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汤文韬 蔡碧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3期759-761,共3页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均占据5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用DR...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均占据5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用DR摄片进行检查,对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0%与62.0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诊断满意度分别为94.00%与78.00%,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显著,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创伤性骨折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离子聚类配对的绝缘子表面可溶污秽化合物成分检测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忠毅 蒋兴良 +3 位作者 张志劲 胡建林 杨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87-4296,共10页
绝缘子表面可溶污秽成分对其绝缘特性影响显著,传统外绝缘污秽化合物检测与离子配对方法受限于客观量化指标的缺乏而存在缺陷。为此,以3类不同表面介质的5种绝缘子为试品,开展了16个月的自然积污试验,探究了自然污秽在不同绝缘子表面的... 绝缘子表面可溶污秽成分对其绝缘特性影响显著,传统外绝缘污秽化合物检测与离子配对方法受限于客观量化指标的缺乏而存在缺陷。为此,以3类不同表面介质的5种绝缘子为试品,开展了16个月的自然积污试验,探究了自然污秽在不同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盐/灰密、成分及含量的分布规律。针对传统污秽成分检测方法的缺陷,结合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绝缘子表面可溶污秽化合物成分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积污绝缘子表面的盐/灰密、灰盐比从接地端至高压端呈上升趋势,积污过程受绝缘子型式结构、伞裙分布以及表面材质的影响较大;重庆城区外绝缘污秽中,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SO_(4)^(2–)和NO_(3)–为主,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使得硅橡胶绝缘子表面污秽中的SO_(4)^(2–)含量明显高于瓷和玻璃绝缘子;基于离子聚类配对的化合物成分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人工配对方法的主观性,实现了配对过程的程序化,该方法检测所得重庆城区外绝缘污秽以Ca(NO_(3))2、CaSO_(4)和MgSO_(4)为主;近几年来,硝酸盐的摩尔分数大幅提升,现已达到与硫酸盐相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秽成分 自然积污 离子配对 模糊C均值聚类
下载PDF
基于外伤性脊椎骨折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技术诊断效果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蔡碧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外伤性脊椎骨折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技术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160例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术前均分别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检查,以手... 目的探讨基于外伤性脊椎骨折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技术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160例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术前均分别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两种方法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100.00%、90.24%、79.41%)高于X线平片(95.00%、58.54%、35.29%)(χ^2=7.293、21.636、13.527,P=0.000、0.000、0.000);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关节滑脱、椎体移位、骨碎片、椎管狭窄检出率(28.13%、30.00%、32.50%、33.75%)高于X线平片技术(17.50%、16.88%、18.75%、20.63%)(χ^2=5.128、7.680、7.936、6.961,P=0.023、0.005、0.004、0.008)。结论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相较于X线平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诊疗方案制定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脊椎骨折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X线平片技术 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沉积模型
4
作者 杨忠毅 +3 位作者 曾祥君 汤涛 范必双 范才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5-2236,共12页
污秽颗粒在复合绝缘子表面的沉积会影响其电气特性,导致沿面放电甚至污秽闪络的发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其沉积机理,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JKR接触力学理论,通过传统牛顿力学法和离散元方法分别对颗粒碰撞过程... 污秽颗粒在复合绝缘子表面的沉积会影响其电气特性,导致沿面放电甚至污秽闪络的发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其沉积机理,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JKR接触力学理论,通过传统牛顿力学法和离散元方法分别对颗粒碰撞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综合考虑法向碰撞、颗粒反弹速度的碰撞沉积模型。根据不同碰撞沉积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将所得结果与现有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比牛顿力学方法,离散元方法得到的碰撞沉积模型更能准确预测SiO_(2)颗粒在复合绝缘子表面的沉积情况。绝缘子表面颗粒沉积数随粒径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粒径20μm时达到最大沉积数。改变风向,绝缘子串中压端与高压端NSDD的比值随风向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下表面与上表面NSDD的比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绝缘子表面颗粒沉积数随风速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30º时达到最大。该文模型能够更为准确的描述污秽颗粒在绝缘子表面的沉积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沉积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污秽颗粒 离散元方法 碰撞沉积 模型对比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不同位置缺陷下发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稳 李化旭 +4 位作者 杨力 杨昊彦 胡茗舰 杨忠毅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6-252,共7页
复合绝缘子具有质量轻、机械性能好等特点,其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复合绝缘子容易由于隐蔽性缺陷而发热,最终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建立真型50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多物理场有限元模型,研究其... 复合绝缘子具有质量轻、机械性能好等特点,其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复合绝缘子容易由于隐蔽性缺陷而发热,最终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建立真型50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多物理场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高压端、低压端和中间位置存在导通性故障时的电场和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当存在导通性故障时,绝缘子串电场和热场均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高压端、低压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导通性故障时,绝缘子伞裙尖端最大电场分别可达17.45、15.95、5.62 kV/cm,温升分别可达9.3、4.4、1.8℃,最大温升比正常工况下的温升增加了10.6倍。此外,当存在导通性故障时,沿绝缘交界面的温度分布各有特点,例如,中端故障时,其中端存在2个明显的温度峰值。最后,进行现场的红外热像测试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复合绝缘子 导通性故障 有限元 电热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碧红 汤文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26例研究对象,均为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选取时间段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将采取传统置钉法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26例研究对象,均为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选取时间段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将采取传统置钉法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椎弓根钉置入效果、置钉准确率和螺钉误置情况。结果:在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上,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节段定位错误、螺钉偏位率低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有利于改善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螺钉误置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 椎弓根钉
下载PDF
CT和MRI对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汤文韬 蔡碧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185-188,共4页
目的比较CT和MRI用于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CT和MRI检查,以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为... 目的比较CT和MRI用于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CT和MRI检查,以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MRI诊断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的正确率,计算CT、MRI诊断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78例患者中,关节镜共检出72例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正确率(94.44%)高于CT的诊断正确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正确率(95.83%)高于CT诊断正确率(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应用MRI检查相比CT检查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准确性与关节镜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半月板 关节软骨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