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技术联合超前多模式镇痛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静 依嘉 +2 位作者 姚冬英 李箭 李鹏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联合超前多模式镇痛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收治的86例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单数)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联合超前多模式镇痛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收治的86例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镇痛,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前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踩关节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标准)]以及舒适度、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差异,观察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24 h、术后6、12、24、36 h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AOFAS评分、Kofoe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Kofo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清IL-6、IL-10、hs-CRP、ICAM-1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水平则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组间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联合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镇痛和近期治疗效果均较好,且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并提高免疫功能,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舒适和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超前镇痛 多模式镇痛 踝关节 创伤性骨关节炎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冠状病毒中、外文研究主题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亚 王菁 +3 位作者 依嘉 湘国 张俊华 田金徽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2期73-80,共8页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冠状病毒中、外文研究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冠状病毒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获取冠状病毒文献研究的相关信息。用VOSviewer 1.6.1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发...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冠状病毒中、外文研究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冠状病毒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获取冠状病毒文献研究的相关信息。用VOSviewer 1.6.1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发表年代、期刊、作者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并生成高产作者的合作网络图和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图。结果:最终纳入20129篇研究,冠状病毒外文研究最早发表于1951年,中文研究最早发表于1981年,2003年发文量大幅度增加。刊载冠状病毒研究的期刊有3021种,但高产的期刊较少。前10位外文高产作者中,有4个来自美国,5个来自中国。前10位中文高产学者中,4个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要中文作者形成12个合作团体,主要外文作者形成7个合作团体,不同团体之间合作不多。冠状病毒中文研究主要有5个主题,外文研究主要有4个主题。结论:冠状病毒研究的数量在2003年迅速增长,此后年发文量波动不定。美国和中国在该领域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各合作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合作相对紧密,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稀疏,需要加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国内外冠状病毒研究的主题基本相同,均为不同冠状病毒的检测、基因组序列分析、疫苗的研制及导致相应疾病的防控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中、外文研究 主题 VOSviewer 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软骨修复技术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润 依嘉 +1 位作者 李箭 李鹏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4-597,600,共5页
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软骨松动、剥脱,或者软骨下骨坏死,甚至骨软骨游离体形成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距骨软骨病变,最早由Monro于1856年描述,是引起踝关节慢性疼痛的原因之一,若不及... 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软骨松动、剥脱,或者软骨下骨坏死,甚至骨软骨游离体形成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距骨软骨病变,最早由Monro于1856年描述,是引起踝关节慢性疼痛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容易继发踝骨关节炎。距骨骨软骨损伤通常发生在20-30岁之间,尤其常见于运动人群。双侧发病者占10%,并在男性中稍占优势。这种损伤在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为6.5%。但是由于该损伤早期不易在普通X光片上发现,因此,其实际发病率应该更高[1,2]。OLT发生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软骨损伤 自体骨软骨移植 异体骨软骨移植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成分和机制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高亚 +4 位作者 杨珂璐 施树珍 依嘉 孙炜 田金徽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3期145-152,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获取热毒宁注射液的有效化合物和靶点,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构建有效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获取热毒宁注射液的有效化合物和靶点,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构建有效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使用R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筛选得到热毒宁注射液50个有效化合物,对应208个靶点,COVID-19相关靶点259个,共同靶点44个。GO富集分析得到富集条目1468个,在生物过程中主要富集条目为脂多糖应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和对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KEGG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50条,包括AGE-RAGE、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infection、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TNF和IL-17等通路。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能通过其有效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碱和金圣草(黄)素等作用于炎性细胞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靶点调控AGE-RAGE、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TNF和IL-17等通路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新冠肺炎 网络药理学 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病毒性肺炎中、外文研究主题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亚 王菁 +3 位作者 依嘉 湘国 张俊华 田金徽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4期275-281,共7页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毒性肺炎中、外文研究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未来病毒性肺炎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Embase.com数据库,获取病毒性肺炎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用VOSviewer 1.6.13软件...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毒性肺炎中、外文研究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未来病毒性肺炎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Embase.com数据库,获取病毒性肺炎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用VOSviewer 1.6.1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发表期刊、发表时间、作者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并生成高产作者的合作网络图和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图。结果:3243篇中文病毒性肺炎研究刊载在805种杂志上,《临床儿科杂志》(44篇)是发文最多的中文杂志,12231篇外文研究刊载在3218种杂志上,《Journal of Virology》(185篇)发文最多的英文杂志。主要中文作者形成8个合作团体,主要外文作者形成5个团体,不同团体之间合作不多。病毒性肺炎中文研究的主题有5个,病毒性肺炎外文研究的主题有4个,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常用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性肺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是共同关注的主题。结论:病毒性肺炎研究主要发表于2002年以后,发表相关研究的期刊种类较多,但高产期刊数量较少。中国在病毒性肺炎研究领域占有主要的地位,作者合作团体较多,但不同团体之间合作不紧密。国内外研究主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中、外文研究 主题 VOSviewer 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