静 张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8-1237,共10页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同等级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且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格局,...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同等级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且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的分布模式分别为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2)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可达性较好,区域内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8.84 min,且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省级森林公园的可达性要优于国家级森林公园。(3)基于县级单元的整体可达性在空间上呈聚集格局,森林公园可达性的热点区域分布自东向西表现为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和冷点区,省级森林公园可达性与之表现出较强的相似,而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达性的热点区域分布相对随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森林公园 空间结构 可达性 森林旅游
原文传递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细归 吴清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8,共7页
农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等分析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 农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等分析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圈层分布格局较为明显;2)其总体上属于集聚型分布,但不同区域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分布类型差异显著;3)其在空间分布形态上呈"片状与点状"并存的格局,不同区域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分布格局差异较大;4)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受城市等级、交通、河流以及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对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性较大,高速公路对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的作用突出。最后,结合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旅游目的地 空间分布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君子 贾垚焱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9-556,共8页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联系日益增强,"H"字型空间发展骨架凸显。高铁的开通加强了重庆主城和成都之间的旅游流互...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联系日益增强,"H"字型空间发展骨架凸显。高铁的开通加强了重庆主城和成都之间的旅游流互动,行政壁垒现象明显;成渝城市群旅游流在空间上呈现出以重庆主城、成都为核心的"轴-辐"空间组织模式,高铁进一步强化了两大核心的空间辐射能力;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层次性,高铁沿线地区旅游流联系更为密切,高铁增强了高铁沿线与非沿线地区之间的旅游流联系;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高铁沿线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在旅游流网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网络结构 成渝城市群 高铁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微博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新浪旅游微博为例 被引量:30
8
作者 胡静 +2 位作者 程绍文 陈君子 张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724,共8页
运用空间分析法、位序-规模法则、多元回归等方法,对中国旅游微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揭示旅游微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微博以政府旅游微博为主体,旅游专业网站微博为重要补充,旅游景区、旅游协会微博所占比... 运用空间分析法、位序-规模法则、多元回归等方法,对中国旅游微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揭示旅游微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微博以政府旅游微博为主体,旅游专业网站微博为重要补充,旅游景区、旅游协会微博所占比重较小。2旅游微博东密西疏的梯度分布格局较为突出,省际分布集中性强,且大多分布在人口规模大、行政级别高的城市。3旅游微博规模分布满足齐夫法则,双分形结构明显,但不同类型旅游微博规模等级结构以及发育程度差异较大。4旅游微博空间分布受人口规模、信息化程度、旅游资源禀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类型旅游微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微博 空间格局 新浪旅游微博 中国
下载PDF
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刚 黄翔 +1 位作者 陆志鑫 《旅游论坛》 2012年第6期62-66,共5页
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结合引力模型对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经济联系量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为中心逐渐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显著,具有"... 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结合引力模型对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经济联系量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为中心逐渐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显著,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特征,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空间网络化明显,鄂西生态文化圈旅游联系较为稀疏;(3)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地域差异明显,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远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4)旅游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相关性明显,其组合状况在空间上呈渐进式阶梯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差异 湖北省
下载PDF
“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君子 朱爱琴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230,共8页
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探讨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演进规律,对于灾后旅游恢复重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GWR模型等研究方法,对"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的空... 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探讨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演进规律,对于灾后旅游恢复重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GWR模型等研究方法,对"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呈东强、西弱的分布态势,在地震的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总体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特征。(2)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呈多极化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社团结构特征。地震并未改变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多极化格局,但推动了网络社团结构的分化重组。(3)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政策的影响显著,地震对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程度具有梯度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九寨沟地震 危机事件 网络社团结构 精品旅游线路 多极化格局
原文传递
贵州省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6类民族传统村落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燕 胡静 +3 位作者 李亚娟 陈云 胡书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5,共8页
民族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贵州省苗族、侗族、汉族、土家族、布依族和水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 民族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贵州省苗族、侗族、汉族、土家族、布依族和水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除水族传统村落外,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和土家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集聚特征,且空间分异十分显著。2)不同类型民族传统村落的核密度中心和核密度值差异明显,黔东南、安顺和铜仁为高密度区。3)民族传统村落系统具有显著无标度区,空间结构复杂,分形特征明显。4)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受自然、社会、文化、民族和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民族人口的整体作用最强;苗族、侗族和汉族传统村落受民族人口与文化影响明显,社会经济落后和交通闭塞对土家族、布依族和水族传统村落保护性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村落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民族地区
原文传递
武汉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君子 谢双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9-355,共7页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处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中,具有等级性、层次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武汉市2002年和2011年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Moran’s/指数和集聚维数,结合GeoDa、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从不同角度系统分析了武...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处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中,具有等级性、层次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武汉市2002年和2011年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Moran’s/指数和集聚维数,结合GeoDa、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从不同角度系统分析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并分析了其经济社会环境、旅游发展政策、交通发展状况以及旅游者行为等因素在武汉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武汉市旅游景区"双组团"的空间分布密度不断增强;2)旅游景区"中密周疏"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减弱;3)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地域单元呈现负空间自相关性特征;4)旅游景区空间结构逐渐由简单向复杂演化,不断趋于完善,但空间结构具有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集聚分形 武汉市
下载PDF
成都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9-93,共5页
民宿作为住宿的一种新产品、新型业态,在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成都市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成都市民宿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圈层特征明显。58.915%的民... 民宿作为住宿的一种新产品、新型业态,在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成都市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成都市民宿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圈层特征明显。58.915%的民宿分布于距中心5 km范围内,75.452%的民宿分布于距中心10 km范围内。成都市民宿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在空间上呈"小分散、大集聚"的布局模式。不同类型民宿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城镇民宿多倾向于区位条件好、商业较为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集聚,乡村民宿则倾向于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集聚。成都市民宿空间分布是商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商业发展水平是民宿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交通可达性是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可为闲置房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民宿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成都市
下载PDF
高低温对水稻Ⅱ优6078开花结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光明 杨贵旭 +2 位作者 朱自 王三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在人工气候箱内观察了高低温度对籼粳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Ⅱ优6078和对照汕优63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低温度下,两组合结实率均与温度呈二次曲线分布。Ⅱ优6078开花结实期抗高温能力弱于汕优63,抗低温能力强于汕... 在人工气候箱内观察了高低温度对籼粳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Ⅱ优6078和对照汕优63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低温度下,两组合结实率均与温度呈二次曲线分布。Ⅱ优6078开花结实期抗高温能力弱于汕优63,抗低温能力强于汕优63。高温对两组合结实率的影响依次为开花期>减数分裂期>花粉充实期。结实率不低于85%的临界高温(1d内持续6h),Ⅱ优6078为31.8℃,汕优63为33.0℃;结实率不低于70%的临界低温(日均温持续3d),Ⅱ优6078为18.1℃,汕优63为18.9℃。SOD酶活性测定表明,两组合抗高、低温能力趋势与上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度 籼粳 杂交稻 Ⅱ优6078 结实率
下载PDF
山区民族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及尺度关联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贾垚焱 胡静 +1 位作者 徐欣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4-204,共11页
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是量化韧性水平、识别内部差异、揭示潜在风险,促进韧性乡村培育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韧性概念内涵的辨析,构建了“吸收—适应—转型”的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框架,并以恩施州为例,运用综... 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是量化韧性水平、识别内部差异、揭示潜在风险,促进韧性乡村培育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韧性概念内涵的辨析,构建了“吸收—适应—转型”的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框架,并以恩施州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与地理探测器,对社区及农户尺度下乡村聚落韧性水平与风险因子进行定量化测度与识别,并从整体态势、指数分布、等级对应及风险因子四个方面,对其尺度关联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社区尺度,恩施州乡村聚落韧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乡村旅游发展成熟度越高的社区,其韧性水平越高。(2)农户尺度,中等韧性水平农户占比最高(43%),兼营生计型韧性水平最高,务工/务农型生计韧性最低。(3)不同风险因子对乡村聚落韧性的作用强度各不相同,尺度间共性因子与差异因子并存,韧性风险障碍随尺度细化逐层聚焦。(4)韧性整体态势在多尺度上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与一致性,指数数值分布随尺度细化逐渐转向集中,尺度间韧性指数等级对应关系明显,且随着社区旅游发展成熟度的提升,农户生计韧性也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乡村聚落 尺度关联 风险因子 社区旅游 山区民族旅游地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贾垚焱 胡静 +2 位作者 朱磊 李亚娟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0-631,共12页
基于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三大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ESDA和GWR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指... 基于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三大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ESDA和GWR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指数较低,十年来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及西南部四川省,十年来呈现高值区扩散、低值区面积有所缩减的发展态势;三大子系统在不同的省域单元上空间表现各异,发展水平差异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东部省份三大子系统整体较高,西部整体较低且生态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文化、旅游发展水平,中部省份介于两者之间;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从影响机制来看,行政力度、经济基础、市场条件及开放程度对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空间分异格局 省域
原文传递
中国古建筑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君子 周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古建筑遗产艺术形式多样、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人类活动的行为足迹。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建筑遗产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深入研究。总体来看,中国古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集聚型态势,主要分布在华北... 古建筑遗产艺术形式多样、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人类活动的行为足迹。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建筑遗产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深入研究。总体来看,中国古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集聚型态势,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西部、山西高原、陇中高原、四川盆地中西部、长江中下游平原、浙闽丘陵等地区。从时间变化看,中国古建筑遗产的数量略呈"Λ"形分布,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从空间演化看,中国古建筑遗产的分布呈由北向南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不断向四周扩散。从类型分布看,不同类型古建筑遗产的分布既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又彰显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与历史时期的政策制度、建筑材料、建筑功能等因素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遗产 时空分布 成因 中国
原文传递
论激励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严小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5-106,共2页
如何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其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参与又"苦"又"累"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及"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新课程标准下小... 如何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其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参与又"苦"又"累"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及"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课学分制教学模式能做到这点,实现有效合理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达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及师生之间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 小学体育 学分制教学模式 实践实用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综合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谢双玉 逯付荣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2年第8期761-763,共3页
从旅游者、旅游企业、区域影响层面构建旅游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分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旅游者、旅游企业、区域影响层面构建旅游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分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将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概括为6大片区,并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具有空间集聚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质量 空间分异
下载PDF
中国会展客流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君子 贾垚焱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109,共7页
基于大众点评网络平台的会展大数据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复杂网络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会展客流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中国会展客源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少数大城市,在空间上呈“东多、西少”“大分... 基于大众点评网络平台的会展大数据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复杂网络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会展客流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中国会展客源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少数大城市,在空间上呈“东多、西少”“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是中国会展客源市场的三大集聚区。②中国会展客流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广深、成渝为中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会展客流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82.05%的游客流动距离集中在0~50 km范围内。③中国会展客流网络呈现出以上海为核心,以北京、杭州、深圳为次核心的层级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效应。④会展发展水平、会展发展规模、商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会展客流空间的主要因素,其中,会展发展水平是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客流 大数据 客源市场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