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族与“花儿”
1
作者 《群文天地》 2016年第2期6-7,共2页
土族是青海省所独有的少数民族,它最初就孕育、形成于今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其周围地区,而不熟悉情况的外省人,往往把他与土家族混为一谈。土家族居住在湘西和湖北恩施地区,是羌戎的一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青海的土族,在民族... 土族是青海省所独有的少数民族,它最初就孕育、形成于今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其周围地区,而不熟悉情况的外省人,往往把他与土家族混为一谈。土家族居住在湘西和湖北恩施地区,是羌戎的一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青海的土族,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主要与吐谷浑、蒙古诸族有渊源关系,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吐谷浑语与蒙古语属同一祖源,所以今天土语词汇中,有一半左右与蒙古语相同或相近。他们信奉藏传佛教,主要聚居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周边的大通、民和、乐都及甘肃的天祝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土族自治县 “花儿” 蒙古语族 阿尔泰语系 青海省 少数民族 恩施地区 藏缅语族
原文传递
银幕及放映类型
2
作者 格罗.,维 《电影技术(参考资料)》 1990年第1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银幕 放映类型
下载PDF
乳管镜下浆细胞性乳管炎的分型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蒋宏传 王克有 +2 位作者 李杰 寇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探讨乳管内窥镜对诊断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5 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 ,对其中 9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乳管内窥镜下对乳管内病变的特点予以分析并加以分型研究。结果  9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 目的 探讨乳管内窥镜对诊断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5 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 ,对其中 9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乳管内窥镜下对乳管内病变的特点予以分析并加以分型研究。结果  9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 ,Ⅰ型患者 2 1例 (2 2 1% ) ,Ⅱ型患者 4 3例 (4 5 3% ) ,Ⅲ型患者 18例 (18 9% ) ,Ⅳ型患者 13例 (13 7% )。非手术治疗 83例 ,症状完全缓解 4 5例 ,好转 38例。手术治疗 12例 ,均病理证实 ,其中 5例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乳管内窥镜可以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 ,并可对病变乳管进行定位 ,提示手术指征 ,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手术 ,对需要手术活检的患者可缩小手术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下浆细胞性乳管炎 分型 临床研究 浆细胞性乳腺炎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内窥镜诊断乳头溢液22例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蒋宏传 王克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7-278,共2页
目的 通过用导管内窥镜观察乳头溢液病人乳腺导管内特征 ,为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用乳腺导管内窥镜对 2 2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结果  2 2例病人中发现良性疾病 19例 ,其中 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14例为乳腺增生、... 目的 通过用导管内窥镜观察乳头溢液病人乳腺导管内特征 ,为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用乳腺导管内窥镜对 2 2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结果  2 2例病人中发现良性疾病 19例 ,其中 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14例为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管炎。另 3例为恶性肿瘤 ,均经病理证实为原位癌或管内癌。结论 乳管内窥镜检查乳腺病是一种崭新的诊断方法 ,对早期乳腺癌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将对乳腺癌的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窥镜 乳头溢液 诊断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周围微小转移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石明 张昌卿 +5 位作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李锦清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癌微转移的分布规律 ,为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无临床转移灶的肝细胞癌病例 ,取切缘较充分的手术切除标本 36例 ,将其瘤周组织划分为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 ,制成病理大切片。在距原发灶边缘 0 .5 ,1.0 ,2 .0cm分别... 目的 研究肝癌微转移的分布规律 ,为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无临床转移灶的肝细胞癌病例 ,取切缘较充分的手术切除标本 36例 ,将其瘤周组织划分为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 ,制成病理大切片。在距原发灶边缘 0 .5 ,1.0 ,2 .0cm分别做 3条分界线 (L0 .5、L1.0 、L2 .0 ) ,把近端和远端区域的瘤周组织由内向外划分出 6组条带 (Zp0 .5、Zp1.0 、Zp2 .0 和Zd0 .5、Zd1.0 、Zd2 .0 )。分析微转移的扩散距离和各组条带的微转移密度 (Dp0 .5、Dp1.0 、Dp2 .0 和Dd0 .5、Dd1.0 、Dd2 .0 )。结果 检出的微转移 72 .5 %(111/15 3)是门静脉微癌栓。在 6 6 .7% (2 4/36 )的标本中检出了微转移 ,其中 91.7% (2 2 /2 4)的标本远端最大扩散距离 <3cm。在近端区域的特定分析中 ,92 .3% (12 /13)的标本近端最大扩散距离 <1.5cm。微转移密度比较 :Dp0 .5>Dp1.0 >Dp2 .0 ,Dd0 .5>Dd1.0 >Dd2 .0 ,Dd1.0 >Dp1.0 ,Dd2 .0 >Dp2 .0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肝癌微转移主要以门静脉微癌栓的形式存在 ;(2 )距原发灶越远 ,微转移发生率越低 ;(3)在距原发灶 0 .5cm以外的范围 ,微转移在近端区域的发生率比在远端区域的低 ;(4 )对于无临床转移灶的患者 ,在远端切除瘤周组织范围达到 3cm ,在近端切除范围达到 1.5cm ,可能有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周围微小转移分布 研究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乳管镜下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及定位技术 被引量:32
6
作者 蒋宏传 王克有 +1 位作者 李杰 《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26-327,共2页
[目的]评价乳管内窥镜和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和定位价值。[方法]用奥林巴斯硬性乳管内窥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 ,对22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 ,采集图像 ,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30例患者在乳管镜引导下经溢液孔穿刺定位。[结... [目的]评价乳管内窥镜和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和定位价值。[方法]用奥林巴斯硬性乳管内窥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 ,对22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 ,采集图像 ,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30例患者在乳管镜引导下经溢液孔穿刺定位。[结果]220例患者中发现早期乳腺癌11例(5 %) ,重度不典型增生6例(2.7 %) ,乳管内乳头状瘤93例(42.3%) ,乳头状瘤病15例(6.8%) ,导管扩张症或伴有炎症95例(43.2 %)。[结论]乳管内窥镜能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病变情况 ,提高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而在其协助下经溢液乳孔放置乳腺定位针 ,能够避免手术盲目性 ,为病灶的检出提供可靠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内窥镜 定位 诊断 乳管内病变
下载PDF
硬性乳管内窥镜在诊断乳管内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蒋宏传 +2 位作者 王克有 李杰 杨新庆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2-604,T005,共4页
目的 观察乳管内窥镜下乳管内病变的特点 ,探讨准确诊断及治疗乳腺疾病的低创性新方法及可靠依据。 方法 用奥林巴斯硬性乳管内窥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 ,对 6 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 ,并对计算机图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 ... 目的 观察乳管内窥镜下乳管内病变的特点 ,探讨准确诊断及治疗乳腺疾病的低创性新方法及可靠依据。 方法 用奥林巴斯硬性乳管内窥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 ,对 6 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 ,并对计算机图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 2例患者共发现恶性肿瘤 4例 ,癌前期病变 6例 ,乳管内乳头状瘤 15例 ,乳管扩张症及浆细胞性乳管炎 37例。 结论 硬性乳管内窥镜能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病变情况。并能追踪和记录病变 ,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部分修改了乳头溢液患者的手术指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诊断 乳管内病变 硬性乳管内窥镜
原文传递
国家地质调查应用网格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唐宇 +2 位作者 肖侬 张永波 景宁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82-1688,共7页
地质调查工作中数据密集、计算密集、资源分布、异构等问题制约了行业应用和信息化发展 网格 (grid)是新一代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能够实现动态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国家地质调查应用网格 (NGG)基于网格技术 ,以... 地质调查工作中数据密集、计算密集、资源分布、异构等问题制约了行业应用和信息化发展 网格 (grid)是新一代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能够实现动态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国家地质调查应用网格 (NGG)基于网格技术 ,以“服务”为中心 ,提出并构建了从信息获取、处理到应用的完整的 7层体系结构 同时结合行业应用需求 ,着重研究资源管理、资源交易、服务等关键技术 ,在Petri网和图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链模型 (服务 /资源网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国家地质调查应用网格 开放框架体系 信息服务 服务链模型
下载PDF
提高EB病毒血清学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益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昌卿 宗永生 +5 位作者 黄宝珍 孙韵 叶永照 李经略 张锋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同时应用VCA IgA、EA IgA和EA IgG三项检测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益。方法 收集 2 6 6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和 347例健康成人的血清。用免疫酶法检测VCA IgA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替代免疫酶法检测EA IgA和EA IgG... 目的 探讨同时应用VCA IgA、EA IgA和EA IgG三项检测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益。方法 收集 2 6 6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和 347例健康成人的血清。用免疫酶法检测VCA IgA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替代免疫酶法检测EA IgA和EA IgG抗体。应用新的统计学方法来评估这三项检测的不同优势比。结果 同时应用VCA IgA、EA IgG和EA IgA三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5 .11%和 97.4 1% ,高于这三项检测的单独应用 (VCA IgA为 90 .6 0 %和 94 .5 2 % ,EA IgG为93.98%和 93.6 6 ,EA IgA为 89.84 %和 88.18% )。再者 ,VCA IgA、EA IgG和EA IgA三项检测均呈阳性者的优势比 (1912 .5 )远远高于其中两项检测呈阳性者 (VCA IgA和EA IgG为 2 7.90 32 ;EA IgG和EA IgA为 11.16 90 ;VCA IgA和EA IgA为 8.0 32 8) ,而两项检测阳性的优势比又高于单个检测阳性者(VCA IgA为 0 .12 14 ;EA IgG为 0 .170 5 ;EA IgA为 0 .0 4 88)。结论 ELISA法较免疫酶法更能确切反映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抗体水平。VCA IgA、EA IgG和EA IgA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明显增高检测阳性的优势比 ,因此 ,能有效地提高EB病毒血清学在诊断鼻咽癌时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诊断 EPSTEIN-BARR病毒 血清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乳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中的地位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克有 蒋宏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3-244,F004,共3页
关键词 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腺疾病 诊断 乳腺导管
下载PDF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地质微构造及蚀变信息识别 被引量:25
11
作者 甘甫平 王永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1期97-99,共3页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已有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了很多存档数据。研究发现,小尺度范围一些典型蚀变、小节理、断裂(群)、岩脉(墙)及小岩株多期次侵入相等信息,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具有独特反映,这些信息往往与矿床具有密切关系...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已有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了很多存档数据。研究发现,小尺度范围一些典型蚀变、小节理、断裂(群)、岩脉(墙)及小岩株多期次侵入相等信息,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具有独特反映,这些信息往往与矿床具有密切关系,以此信息进行遥感找矿分析,可为快速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 小尺度地质信息 遥感找矿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LMP1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克拉 宗永生 +2 位作者 张昌卿 张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编码的LMP1在体内鼻咽癌细胞中,是否可能通过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生物学过程,而在鼻咽癌的发展演进过程中起作用。方法: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癌细胞的调亡程度,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LMP1、PCNA、p53和bcl-2... 目的:探讨EB病毒编码的LMP1在体内鼻咽癌细胞中,是否可能通过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生物学过程,而在鼻咽癌的发展演进过程中起作用。方法: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癌细胞的调亡程度,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LMP1、PCNA、p53和bcl-2蛋白表达Z分析LMP1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与p53、bc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LMP1的表达与否,与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与癌细胞凋亡程度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其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程度呈正相关;LPM1的表达与p53和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提示LMP1在体内鼻咽癌组织中可能有促使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强后者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LMP1对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可能并不受p53及bcl-2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 细胞凋亡 LMP1
下载PDF
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升平 张昌卿 +4 位作者 吴秋良 石明 陈敏山 李锦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检测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55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瘤外肝实质内亚临床转移灶;LSAB(Labelledstreptavidin-bio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微血管密度。结果:全组36例(65.5%)瘤外肝... 目的:检测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55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瘤外肝实质内亚临床转移灶;LSAB(Labelledstreptavidin-bio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微血管密度。结果:全组36例(65.5%)瘤外肝组织内存在亚临床转移灶。肝癌亚临床转移灶与年龄、性别、AFP浓度、Edmondson分级、HBsAg等无关(P>0.05)。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大于3cm、微血管密度高者亚临床转移灶多见。亚临床转移灶距原发肿瘤边缘的最大距离超过1cm者为42.0%(15/36),超过1.8cm者为8.0%(3/36),最远者达3.5cm。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复发率(69.4%)较无亚临床转移灶者(29.4%)高(P<0.05)。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和50.0%,无亚临床转移灶者分别为84.2%和57.9%,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1、2年无瘤生存率(52.8%,33.3%)较无亚临床转移灶者(94.7%,63.2%)低(P<0.01)。结论:肝癌亚临床转移灶的发生率较高,肿瘤内丰富的新生微血管是肿瘤发生肝内亚临床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病理大切片检测肝癌手术标本内亚临床转移灶可能是预测肝癌预后重要的病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亚临床转移灶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空间信息栅格SIG框架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唐宇 陈荦 +1 位作者 景宁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5-433,共9页
空间信息数据量大、处理复杂、难以共享的问题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挑战。空间信息栅格 (SpatialInformationGrid ,SIG)作为创新性的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 ,集成并拓展信息栅格、空间信息系统、Web服务等前沿技术 ,以“服务... 空间信息数据量大、处理复杂、难以共享的问题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挑战。空间信息栅格 (SpatialInformationGrid ,SIG)作为创新性的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 ,集成并拓展信息栅格、空间信息系统、Web服务等前沿技术 ,以“服务”为中心 ,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组织、分发、分析处理、应用、融合以及互操作 ,形成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集成。在给出SIG基本定义的基础上 ,明确了SIG技术要素和特征 ,探索并构建了开放性的SIG框架体系 ,重点研究了SIG中的空间数据共享和分析处理服务技术 ,为SIG相关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提供了总体框架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 SIG 服务 空间数据共享 空间分析处理服务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内的甲状腺癌(附20例报告) 被引量:23
15
作者 蒋宏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7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结节性
下载PDF
中国铜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被引量:20
16
作者 肖克炎 李景朝 +2 位作者 陈郑辉 严光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6,共7页
笔者等以1999年底的全国铜矿储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铜矿不同成矿类型的品位吨位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斑岩型铜矿的品位、吨位分形特征。在研究铜矿的品位吨位特征的基础上,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上集成 MRAK3计算方式,... 笔者等以1999年底的全国铜矿储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铜矿不同成矿类型的品位吨位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斑岩型铜矿的品位、吨位分形特征。在研究铜矿的品位吨位特征的基础上,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上集成 MRAK3计算方式,进行全国的铜矿资源量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铜矿床 品位 吨位 分形 矿产资源 经济定量评价 数字找矿模型
下载PDF
PCNA、p53蛋白在肝癌临床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锦清 张昌卿 +6 位作者 张亚奇 元云飞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李国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7,共3页
原发住肝癌易发生肝内转移,其术后复发率很高。为寻找有效的方法以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我们用抗p53和抗PCNA单克隆抗体对102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作免疫组化检测。本文分析了肝癌的不同病理形态,p53,PCNA情况,结果... 原发住肝癌易发生肝内转移,其术后复发率很高。为寻找有效的方法以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我们用抗p53和抗PCNA单克隆抗体对102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作免疫组化检测。本文分析了肝癌的不同病理形态,p53,PCNA情况,结果表明:PCNA指数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系,PCNA指数与肿瘤大小,肿瘤包膜,组织分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53的表达多见于大肝癌中,但与肿瘤包膜,组织分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CNA和p53的免疫组化方法虽然简单,但实用,能为预后和临床治疗提供有用的指标,高指数PCNA或高表达p53的肝癌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这些病人术后应接受积极的辅助治疗,术后的介人治疗(栓塞化疗)能降低其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栓塞 预后 PCNA P53 蛋白质
下载PDF
乳腺定位针在乳管内肿物定位中的价值(附53例报告)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杰 蒋宏传 +1 位作者 王克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2期113-114,117,共3页
目的评价硬性乳管镜下应用乳腺定位针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隆起样病变的定位效果。方法应用硬性乳管内镜和乳腺定位针对53例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隆起样病变进行定位,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53例乳头溢液病例均于硬性乳管镜... 目的评价硬性乳管镜下应用乳腺定位针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隆起样病变的定位效果。方法应用硬性乳管内镜和乳腺定位针对53例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隆起样病变进行定位,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53例乳头溢液病例均于硬性乳管镜下观察到肿物后放置乳腺定位针,全部获准确地切除病变导管。其中50例肿物获准确定位,占94.34%;3例定位针位置距肿物>2cm,占5.66%。结论硬性乳管内镜下应用乳腺定位针有助于确定病变导管和导管内肿物的位置,使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并完整地切除病灶,减少创伤,缩小手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定位针 乳管内肿物 定位 乳头溢液 导管内隆起样病变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P53和PCNA表达与临床分期、VCA/IgA、EA/IgA、放射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莫浩元 张昌卿 +3 位作者 张锋 洪明晃 孙折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51-1554,共4页
背景与目的: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一定关系。有关P53和PCNA与鼻咽癌临床分期、VCA/IgA、EA/IgA、放射敏感性和预后关系的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53和... 背景与目的: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一定关系。有关P53和PCNA与鼻咽癌临床分期、VCA/IgA、EA/IgA、放射敏感性和预后关系的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强度,并探讨其与上述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单纯放疗的鼻咽癌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强度,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其与临床分期、VCA/IgA、EA/IgA、放疗剂量36Gy时鼻咽肿物和颈淋巴结的消退情况及随访5年生存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80例单纯放疗鼻咽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92.5%,PCNA阳性表达率100%,PCNA表达强度与放疗中剂量达36Gy时鼻咽肿物和颈淋巴结的消退情况Mr和Pr有差异显著性(0.05>P>0.01),而P53则没有差异显著性(P>0.05);P53和PCNA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VCA/IgA、EA/IgA、以及三组生存期<3年、<5年、≥5年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P53和PCNA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PCNA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有关,而P53则与之无关;P53和PCNA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VCA/IgA、EA/IgA以及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鼻咽癌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119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马凤藻 +2 位作者 王克有 蒋宏传 李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的新途径。 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1980 年1 月至1998 年10 月治疗的SAP119 例按不同的治疗阶段... 目的 探索一种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的新途径。 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1980 年1 月至1998 年10 月治疗的SAP119 例按不同的治疗阶段分为三组。A组:1980 年1 月至1993 年10 月的手术治疗为主的手术组;B 组:1993 年10 月至1995 年10 月以周围静脉给药为主的非手术组;C组:1995 年10 月至1998 年10 月采用以区域性动脉灌注(localarterialinfussion,LAI) 给药为主的介入治疗组。结果 A组68 例,死亡14 例,病死率20% (14/68),B组20 例,死亡2 例,病死率10% (2/20),C组31 例,无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临床方案 静脉内输注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