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及T波极向与前降支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福成 +2 位作者 何青 巨小湧 邓开伯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本文通过对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及T波极向的改变与冠脉造影前降支的病变情况进行比较,发现ST段下移组中70%有前降支病变,非ST段下移组中52.4%有前降支病变,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但P>0.05;T波倒置组中92.... 本文通过对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及T波极向的改变与冠脉造影前降支的病变情况进行比较,发现ST段下移组中70%有前降支病变,非ST段下移组中52.4%有前降支病变,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但P>0.05;T波倒置组中92.3%有前降支病变,T波直立组中51.7%有前降支病变,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ST段下移伴T波倒置组中90%有前降支病变,ST段下移伴T波直立组中50%有前降支病变,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但P>0.05,所以我们认为ST下移和T波倒置与前降支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 T波 前降支 病理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变化与冠脉病变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福成 +1 位作者 何青 邓开伯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50-152,共3页
在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体表心电图改变相对照。发现胸前导联ST段改变时,尤其是ST段压低时.提示有多支冠脉病变,特别是前降支病变。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图 ST段改变 冠状动脉病
下载PDF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文婵 +3 位作者 张瑞生 陈聪霞 姚稚明 何青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系统(CSWT)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1例顽固性心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心肌核素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缺血心肌靶目标,行CSWT治疗。疗程为3个月,共治疗9次。疗效评价分别采用临床...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系统(CSWT)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1例顽固性心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心肌核素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缺血心肌靶目标,行CSWT治疗。疗程为3个月,共治疗9次。疗效评价分别采用临床症状描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CCS)分级、6min步行试验、纽约心功能心脏病学会心功能(NYHA)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硝酸甘油使用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肌核素显像评价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症状、心电监测、血压和氧饱和度变化、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评价萁安全性。结果CCS分级、NYHA分级、6min步行试验和硝酸甘油用量在治疗第4个月和1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和疾病认识程度有明显改善,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治疗21个节段,治疗后静息状态心肌缺血的改善率为46.2%(6/13),其中有效率为38.5%(5/13),明显有效率为7.8%(1/13);负荷状态心肌缺血的改善率为57.1%(12/21),其中有效率为47.6%(10/21),明显有效率为9.5%(2/21)。与治疗前比较,CK、CK—MB、肌钙蛋白、ALT肌酐、脑钠肽和HsCRP均无明显改变,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氧饱和度亦无明显变化。结论CSWT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方法,并能保持疗效至少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外心脏震波
原文传递
体外心脏震波系统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聪霞 +3 位作者 张瑞生 李文婵 姚稚明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系统(CSWT)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5例经多种治疗仍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结合心肌核素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缺血心肌靶目标。CSWT疗程为3个月,共治疗9次。临床效果评价选用加拿大心...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系统(CSWT)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5例经多种治疗仍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结合心肌核素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缺血心肌靶目标。CSWT疗程为3个月,共治疗9次。临床效果评价选用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CCS)、6 min步行试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心肌血流灌注评分和缺血面积来评价缺血改善情况,并比较室壁运动幅度和增厚率来评价局部室壁功能。结果入选患者的CCS分级、NYHA分级、SAQ量表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有显著改善,LVEDD略有增加而LVEF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节段心肌核素静息评分和负荷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89±0.94和2.56±1.19降至治疗后的1.37±1.07(P=0.004)和1.70±1.27(P=0.000);单位治疗节段心肌静息缺血面积和负荷缺血面积分别由30.81%±36.60%和61.85%±30.89%降为17.19%±28.34%(P=0.004)和46.31%±35.72%(P=0.001);静息室壁运动幅度和增厚率分别由(6.48±2.71)mm和44.00%±22.66%升至(7.49±2.43)mm(P=0.007)和50.46%±19.91%(P=0.038);负荷室壁运动幅度和增厚率分别由(6.50±2.46)mm和41.15%±18.92%变为(6.20±2.53)mm(P=0.318)和43.00%±24.72%(P=0.416)。患者治疗中未观察到不适症状;心电监测、血压和氧饱和度监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T未见升高,提示无心肌损伤。结论我们的研究提示,对于顽固性心绞痛患者,CSWT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体外心脏震波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秀清 +2 位作者 孙亮 何青 黎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黏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检测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白2007年2~7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心脏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及2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黏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检测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白2007年2~7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心脏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及2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MCP-1水平,分析Hs-CRP与MCP-1的相关性。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以不同浓度CRP刺激单核细胞,用定量PCR测定MCP-1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及MCP-1水平明显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分别为:(82.84±43.79)nmol/L和(2.09±5.31)nmol/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MCP-1水平分别为:(19.61±10.59)nmol/L和(10.78±5.10)nmol/L(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451,P<0.05)。CRP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CP-1的表达。在CRP水平为47.0~188.0 nmol/L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47.0、94.0、188.0 nmol/L浓度刺激组中MCP-1相对表达量较未刺激组高44%、124%、14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黏附分子MCP-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炎症因子CRP增加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段海峰 +2 位作者 范卫清 孙福成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2 93例为一组 ,非冠心病人群 191例为一组 ,两组均空腹查血尿酸。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升高者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 (P<0 .0 5 ) ;高尿酸血症常多...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2 93例为一组 ,非冠心病人群 191例为一组 ,两组均空腹查血尿酸。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升高者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 (P<0 .0 5 ) ;高尿酸血症常多合并高血压病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支数与冠心病无高尿酸血症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协同其它危险因素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侧壁导联ST段下移的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子瑾 +3 位作者 孙福成 何青 季福绥 巨小涌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 (Ⅰ ,aVL)ST段下移与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关系。方法 分析 9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 Ⅰ导 ,aVL导ST段下移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 (RCA)的敏感性分别为 ...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 (Ⅰ ,aVL)ST段下移与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关系。方法 分析 9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 Ⅰ导 ,aVL导ST段下移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 (RCA)的敏感性分别为 6 4 4%和 95 9% ,特异性分别为 80 0 %和5 6 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aVL导ST段无明显下移对判断IRA为回旋支 (LCX)的阳性预测值为82 4% ,阴性预测值为 86 4%。结论 Ⅰ导 ,aVL导ST段下移是判断RCA为IRA的较敏感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梗死相关动脉 冠脉造影
下载PDF
心脏体外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及心电图的影响
8
作者 田春梅 郑京京 +5 位作者 贾娜 张琳 君萌 蓝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体外震波治疗(CSWT)对冠心病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扫描及心电图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22年8月因冠心病在北京医院住院诊治并行CSWT的患者。CSWT为3个月方案,共9次治疗。收集冠心病患者行CSWT前后的临床基本资料、... 目的探讨心脏体外震波治疗(CSWT)对冠心病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扫描及心电图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22年8月因冠心病在北京医院住院诊治并行CSWT的患者。CSWT为3个月方案,共9次治疗。收集冠心病患者行CSWT前后的临床基本资料、心肌灌注扫描数据和心电图数据。比较CSWT前后心肌灌注扫描结果和心电图参数的变化。结果共有5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3例,平均年龄为(67.45±8.96)岁。CSWT前后12导联心电图ST段最大位移均无明显变化,心肌灌注扫描显示左心室整体负荷灌注总分(P=0.031)和整体可逆灌注总分(P=0.024)显著改善,静息左心室整体缺血面积显著缩小(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靶节段负荷灌注评分(P=0.002)、靶节段可逆灌注评分(P=0.002)、靶节段负荷缺血面积(P=0.001)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WT对冠心病难治性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最大位移无影响,有助于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缩小缺血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体外震波治疗 心肌缺血 心电图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脏体外震波治疗护理流程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春梅 郑京京 +7 位作者 贾娜 何青 君萌 张瑞生 齐欣 蓝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3期53-58,共6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心脏体外震波治疗(cardiac shock wave therapy,CSWT)护理流程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并行CSWT的患者。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总结护理流程的关键点。收集加拿大心绞痛(Canadian ...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心脏体外震波治疗(cardiac shock wave therapy,CSWT)护理流程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并行CSWT的患者。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总结护理流程的关键点。收集加拿大心绞痛(Canadian Cardiology Society,CCS)分级、西雅图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治疗中的心电图参数和血清心肌标志物的结果。比较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参数、血清心肌标志物、SAQ和6MWT距离的变化。结果共有105例患者最终纳入了此研究,男性7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69.39±9.35)岁。人文关怀贯穿于治疗前后和治疗中。CSWT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数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type,CK-MB)在治疗前后没有变化(P=0.840),血清心肌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troponin T,TNT)(P=0.007)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P=0.033),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中位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的QRS间期(P=0.236)无明显改变,心率(P<0.001)、PR间期(P<0.001)和QT间期(P<0.001)均具有显著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CCS分级在治疗后明显改善(2.62级vs.1.92级,P<0.001)、SAQ的5个条目均在治疗后显著改善(P<0.001)、6MWT距离在治疗后明显提高(P<0.001)。结论CSWT的护理过程中需要人文关怀。冠心病患者接受CSWT安全,CSWT可以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活动能力及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体外震波治疗 护理 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迎 孙福成 +5 位作者 齐欣 季福绥 许锋 何青 邓开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住院的 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年龄≥ 6 0岁的老年 AMI患者 (老年组 )及年龄 <6 0岁 (非老年组 )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研究包括 2 5 8例老年AMI患者 (平均年龄...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住院的 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年龄≥ 6 0岁的老年 AMI患者 (老年组 )及年龄 <6 0岁 (非老年组 )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研究包括 2 5 8例老年AMI患者 (平均年龄 6 8.5± 6 .6岁 )及 117例非老年 AMI患者 (平均年龄 5 1.2± 6 .8岁 )。与非老年患者比较 ,老年AMI患者更多患有心绞痛或陈旧性心肌梗死 (7.8%与 18.2 % ,P <0 .0 2 )及高血压病 (43.6 %与 5 8.1% ,P <0 .0 1)。表现为无 Q波心肌梗死 (NQMI)的老年患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13.1%与 6 .0 % ,P<0 .0 5 ) ,肌酸激酶 (CK)峰值在老年组则显著低于非老年组 (1198.7± 132 2 .1U /L与 15 70 .4± 15 0 7.0 U /L ,P<0 .0 2 )。老年组较非老年组中有更多的患者伴有心力衰竭 (8.5 %与 2 .6 % ,P<0 .0 2 ) ,心房颤动 (14 .7%与 5 .1% ,P<0 .0 1)及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8.9%及 0 % ,P<0 .0 0 1) ,死亡率也显著增高 (13.5 %与 5 .1% ,P<0 .0 2 ) ,但老年患者却较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2 0 .1%及 4 1.9% ,P<0 .0 0 1)及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13.5 %与 33.3% ,P<0 .0 0 1)。结论 本研究提示老年 AMI患者较非老年患者更多表现为 NQMI,更多伴有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鹏 谭潇 +2 位作者 段春波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试验中心注册库及中文Sino Med数据库,查找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PRISMA声明进...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试验中心注册库及中文Sino Med数据库,查找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PRISMA声明进行,主要研究目的为评估再住院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检索后最终纳入10项临床研究,共涉及422例患者,平均随访(5.2±4.7)个月(1~12个月)。与应用常规冠心病治疗相比,心脏震波治疗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加权均数差(WMD)=-0.64,95%CI(-0.97,-0.31),P<0.001]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WMD=-0.54,95%CI(-0.86,-0.23),P=0.001],增加6 min步行距离[WMD=62.00 m,95%CI(41.64,82.37),P<0.001],改善生活质量评分[WMD=12.79,95%CI(5.66,19.92),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WMD=5.11%,95%CI(0.18,10.03),P=0.04],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WMD=-3.99 mm,95%CI(-6.38,-1.60),P=0.001]。此外,SPECT结果显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评分[WMD=-8.52,95%CI(-11.98,-5.07),P<0.001]和左心室心肌代谢评分[WMD=-6.54,95%CI(-10.88,-2.21),P=0.003],降低再住院率[RR=0.35,95%CI(0.23,0.54),P<0.001]。结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降低再住院率,但仍需要更多大型研究验证长期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再住院率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肌钙蛋白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学寨 何青 +9 位作者 王玻 齐欣 孙福成 许锋 季福绥 赵迎 佟佳宾 于雪 钱贻简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245-247,276,共3页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损伤检测生化标志物中肌钙蛋白 I(c Tn 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c Tn 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6 1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2...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损伤检测生化标志物中肌钙蛋白 I(c Tn 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c Tn 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6 1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2小时、2 4小时检测磷酸肌酸激酶 (CK)、CK- MB、c Tn I,并采集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手术过程、并发症等相关因素 ,并与 35例仅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相比较。 CK>2 0 0 u/ l,CKMB>5 .6 ng/ m l,c Tn I>1.5 ng/ ml为心肌损伤临界值。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 c Tn I、CK、CK- MB均在正常范围。除 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支架置入术 ,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死亡。术后 1例患者 CK升高 ,心电图证实为 Q波心肌梗死 ,其余患者 CK均在正常范围。成功进行支架置入术的 6 0例患者中术后 c Tn I及 CK- MB均升高 18例 ,c Tn I升高而 CK- MB正常 19例 ,CK- MB升高而 c Tn I正常 1例 ,CK- MB及 c Tn I均正常 2 2例。术后 c Tn I升高组同 c Tn I正常组比较 ,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术前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及术中夹层、远端栓塞、急性闭塞并发症在 c Tn I升高组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c Tn I及 CK - MB均升高组的术后 c Tn I、CK- MB水平较 c Tn I升高、CK-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微小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Ⅰ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垂体腺瘤和肾上腺腺瘤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6期470-471,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5年,加重1月余于2010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1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测血压15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近10年来先后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自测血...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5年,加重1月余于2010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1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测血压15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近10年来先后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自测血压维持在155~165/80~90mmHg,无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上腺腺瘤 垂体腺瘤 降压药物 血压升高 临床资料 药物治疗 间断口服
下载PDF
老年人恶性肿瘤合并致死性肺栓塞19例尸检病理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子瑾 +1 位作者 何青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5-95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分析栓子的性质,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致死性肺栓塞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1975-2006年尸检证实为致死性肺栓塞的19例病例的病理和临床资料. 结果 恶...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分析栓子的性质,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致死性肺栓塞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1975-2006年尸检证实为致死性肺栓塞的19例病例的病理和临床资料. 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致死性肺栓塞占肺栓塞总数的33.9%.病理类型中骑跨型和大块肺栓塞占84.2%,而微小栓塞只占15.8%.其中血栓栓子占84.2%,肿瘤栓子占15.8%,真菌栓子占5.26%.前两位的肿瘤分别为肺腺癌(36.5%)和胰腺癌(15.8%).临床症状中呼吸困难最多见为78.9%,其次为晕厥为15.8%,体征最多见的是心率增快和发绀. 结论 恶性肿瘤是老年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肿瘤患者致死性肺栓塞的栓子有多种性质,临床应全面考虑导致肺栓塞的原因,从而给予更合理、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肿瘤 尸检解剖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Ⅲ导大于Ⅱ导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
15
作者 张子瑾 +3 位作者 孙福成 何青 季福绥 巨小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5期266-267,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Ⅲ导大于Ⅱ导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方法 分析84例首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结果 ST段Ⅲ/Ⅱ>1组中89%的病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ST段Ⅲ/Ⅱ...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Ⅲ导大于Ⅱ导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方法 分析84例首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结果 ST段Ⅲ/Ⅱ>1组中89%的病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ST段Ⅲ/Ⅱ≤1组中35%的病例为RCA,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ST段Ⅲ/Ⅱ>1组中11%的病例为回旋支(LCX),ST段Ⅲ/Ⅱ≤1组中65%的病例为LCX,两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ST段Ⅲ/Ⅱ>1组在RCA为梗死相关动脉的54例病例中30%为RCA近段,48%为RCA中段,22%为RCA远段,ST段Ⅲ/Ⅱ>1对近中段的阳性预测值为78%,阴性预测值为38%。同时,在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中94%的病例ST段Ⅲ/Ⅱ>1,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32.8%。结论 ST段Ⅲ/Ⅱ>1及ST段Ⅲ/Ⅱ≤1可分别作为判断RCA及LCX为梗死相关动脉的较为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图 动脉判定
下载PDF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活性氧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酶体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NADPH氧化酶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房颤动又可引起NADPH氧化酶的增加。
关键词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