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304
1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21,共18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项具有战略高度和现实紧迫感的伟大构想,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智识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21世纪历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项具有战略高度和现实紧迫感的伟大构想,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智识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中不同社会形态基于互利共赢的基本导向和价值理念共同推进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和图景,它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哲学立场,促进人类真正的"普遍交往"以形成具有更高"共同性"水平的人类利益,并在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全球生产力均衡发展,为实现人类社会更美好的世界景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效应,创造了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新路径,使其具有新的思想形态,同时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性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实现了自身的理论目标和价值追求,必将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建构性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全球治理体系 普遍交往 共同价值
原文传递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 被引量:98
2
作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2,共6页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新时期"推进到"新时代"。随着时代的跃迁,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依据马克...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新时期"推进到"新时代"。随着时代的跃迁,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内在逻辑,并在把握时代发展变迁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蕴含着深刻的现实与理论的必然逻辑。化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必须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为着力点,通过在生产关系领域推行分配正义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主要矛盾 必然逻辑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70
3
作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90,共7页
如何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是一项事关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不可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难题。通过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功能和教学方法来寻求破解难题的路径:在"何以特殊"即课程定位问题上,既需要明确思想政... 如何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是一项事关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不可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难题。通过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功能和教学方法来寻求破解难题的路径:在"何以特殊"即课程定位问题上,既需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也需要发挥其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功能和厚植学生人民情怀的感化功能,又要倚重其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境界;在"讲准什么"即把握教材主题的问题上,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教材知识内容及其蕴含的价值意义为基本遵循,教材内容的思想"文本性"与知识体系的现实"开放性"要求教师立足"原典"又跳出"原典",从总体上对教材精神的精准化把握和创造性解读来丰富教学的实质内容;在"如何讲好"即思考教学深度的问题上,需要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为王"的理念,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补,使教师能够通过教学和科研的双轨并行来为教学活动注入鲜活、丰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此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教学育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功能 课程定位 教材主题 教学深度
原文传递
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被引量:63
4
作者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当代社会思潮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同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其最具代表性者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保守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实质皆为企图修正和解构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重新诠释中... 当代社会思潮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同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其最具代表性者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保守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实质皆为企图修正和解构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重新诠释中国的社会性质,影响中国社会的整体走向。当代社会思潮呈现出着意诠释中国的现代性、以学术策略吸纳民间力量、宣扬知识精英的理性统治以及用唯心史观置换唯物史观的共同特性。面对当代社会思潮竞相展示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必须转换态度,变"被动回应"为"主动挑战",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 被引量:62
5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3,202,共20页
反思和批判启蒙理性是启蒙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人制衡启蒙神话及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力量,是全球化时代政治哲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需要从外在的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及内在的思想史视域来加以把握、检... 反思和批判启蒙理性是启蒙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人制衡启蒙神话及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力量,是全球化时代政治哲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需要从外在的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及内在的思想史视域来加以把握、检审,在充分肯定启蒙理性及现代性成就的同时,正视其自身的内在矛盾,揭示其所导致的社会危机,并梳理、反思和借鉴后现代主义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的否定性批判,以此为启蒙理性及现代性危机提供更有深度与广度的解决路径。马克思把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的批判转化为对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重构,把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种种弊端的克服转化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超越,将启蒙理性批判主题推向制高点,为现代社会向更高形态的发展找寻到方向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启蒙理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资本逻辑
原文传递
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中的劳动正义 被引量:57
6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22,204,共20页
寻求和探明劳动正义的本真内涵与现实表征贯穿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的始终。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由解放的本质需要,在审视人类劳动与人类历史的相互关系中阐明了劳动正义与生产正义、社会正义之间的层级结构,确立了劳动正义在... 寻求和探明劳动正义的本真内涵与现实表征贯穿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的始终。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由解放的本质需要,在审视人类劳动与人类历史的相互关系中阐明了劳动正义与生产正义、社会正义之间的层级结构,确立了劳动正义在这一结构中的逻辑先在性,并确立了作为劳动正义前提的自由向度和解放维度。唯物史观与现代性批判的叙事方式是马克思论述劳动和正义命题时的基本遵循,他从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角度对劳动的“非正义性”进行历史解构与前提批判,批判了“资本正义”“经济正义”的非正义性实质。马克思揭示了劳动与资本及其衍生的劳动内部关系的悖论,从“劳动自由”的高度破解了理论谬误。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内蕴的叙事力量以及批判向度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论域之中可被重新激活并启发新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劳动正义 劳动关系 劳动生产形态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追求 被引量:42
7
作者 周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5-176,共12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本质需要,是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产力和精神创造力,使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上达到积极进取的总体性状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性受制于物质发展的整体状况,它既以物质生活繁荣为基础...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本质需要,是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产力和精神创造力,使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上达到积极进取的总体性状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性受制于物质发展的整体状况,它既以物质生活繁荣为基础又能促进物质生活的发展,并在物质发展条件的制约下呈现出自身特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只有在人的本质需要及其历史发展的总体性状态中才能得到合理阐释。立足人的本质需要和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进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及怎样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问题,为谋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循。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蕴含多层价值追求,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最低价值追求到解决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都内在表征着中国共产党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中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价值追求,生动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品格与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科学认知 价值追求
下载PDF
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 被引量:37
8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共11页
"历史的终结"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依照资本的固有逻辑和文化逻辑做出的主观设定,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中获取灵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得出了市民社会必然被克服的逻辑结论。而克服... "历史的终结"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依照资本的固有逻辑和文化逻辑做出的主观设定,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中获取灵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得出了市民社会必然被克服的逻辑结论。而克服市民社会的过程也就是超越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的过程。作为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在典型意义上使得全部历史被合乎逻辑地分成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三个阶段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具有内在关联。三大形态理论着眼于人的发展状况与解放程度,决定了人类解放理论同时还兼有社会形态的意义,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实际是同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历史定位中,中华民族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寻求人类解放的一种方式,将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巨大变迁创造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政治解放 人类解放 社会形态
原文传递
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32
9
作者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60,共6页
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无限魅力的新型亚文化,它是作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化而与现实文化交融发展的。网络文化以虚拟方式构建,虚拟性是网络文化贯穿的基本精神;网络文化承袭了现代理性精神而具有工具理性;网络文化是一种超时空、超现代、... 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无限魅力的新型亚文化,它是作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化而与现实文化交融发展的。网络文化以虚拟方式构建,虚拟性是网络文化贯穿的基本精神;网络文化承袭了现代理性精神而具有工具理性;网络文化是一种超时空、超现代、超想象、超真实的乌托邦文化,超现实性是其后现代性精神特质;网络文化受经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等社会现实因素的层层制约,现实制约性是其前现代性精神特质。网络文化是一种人化文化,必然随着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而逐渐走向独立和自由,并将推进和提升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虚拟性 工具理性 超现实性 现实制约性 精神实质 现代理性精神 后现代性 主流意识形态 精神特质
原文传递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须解决的五个问题 被引量:38
10
作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3,共6页
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有了显著提高,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关涉学生的思想问题调研、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模式的总结与推广以及绩效评价机制的取向。针对这五大问题,高效... 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有了显著提高,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关涉学生的思想问题调研、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模式的总结与推广以及绩效评价机制的取向。针对这五大问题,高效应加强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滚动调研、加深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基础、扩大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建立“大思政”的综合交融模式以及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并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性重构 被引量:38
11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共9页
全球治理体系是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制度性回应,隐含在其背后的资本扩张本性伴随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而逐渐显露。全球治理体系利用制度化、技术化的手段,在实践中以“治理”之名行“统治”之实,远非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万能灵药”。由... 全球治理体系是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制度性回应,隐含在其背后的资本扩张本性伴随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而逐渐显露。全球治理体系利用制度化、技术化的手段,在实践中以“治理”之名行“统治”之实,远非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万能灵药”。由于受自身理论内在单一的统治意识、实践中的利益冲突以及参与主体之间话语权失衡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全球治理体系正日益暴露出忽视甚至无视世界历史运行规律和全球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缺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从人类历史的具体性阶段和总体性维度相统一的视角,实现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性重构,通过增进全球价值共识、树立共同利益至上的意识、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保障参与主体平等协商的权利、划定责任范围以及搭建全球治理的实践平台等手段为全球治理秩序的良性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体系 历史性重构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境界 被引量:37
12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25,204,共23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辩证融合为使命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将世界历史的现实转变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促使历史观的生成性变革与开放性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辩证融合为使命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将世界历史的现实转变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促使历史观的生成性变革与开放性发展同世界历史不断合理化的过程深入结合,彰显出其洞悉世界历史变化和把握未来世界历史走向的大历史观,体现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双重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领域中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及其关系结构的把握日益明晰,以创造性的实践回应了现实问题域的改变,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的问题导向落实到变革现实的实践进程中,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与创造性实践相融合的方法论。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以及共建国际治理体系的革命性实践,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意识自觉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序推进,是对传统建构性理论的突破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塑造了将人的解放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融为一体的哲学精神,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使命与哲学意义相融贯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哲学境界
原文传递
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5,共7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 人类解放 政治解放 劳动解放 社会解放 历史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 被引量:32
14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23,203,共20页
在把握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其思想的内在逻辑,揭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宏大精深的叙事结构涵涉历史唯物主义、多... 在把握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其思想的内在逻辑,揭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宏大精深的叙事结构涵涉历史唯物主义、多向度的解放形式和共产主义运动三大部分,全面阐述了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方法、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路径和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目的,彰显了人类解放理论的彻底的革命性及其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叙事结构的哲学高度,反思和检审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人类解放理论实现方式的学术探究与实践探索,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学术空间和创造性地探寻实现人类解放的具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解放理论 社会形态
原文传递
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动员的功能边界和优化策略 被引量:32
15
作者 孙晓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共10页
在当代中国的公共危机治理中,发起大规模社会动员是党和国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独特优势和有效手段。作为危机治理的方式和手段,社会动员的功能作用表现为:运用紧急动员快速实现资源集聚,通过参与式动员有效促成社会整合,诉诸传媒动员... 在当代中国的公共危机治理中,发起大规模社会动员是党和国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独特优势和有效手段。作为危机治理的方式和手段,社会动员的功能作用表现为:运用紧急动员快速实现资源集聚,通过参与式动员有效促成社会整合,诉诸传媒动员广泛凝聚多方共识。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动员存在边界效应,动员不足容易使危机治理的效能递减,动员过度则易造成危机治理的效力失控。这种边界效应的内在症结在于公共危机治理中产生的动员失范,因而规范化建设对规避社会动员的运作风险至关重要。基于公共危机治理现代化的视域探讨社会动员的优化策略,必须遵循社会动员的适度性原则,提高社会动员的法治化水平、专业化能力和参与性质量,以公共危机治理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治理 社会动员 功能边界 优化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从“文明优越”到“文明共生”--破解“西方中心论” 被引量:29
16
作者 赵坤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2期100-108,共9页
"西方中心论"是以"文明优越"为价值内核、以"种族优越论""制度优越论""文化优越论"为形式表达的一种文明观话语。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互动理论为"西方中心论"批判提供了重... "西方中心论"是以"文明优越"为价值内核、以"种族优越论""制度优越论""文化优越论"为形式表达的一种文明观话语。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互动理论为"西方中心论"批判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但由于其拘泥"文化批判"的限度而不具彻底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社会"批判理论站位于"文明批判"高度,不仅揭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生成的历史根源,为审视其非普适性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缺陷和非正义性质,进而从根本上颠覆了"西方中心论"的立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新文明的一种建构性方案,承接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批判的科学视域,超越"文明优越"意识形态,传递"文明共生"价值理念,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上实现了对"西方中心论"的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文明优越 文明共生
下载PDF
虚拟实在——网络社会新范畴对传统哲学的挑战 被引量:14
17
作者 《天府新论》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虚拟实在是网络社会出现的新范畴 ,它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虚拟实在是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它是既虚又实的存在 ,是超越时空的存在 ,是既非物质又非意识的存在 ,它与传统物质范畴存在一定矛盾 ;虚拟实在改变了传统实践观的基础、立足点... 虚拟实在是网络社会出现的新范畴 ,它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虚拟实在是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它是既虚又实的存在 ,是超越时空的存在 ,是既非物质又非意识的存在 ,它与传统物质范畴存在一定矛盾 ;虚拟实在改变了传统实践观的基础、立足点及活动方式 ,构成了对传统实践范畴的巨大冲击 ;网络主体具有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它对传统主体观念的单一性、确定性、僵硬性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在 物质 实践 主体观
下载PDF
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三) 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技术化生存的人学反思 被引量:27
18
作者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一、当今世界发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科技革命,而且也是一场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革命。现代科技对社会的支配性、扩张性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已形成技术化生存的... 一、当今世界发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科技革命,而且也是一场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革命。现代科技对社会的支配性、扩张性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已形成技术化生存的局面。在技术化生存境界中,技术的无度扩张已突破人的底线,造成人的生存困境,因而,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人学角度反思技术的边界,并重构人的底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化生存 劳动工具 技术意志 社会 生存危机 人学反思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3,共9页
人类文明的变迁与社会形态的嬗变具有一致性,判断文明形态演进的依据在于生产方式的发展状态。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看,实践的发展决定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人类实践的高度,是人类文明变迁的动力源泉。从人类文明秩序的... 人类文明的变迁与社会形态的嬗变具有一致性,判断文明形态演进的依据在于生产方式的发展状态。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看,实践的发展决定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人类实践的高度,是人类文明变迁的动力源泉。从人类文明秩序的形成看,人类文明秩序既不由先验理性所设计,也不是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自然演化,而是受到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定,蕴含着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以对“现实的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为内驱动力,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追求平衡和充分,在生产关系的构建中凸显人的主体性,力求以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内在依据 生产方式 创新
原文传递
人类解放视域中的教育价值合理性探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30,共6页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之核心,涵盖个体主体和社会力量双重向度的解放诉求,构筑了马克思观照和检视人类历史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宏大视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理论视角。在人类解放的视域中审视教育,教育之目的在于"每个...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之核心,涵盖个体主体和社会力量双重向度的解放诉求,构筑了马克思观照和检视人类历史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宏大视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理论视角。在人类解放的视域中审视教育,教育之目的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之功能在于"化育个体"和"改造社会"。我们必须警惕教育技术化过程中的"工具理性"僭越,彰显出教育在人类解放事业中的价值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解放 教育目的 教育功能 工具理性 价值合理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