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浙江嘉兴市为例 被引量:238
1
作者 徐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5,共7页
该文在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概念、内容和目标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代表性指标体系,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以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评价的目标层,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系统... 该文在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概念、内容和目标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代表性指标体系,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以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评价的目标层,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系统层着手,细化研究的层次,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完备性等检验,最终从状态层选择了24项变量层指标,构建了适合区域特征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AHP法等确定的指标权重,对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虽稍有好转,但还处于"较差"的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土壤评价 嘉兴市 浙江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物元分析评价 被引量:134
2
作者 张锐 郑华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090-5100,共11页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针对多数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分析方...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针对多数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分析方法和改进的熵值法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但2010年"较安全"等级关联度很弱;(2)单位耕地化肥负荷、人均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程度等是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了促进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不断提升,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确地反映农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和综合评价结果的中间信息、挖掘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具体问题,适合用于耕地生态安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物元分析 PSR模型 障碍因素
下载PDF
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10
3
作者 张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5-951,共7页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1996...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484 4增加到0.626 9,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1996~2010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5.33%和0.52%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的障碍度以年均8.02%的速度下降;(4)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单位耕地面积农药负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程度等。为了促进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熵值法 诊断 PSR模型
原文传递
耕地质量预警 被引量:96
4
作者 马欣 徐茂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年第6期9-12,共4页
研究目的:研究耕地质量预警的理论与方法,提供开展耕地质量的预警与消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分析了耕地质量的重要性与波动性、耕地质量改良的滞后性与艰难性,指出了开展耕地质量预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警情... 研究目的:研究耕地质量预警的理论与方法,提供开展耕地质量的预警与消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分析了耕地质量的重要性与波动性、耕地质量改良的滞后性与艰难性,指出了开展耕地质量预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警情、警源、警兆和警度等基本内容,提出了耕地质量预警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土地资源 预警指标 耕地管理
下载PDF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被引量:95
5
作者 吴冠岑 付光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46,共7页
研究目的:利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评价土地整理典型项目社会效益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应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进行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结果:不同项目社会效益的实现各有其特点,而且社会效益各影响因素贡献不同。研... 研究目的:利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评价土地整理典型项目社会效益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应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进行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结果:不同项目社会效益的实现各有其特点,而且社会效益各影响因素贡献不同。研究结论:将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应用于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克服了传统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的不足,并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实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可拓物元模型 熵权 社会效益评价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 被引量:55
6
作者 王永斌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0,共2页
在对土地整理的产生与内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阐述了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 。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环境效益 农村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李丹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的发展给耕地变动带来的正负面效应 ;提出在土地集约利用前提下 ,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变动规律 ,得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化对耕地的消耗呈现倒“U”型曲线变化的结论。
关键词 城市化 发展 耕地变动
原文传递
基于细碎化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西分宜县为例 被引量:72
8
作者 孙雁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2-810,共9页
站在细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基于细碎化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AHP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站在细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基于细碎化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AHP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乡镇,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论文构建的基于土地细碎化视角下的乡镇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细碎化 聚类分析 分宜县
原文传递
中国微咸水资源化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59
9
作者 付光辉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60,共4页
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必须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该文在总结微咸水资源化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微咸水资源化的途径,分析微咸水资源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创建微咸水利用的高效生态模式、研究推广生态安... 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必须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该文在总结微咸水资源化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微咸水资源化的途径,分析微咸水资源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创建微咸水利用的高效生态模式、研究推广生态安全技术、加快配套技术、淡化技术研究等资源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资源化 生态环境 生态安全技术
下载PDF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 被引量:64
10
作者 文博 夏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191,共11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不仅是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路径。该文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根据其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越以及风景名胜众多的特点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最小累积阻...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不仅是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路径。该文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根据其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越以及风景名胜众多的特点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风景名胜保护三方面构建单一景观安全格局,进而建立宜兴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综合景观安全格局。通过与宜兴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叠加分析,针对不同景观安全水平的农村居民点提出不同的布局优化方向,将宜兴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分为优先整治型、限制扩展型、适度建设型、重点发展型4种类型,分析各类型现状特征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强调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工作中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护优先的思想,不仅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而且为相关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整治 农村居民点 景观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布局优化
下载PDF
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61
11
作者 雷广海 陆效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3,共7页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和方式不同;(2)不同城市,苏南、苏中和苏北之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地域差异,其中,省会南京最高,苏北的宿迁最低。最后,对造成这种时空差异的现象从区域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等方面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集约度 时空变异 驱动力
下载PDF
尿素和茶树落叶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被引量:47
12
作者 石锦芹 丁瑞兴 +1 位作者 孙玉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12,共6页
用亚热带茶区的4种未垦荒地土壤作土柱模拟,研究了重施尿素和表覆茶树落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茶树落叶处理都能酸化土壤,尤以0~20cm的表层最为明显,其中又以赤红壤和黄壤的酸化比红壤和黄棕壤明显。文中还对... 用亚热带茶区的4种未垦荒地土壤作土柱模拟,研究了重施尿素和表覆茶树落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茶树落叶处理都能酸化土壤,尤以0~20cm的表层最为明显,其中又以赤红壤和黄壤的酸化比红壤和黄棕壤明显。文中还对尿素和茶树落叶对茶园土壤的酸化作用、酸化过程和不同土类的酸化差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酸化 尿素 茶树落叶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56
13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1 位作者 杨兴典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9-1105,共7页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8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394 5增加到0.557 3,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首要因素,2000~2008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8.81%和0.97%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的障碍度以年均7.66%的速度下降;(4)影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程度、地均GDP等。为了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熵值法 健康诊断 PSR模型 四川省
原文传递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 被引量:50
14
作者 赵亚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0-387,共8页
以我国2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以建设用地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强度的表征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和经济计量模型,探讨了1997年-2009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总体差... 以我国2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以建设用地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强度的表征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和经济计量模型,探讨了1997年-2009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总体差异明显,且东、中、西部区域内部开发强度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郑州-洛阳为中心的高强度区域,西部地区开发强度相对较低;省会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高,且同一省域内不同城市之间土地开发强度差异也较大;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增大。经济增长、城市化、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地规划政策的影响尚没有体现,且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今后,应采取差别化的管控策略,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格执行土地规划政策,合理推动城市化和城市产业布局,才能使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保持在合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开发强度 影响因素 泰尔指数 中国
原文传递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及其动因分析——以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41
15
作者 高永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信息熵可以作为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的一种度量。在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昆山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进行了分析。自1994年以来,昆山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即土地利用有序度逐渐降低。在空间... 信息熵可以作为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的一种度量。在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昆山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进行了分析。自1994年以来,昆山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即土地利用有序度逐渐降低。在空间上,城市及城郊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大,其次是中部工业用地类型区和北部旅游类型区,南部旅游类型区信息熵值最小;各个镇之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也具有明显差异。最后,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异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政治经济政策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有显著影响,经济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具有最大的相关性,其后依次为人口因素、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动因 昆山市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与集对分析的耕地生态安全诊断 被引量:49
16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1 位作者 孟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50,共9页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耕地生态安全诊断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集对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1999—2013年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q...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耕地生态安全诊断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集对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1999—2013年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但2013年"较安全"水平不高;(2)长远来看,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压力和状态的障碍度呈现增加趋势,响应的障碍度不断下降;(3)单位耕地化肥负荷、人均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等是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确地反映耕地生态安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集对分析法能从整体和局部上剖析耕地生态安全内在的关系,把对不确定性的辩证认识转换成具体的数学问题,有效挖掘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具体问题,适合用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耕地生态安全 集对分析 诊断 障碍因素 四川省
下载PDF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47
17
作者 赵亚莉 龙开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29,共7页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增长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城市各项活动从自然界索取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或干扰。通过阐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与生态...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增长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城市各项活动从自然界索取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或干扰。通过阐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化的关系,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方面构建生态环境效应的指标体系,并对2002-2011年我国省会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对生态环境有显著影响,其中,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正相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负相关;②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性,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边际影响明显大于东、中部地区省会城市;③随着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变化,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显著程度为:土地开发强度低于10%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于20%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10%至20%之间的城市,并且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低于10%时,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边际影响要大于土地开发强度高于10%的城市。研究结果刻画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增长过程中生态环境效应的变化路径,即随着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由低到高的增长,生态环境效应指标发生先快速后慢速的变化,这也是在城市土地开发强度较低时就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所在。今后,限制高开发强度城市土地的扩张,合理安排低开发强度城市的用地结构,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是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土地开发强度 生态环境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省会城市
下载PDF
基于变权的城镇用地扩展生态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 被引量:45
18
作者 舒帮荣 黄琪 +2 位作者 李彦 严长清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展。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及生态适宜性的模糊性,提出基于局部惩罚型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7项生态适宜性影响因素,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江苏省太仓市城镇用地的生态适宜... 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展。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及生态适宜性的模糊性,提出基于局部惩罚型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7项生态适宜性影响因素,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江苏省太仓市城镇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变权模型可灵活而合理地处理各评价单元各因素的权重值;研究区内适宜、基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于城镇扩展的土地分别占土地面积的25.89%、8.35%、37.43%和28.33%,其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其空间分布与实际相符,通过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值的比较可为城镇用地扩展区位选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基于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凸显了"瓶颈"因素的否决作用,更能精确、合理地反映城镇用地扩展的生态适宜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土地利用 生态适宜性 变权理论 空间模糊评价 太仓市
原文传递
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丹 李治国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4年第6期22-25,共4页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在耕地高强度开发和耕地数量日趋减少的背景下 ,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 ,将耕地质量界定为耕地本底质量、经济质量和健康质量。在此基础上 ,建立耕地质量动态变化指标体系 ...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在耕地高强度开发和耕地数量日趋减少的背景下 ,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 ,将耕地质量界定为耕地本底质量、经济质量和健康质量。在此基础上 ,建立耕地质量动态变化指标体系 ,运用建立的模型对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并对江苏省金坛市做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耕地质量 动态变化 金坛市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2
20
作者 范树平 程从坤 +2 位作者 张红梅 於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101,共8页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土地覆盖同样在中国得到诸多学者追究,但由于跨学科的综合型研究,研究成果丰富而繁杂,很有必要系统梳理。贯穿土地覆...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土地覆盖同样在中国得到诸多学者追究,但由于跨学科的综合型研究,研究成果丰富而繁杂,很有必要系统梳理。贯穿土地覆盖的全程研究,从数据资料、驱动机制、演变机制、效应分析4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未来研究发展趋势是统一规范体系下的多维综合研究,加强数据处理研究及数据建库、规范模型构建研究与推广应用、注重人地关系协调及效应研究是未来重点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驱动机制 演变机制 效应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