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2期89-90,共2页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纳入2015年1月~2017年8月68例心脏骤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抢救方法,观察组采用喉罩。就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操作时间和插管一次成功...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纳入2015年1月~2017年8月68例心脏骤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抢救方法,观察组采用喉罩。就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操作时间和插管一次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插管操作时间(4.14±0.15)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4±1.91)min,P<0.05。观察组插管一次成功31例,占91.18%,心肺复苏成功率79.41%(27例),对照组插管一次成功23例,占67.65%,心肺复苏成功率50.00%(17例),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3例声带损伤,3例黏膜损伤,2例牙齿脱落。观察组1例黏膜损伤。结论: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对比,喉罩的效果更好,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抢救 心脏骤停患者 效果
下载PDF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君 尹文华 刘志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120例转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转诊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60例(观察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120例转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转诊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6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心功能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转诊时间、获得知情同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1.07±24.18)min比(232.08±28.30)min、(34.61±8.22)min比(85.27±15.93)min、(57.94±10.09)min比(95.73±11.28)min、(8.35±3.29)min比(27.02±10.43)min和(6.27±2.35)d比(10.82±3.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第2天、1个月和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3/60)比16.67%(10/60)和1.67%(1/60)比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较常规转诊模式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 早期治疗
原文传递
应用专业院前救治技术对危重症创伤患者神经功能、伤残率和病死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尹文华 刘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35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专业院前救治技术对危重症创伤患者神经功能、伤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危重症创伤患者100例作为院前组,选取事故发生后直接入院内急诊室的危重症创伤患者100例作为院内组.比较两组同等救治时间窗内格拉斯哥昏迷评... 目的 探讨应用专业院前救治技术对危重症创伤患者神经功能、伤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危重症创伤患者100例作为院前组,选取事故发生后直接入院内急诊室的危重症创伤患者100例作为院内组.比较两组同等救治时间窗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休克指数、创伤指数、病死率.结果 两组救治后12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组救治后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院内组[(13.9±3.6)分比(11.9±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组救治后12,24h创伤指数明显低于院内组(12.1±5.1比14.6±4.8、11.9±4.6比14.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救治后12,24 h休克指数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规范专业救治技术对于突发事件中危重症创伤患者救治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危重病 创伤和损伤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呼吸机在重症患者院际间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4期90-91,共2页
目的:探析重症患者院际中应用呼吸机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中心行院际间转运的重症患者130例,其中转运过程中使用简易呼吸器的65例患者为常规组,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65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转运前后的各项指标及转运... 目的:探析重症患者院际中应用呼吸机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中心行院际间转运的重症患者130例,其中转运过程中使用简易呼吸器的65例患者为常规组,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65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转运前后的各项指标及转运的结局。结果:65例院际间转运中应用呼吸机的患者转运后Pa O2、Pa CO2和乳酸水平较理想(P<0.05),转运途中病情变化发生率下降(P<0.05),转运成功率升高(P<0.05)。结论:呼吸机应用于重症患者院际间转运的效果显著,但需要适时调整通气模式和使用时间,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院际间转运 呼吸机
下载PDF
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君 范锦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5期125-125,共1页
目的: 交流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体会.方法: 对2005~2009年院前救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经院前及时指导,有效用药,合理转运,总缓解率达85.71%,92.85%患者被安全送入院.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经过院前及时... 目的: 交流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体会.方法: 对2005~2009年院前救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经院前及时指导,有效用药,合理转运,总缓解率达85.71%,92.85%患者被安全送入院.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经过院前及时有效救治,可显著缓解症状并安全送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左心衰竭 监护及转运
下载PDF
院前成功复苏电击伤致心脏骤停1例报告
6
作者 刘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4期112-112,共1页
由于电器应用的普及和家庭、工业用电的增多,触电事故所造成的电击伤时有发生,严重的电击伤可造成昏迷或死亡。本急救中心成功救治1例电击伤致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电击 心脏骤停 抢救
下载PDF
院前救治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会
7
作者 刘君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6期94-94,共1页
目的:交流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体会. 方法:总结分析院前救治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经院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缓解率达75%,91.67%患者被安全送入院.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院前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 目的:交流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体会. 方法:总结分析院前救治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经院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缓解率达75%,91.67%患者被安全送入院.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院前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