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贡嘎山东坡植被垂直带谱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分析 被引量:126
1
作者 沈泽昊 方精云 +1 位作者 增力 伍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为了探讨贡嘎山东坡海拔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及格局变化 ,基于植被垂直带谱的样带和样方调查 ,分析了物种丰度与种 -面积关系的垂直变化 ,物种多样性生态和地理成分的海拔梯度格局 ;去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 (CCA)被用... 为了探讨贡嘎山东坡海拔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及格局变化 ,基于植被垂直带谱的样带和样方调查 ,分析了物种丰度与种 -面积关系的垂直变化 ,物种多样性生态和地理成分的海拔梯度格局 ;去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 (CCA)被用于分析 17种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和环境因子对 2 7个多样性结构成分和 6 7个样方空间格局的影响 ;并定量分离不同尺度的环境变量对多样性格局分异的贡献。结果表明 :1)贡嘎山东坡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总体上表现了自下而上降低的梯度 ,但从河谷干旱灌草丛带到常绿阔叶林带和高山灌丛带到草甸带显示了相反的梯度变化 ;2 ) 10种分布区类型的物种有各不相同的垂直丰度格局 ,9种生活型的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则反映了草本与木本类型的明显差异 ;3)从河谷干旱灌草丛到山地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变化主要反映水分梯度的影响 ;而从山地针阔混交林到高山草甸 ,多样性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是气温 ;4 )气候的垂直梯度和生境的局部异质性是物种多样性格局两组不同作用尺度和性质的影响因子 ;总体上 76 .83%的多样性变异得到了解释 ,其中寒冷指数的作用最为突出。分析结果支持了关于生物多样性格局机理的不同假说 ;同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物种多样性 生态成分 海拔梯度 环境解释 四川 植被 垂直带谱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被引量:97
2
作者 唐小平 蒋亚芳 +3 位作者 增力 陈君帜 梁兵宽 蔺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体现改革创新、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主... 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体现改革创新、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分类系统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建立统一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创新科学规范适用的监管机制、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和构建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保障机制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体系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下载PDF
河北小五台山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梯度变化 被引量:65
3
作者 增力 郑成洋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7-145,共9页
通过野外群落调查 ,分析了小五台山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梯度变化。结果表明 :(1)小五台山北坡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小 ,物种组成趋于简单 ,乔木树种渐少。α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 ,但呈现出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通过野外群落调查 ,分析了小五台山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梯度变化。结果表明 :(1)小五台山北坡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小 ,物种组成趋于简单 ,乔木树种渐少。α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 ,但呈现出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2 ) β多样性指数很好地反映了群落之间的变化。相异系数峰值出现在海拔 14 0 0 -15 0 0m处灌丛向森林的过渡带和海拔 2 6 0 0 - 2 70 0m处森林向亚高山草甸的过渡带。海拔 14 0 0 - 15 0 0m处出现的Cody指数极大值反映了灌丛群落向森林群落的变化 ,而Cody指数在海拔 2 10 0 - 2 2 0 0m的极大值反映了阔叶林和针叶林之间的过渡。 (3)作为小五台山两种最为重要的阔叶树种 ,白桦 (Betulaplatyphylla)和红桦 (Betulaal bo sinensis)沿海拔梯度出现明显的替代现象 ,随着海拔的升高 ,白桦逐渐为红桦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五台山 北坡 垂直格局 物种多样性 植物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77
4
作者 唐小平 增力 马炜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为贯彻《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目的、对象、任务、原...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为贯彻《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目的、对象、任务、原则等总体要求,提出了体系转换、整合归并、范围调整和区划优化规则,以及预案、确认和实施三步走的实现路径,探讨了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的分类分级分区管理以及治理支撑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总体规划等基础工作,构建统一规范、管理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整合优化
下载PDF
中国冷杉、云杉和落叶松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59
5
作者 增力 朴世龙 方精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根据大量的植被分布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经纬度投影的中国地图划分为1×1°的经纬网格,直观地把冷杉、云杉和落叶松3属的植物分布显示在中国地图上,并对其分布及其丰富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丁滇北是3属植物共同的... 根据大量的植被分布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经纬度投影的中国地图划分为1×1°的经纬网格,直观地把冷杉、云杉和落叶松3属的植物分布显示在中国地图上,并对其分布及其丰富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丁滇北是3属植物共同的现代分布中心;3属植物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沿经度方向,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在经度95~105°E之间存在高度分布极大值,而这种变化趋势由于复杂的生境出现而常常遭到破坏。文章还简要分析了3属植物分布格局的关系以及3属分布格局的地史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冷杉 云杉 落叶松 地理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福建黄岗山东南坡和西北坡乔木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垂直变化 被引量:56
6
作者 郑成洋 增力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74,共12页
利用福建黄岗山东南坡 30个样方和西北坡 13个样方的资料 ,研究该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变化。东南坡共记录到乔木物种 15 1种 ,隶属于 4 2科 73属 ;西北坡 10 2种 ,隶属于 32科 5 4属。两坡面的乔木树种组成相差不大。物种丰富度随... 利用福建黄岗山东南坡 30个样方和西北坡 13个样方的资料 ,研究该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变化。东南坡共记录到乔木物种 15 1种 ,隶属于 4 2科 73属 ;西北坡 10 2种 ,隶属于 32科 5 4属。两坡面的乔木树种组成相差不大。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是 :随海拔升高 ,科、属、种的数量呈下降的趋势 ;东南坡科、属、种的数量在海拔 80 0 - 10 0 0m达到最大值 ,西北坡在海拔 15 0 0 - 16 0 0m达到最大值。东南坡乔木物种Shannon Wiener指数 (H′)与海拔呈负相关 ;西北坡在海拔 12 0 0 - 180 0m范围内H′高于东南坡 ;S renson指数 (IAc)在不同植被类型交替时出现上下波动 ,从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化时 ,物种更替强烈 ,S renson指数明显下降。乔木物种生长特征的分析表明 ,最大树高 (Hmax)和最大胸径 (DBHmax)出现在中海拔 ,在相同海拔范围内西北坡的Hmax和DBHmax高于东南坡 ;东南坡Hmax和DBHmax的峰值出现在海拔 80 0 - 90 0m ,西北坡出现在海拔 180 0m。东南坡立木密度在海拔 15 0 0m处达最高值 ,而西北坡立木密度变化不明显 ,仅在海拔 190 0m以上明显下降。将全部乔木种划分为常绿阔叶、针叶和落叶阔叶等三种生活型 ,分析不同生活型的生长特征发现 ,常绿阔叶种类的胸高断面积和 (totalbasalarea,T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海拔梯度 生长特征 黄岗山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42
7
作者 朱彪 陈安平 +2 位作者 增力 李光照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4-52,共9页
沿海拔梯度设置 16个样地 ,对广西猫儿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 16个样地中共调查到乔木 4 4科 79属 184种 ,其中常绿阔叶树 12 1种、落叶阔叶树 6 1种、针叶树 2种 ;(2 )随着海拔的上升 ,整... 沿海拔梯度设置 16个样地 ,对广西猫儿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 16个样地中共调查到乔木 4 4科 79属 184种 ,其中常绿阔叶树 12 1种、落叶阔叶树 6 1种、针叶树 2种 ;(2 )随着海拔的上升 ,整个乔木层以及不同生活型的最大树高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而乔木树种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以及立木密度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3)物种丰富度在海拔 135 0m以下变化不明显 ,但 135 0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明显下降。在研究的海拔范围内 ,物种丰富度呈非常显著的单峰分布格局 ,最大的丰富度出现在中海拔群落中 ;(4 )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相似 ,但没有后者显著。Shannon Wiener指数(H′)和海拔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均匀度Pielou指数 (E)在取样范围内并没有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5 ) 135 0m以下的相邻群落之间的Jaccard指数 (CJ)大于 135 0m以上相邻群落之间的Jaccard指数 ,最小值出现在中海拔的植被过渡带。Cody指数也有类似的趋势 ,原因在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6 )在本研究的海拔范围内 ,海拔比坡度和坡向对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丰富度以及α多样性的影响更大。而在局部尺度上 ,人为干扰以及小地形而导致的生境异质性对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物种丰富度 植物群落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下载PDF
南岭东西段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的比较 被引量:37
8
作者 朱彪 陈安平 +1 位作者 增力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3-62,共10页
根据沿海拔梯度设置的样地的调查资料 ,对南岭东段的莽山和西段的猫儿山植物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莽山和猫儿山的植被类型差异不大 ,但相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随海拔的上升 ,两山体乔... 根据沿海拔梯度设置的样地的调查资料 ,对南岭东段的莽山和西段的猫儿山植物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莽山和猫儿山的植被类型差异不大 ,但相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随海拔的上升 ,两山体乔木的最大树高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猫儿山乔木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以及立木密度在海拔梯度上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莽山乔木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与海拔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而立木密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这种单峰曲线格局或负相关关系与中尺度上的海拔高度以及小尺度上的土壤特性、小地形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因素有关。在海拔 10 0 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和 170 0m以上的山顶矮林群落 ,莽山乔木的物种丰富度均明显高于猫儿山。两山体的乔木种数与海拔之间都显示出负相关性 ,但莽山由于高海拔群落受人为干扰的影响 ,这种相关性不显著。乔木层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 ,并且在两山体之间也看不出明显的差别。本文最后还对两山脉低海拔区段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导致猫儿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 (S)和α多样性 (H′)明显低于莽山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群落 ,而且落叶阔叶树种和毛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树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常绿阔叶林 南岭 植物群落
下载PDF
贡嘎山海螺沟林线附近峨眉冷杉种群的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27
9
作者 沈泽昊 方精云 +1 位作者 增力 伍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2期1288-1293,共6页
通过对贡嘎山海螺沟海拔 35 80m处 1.0hm2 峨眉冷杉 (AbiesfabriCraib)林的定位调查 ,分析了峨眉冷杉的个体生长、种群结构与动态、干扰及更新特征。结果表明 :1)林线附近的环境胁迫影响了个体的形态发育和高、径生长 ,但对其更新繁殖... 通过对贡嘎山海螺沟海拔 35 80m处 1.0hm2 峨眉冷杉 (AbiesfabriCraib)林的定位调查 ,分析了峨眉冷杉的个体生长、种群结构与动态、干扰及更新特征。结果表明 :1)林线附近的环境胁迫影响了个体的形态发育和高、径生长 ,但对其更新繁殖无明显影响 ;2 )静态生命表和种群生存曲线反映了 2 0a以前和 6 0~ 140a分别经历的强烈环境筛选和竞争自疏 ,以及后期与环境变化相关的死亡率波动 ,峨眉冷杉寿命极限为 40 0a左右。 3)林线种群遭受高频率、小规模的林隙干扰。尽管 86 .4%的林隙由多木形成 ,但死亡的峨眉冷杉以枯立为主导致林隙较小 ;病害、冰雪和死树的打压是林隙形成的重要因素 ,而风不是这里林线环境的主要自然干扰。 4)峨眉冷杉的幼苗表现了相当的耐荫性 ,尽管其更新依赖林隙的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嗄山 峨眉冷杉 林线 种群动态 更新 干扰 高山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23
10
作者 沈泽昊 增力 伍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为了探讨贡嘎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 ,结合样带法与样方法 ,对贡嘎山东坡垂直植被带进行了调查 ,统计得出各垂直植被带的科、属的物种数量 ,分析了科、属、种级区系成分的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 为了探讨贡嘎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 ,结合样带法与样方法 ,对贡嘎山东坡垂直植被带进行了调查 ,统计得出各垂直植被带的科、属的物种数量 ,分析了科、属、种级区系成分的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并对各垂直植被带区系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1)贡嘎山植物区系在整体上具有温带性质 ,但在干旱河谷地带 ,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的比例相当。热带成分的构成和分布反映古热带和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性影响 ;2 )东亚 (含亚型 )和东亚 -北美成分对贡嘎山中部森林植物区系的影响最大 ,这些成分以温带古老性质为主 ;3)北温带成分是贡嘎山植物区系的主体之一 ,对青藏高原隆升以来贡嘎山植物区系进化类群和特有成分的发展有主要贡献 ,代表区系的年轻组分 ;4 )中国特有种类型多样 ,占不同垂直植被带物种数量的4 0 % - 6 5 % ,其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各类型比例的垂直变化突出反映了贡嘎山及横断山脉中海拔地段的植物区系与华中地区的联系 ,以及高海拔地段与青藏高原及东喜马拉雅的区系之间的联系。本文还就贡嘎山在生物地理分布上的意义以及贡嘎山和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特有性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海拔梯度 多样性 特有性 贡嘎山
下载PDF
贡嘎山海螺沟冷杉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随海拔的变化 被引量:28
11
作者 沈泽昊 增力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冷杉(Abies fabri)是贡嘎山东坡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的建群种和林线树种。在海螺沟沿海拔梯度调查了19个冷杉林样方,以此分析冷杉在其垂直分布范围内,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 冷杉(Abies fabri)是贡嘎山东坡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的建群种和林线树种。在海螺沟沿海拔梯度调查了19个冷杉林样方,以此分析冷杉在其垂直分布范围内,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可将全部样方分为5个群落类型:a.冷杉+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云南铁杉(Tsuga dumosa)混交林群落;b.冷杉+阔叶树-杂灌群落;c.冷杉+阔叶树-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群落;d.冷杉-杂灌-苔藓群落;e.冷杉-杜鹃(Rhododendron spp.)-苔藓群落。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海拔和坡度、坡位等小地形因素控制。(2)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上升而减小;但草本层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3)各层的β多样性指数随海拔上升均有减小趋势;海拔3300 m以上的群落构成差异较小。(4)冷杉群落和冷杉种群的最大高度、平均高度、最大胸径、平均胸径都随海拔上升而逐渐减小;海拔3550 m以上,冷杉个体的高和直径生长因受到林线环境制约而明显减小,而DBH>5 cm的冷杉和全部种的密度随海拔上升而增大。(5)冷杉林材积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平均值为846.4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海螺沟 冷杉 群落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高度 海拔 胸径
下载PDF
河北小五台山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基于遥感信息的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增力 郑成洋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小五台山是河北省最高峰 ,具有较完整的暖温带植被垂直带谱。本文通过野外群落植被调查 ,结合由TM遥感影像解译 1 5 0 0 0 0地形图制作的DEM数据而得到的植被图 ,分析了小五台山主要植被群落的分布状况及其与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 ,... 小五台山是河北省最高峰 ,具有较完整的暖温带植被垂直带谱。本文通过野外群落植被调查 ,结合由TM遥感影像解译 1 5 0 0 0 0地形图制作的DEM数据而得到的植被图 ,分析了小五台山主要植被群落的分布状况及其与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五台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 ,依次出现灌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矮林、灌丛、草甸等植被类型。森林景观的面积最大 ,占总面积的 6 0 .7% ;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的是阔叶林和亚高山草甸 ,斑块破碎化最严重的是水体和针阔混交林。不同的植被类型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分布特点不同 ,林地在北坡所占面积比例 (占总面积的 75 % )远大于南坡 (4 6 % ) ,说明水分条件是小五台山森林分布的限制因子之一 ;灌丛和草甸与林地相反。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面积比例发生变化 ,出现替代现象 ,形成植被垂直带谱。由于坡度的影响 ,增加了带谱内植被组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五台山 植被 DEM 遥感 植被图 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唐小平 欧阳志云 +4 位作者 蒋亚芳 马炜 徐卫华 陈尚 增力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类型之一,也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国家公园的空间布局是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的关键。提出国家公园布局原则、依据和目标,确定由评估区经备选区至候选区的遴选方法,基于39个自然生态地理区,遴选出46...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类型之一,也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国家公园的空间布局是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的关键。提出国家公园布局原则、依据和目标,确定由评估区经备选区至候选区的遴选方法,基于39个自然生态地理区,遴选出46个陆域、3个陆海统筹和3个海域共52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分析评估国家公园候选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19个,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8个,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大区9个,海域生态地理区3个,契合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三区四带”生态保护修复布局。在正式设立5个国家公园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公园设立条件。从空间布局角度规划我国国家公园体系,以期为构建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奠定基础,推进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候选区 生态地理区 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要点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马炜 增力 +1 位作者 应国伟 唐小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1,144,共6页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生态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因技术、管理、自然和人为等因素限制,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相对滞后。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界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自然保护区勘...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生态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因技术、管理、自然和人为等因素限制,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相对滞后。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界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的要求、依据、原则、工作程序、成果要求,并对勘界立标中的特殊情况处理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乃至其他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以推进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的实施,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勘界 立标 成果 特殊情况
下载PDF
基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国家公园边界探讨——以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增力 孙乔昀 +1 位作者 曹赫 涂翔宇 《风景园林》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国家公园是一种自然保护地类型,范围划定是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是其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的最直接体现。针对国家公园的功能和管理目标,总结试点期国家公园的经验,结合已有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流程的研究,提出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定... 国家公园是一种自然保护地类型,范围划定是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是其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的最直接体现。针对国家公园的功能和管理目标,总结试点期国家公园的经验,结合已有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流程的研究,提出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定过程。以青海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评估区内的自然资源本底和管理可行性两方面因素,梳理现有自然保护地现状,以保护地整合优化为基础,提出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定建议,同时为此后新设立国家公园划定边界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整合优化 国家公园 公众参与 利益相关者 三江源国家公园 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
下载PDF
中国湿地保护状况和未来湿地保护的目标和重点 被引量:13
16
作者 马炜 周天元 +2 位作者 蒋亚芳 琼阁 增力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441,共7页
湿地保护对于维持国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运用湿地保护率和点密度分析法,评价中国湿地保护现状,识别湿地保护空白区与关键区,提出未来湿地保护目标与重点。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的湿地保护率为44.68%,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对于维持国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运用湿地保护率和点密度分析法,评价中国湿地保护现状,识别湿地保护空白区与关键区,提出未来湿地保护目标与重点。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的湿地保护率为44.68%,湿地保护和管理方式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各类湿地、各湿地分区、各一级流域、各省级行政区、各地理区的湿地保护率差异较大,中国重点保护湿地的面积为2656.46×10^(4)hm^(2),重点保护湿地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52.29%,重点保护湿地的保护率为74.15%;未被保护湿地主要包括辽宁省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岸带、松花江流域西北部片区、青海省中部地区、四川省北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湿地保护关键区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组成的西部片区、东部海岸带、长江中下游地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组成的东北部片区,未来湿地保护一级关键区包括东部和南部海岸带、长江下游流域干流和湖泊、松花江流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湖泊和水库、四川省北部地区、江苏省西部地区;未来15 a,需要分省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保护率 评价 关键区识别 保护目标
原文传递
基于透射率自适应约束修正的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增力 付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5-74,共10页
当有雾图像中存在大面积明亮区域及景深突变时,使用传统去雾方法处理后的结果容易出现颜色偏移和光晕效应。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率自适应约束修正的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在大气光值估计阶段使用自动与手动估计相结合的方式... 当有雾图像中存在大面积明亮区域及景深突变时,使用传统去雾方法处理后的结果容易出现颜色偏移和光晕效应。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率自适应约束修正的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在大气光值估计阶段使用自动与手动估计相结合的方式,方便使用者对去雾结果进一步根据需求自行调整。关于透射率的估计,首先通过辐射体边界约束求取透射率估计下限以替代传统算法中预先设定的固定数值。然后通过设置阈值判断像素是否在同一景深范围内,并根据强度差值比情况自适应做出相应的修正,以优化透射率估计。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对有雾图像实现较好的图像去雾效果,在恢复清晰图像、增强图像视觉效果和可用性的同时,有效避免图像中明亮区域出现颜色偏移伪影及景深突变处出现光晕效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去雾 大气光值 透射率 边界约束 自适应修正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沙娓娓 增力 《软件》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即能量有限,在无线传感网络路由中引入蚁群算法,并提出改进的IARA算法。在考虑节点的能量、传输方向和节点间距离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Matlab仿真以及解析数值等方法,具体从如下几方面改进蚁群算法,其一启发函... 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即能量有限,在无线传感网络路由中引入蚁群算法,并提出改进的IARA算法。在考虑节点的能量、传输方向和节点间距离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Matlab仿真以及解析数值等方法,具体从如下几方面改进蚁群算法,其一启发函数;其二更新信息素;其三概率选择公式。通过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多方面优势,具体体现在能量消耗少以及生存周期长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蚁群优化 路由算法 能量 生命周期
下载PDF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单一图像噪声类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连利 增力 《软件导刊》 2018年第4期197-200,共4页
图像噪声类型识别是抑噪方案研究的前提及噪声参数估计的基础,对后续的图像处理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含噪图像灰度直方图特性,对几种常见单一噪声类型进行识别。首先对这些噪声基于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学建模,获取不同类型噪声的随机矩阵,... 图像噪声类型识别是抑噪方案研究的前提及噪声参数估计的基础,对后续的图像处理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含噪图像灰度直方图特性,对几种常见单一噪声类型进行识别。首先对这些噪声基于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学建模,获取不同类型噪声的随机矩阵,把这些噪声矩阵加载到灰度图像中;然后对图像中灰度等级相对一致的不连续区域分别采样并画出直方图,通过直方图中不同分量灰度值的分布及图形形状识别噪声类型。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瑞利噪声、伽马噪声、指数噪声等类型识别,对图像灰度直方图绘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扩大了采样区域的可选范围。对同一加噪图片均匀不连续区域分别采样,提高了噪声类型识别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直方图 噪声类型 灰度级 像素点 含噪图像
下载PDF
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郝玉江 +3 位作者 增力 王克雄 武明录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0-1368,共9页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是生活在中国长江的珍稀濒危鲸类动物,自然栖息地破坏是造成其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已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建立了8个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然而,早期保护区的功能区划随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是生活在中国长江的珍稀濒危鲸类动物,自然栖息地破坏是造成其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已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建立了8个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然而,早期保护区的功能区划随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现实矛盾日渐突出,按照现行法规对保护区难以实行有效管理,迫切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文章基于国家政策、长江江豚生物学特点及分布规律,兼顾航运等重大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了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原则和建议:(1)将长江江豚喜好的近岸水域及一定范围的重要江滩和洲滩湿地,及江心洲汊江一侧水域划入核心保护区;(2)将中间主航道水域以及长江大堤至核心区边界之间的水域划入一般控制区;(3)兼顾历史遗留问题,细化不同区域的管控措施。该调整方案一方面使保护区功能区划更加符合长江江豚的分布特征和偏好生境,有利于对其自然种群和重要栖息地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上存在的法律障碍,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管控分区 调整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