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饮酒对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大样本、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锋 邢春花 +6 位作者 王迪 陈小红 郁燕 尹倩 怀 陈烨 曹汉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评价长期饮酒对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线镇痛管理系统数据库内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22日行术后智能化PCA管理的男性肿瘤患者,年龄≥1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饮酒情况分为对照组和长期饮酒组。麻醉方法为静... 目的评价长期饮酒对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线镇痛管理系统数据库内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22日行术后智能化PCA管理的男性肿瘤患者,年龄≥1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饮酒情况分为对照组和长期饮酒组。麻醉方法为静吸复合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PCIA或PCSA。中度疼痛时(4分≤静态或动态NRS评分≤6分)调节镇痛泵参数补救镇痛,重度疼痛时(静态或动态NRS评分≥7分)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中重度疼痛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眩晕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1914例患者,对照组1508例,长期饮酒组406例。与对照组比较,长期饮酒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和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升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眩晕和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饮酒可降低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病人控制
原文传递
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迪 缪长虹 +7 位作者 陈万坤 张建锋 陈小红 郁燕 陈烨 尹倩 怀 曹汉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筛选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无线镇痛管理系统数据库内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22日行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资料,均采用术后智能化PCA管理,年龄≥18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Ⅳ级。麻醉方法为静吸... 目的筛选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无线镇痛管理系统数据库内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22日行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资料,均采用术后智能化PCA管理,年龄≥18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Ⅳ级。麻醉方法为静吸复合麻醉。根据术后72 h内静态或动态疼痛数字评分(NRS)分为中重度疼痛(中度疼痛:静态或动态NRS评分4~6分,重度疼痛:静态或动态NRS评分≥7分)组和非中重度疼痛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指标、镇痛方式、手术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94例患者,中重度疼痛组1194例,非中重度疼痛组3200例,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7.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6~69岁、饮酒史、开放手术、胸部及胸腹部联合手术是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年龄46~69岁、饮酒史、开放手术、胸部及胸腹部联合手术是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肿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南通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安全与质控现状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建锋 王迪 +7 位作者 陈小红 黄新冲 宋杰 刘立 尹倩 怀 陈烨 曹汉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6-472,共7页
于2019年6月3日至6月19日选取南通市2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采用"南通市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督查评分表(2019版)"和"南通市麻醉科围术期管控及信息化建设专项督查评分表(2019版)"进行麻醉安全与质控调查。结果... 于2019年6月3日至6月19日选取南通市2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采用"南通市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督查评分表(2019版)"和"南通市麻醉科围术期管控及信息化建设专项督查评分表(2019版)"进行麻醉安全与质控调查。结果显示,医疗质量控制总评分(90.2±1.3)分,总达标率87%:科室设置评分(12.4±0.7)分,达标率100%,87%的医院设有麻醉恢复室,但仅有2家医院开设了麻醉门诊;人员配备评分(15.50±0.23)分,达标率74%,南通市每万人口有麻醉科医师0.67人,麻醉科医师数量与手术间数量比为(1.55±0.10)、麻醉科护士数量与手术间数量比为(0.30±0.04),3家医院没有麻醉科护士;科室管理和制度评分(28.6±0.5)分,达标率91%,87%的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技术评分(33.6±0.7)分,达标率83%,35%的医院麻醉科未配备麻醉深度监测仪、肌松监测仪及体温监测仪等设备;围术期管控与信息化建设评分(40.2±1.7)分,总达标率48%,43%的医院未规范开展术后镇痛查房,65%未使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综上所述,南通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安全与质控现状突出表现为对麻醉安全与质控的认知亟待提高、麻醉科人力资源匮乏和麻醉信息化建设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医院 安全管理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提前撤泵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
作者 陈福腾 怀 +2 位作者 高顺恒 王兵 刘乃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9期3696-370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提前撤泵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2517例使用PCA的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773)和验证集(n=744)。运用套索法(LASSO)在训练集中进行特... 目的:探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提前撤泵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2517例使用PCA的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773)和验证集(n=744)。运用套索法(LASSO)在训练集中进行特征变量筛选,结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使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评估模型拟合情况,进一步构建术后PCA提前撤泵的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Brier分数对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以与提前撤泵相关的9个独立危险因素和1个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术后PCA提前撤泵的列线图。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95%CI:85.87%~90.16%),验证集AUC为0.888(95%CI:85.55%~92%)。训练集与验证集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值分别为0.004、0.228,Brier评分分别为0.018、0.016。结论:建立的列线图拥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对预测术后PCA提前撤泵人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提前撤泵 危险因素 LASSO回归分析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小剂量纳洛酮联合全身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5
作者 朱梦雪 怀 修明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联合全身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2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2组均行宫颈癌根治术,气管...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联合全身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2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2组均行宫颈癌根治术,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及术后镇痛药物相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生理盐水5 mL,观察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纳洛酮50 ng·kg-1(经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比较2组苏醒质量、术后不同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切口周围机械痛阈值、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返回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VAS评分及活动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h、6 h、12 h、24 h切口周围机械痛阈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应用于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可改善术后苏醒质量,预防术后痛觉敏化,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纳洛酮 全麻 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苏醒质量 疼痛
下载PDF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怀 陈福腾 +2 位作者 高顺恒 朱梦雪 顾小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14-117,128,共5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07例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 h内...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07例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 h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 107例行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有36例(33.64%)发生低血压。低血压组合并高血压占比、肺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压、IVC-RVI高于非低血压组,术前使用血管收缩性药物占比低于非低血压组(P<0.05)。合并高血压、IVC-RVI是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OR=2.881、3.235,P<0.05),术前使用血管收缩性药物是保护因素(OR=0.334,P<0.05)。IVC-RVI预测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压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89%、87.32%、0.869。结论 超声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宫颈癌 超声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 低血压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应激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7
作者 高顺恒 怀 +1 位作者 陈福腾 栾恒飞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对产妇剖宫产术后应激与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间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8例产妇纳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术后采用布托啡诺进行自...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对产妇剖宫产术后应激与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间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8例产妇纳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术后采用布托啡诺进行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观察组产妇术后加用艾司氯胺酮进行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观察产妇术后相关应激反应评价变化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产后1周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对于减轻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具有良好表现,有助于缓解产妇的术后应激反应,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 产后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