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主义与组织研究:基于恩格斯关于战争与社会的著述
1
作者
刘畅(
译
)
凌
菲
霞
(
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24,共14页
通过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可以探讨保罗·阿德勒(Paul Adler)倡议的对组织研究领域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式”(paleo-Marxist)创新。恩格斯对军事组织、文化、领导和管理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克里木战争中各方实力的分析值得重点关注。尽管...
通过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可以探讨保罗·阿德勒(Paul Adler)倡议的对组织研究领域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式”(paleo-Marxist)创新。恩格斯对军事组织、文化、领导和管理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克里木战争中各方实力的分析值得重点关注。尽管恩格斯在这些著作中通常只是稍微体现马克思主义式观点,但它们阐明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分析形式,打破了学界在语言转向后广泛流传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性批评。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对民族、阶级、种族和性别主体性进行了有力而细致的分析,在(新兴的)资本主义语境中,组织文化正是通过这些主体性再生产出来的。尽管恩格斯把握到了现代军事组织的资本主义形式,但他并未将这些组织文化还原为对这种形式的机械再生产。相反,他认为,虽然生产方式规定组织运作的框架,但这些组织也总是通过特殊文化和具体个体来运作的,而个体的操作与行动是可以接受内在批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马克思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恩格斯
军事著述
组织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卢卡奇政治哲学的方法论困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亚伦·贾
菲
凌
菲
霞
(
译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8,共12页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章节"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试图在革命的"无产阶级立场"中解决资产阶级哲学的二律背反问题。然而,在推导这种无产阶级立场的过程中,卢卡奇运用的策略是把合乎哲学规定的逻...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章节"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试图在革命的"无产阶级立场"中解决资产阶级哲学的二律背反问题。然而,在推导这种无产阶级立场的过程中,卢卡奇运用的策略是把合乎哲学规定的逻辑必然性移置到了蕴含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革命实践的可能性那里。而且,由于这种无产阶级立场是作为资产阶级二律背反的必然解决方案而被规定的,所以它是通过某种单一性方式而不是通过其明显的多样性方式被构想出来的。因此,作为调节社会总体并使之超越二律背反的关键中介方式,"无产阶级立场"只能反思性地被提出,并且只能片面地被规定。尽管许多人已经阐发过:如果以被赋予的意识或由党规定的意识而不是其经验性意识来规定无产阶级,那么会由此引发哪些逻辑问题、社会分析问题和政治问题。但是,鲜有人指出,因为"无产阶级立场"是针对一个哲学问题进行抽象推导而得出的解决方案,所以正是"无产阶级立场"这一概念本身才是这些问题的来源。事实上,通过可能性模态发挥作用的社会历史规定能够解决卢卡奇陷入二律背反的无产阶级立场的规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必然性
可能性
无产阶级
社会历史规定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克思主义与组织研究:基于恩格斯关于战争与社会的著述
1
作者
刘畅(
译
)
凌
菲
霞
(
译
)
机构
英国伦敦南岸大学政治学系(英国伦敦)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24,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历史性质与当代价值研究”(20JJD71000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欧洲马克思传记史研究”(GD24YZX05)。
文摘
通过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可以探讨保罗·阿德勒(Paul Adler)倡议的对组织研究领域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式”(paleo-Marxist)创新。恩格斯对军事组织、文化、领导和管理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克里木战争中各方实力的分析值得重点关注。尽管恩格斯在这些著作中通常只是稍微体现马克思主义式观点,但它们阐明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分析形式,打破了学界在语言转向后广泛流传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性批评。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对民族、阶级、种族和性别主体性进行了有力而细致的分析,在(新兴的)资本主义语境中,组织文化正是通过这些主体性再生产出来的。尽管恩格斯把握到了现代军事组织的资本主义形式,但他并未将这些组织文化还原为对这种形式的机械再生产。相反,他认为,虽然生产方式规定组织运作的框架,但这些组织也总是通过特殊文化和具体个体来运作的,而个体的操作与行动是可以接受内在批判的。
关键词
古典马克思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恩格斯
军事著述
组织研究
Keywords
paleo-Marxism
mechanical materialism
Engels
military writings
organization study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A8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E0 [军事—军事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卢卡奇政治哲学的方法论困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亚伦·贾
菲
凌
菲
霞
(
译
)
机构
美国茱莉亚学院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8,共12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21世纪国外马克思传范式研究与代表作翻译”(2021T14077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项目“马克思传记史研究”(2020M673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章节"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试图在革命的"无产阶级立场"中解决资产阶级哲学的二律背反问题。然而,在推导这种无产阶级立场的过程中,卢卡奇运用的策略是把合乎哲学规定的逻辑必然性移置到了蕴含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革命实践的可能性那里。而且,由于这种无产阶级立场是作为资产阶级二律背反的必然解决方案而被规定的,所以它是通过某种单一性方式而不是通过其明显的多样性方式被构想出来的。因此,作为调节社会总体并使之超越二律背反的关键中介方式,"无产阶级立场"只能反思性地被提出,并且只能片面地被规定。尽管许多人已经阐发过:如果以被赋予的意识或由党规定的意识而不是其经验性意识来规定无产阶级,那么会由此引发哪些逻辑问题、社会分析问题和政治问题。但是,鲜有人指出,因为"无产阶级立场"是针对一个哲学问题进行抽象推导而得出的解决方案,所以正是"无产阶级立场"这一概念本身才是这些问题的来源。事实上,通过可能性模态发挥作用的社会历史规定能够解决卢卡奇陷入二律背反的无产阶级立场的规定性问题。
关键词
卢卡奇
必然性
可能性
无产阶级
社会历史规定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主义与组织研究:基于恩格斯关于战争与社会的著述
刘畅(
译
)
凌
菲
霞
(
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卢卡奇政治哲学的方法论困境
亚伦·贾
菲
凌
菲
霞
(
译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