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退火热镀锌板镀层表面黑点缺陷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李斌 蒋光锐 +3 位作者 马兵智 李蔚然 刘华 齐春雨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研究了热镀锌板镀层表面黑点的产生机理,分析了该缺陷对热镀锌板涂镀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基板表面存在微小凹坑,镀锌后表面形成黑色圆形氧化膜,即黑点缺陷,对热镀锌板涂镀后的磷化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实际生产... 研究了热镀锌板镀层表面黑点的产生机理,分析了该缺陷对热镀锌板涂镀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基板表面存在微小凹坑,镀锌后表面形成黑色圆形氧化膜,即黑点缺陷,对热镀锌板涂镀后的磷化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实际生产中,通过降低热轧卷的卷曲温度、清洗槽电解电流密度及提高退火炉的密封性,可有效减轻该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板 镀层 黑点缺陷
原文传递
平整工艺对冷轧780MPa级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华 邝霜 +1 位作者 常安 滕华湘 《中国冶金》 CAS 2015年第6期13-16,共4页
采用不同的平整工艺对连续退火780MPa级别的冷轧双相钢进行平整试验,研究了平整伸长率对连续退火780MPa级别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平整伸长率与780MPa级别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函数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平整伸长率的提高,780MPa... 采用不同的平整工艺对连续退火780MPa级别的冷轧双相钢进行平整试验,研究了平整伸长率对连续退火780MPa级别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平整伸长率与780MPa级别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函数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平整伸长率的提高,780MPa级别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抗拉强度保持不变,同时均匀伸长率和总伸长率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工艺 连续退火 780MPa 双相钢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汽车用热基镀锌高强钢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邹英 刘华 +2 位作者 韩赟 滕华湘 蒋光锐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130,共13页
日益复杂的服役环境,对汽车底盘及结构内件耐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酸洗板已无法满足。以低合金高强钢(HSLA)、铁素体贝氏体钢(FB)和复相钢(CP)为代表的热基镀锌高强钢兼具热轧钢板的高成形性及镀层钢板的高耐蚀性,取代酸洗板用于汽... 日益复杂的服役环境,对汽车底盘及结构内件耐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酸洗板已无法满足。以低合金高强钢(HSLA)、铁素体贝氏体钢(FB)和复相钢(CP)为代表的热基镀锌高强钢兼具热轧钢板的高成形性及镀层钢板的高耐蚀性,取代酸洗板用于汽车底盘和结构内件制造,不仅可以提高整车防腐性能,还可以降低零件修复、更换和再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为汽车企业选材用材升级、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汽车用热基镀锌高强钢对组织性能及表面质量的要求极其严格,国内外具备产品开发及稳定供货能力的企业很少。从化学成分、热轧、冷却、卷取和退火等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及析出相的影响方面阐述了热基镀锌高强钢组织性能调控机理,以色差、漏镀和锌流纹等缺陷为例概述了热基镀锌高强钢表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攻关方向。重点介绍了锌铝镁镀层在耐腐蚀方面的优势以及热基锌铝镁产品的主要应用途径。综述了国内外汽车用热基镀锌高强钢的生产及应用现状,指出进一步提升综合性能、改善表面质量和拓展极限规格是其发展方向。同时指出,需要持续关注热基镀锌高强钢生产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如色差、漏镀和锌流纹等表面问题,焊接飞溅、气孔和LME裂纹问题以及针对底盘特定腐蚀环境的耐蚀性数据积累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镀锌 高强钢 耐蚀性 组织性能 表面质量
原文传递
应变速率对增强成形性双相钢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伟 潘跃 +2 位作者 刘华 李春光 陈洪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29,共7页
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的组织比传统双相钢增加了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使其具备了一定的TRIP效应,材料表现出更优的成形性,广泛适用于车身具有复杂造型的安全结构零件。为了研究应变速率对增强成形性双相钢HC440/780DHD+Z力学性能特征和内部... 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的组织比传统双相钢增加了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使其具备了一定的TRIP效应,材料表现出更优的成形性,广泛适用于车身具有复杂造型的安全结构零件。为了研究应变速率对增强成形性双相钢HC440/780DHD+Z力学性能特征和内部组织变化的影响,采用万能试验机和液压伺服高速拉伸试验设备对0.001、0.1、1、10、100、200、500 s^(-1)等7种不同应变速率的力学性能开展测试,获取强度、断后伸长率、强塑积等关键参数受应变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对试样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获取韧窝形貌和尺寸受应变速率影响的变化情况;对不同应变速率试样断口处的残余奥氏体质量分数进行定量测试,获取其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综合以上分析,获得应变速率对增强成形性双相钢性能和组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HC440/780DHD+Z具有一定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材料的强度、断后伸长率、强塑积等均呈现应变速率正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强;随着应变速率的提升,材料的韧窝尺寸明显增加,材料吸能的能力也逐渐增强;由于残余奥氏体的转变作用,变形区域发生了塑性强化,促进其他区域的变形,进而增加了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变形均匀性,使得材料具有更好的伸长率,因此,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残余奥氏体转变量增加,材料表现出了更好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速率 增强成形性双相钢 断口形貌 残余奥氏体 敏感性
原文传递
退火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李斌 谢春乾 +4 位作者 邝霜 韩赟 刘华 姜英花 滕华湘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3-225,共3页
通过对不同退火工艺下低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退火过程中析出相的状态分析,研究了退火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组织为铁素体基体加少量渗碳体,同时在基体中有200 nm和10 nm左右两种不同尺寸的Ti... 通过对不同退火工艺下低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退火过程中析出相的状态分析,研究了退火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组织为铁素体基体加少量渗碳体,同时在基体中有200 nm和10 nm左右两种不同尺寸的Ti Nb(C,N)析出相生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析出相尺寸增加而数量降低;同时,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连续退火 析出相 性能
下载PDF
连续退火温度对550 MPa级热镀锌低合金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春乾 韩赟 +2 位作者 刘华 邝霜 滕华湘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1,共3页
研究了连续退火温度对550 MPa级热镀锌低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0 MPa级热镀锌低合金钢经连续退火后基体为铁素体加少量渗碳体,同时在铁素体中含有大量Nb、Ti碳氮化物析出相。在不同退火温度下,铁素体晶粒尺寸相差不大,但Nb... 研究了连续退火温度对550 MPa级热镀锌低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0 MPa级热镀锌低合金钢经连续退火后基体为铁素体加少量渗碳体,同时在铁素体中含有大量Nb、Ti碳氮化物析出相。在不同退火温度下,铁素体晶粒尺寸相差不大,但Nb、Ti碳氮化物析出相数量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同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连续退火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热基镀锌双相钢的组织性能与表面质量 被引量:6
7
作者 邹英 韩赟 +3 位作者 刘华 李研 邱木生 王朝斌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11,共8页
为了解决汽车用热轧和酸洗双相钢存在的耐蚀性不足问题,开发了一种热基镀锌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机和成形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最优退火工艺下双... 为了解决汽车用热轧和酸洗双相钢存在的耐蚀性不足问题,开发了一种热基镀锌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机和成形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最优退火工艺下双相钢的表面质量。结果表明,热轧钢板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贝氏体体积分数为13.3%。当在620~700℃之间均热时,贝氏体分解形成渗碳体,随均热温度由620升高至700℃,贝氏体体积分数由10.1%下降至6.6%;均热温度在740℃及以上时,渗碳体消失,随均热温度由740℃升高至820℃,贝氏体体积分数由17.2%下降至10.7%。在冷却及镀锌过程中,试验钢中析出纳米级NbC或(Nb,Ti)C复合粒子。随均热温度升高,试验钢屈服和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断后伸长率和扩孔率先降低后升高。均热温度对力学性能和扩孔率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对渗碳体形成、贝氏体体积分数及组织硬度差的影响。在780℃均热时,可获得屈服强度520 MPa、抗拉强度606 MPa、断后伸长率22%的优异力学性能。此外,试验钢的局部成形性能同样优异,扩孔率达到107%,180°横纵向折弯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为0。采用预氧化和炉内加湿相结合工艺,提高了钢板可镀性。进行热轧小凸度、酸洗及镀锌光整大轧制力控制,有助于获得较高镀层厚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热基镀锌 显微组织 析出相 扩孔率
原文传递
不同成分780 MPa级高强双相钢成形性能对比分析
8
作者 张伟 刘华 +4 位作者 桑贺 李春光 陈洪生 何朗 邱木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8,共8页
针对不同成分高强双相钢HC420/780 DPD+Z开展了性能对比分析。首先,在常规C-Si-Mn化学成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微合金元素或改变原有化学成分含量形成了3种同强度级别的材料,对3种材料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液压成... 针对不同成分高强双相钢HC420/780 DPD+Z开展了性能对比分析。首先,在常规C-Si-Mn化学成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微合金元素或改变原有化学成分含量形成了3种同强度级别的材料,对3种材料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液压成形试验机对3种材料的成形极限曲线进行了对比,并与3种理论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对3种材料的扩孔性能和折弯性能进行了对比;基于AutoForm搭建了某车型纵梁零件成形过程仿真模型,分析了3种材料的应变分布;通过折弯性能验证材料是否满足纵梁的成形需求。结果表明,对于增加微合金元素的材料,其组织得到明显细化,马氏体呈现出弥散细小的状态,材料的拉延能力增强;对于高碳含量的材料,其C和Cr元素的含量提高,Si元素含量降低,有明显的带状马氏体组织,晶粒尺寸增大,材料的塑性应变比r值增大;根据成形极限曲线可知,微合金成分材料的平面主应变最大,约为0.175,扩孔率最高,达到26.2%,90°折弯极限圆角半径优于其他两种材料,应用纵梁零件的开裂风险最小;高碳含量材料的平面主应变最小,约为0.133;常规成分材料的扩孔率最低,仅为13.0%,折弯性能也最差;微合金元素材料具有良好的拉延和弯曲综合成形性能,而高碳含量可以明显提升材料的折弯和扩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高强度双相钢 成形性能 成形极限曲线 扩孔率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孪晶诱发塑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姜英花 邝霜 刘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43,共4页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孪晶诱发塑性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采用XRD、光学和扫描显微镜、硬度和拉伸试验机分析了加热后力学性能和组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强度和伸长率的最佳组合可以在部分再结晶区温度条件下实现。
关键词 TWIP钢 力学性能 机械孪晶 奥氏体
原文传递
残余奥氏体对双相钢断裂失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刘华 +3 位作者 桑贺 李春光 陈洪生 宋起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5-193,共9页
选取传统高强度双相钢HC420/780DPD+Z和与其化学成分相同、组织存在一定量残余奥氏体差异的HC440/780DHD+Z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残余奥氏体对高强度双相钢断裂失效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表征不同断裂失效状态的试样,测试获得各试样的临界... 选取传统高强度双相钢HC420/780DPD+Z和与其化学成分相同、组织存在一定量残余奥氏体差异的HC440/780DHD+Z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残余奥氏体对高强度双相钢断裂失效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表征不同断裂失效状态的试样,测试获得各试样的临界断裂应变和力-位移曲线;采用有限元法搭建了试样模型,并对比了试验和仿真关键参数误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模型获取了各试样断裂单元的应力三轴度和临界断裂应变;基于MMC断裂失效模型拟合获得断裂失效曲线;采用90°V型弯曲试验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断裂失效曲线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组织加入后,高强度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断后伸长率、强塑积和应变硬化指数明显提升;断裂失效性能明显提升,相同应力三轴度的极限断裂失效应变明显提高;90°V型弯曲模型获取的临界塑性应变与断裂失效曲线提取的数值一致,表明所获得的断裂失效曲线是可靠的;在基体组织中引入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有助于提升高强度双相钢碰撞过程中的承载吸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奥氏体 高强度双相钢 断裂失效 应力状态 模型
下载PDF
不同Mg含量铝锌镁产品镀层组织与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呈亮 刘武华 +3 位作者 胡燕慧 刘华 韩赟 滕华湘 《轧钢》 2023年第4期43-51,共9页
针对热浸镀铝锌镁镀层产品(55%Al-Zn-1.6%Si-(0~3)%Mg)中不同Mg含量的镀层组织与耐蚀性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此类产品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表面缺陷,主要包括镀层组织不均、耐蚀性偏低、镀层表面捂水发黑等质量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X... 针对热浸镀铝锌镁镀层产品(55%Al-Zn-1.6%Si-(0~3)%Mg)中不同Mg含量的镀层组织与耐蚀性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此类产品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表面缺陷,主要包括镀层组织不均、耐蚀性偏低、镀层表面捂水发黑等质量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辉光分析(GDS)、三维形貌测试、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不同Mg含量镀铝锌产品进行了实验测定,发现Mg含量不同是造成镀层组织形貌、耐蚀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Mg含量有利于镀层组织均匀性及耐蚀性能的提升。对于镀层表面捂水发黑质量问题,镀层组织均匀性和表面钝化工艺共同决定此类缺陷的发生率。最后,通过热力学计算,探讨了添加微量Ti或B对控制铝锌镁晶粒尺寸的可行性,即添加Ti或B之后形成的TiAl_(3)相、AlB_(2)相有利于提高凝固组织的形核率,从而起到细化凝固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锌镁镀层 凝固组织 耐蚀性 镀层发黑 微量Ti/B
原文传递
锌-镍合金钢的表面结构和涂装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袁 郝玉林 +5 位作者 姚士聪 邹英 高阳 宋起峰 刘华 李学涛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9,共8页
以电镀Zn–Ni合金钢为基体进行电泳涂装,以研究其涂装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扫描电镜(SEM)、光学轮廓仪(OP)、X射线衍射仪(XRD)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了Zn–Ni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相结构和元素分... 以电镀Zn–Ni合金钢为基体进行电泳涂装,以研究其涂装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扫描电镜(SEM)、光学轮廓仪(OP)、X射线衍射仪(XRD)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了Zn–Ni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相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电位-时间曲线测量,分析了Zn–Ni合金镀层磷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根据汽车板的性能要求,检测了Zn–Ni合金镀层表面电泳漆膜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Zn–Ni合金镀层的Ni质量分数为12.30%,呈单一γ物相Ni2Zn11结构,但表面不够平整、致密;Zn–Ni合金镀层磷化反应的二级动力学平衡常数为2.0 m^(2)/(g·s),平衡状态时的膜重为3.03 g/m^(2),决定系数为0.79,磷化膜均匀致密;电泳漆膜的附着力为0级,耐蚀性、抗石击性和耐湿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锌-镍合金 电镀 磷化 电泳
下载PDF
基于退火路径的中锰钢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英 刘华 +2 位作者 韩赟 邱木生 阳锋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104,共8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中锰钢工业试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退火路径下低碳中锰钢的组织转变及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并评价了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中锰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铁素体、板条... 为了更好地指导中锰钢工业试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退火路径下低碳中锰钢的组织转变及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并评价了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中锰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铁素体、板条马氏体、粒状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经冷轧变形后,原组织中的铁素体和马氏体晶粒破碎,残余奥氏体和M/A岛在应变诱导作用下转变为马氏体。两种不同退火路径下,中锰钢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二次马氏体构成,其中一步退火工艺的组织结构呈多边形状,两步退火工艺的组织结构呈板条状。一步退火工艺中,残余奥氏体面积分数为25.6%,平均等效晶粒直径为0.32μm,残余奥氏体内锰的质量分数为6.36%;两步退火工艺中,残余奥氏体面积分数为27.8%,平均等效晶粒直径为0.38μm,残余奥氏体内锰的质量分数为5.37%。晶粒尺寸增大及锰元素富集程度降低,导致两步退火工艺得到的残余奥氏体力学稳定性较低。两种工艺下,中锰钢的屈服强度相差不大,但屈服类型有明显差异。一步退火工艺的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屈服平台,应变约为4%,而两步退火工艺提高了中锰钢变形初期的加工硬化和抗拉强度,消除了屈服平台延伸。不过,两步退火工艺下中锰钢塑性损失明显,均匀伸长率和断后伸长率较一步退火工艺分别降低了4.6和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组织转变 残余奥氏体 屈服平台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热基锌铝镁钢板的磷化前处理和电泳性能研究
14
作者 龙袁 邹英 +5 位作者 郝玉林 周建 刘武华 刘华 李学涛 王朝斌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66-173,共8页
以热轧酸洗板电镀锌后的涂装性能为对比指标,通过SEM、XRD、膜重、膜厚、粗糙度、耐蚀性、附着力、耐石击、耐水性等综合测试手段考察了热基锌铝镁钢板的涂装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热基锌铝镁材料的前处理性能与电镀锌材料的相当,磷化... 以热轧酸洗板电镀锌后的涂装性能为对比指标,通过SEM、XRD、膜重、膜厚、粗糙度、耐蚀性、附着力、耐石击、耐水性等综合测试手段考察了热基锌铝镁钢板的涂装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热基锌铝镁材料的前处理性能与电镀锌材料的相当,磷化膜覆盖率、颗粒尺寸、膜重、面比均能满足汽车厂的质量要求,电泳漆膜的外观、附着力、耐石击性能、耐水性能与电镀锌材料一致,热基锌铝镁及其电泳后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热轧酸洗板电镀锌材料,经过1008 h中性盐雾腐蚀,热基锌铝镁裸板未出红锈,热轧酸洗板电镀锌材料在336 h出现约10%面积的红锈,热轧酸洗板电镀锌电泳之后划×扩蚀宽度是热基锌铝镁电泳之后划×扩蚀宽度的4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锌铝镁 电镀锌 酸洗板 磷化前处理 电泳 附着力 耐石击 耐水性 中性盐雾
下载PDF
蜂窝状表面热轧酸洗钢板磷化前处理性能研究
15
作者 龙袁 颜晨曦 +3 位作者 郝玉林 齐志坤 刘华 李学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了研究热轧酸洗板蜂窝状表面对其磷化性能的影响、分析蜂窝状表面形成的原因以及蜂窝状表面影响磷化膜生长的机理,通过在蜂窝状钢板表面制备磷化膜,使用辉光光谱仪、粗糙度测试仪分析钢板表面元素分布以及表面粗糙度,采用扫描电镜观... 为了研究热轧酸洗板蜂窝状表面对其磷化性能的影响、分析蜂窝状表面形成的原因以及蜂窝状表面影响磷化膜生长的机理,通过在蜂窝状钢板表面制备磷化膜,使用辉光光谱仪、粗糙度测试仪分析钢板表面元素分布以及表面粗糙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钢板表面形貌及磷化膜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磷化膜P比,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磷化膜耐蚀性能以及蜂窝状表面钢板在磷化液中的活性。结果表明:酸洗板的蜂窝状表面导致磷化膜覆盖率小于100%,磷化膜P比为70.1%,阻抗为1.6×10^(4)Ω·cm^(2),自腐蚀电位在-0.61 V左右,自腐蚀电流密度在10μA/cm^(2),各项性能均比典型形貌酸洗板表面磷化质量要差。通过含Cl^(-)硅藻泥模拟实验,确定蜂窝状微观形貌是Cl^(-)过度侵蚀钢板表面导致的。蜂窝表面钢板经过表调处理后在磷化液中的开路电位明显正移,反应活性降低,是由于蜂窝状微观结构在经过表调处理后残留表调液,阻碍磷化液与钢板接触,减缓钢板溶解过程,导致钢板表面Fe^(2+)浓度偏低,抑制了Fe^(2+)、Zn^(2+)与磷酸根离子在钢板表面形成磷化膜,从而导致蜂窝状酸洗板表面磷化膜覆盖率不足。因此蜂窝状表面不利于磷化膜生长,需要控制酸洗工艺稳定性,对预漂洗流量参数、挤干辊、漂洗槽及漂洗喷嘴设备定期检查,避免酸洗板出现蜂窝状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酸洗板 蜂窝 前处理 磷化
下载PDF
汽车底盘用热轧锌铝镁镀层钢板
16
作者 邹英 周建 +3 位作者 王鹏博 龙袁 黎敏 刘华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3年第8期38-45,共8页
从镀层结构、焊接性能、胶接性能、涂装性能、耐蚀性能方面对汽车底盘用热轧锌铝镁镀层钢板进行了介绍,并与酸洗板和纯锌镀层钢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轧锌铝镁镀层钢板具有良好的点焊、弧焊、胶接和涂装性能,与纯锌镀层钢板相当。... 从镀层结构、焊接性能、胶接性能、涂装性能、耐蚀性能方面对汽车底盘用热轧锌铝镁镀层钢板进行了介绍,并与酸洗板和纯锌镀层钢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轧锌铝镁镀层钢板具有良好的点焊、弧焊、胶接和涂装性能,与纯锌镀层钢板相当。热轧锌铝镁镀层钢板平面耐蚀、膜下耐蚀性、焊点耐蚀性均明显优于酸洗板和纯锌镀层钢板,可大幅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镀锌 锌铝镁 耐蚀性 底盘
下载PDF
脱脂对镀锌汽车板涂装性能影响
17
作者 龙袁 郝玉林 +6 位作者 蔡宁 周纪名 姚士聪 曹建平 刘华 李学涛 杨建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9-266,共8页
目的 研究脱脂影响镀锌钢板磷化反应的机理及电泳漆膜性能。方法 使用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成形试验机和循环式腐蚀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磷化膜形貌、表面元素、电化学性能以及电泳漆膜性能。结果 脱脂不良时... 目的 研究脱脂影响镀锌钢板磷化反应的机理及电泳漆膜性能。方法 使用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成形试验机和循环式腐蚀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磷化膜形貌、表面元素、电化学性能以及电泳漆膜性能。结果 脱脂不良时磷化膜在镀锌钢板表面生长异常,导致磷化膜呈现为明暗相间的花斑状;表面元素和材料在磷化液中的电化学性能说明磷化膜生长异常的原因是残存油膜阻碍磷化反应进行,同时异常磷化膜相对于正常磷化膜在3.5%NaCl溶液中开路电位负、阻抗小、自腐蚀电流大,说明异常磷化膜耐蚀性能差,易腐蚀;电泳漆膜性能表明,脱脂不良对漆膜的划格附着力影响小,评级为0级,但对电泳漆膜的杯突性能影响明显,杯突高度为6 mm时,漆膜发生破裂;电泳耐蚀性能下降明显,电泳漆膜扩蚀宽度从2.4 mm增加到3.9 mm。结论 脱脂不良会导致镀锌板表面磷化膜质量异常,进而影响电泳耐蚀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脱脂工序有效管控,结合车身材料用油种类及油量及时调控参数,避免脱脂不良问题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 脱脂 磷化 电泳 耐蚀
下载PDF
340MPa级热镀锌高强低合金钢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华 滕华湘 +3 位作者 王彦超 邝霜 李翔宇 张浩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68,共4页
采用拉-拉疲劳试验研究了厚1.75mm的340MPa级热镀锌高强低合金钢的疲劳断裂行为,绘制了其S-N曲线,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疲劳断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40MPa级热镀锌高强低合金钢在应力比为0.1,加载频率为15Hz的条件下的疲劳极限为19... 采用拉-拉疲劳试验研究了厚1.75mm的340MPa级热镀锌高强低合金钢的疲劳断裂行为,绘制了其S-N曲线,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疲劳断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40MPa级热镀锌高强低合金钢在应力比为0.1,加载频率为15Hz的条件下的疲劳极限为190MPa,其疲劳裂纹源位于表面处,疲劳断口靠近裂纹源处锌层破坏不明显,瞬断处锌层破坏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高强低合金钢 HC340LAD+Z 疲劳断裂
原文传递
连续退火与连续热镀锌590MPa级双相钢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华 邝霜 +1 位作者 滕华湘 李明远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0-54,共5页
采用拉-拉疲劳实验研究了连续退火与连续热镀锌59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疲劳性能,绘制了它们的S-N曲线,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疲劳断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退火与连续热镀锌冷轧双相钢在应力比R=0.1,加载频率为15Hz的条件下的疲劳... 采用拉-拉疲劳实验研究了连续退火与连续热镀锌59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疲劳性能,绘制了它们的S-N曲线,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疲劳断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退火与连续热镀锌冷轧双相钢在应力比R=0.1,加载频率为15Hz的条件下的疲劳极限分别为217和216MPa,通过对疲劳试样表面的观察发现,表面铁素体/马氏体界面开裂是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DP590 疲劳断裂 相界面
原文传递
喷砂工艺对22MnB5热成形钢涂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袁 郝玉林 +7 位作者 刁鑫林 黎敏 姚士聪 曹建平 刘华 于孟 徐海卫 李学涛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61-565,共5页
采用不同目数的钢砂对22MnB5热成形钢进行喷砂以除去其表面氧化膜,再磷化和电泳。研究了钢砂目数对22MnB5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及涂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砂后22MnB5表面的氧化膜均能被除尽,所得磷化膜性能也都合格,但只有采用100... 采用不同目数的钢砂对22MnB5热成形钢进行喷砂以除去其表面氧化膜,再磷化和电泳。研究了钢砂目数对22MnB5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及涂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砂后22MnB5表面的氧化膜均能被除尽,所得磷化膜性能也都合格,但只有采用100目钢砂喷砂时才可得到满足汽车厂要求的电泳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氧化膜 喷砂 磷化 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