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朗普政府对外决策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被引量:41
1
作者 大明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84,共20页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外决策具有明显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当前美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决定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以提振美国经济与就业为明确目标。"交易思维"、"军人情结"、"反建制派"倾向以及漫长的"...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外决策具有明显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当前美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决定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以提振美国经济与就业为明确目标。"交易思维"、"军人情结"、"反建制派"倾向以及漫长的"学习周期"等可以确定的特朗普个人特质、偏好与局限性,为其核心决策小圈子复杂的内部生态以及决策不确定性创造了充分空间。面对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交互影响下的特朗普政府外交决策,一方面未必要过早地对其具体政策路径选择作出必然性判断,另一方面也必须具有"底线思维",做好应对一切可能的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对外决策 确定性 不确定性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拜登政府的“中产阶级外交” 被引量:37
2
作者 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8,60,61,共11页
"中产阶级外交"是拜登及其团队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外交议程,也是其政府重点推动的政策承诺。在经贸政策上体现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制定经济全球化新规则、团结"民主国家"经济体;在安全政策上表现为重视外交而非军事手... "中产阶级外交"是拜登及其团队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外交议程,也是其政府重点推动的政策承诺。在经贸政策上体现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制定经济全球化新规则、团结"民主国家"经济体;在安全政策上表现为重视外交而非军事手段及保持克制。"中产阶级外交"是对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折中,旨在回应美国内外问题加剧、国际形象与地位恶化的现实,并有助于整合民主党内部分歧。该议程存在所服务群体范围过宽且诉求不一、实现强化盟友目标存在内在矛盾、政府内部协调难度大等挑战,并且只调整外交政策,并不能实现服务中产阶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外交政策 中产阶级 内顾倾向
原文传递
“特朗普现象”探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9,63-64,共9页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初选领先的唐纳德·特朗普目前仍无法锁定党内提名,但其引发的"特朗普现象"已成为最大关注点之一。基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的剖析,"特朗普现象"可以归纳为当前美国民众对政治、经济...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初选领先的唐纳德·特朗普目前仍无法锁定党内提名,但其引发的"特朗普现象"已成为最大关注点之一。基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的剖析,"特朗普现象"可以归纳为当前美国民众对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国际环境等多层次不满、愤怒乃至恐惧之类民怨直接导致的、带有强烈"反智主义"与"偏执风格"的"本土主义"倾向。同时,美国初选制度、共和党政治生态、媒体议程设置以及个人特质等综合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着"特朗普现象"。虽仍在发展之中,但"特朗普现象"已凸显美国目前面临的政治与外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现象 2016年美国大选 美国政治
原文传递
身份政治、党争“部落化”与2020年美国大选 被引量:32
4
作者 大明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73,M0004,共27页
身份认同已成为当前美国政治的关键议题。美国政治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在国家和民族维度上的身份认同追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美国身份政治的焦点逐渐转换为族裔认同。相比... 身份认同已成为当前美国政治的关键议题。美国政治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在国家和民族维度上的身份认同追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美国身份政治的焦点逐渐转换为族裔认同。相比于其他认同,族裔认同是决定个体政党归属最关键的因素。与之相应,两党也在不同程度上通过强化对族裔认同的回应来固化对相应群体选民的控制,进而导致政党政治对峙中的“部落化”。2016年以来,特朗普和共和党操作身份政治,以“白人至上”议程动员白人选民。在2020年大选中,新冠肺炎疫情为基于族裔认同的政党归属增加了变数,但仍难以根本改变当前美国的身份政治现实及其导致党争“部落化”的整体趋势。这意味着未来美国更难就国家前景形成明确的方向性共识,其国际角色和对外政策也将受到巨大影响、发生深刻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美国大选 两党政治 族裔认同 特朗普 新冠肺炎疫情
原文传递
中美关系中的“脱钩”:概念、影响与前景 被引量:27
5
作者 大明 王丽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7,共16页
自2018年发生经贸摩擦以来,中美两国之间呈现出的减少联系、降低相互依赖度的所谓“脱钩”态势引发了全世界关注。目前看,中美两国“脱钩”虽然具有辐射性、演变性以及一定不可控性,但仍处于“部分脱钩”阶段,且政府层面的政策选择发挥... 自2018年发生经贸摩擦以来,中美两国之间呈现出的减少联系、降低相互依赖度的所谓“脱钩”态势引发了全世界关注。目前看,中美两国“脱钩”虽然具有辐射性、演变性以及一定不可控性,但仍处于“部分脱钩”阶段,且政府层面的政策选择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中美“脱钩”态势在贸易、投资、科技以及社会民意等层面给中美关系乃至全球产业链带来了重大影响。在结构性原因和政策性原因的交互影响下,中美“部分脱钩”状态将长期存在,但难以实现“全面脱钩”,中美“脱钩”的进程最终要取决于两国的政策选择与相互塑造。面对美方对中国意图的偏执误读与对中美合作收益的负面认知,中方应考虑采取深化合作、设定积极议程等方式进行回应与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经贸摩擦 “脱钩” “部分脱钩” 特朗普政府
下载PDF
美国国会议员涉华提案初探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光 大明 《国际政治科学》 2008年第1期74-98,167,共26页
对美国对华政策造成重要影响的国会行动,大都起始于国会议员的提案。本文对1979—2006年共14届美国国会的涉华提案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经过28年的变迁,涉华提案集中于经贸和安全议题,较以前者为多,这可视作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议员... 对美国对华政策造成重要影响的国会行动,大都起始于国会议员的提案。本文对1979—2006年共14届美国国会的涉华提案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经过28年的变迁,涉华提案集中于经贸和安全议题,较以前者为多,这可视作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议员涉华提案中的体现。台湾提案主要由共和党提出,更多地反映了政党斗争需要。作者认为,党派利益、选区利益、利益集团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地影响了涉华议案的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涉华提案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逻辑、成因与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7,66,共10页
自上台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及其影响始终备受关注。就过去两年多的现实观察,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逻辑体现为“大国竞争”的战略框架、“美国优先”的政策目标以及决策中的“碎片化分工”与“小集团思维”的“共振”组合。如此复杂... 自上台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及其影响始终备受关注。就过去两年多的现实观察,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逻辑体现为“大国竞争”的战略框架、“美国优先”的政策目标以及决策中的“碎片化分工”与“小集团思维”的“共振”组合。如此复杂逻辑的成因是美国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回应、美国国内身份认同的重构、特朗普所面对的选举政治压力以及特朗普与建制派精英的“合流”等因素同步交互共振的结果。目前,特朗普对外政策已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同时预示着美国对外战略与政策已进入重大方向性调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对外政策 大国竞争 美国优先 碎片化 小集团思维
原文传递
美国对华战略的“全政府”方式:概念、逻辑与现实 被引量:19
8
作者 大明 马嘉帅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1年第2期21-41,121,共22页
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开启了以“全政府”方式推进竞争性对华战略的态势。作为一种确保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方法,“全政府”方式的关键在于政府各要素参与的“全”与“协调”。从历史上看,美国在冷战与反恐战争期间都在对外战略中采... 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开启了以“全政府”方式推进竞争性对华战略的态势。作为一种确保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方法,“全政府”方式的关键在于政府各要素参与的“全”与“协调”。从历史上看,美国在冷战与反恐战争期间都在对外战略中采取过类似“全政府”方式,但两者在战略定位、政策协调与社会动员等方面存在不同。特朗普政府为“全政府”方式设定的目标是防范中国的所谓“安全威胁”,在相应的政策实施中有一定的难度,其内部也未形成必要的协调状态,但支撑“全政府”方式的“全社会”状态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呈现出加剧的态势。拜登政府执政后,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竞争性对华战略及其“全政府”方式,但在战略定位与政策协调上面临较大的挑战。美国民众对华负面态度加剧的“全社会”状态,也对拜登政府的“全政府”方式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塑造与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竞争性对华战略 “全政府” “全社会”
下载PDF
预算平衡规范的兴衰--探究美国联邦赤字背后的预算逻辑 被引量:17
9
作者 侯一麟 张光 大明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2期1-37,198,共38页
赤字与债务是公开争论中一个相当复杂的议题。预算平衡的规范——无论作为价值判断或理想的典范,还是作为政治符号或预算原则——经常出现在有关美国联邦预算和财政政策的文献和公开争论之中。本文对这一规范做出了初步解释,旨在就美国... 赤字与债务是公开争论中一个相当复杂的议题。预算平衡的规范——无论作为价值判断或理想的典范,还是作为政治符号或预算原则——经常出现在有关美国联邦预算和财政政策的文献和公开争论之中。本文对这一规范做出了初步解释,旨在就美国联邦预算如何形成、发展,以及赤字与债务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假设和合意的实践得到解决等问题提出观点。本文追溯了预算平衡规范的起源,剖析了规范内部逻辑的不同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纳为年度要素与周期要素。基于历史数据,本文发现预算平衡规范的全盛期出现在19世纪至1960年前后;税收平滑理论(Tax-Smoothing Theory)可以对此加以很好的解释。而此后,预算平衡始终被忽视,对此没有理论可以提供充分的解释。本文发现,在选举政治要求降低税收压力的同时,联邦政府的新职能开启了公民法定福利(entitlements)的机会之窗,这就是隐藏在经常性赤字和不断增长的债务背后的逻辑。本文还发现,规范的衰落留下了预算研究的真空:目前的文献点明了联邦预算的种种困难,但却回避明确的答案。本文提出"平衡预算"(balanced budgeting)这一概念,作为深入讨论的新范式以及未来研究的丰富潜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 平衡 赤字 债务
下载PDF
美国两党政治走向及对特朗普外交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17,共11页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集中展现了当前民主、共和两党所面对的重大挑战。在民意诉求焦点从"文化-族裔"转向"经济-阶层"的背景下,两党在政策理念、选民分布结构、组织梯队及动员模式上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调整与选择。正...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集中展现了当前民主、共和两党所面对的重大挑战。在民意诉求焦点从"文化-族裔"转向"经济-阶层"的背景下,两党在政策理念、选民分布结构、组织梯队及动员模式上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调整与选择。正是由于两党的不同变化,特朗普的"本土主义"和"反建制派"倾向暂时为共和党赢回了蓝领中下层群体的支持。这就意味着,民主党需要寻找到夺回蓝领中下层的新理念,而共和党则需要努力维持"特朗普联盟"。共和党的内部调整决定了特朗普外交政策上的混合路径,即在接受共和党传统对外政策倾向的同时尽量为"让美国再强大"的"本土主义"倾向创造更多实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党政治 蓝领中下层 特朗普 本土主义反建制派对外政策
原文传递
2016年大选与美国政治的未来走向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大明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8,共18页
2016年大选是一场以民怨情绪高涨、"反建制派"倾向凸显,以及社交媒体广泛介入为特定趋势的开放式选举。唐纳德·特朗普及共和党人由于有效地迎合了本次选举的总体趋势而大获全胜;希拉里·克林顿及民主党人则因失去了... 2016年大选是一场以民怨情绪高涨、"反建制派"倾向凸显,以及社交媒体广泛介入为特定趋势的开放式选举。唐纳德·特朗普及共和党人由于有效地迎合了本次选举的总体趋势而大获全胜;希拉里·克林顿及民主党人则因失去了美国蓝领中下层群体的支持而黯然落败。当选后的特朗普将面临兑现民意诉求的极大挑战,府会关系与决策核心圈生态将塑造特朗普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2016年大选开启了美国两党政治的新一轮重组进程,并将刺激争取阶层与族裔权益的社会运动的涌现。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政治将步入充满不确定性的自我调整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2016年大选 唐纳德·特朗普 蓝领中下层 不确定性 政治走向
原文传递
美国国会涉台提案的发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光 大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7年第2期22-31,84,共11页
对1977年至2006年共15届美国国会共计240余件涉及台湾问题的提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共和民主两党斗争、利益集团和选区利益压力、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台独"势力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接触、利益收买,是决定美... 对1977年至2006年共15届美国国会共计240余件涉及台湾问题的提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共和民主两党斗争、利益集团和选区利益压力、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台独"势力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接触、利益收买,是决定美国国会涉台提案出现的主要原凶。国会的涉台提案行为,对中国的统一大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了极其消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它们无法改变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涉台提案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下载PDF
试析美国共和党的“特朗普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45,共8页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进入重组阶段的美国共和党呈现立场极端化与反建制倾向的所谓“特朗普化”态势。这一新态势的原因包括当前美国负面民意持续发酵、共和党政治周期变化以及特朗普本人的总统优势。具体而言,“特朗普化”在选...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进入重组阶段的美国共和党呈现立场极端化与反建制倾向的所谓“特朗普化”态势。这一新态势的原因包括当前美国负面民意持续发酵、共和党政治周期变化以及特朗普本人的总统优势。具体而言,“特朗普化”在选举意义上塑造出了一定规模的“特朗普选民”和“特朗普候选人”,但并未在执政与决策意义上彻底主导共和党,甚至“特朗普化”更像是完全可以与特朗普本人无关的共和党整体持续极端化历史趋势的一种新体现。同步重组的民主党也呈现出在女性和少数族裔等意义上的“身份认同化”态势,并与共和党的“特朗普化”共同加剧了美国政治严重撕裂、对立隔绝、无法妥协的“部落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党政治 共和党 特朗普化 身份认同化 建制派
原文传递
失衡与分裂:美国难以走出的国家困境 被引量:9
14
作者 大明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1,共3页
2016年美国大选以毫无从政经验的唐纳德·特朗普胜出而告终。透过这场选举,我们看到了美国普通民众长期积蓄的不满情绪和呼吁变革的急迫心态。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国内日渐陷入失衡与分裂的困境,普通民众对现状强... 2016年美国大选以毫无从政经验的唐纳德·特朗普胜出而告终。透过这场选举,我们看到了美国普通民众长期积蓄的不满情绪和呼吁变革的急迫心态。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国内日渐陷入失衡与分裂的困境,普通民众对现状强烈不满,政治精英和社会大众空前撕裂,难以就应对内外挑战的方案达成共识,国家政治制度与治理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治制度 美国大选 困境 分裂 失衡 国际金融危机 普通民众 不满情绪
原文传递
竞争性对华战略调整的美方争论 被引量:10
15
作者 大明 蔡泓宇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49,共35页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加快对华战略调整。美国学界战略界虽然基本上认同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但对特朗普政府突出对抗性与破坏性的具体政策议程提出不同程度的质疑。在相关争论中,主流观点认为对华"接触"战略并未完全实现目标...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加快对华战略调整。美国学界战略界虽然基本上认同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但对特朗普政府突出对抗性与破坏性的具体政策议程提出不同程度的质疑。在相关争论中,主流观点认为对华"接触"战略并未完全实现目标,且更难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所谓"挑战"与"威胁"。为此,美国学界战略界特别是民主党阵营逐渐形成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争性战略选项,进而在各类议题上规划相应政策选择。目前,关于对华战略调整的争论仍在继续,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界定竞争性以及如何确保竞争与合作的平衡。面对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新变化,中国应尽可能主动回应、实现中美两国相互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战略调整 中美关系 美国学界战略界 特朗普政府
下载PDF
体系压力、决策者认知与澳大利亚作为中美第三方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5
16
作者 大明 刘颖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55,128,共17页
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的中等强国,也是当前美国“印太”战略的节点国家,其近年来在中美互动中的战略选择表现出从“平衡”到“失衡”的急剧转变。基于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张力,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独特逻辑可被概括为“体系压力—决... 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的中等强国,也是当前美国“印太”战略的节点国家,其近年来在中美互动中的战略选择表现出从“平衡”到“失衡”的急剧转变。基于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张力,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独特逻辑可被概括为“体系压力—决策者认知—战略选择”框架,即地区局势和联盟分歧是其面临的结构性压力,两个变量的组合决定了国内决策者对威胁程度和排序的认知以及对本国国际角色的不同定位,进而导致差异化的战略选择。二战后,澳大利亚作为中美第三方的战略选择经历了四个阶段:“同盟优先”阶段,地区局势紧张,联盟分歧小,决策者因外部威胁感知显著而推进“依附性制衡”;“面向亚洲”阶段,地区局势缓和,联盟分歧由大变小,决策者因联盟风险和地区收益感知上升而选择“自主性对冲”;“霸权副手”阶段,地区局势与联盟分歧的压力均上升,决策者在威胁认知不清晰时选择“补充性对冲”;“印太旗手”阶段,地区局势紧张,联盟分歧大,决策者因对华威胁感知更高而走向“主动性制衡”。理解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总结中美互动中第三方国家的行为逻辑,为更好地稳定地区局势和推进周边外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对外战略 体系压力 决策者认知 中美关系 第三方
下载PDF
2020年大选与美国政治的未来走向 被引量:9
17
作者 大明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M0003,共24页
2020年美国大选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背景下进行的一场“非开放式”选举,疫情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因素成为关键议题。谋求连任的唐纳德·特朗普在防控疫情上的失败致使其在关键州的关键选民群体中失去了关键性支持,直接导致其连任失... 2020年美国大选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背景下进行的一场“非开放式”选举,疫情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因素成为关键议题。谋求连任的唐纳德·特朗普在防控疫情上的失败致使其在关键州的关键选民群体中失去了关键性支持,直接导致其连任失败。作为“任务型候选人”的约瑟夫·拜登有效地迎合了选民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情绪,较为成功地管控了自身短板,最终当选。即便受疫情影响,拜登与特朗普也分别得到了创纪录的普选票,且拜登优势不如预期,这凸显了当前美国政治态势的深度极化。当选后的拜登将要面对极化撕裂的民意与舆论、无法彻底控制的国会参议院以及党内派系分歧等压力,其防控疫情、复苏经济、调整对外政策等竞选承诺或难以快速兑现。由于疫情等因素,2020年大选并未验证2016年大选所开启的政治周期。选后两党将继续围绕理念与议程展开调整,强调白人与少数族裔差异的身份政治与党争“部落化”趋势并未彻底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2020年大选 新冠肺炎疫情 关键州 身份政治
原文传递
美国学界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大明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2015年第1期78-99,共22页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议题自2012年年初被提出以来,引发了美国战略界和学界的多方位观察与讨论,但其更多的是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凸显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美国虽然能够正视中美在现实中的利益交织、合...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议题自2012年年初被提出以来,引发了美国战略界和学界的多方位观察与讨论,但其更多的是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凸显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美国虽然能够正视中美在现实中的利益交织、合作空间与国际环境需要,认同两国努力谋求某种新型关系,即"不冲突、不对抗"以及"合作共赢"的必要性,并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了实现一系列艰巨任务的途径,但也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本身持有疑虑,并认为实现这一日标存在核心利益认同、战略布局挑战以及第三方因素干扰等多重障碍,即美方在两国"互相尊重"的实施与兑现上与中方存在明显分歧。本文将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性与基本概念、现实基础、主要障碍以及实现路径四个方面尝试梳理、总结美国对这一问题的关切、忧虑与建议,为理解美国政府的相关立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核心利益 亚太战略
下载PDF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及其政治与政策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大明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57,5,6,共28页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以共和党重掌国会众议院多数、民主党维持国会参议院多数、两党在州长层次更加平衡的结果落幕。本次选举仅实现了部分符合历史经验的有限的民意回摆,经济通胀议题对民主党的负面影响被堕胎权争议部分稀释,而前总统特...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以共和党重掌国会众议院多数、民主党维持国会参议院多数、两党在州长层次更加平衡的结果落幕。本次选举仅实现了部分符合历史经验的有限的民意回摆,经济通胀议题对民主党的负面影响被堕胎权争议部分稀释,而前总统特朗普的高调介入也缓解了拜登政府执政不佳对民主党选情的拖累。本次中期选举之后形成的“分立政府”将推动国会众议院两党领导层的变动,反映出两党政治在区域主义意义上的发展趋势,并为2024年大选周期拉开帷幕。本次中期选举将对拜登政府内外政策形成较大影响。在国内政策议程被阻碍或修正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可能更加急于寻求在对外事务上展现领导力。在对华政策上,民主党主导的白宫与共和党主导的国会众议院的共同参与极可能导致当前分歧的复杂化,为中美关系带来更大风险与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选举 2022年中期选举 拜登 特朗普 分立政府
原文传递
美国特朗普政府首年执政评估 被引量:8
20
作者 大明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6,5,共26页
特朗普政府执政一年来为美国和世界带来了众多改变,引发了较大争议。就美国总统政治的历史经验比较而言,特朗普首年执政虽并非全然负面,但在政府内部关系、与共和党建制派关系,以及与公众民意的关系上都显现出有别于以往总统政治实践的... 特朗普政府执政一年来为美国和世界带来了众多改变,引发了较大争议。就美国总统政治的历史经验比较而言,特朗普首年执政虽并非全然负面,但在政府内部关系、与共和党建制派关系,以及与公众民意的关系上都显现出有别于以往总统政治实践的特殊表现,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内部的不确定性、党内"独大"的趋势以及维持稳定少数支持的状态。特朗普政府代表少数与加剧极化的特征凸显了当前美国政治的核心问题,即重组中的美国政治无法有效回应迫切需要变革的民意诉求,且在社交媒体的作用下趋势尤甚。2018年,特朗普政府已显现出的态势和问题势必延续,而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可能引发的国会两院两党势力对比变化将加快对特朗普执政的塑造与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特朗普政府 首年执政 公众民意 反建制派 社交媒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