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卞静霞 +1 位作者 楼建华 徐红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构建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包括设立总责护士岗位,医护联合查房,医护人员固定和专科化,营造"患儿第一"的病区文化,建立建设性解决冲突的机制,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性管理,... 目的探讨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构建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包括设立总责护士岗位,医护联合查房,医护人员固定和专科化,营造"患儿第一"的病区文化,建立建设性解决冲突的机制,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性管理,提升医护人员能力等。结果实施1年后,患儿平均住院日较实施前缩短1.7d,床位周转率、使用率、出院人数和手术人数均增加1倍,护士工作满意度提升5.6%。结论在不增加医护人员人力的情况下,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 总责护士 医护联合查房 专科化管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针对小儿骨科夜间急诊手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品管圈方法设计及改善 被引量:1
2
作者 卞静霞 徐琼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231-1232,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小儿骨科夜间急诊手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质量管理小组。针对夜间急诊手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展开现状调查,搜集数据,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对效果进行分...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小儿骨科夜间急诊手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质量管理小组。针对夜间急诊手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展开现状调查,搜集数据,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儿骨科夜间急诊手术患儿家长试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从87%提升到96%。护士的综合能力及病患满意度都有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方法,对小儿骨科夜间急诊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有效规范了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时机、方法和过程,提高了小儿骨科夜间急诊手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夜间急诊手术 健康教育 知晓率
下载PDF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28
3
作者 周琼 黎桦 +1 位作者 盛玉萍 《高教论坛》 2003年第1期85-87,共3页
本文阐述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
关键词 植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 实验室
下载PDF
PP333对木薯生长、光合和蒸腾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许鸿源 +1 位作者 白坤栋 施力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木薯品种GR911作实验材料,于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PP333溶液500 mg / L和1000 mg / L。结果表明,PP333处理可抑制木薯地上部生长,使植株矮化,叶面积减小。但是比叶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及蒸腾强度比对照明显增加,叶片... 以木薯品种GR911作实验材料,于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PP333溶液500 mg / L和1000 mg / L。结果表明,PP333处理可抑制木薯地上部生长,使植株矮化,叶面积减小。但是比叶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及蒸腾强度比对照明显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根/冠比值增大,利于同化产物的累积和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333 木薯 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下载PDF
吲哚丁酸对木薯生长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许鸿源 +3 位作者 施力军 白坤栋 黄春燕 周文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用50㎎/L吲哚丁酸浸泡木薯种茎,可增加木薯的株高和茎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并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而使叶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降低。最终提高木薯根冠比值和经济系数。
关键词 吲哚丁酸 木薯 生长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下载PDF
多效唑对木薯若干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鸿源 +2 位作者 江翠平 施力军 白坤栋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2-205,共4页
为探讨提高木薯抗旱能力的化学调控技术,以GR911品种作材料,于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500mg/L和1000mg/L多效唑(PP333)溶液,结果表明:PP333显著提高木薯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脯氨酸(prol.)的含... 为探讨提高木薯抗旱能力的化学调控技术,以GR911品种作材料,于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500mg/L和1000mg/L多效唑(PP333)溶液,结果表明:PP333显著提高木薯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脯氨酸(prol.)的含量,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从而证明,叶面喷施PP333可以有效提高木薯适应干旱逆境的潜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多效唑 抗旱性 化学调控
下载PDF
玉米纹枯病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文亮 程伟东 +3 位作者 许鸿源 江禹奉 覃兰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6期331-336,共6页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玉米纹枯病的病原、发生规律、侵染途径、危害、防治、抗病机制及抗源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对目前该病研究中存在的抗源较少、防治效果较差、基础理论研究欠缺等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 研究现状 基础理论研究 发生规律 侵染途径 研究进展 抗源筛选 抗病机制 防治效果 研究方向 国内外 病原
下载PDF
LFS、N^6-BA和KT在罗汉果组织培养中不同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鸿源 +4 位作者 何冰 蓝桃菊 余乃明 陈亮 沙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9,共4页
为改进罗汉果组培技术,以脱毒植株带腋芽茎段作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LFS、N6-BA和KT进行单因子对比试验。结果:(1)LFS 0.2 mg/L可以促进外植体腋芽迅速萌动生长,成苗率可达90%以上,愈伤组织发生少。在继代培养中,LFS 0.2 mg/... 为改进罗汉果组培技术,以脱毒植株带腋芽茎段作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LFS、N6-BA和KT进行单因子对比试验。结果:(1)LFS 0.2 mg/L可以促进外植体腋芽迅速萌动生长,成苗率可达90%以上,愈伤组织发生少。在继代培养中,LFS 0.2 mg/L能直接诱导不定根的发生,无需添加任何生长素。(2)BA 0.2 mg/L和KT 0.2 mg/L则使外植体长大量愈伤组织,腋芽萌发迟缓,成苗率不足30%。BA 0.2 mg/L和KT 0.2 mg/L在继代培养中,都抑制不定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组织培养 灵发素 激动素 N^6-苄基腺嘌呤
下载PDF
不同再制造渠道下的两阶段闭环供应链决策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朗 +1 位作者 汪传旭 陈伟宏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7-593,600,共8页
考虑消费者对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支付意愿存在差异,针对零售商主导的两阶段闭环供应链系统,通过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由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作为再制造主体的决策模型,进而探讨了不同再制造渠道下的最优决策。通过理论... 考虑消费者对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支付意愿存在差异,针对零售商主导的两阶段闭环供应链系统,通过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由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作为再制造主体的决策模型,进而探讨了不同再制造渠道下的最优决策。通过理论和算例分析,发现再制造努力程度与再制造偏好程度的变化对不同再制造渠道下的两阶段闭环供应链成员定价与再制造决策是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偏好 再制造渠道 闭环供应链 STACKELBERG博弈
下载PDF
IBA和CC单独及配合使用对木薯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苏爱娟 +4 位作者 许鸿源 白坤栋 施力军 何冰 江翠平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探讨IBA和CC对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本研究。共分3组处理:①50mg/L IBA浸种;②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 CC;③50mg/L IBA浸种+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CC;④CK为清水。结果表明:处理①能促进苗期根系发达,根系活... 为探讨IBA和CC对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本研究。共分3组处理:①50mg/L IBA浸种;②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 CC;③50mg/L IBA浸种+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CC;④CK为清水。结果表明:处理①能促进苗期根系发达,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处理①、②、③都能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高Chla/Chlb和Chl/Car比值和Pn,其有效程度顺序为IBA+CC>CC>IBA>CK。各组处理都使Fv/Fm和Fv/F0比值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这对提高Pn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吲哚丁酸 氯化胆碱 光合作用 根系活力
下载PDF
IBA和MET单独与配合使用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鸿源 +3 位作者 白坤栋 韦贵秀 陆兰娇 江翠平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在 5 0 mg/L吲哚丁酸 (IBA)浸种的基础上 ,于块根膨大期配合叶面喷施 5 0 0 mg/L和 1 0 0 0 mg/L多效唑 (MET) ,结果表明 ,可使木薯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 1 8.8%和 2 0 .5 % ,块根淀粉含量则相应提高 6.8%和 9.0 % ,均达 0 .0 5显著水平 ... 在 5 0 mg/L吲哚丁酸 (IBA)浸种的基础上 ,于块根膨大期配合叶面喷施 5 0 0 mg/L和 1 0 0 0 mg/L多效唑 (MET) ,结果表明 ,可使木薯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 1 8.8%和 2 0 .5 % ,块根淀粉含量则相应提高 6.8%和 9.0 % ,均达 0 .0 5显著水平 ;而单独用 5 0 mg/L IBA浸种或只在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 5 0 0 mg/L和1 0 0 0 mg/L MET,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效果均不及 IBA和 MET的配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IBA MET 化学调控 产量 淀粉含量 浸种 块根 叶面喷施 吲哚丁酸 多效唑 植物生长促进剂
下载PDF
多效唑和缩节胺对罗汉果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泽平 +4 位作者 许鸿源 梁琼月 韦战飞 刘超 余乃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4-327,共4页
为探索多效唑(MET)和缩节胺(DPC)对罗汉果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MET 50 mg.L-1和DPC 1500 mg.L-1,在植株上棚去顶后,进行叶面喷施,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MET和DPC均能提高罗汉果... 为探索多效唑(MET)和缩节胺(DPC)对罗汉果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MET 50 mg.L-1和DPC 1500 mg.L-1,在植株上棚去顶后,进行叶面喷施,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MET和DPC均能提高罗汉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增加罗汉果果实干物质,尤其是甜甙和总糖含量,果实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效唑 缩节胺 光合参数 品质
下载PDF
三七叶器官获得胚状体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鸿源 蒙爱东 +4 位作者 何冰 蓝桃菊 沙坡 许鸿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研究和改进三七组培技术。方法:以三七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以MS+2,4-D1.5mg·L^-1为基本培养基,再分别添加LFS,BA,KT或ZT各0.5mg·L^-1,于暗处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再在光下培养,诱导胚状体萌发... 目的:研究和改进三七组培技术。方法:以三七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以MS+2,4-D1.5mg·L^-1为基本培养基,再分别添加LFS,BA,KT或ZT各0.5mg·L^-1,于暗处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再在光下培养,诱导胚状体萌发成苗。结果与结论:只有添加LFS的培养基能诱导胚状体发生,45-60d是高峰期,最终发生率达85%左右,叶片愈伤组织优于叶柄愈伤组织。胚状体在光下培养,多数可以转绿萌发,30%可以发育成健壮的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发素 三七叶器官 胚状体 再生植株
下载PDF
有机无机氮农田环境效应与减肥增效途径综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诗 李婷婷 +5 位作者 胡钧铭 俞月 张俊辉 郑富海 徐美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3-49,共7页
无机氮有机氮影响土壤矿化环境,以无机氮肥投入占比过高的集约化生产,给农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评估有机、无机氮投入的农田环境效应,对优化集约化生产实现减肥增效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土壤氮环境承载效应... 无机氮有机氮影响土壤矿化环境,以无机氮肥投入占比过高的集约化生产,给农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评估有机、无机氮投入的农田环境效应,对优化集约化生产实现减肥增效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土壤氮环境承载效应、溢出效应及平衡机制,通过文献梳理农田氮转化、输出等过程,分析生态环境效应。发现过量无机氮投入易产生土壤酸化、温室效应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等严峻的环境问题;适量有机肥投入利于土壤氮稳定供应、增强土壤健康;有机氮无机氮配施利于降低活性氮损失、减轻环境污染,同步降低化学氮肥用量,提出了构建与种植制度匹配的氮调控生产模式、建立新型氮高效绿色施肥方法等集约化生产重要减肥增效途径,利于实现农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农田 无机氮 有机氮 环境效应 减肥增效
下载PDF
蔓性千斤拔的快速繁殖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鸿源 梁琼月 +5 位作者 何冰 余乃明 谢汉长 伍燕辉 唐丽雪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千斤拔快繁技术。方法:以种子为外植体,分别进行砂纸摩擦、稀H2SO4和稀NaOH浸泡。然后接种到添加有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结果(1)用砂纸磨破种皮发芽率最高,达96%;(2)继代适宜培养基为MS+BA0.3mg/L+NAA(0.1~0.2)mg/L,... 目的:研究千斤拔快繁技术。方法:以种子为外植体,分别进行砂纸摩擦、稀H2SO4和稀NaOH浸泡。然后接种到添加有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结果(1)用砂纸磨破种皮发芽率最高,达96%;(2)继代适宜培养基为MS+BA0.3mg/L+NAA(0.1~0.2)mg/L,25d增殖倍数达4.5。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NAA0.05mg/L,25d发根率达92.6%。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等氮替代施入生物炭对南方免耕早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诗 张俊辉 +5 位作者 胡钧铭 李婷婷 徐美花 马洁萍 陆展彩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3-875,共13页
生物炭是新型外源有机底物,其稳定性好,吸附性强,富含碳营养物,常作为固碳减排的重要有机资源。中国南方早籼稻产量高,雨热同期且种植制度独特,2021-2022年试验在典型籼稻区南宁开展,共设置3种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不施肥;无机氮投... 生物炭是新型外源有机底物,其稳定性好,吸附性强,富含碳营养物,常作为固碳减排的重要有机资源。中国南方早籼稻产量高,雨热同期且种植制度独特,2021-2022年试验在典型籼稻区南宁开展,共设置3种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不施肥;无机氮投入(T1,化肥)处理:化肥施用量为常规施肥水平,复合肥800kg·hm^(-2),尿素260.87kg·hm^(-2),钾肥193.55kg·hm^(-2);无机氮配施有机氮(T2,生物炭+化肥)处理:生物炭4000kg·hm^(-2),复合肥738.67kg·hm^(-2),尿素146.09kg·hm^(-2),钾肥34.19kg·hm^(-2)。本研究在水稻插秧5d后,采用分离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定期监测水稻生育期内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解析其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排放当量及水稻产量性状,探讨等氮替代施入生物炭对南方早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水稻产量的影响,为优化集约化早籼稻低碳种植和减肥增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生物炭能降低稻田土壤CH_(4)、CO_(2)排放,通过减缓CH_(4)排放而减小综合排放当量。化肥配施生物炭可减缓单施化肥引起的温室气体碳源增排效应,其减缓CO_(2)排放的延后效应较明显,生物炭处理(T2)中,与化肥处理(T1)相比,2021年CH_(4)最大排放通量降低41.38%,累计排放量降低31.25%,2022年最大排放通量降低50.50%,累计排放量显著降低50%,2a的综合排放当量显著低于T1处理;2021年CO_(2)最大排放通量、累计排放量分别比T1处理减小57.38%和37.68%,2022年比T1处理分别相应减小16.06%和35.52%。(2)生物炭可抑制N_(2)O排放,显著降低累计排放量,减小氮源排放当量。与T1处理对比,T2处理2021年N_(2)O最大排放通量减小5.43%,而累计排放量显著降低33.53%;2022最大排放通量减小73.75%,累计排放量显著降低54.33%。(3)生物炭利于集约化早籼稻种植结构优化,提升早籼稻生产力。生物炭投入稻田2a后,增产效果明显,T2处理的理论产量为T1处理的1.02~1.33倍,实际产量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生物炭 低碳优化 集约化稻田 早籼稻
下载PDF
罗汉果—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焱芝 +5 位作者 许鸿源 许皓翔 盘丰平 徐晶 高川 龚银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生长后期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生长后期略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生姜 间作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黄腐酸钾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赖洪敏 罗刚 +6 位作者 林北森 王五权 韦忠 周文亮 高华军 陆亚春 《腐植酸》 2017年第5期35-39,共5页
为揭示黄腐酸钾对烤烟提质增效的作用,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黄腐酸钾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钾含量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钾,最大叶叶面积比对照增加9.9%~23.0%,烤后烟叶评吸得分提高0.9%~8.8%,中上等烟比例提高8... 为揭示黄腐酸钾对烤烟提质增效的作用,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黄腐酸钾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钾含量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钾,最大叶叶面积比对照增加9.9%~23.0%,烤后烟叶评吸得分提高0.9%~8.8%,中上等烟比例提高8.5%~14.0%,产值增加22.3%~31.6%。施黄腐酸钾能促进烤烟叶片发育,改善烤后烟叶评吸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 烤烟 品质
原文传递
罗汉果鲜花粉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贾红林 +4 位作者 许鸿源 万秀勇 何冰 梁琼月 龚银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索罗汉果鲜花粉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复配液,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罗汉果鲜花粉进行不同时间的组织培养,测定萌发率。【结果】罗汉果鲜花粉的适宜培养基为:蔗糖15%+硼酸200mg/L,pH6.5。该培... 【目的】探索罗汉果鲜花粉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复配液,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罗汉果鲜花粉进行不同时间的组织培养,测定萌发率。【结果】罗汉果鲜花粉的适宜培养基为:蔗糖15%+硼酸200mg/L,pH6.5。该培养基培养的鲜花粉在常温27~32℃下萌发率达77.6%,适合当天授粉使用;在冰壶或冰箱5~8℃下冷藏15d,萌发率仍有52.8%,适用于应对花期不遇和异地调粉。【结论】罗汉果花粉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低温可使萌发率的下降显著减慢;硼酸可以促进罗汉果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伸长,提高花粉的萌发率;罗汉果鲜花粉不宜在碱性环境中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花粉 培养基 萌发率
下载PDF
吲哚丁酸和氯化胆碱对木薯形态、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鸿源 +2 位作者 苏爱娟 白坤栋 施力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探讨吲哚丁酸(IBA)和氯化胆碱(CC)对木薯生长的影响,以GR911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单独IBA浸种,单独叶面喷施CC和在IBA浸种基础上喷施CC的试验。结果表明,IBA和CC可使木薯的株高增高3.2%~12.1%、茎节数增加2.3%~12.8%、主茎直径增加5... 为探讨吲哚丁酸(IBA)和氯化胆碱(CC)对木薯生长的影响,以GR911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单独IBA浸种,单独叶面喷施CC和在IBA浸种基础上喷施CC的试验。结果表明,IBA和CC可使木薯的株高增高3.2%~12.1%、茎节数增加2.3%~12.8%、主茎直径增加5.9%~15.4%、绿叶数增加7.3%~23.5%、块根产量提高14.6%~33.8%、块根淀粉含量提高1.7%~7.1%。从而说明IBA和CC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对木薯的生长、产量形成和淀粉积累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丁酸 氯化胆碱 木薯 形态 产量 淀粉含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