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的知识论 被引量:8
1
作者 冷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7,共4页
孔子的知识论具有仁智合一、上下通贯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认知的目的是为己与成人,认知的对象是意义世界,认知的原则是德性优先与自觉志道,认知的途径是一以贯之与下学上达。孔子的知识论初步确立了儒家的认识论、知识论范式。
关键词 仁智合一 意义世界 一以贯之
下载PDF
科学的智慧向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冷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1,共4页
科学是冯契先生智慧说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认识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过程中,科学 知识既是智慧的基础,又构成了通向智慧的环节。冯先生通过对科学和哲学关系、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科学发现的逻辑的论述,揭示... 科学是冯契先生智慧说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认识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过程中,科学 知识既是智慧的基础,又构成了通向智慧的环节。冯先生通过对科学和哲学关系、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科学发现的逻辑的论述,揭示了科学知识和智慧相统一、理论化为德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知识和智慧 科学和哲学
下载PDF
论“观象制器”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冷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4-17,共4页
“观象制器”由《周易·系辞传》提出,历代易学家对此有不同注解。本文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它的意义。一“象”在《周易》中有不同的内涵:概括起来不外三种: 一是指物象,即事物运动变化所呈现出的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的现象(包括物... “观象制器”由《周易·系辞传》提出,历代易学家对此有不同注解。本文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它的意义。一“象”在《周易》中有不同的内涵:概括起来不外三种: 一是指物象,即事物运动变化所呈现出的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的现象(包括物质实体),如“仰观象于天”;“天垂象,见吉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天成象”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物象在《系辞传》中多指天象。而地上之物则以形言之。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形谓山川草木也。“朱熹在注解《系辞》时也说:“象者,日月星辰之属。形者,山川动植之属”。不过,《系辞》虽注重天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象制器 六十四卦 周易 方法论意义 系辞 卦象 圣人 易学 八卦 阴阳变化
下载PDF
周敦颐之诚:从他律到自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冷天 李震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2-76,共5页
周敦颐依据《周易》与《中庸》等儒家经典文本,沿着儒家"天人一体"的思维路数,通过对"诚"的阐释,打通了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隔碍,既夯实了孔子儒家道德普遍性的根据,又凸显了儒家追求道德主体自觉自愿的精神。
关键词 周敦颐 他律 自律
下载PDF
格物致知意义生成的多元维度
5
作者 冷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大学》文本"格物致知"意义的缺乏,为后人留下了较大的诠释空间;汉字的多义性使得"格物致知"的意义生成呈现出多元的维度,在时间中展开为哲学史中诸家的诠释意义;诠释的前理解则是基于孔子的仁智合一、生知学知的... 《大学》文本"格物致知"意义的缺乏,为后人留下了较大的诠释空间;汉字的多义性使得"格物致知"的意义生成呈现出多元的维度,在时间中展开为哲学史中诸家的诠释意义;诠释的前理解则是基于孔子的仁智合一、生知学知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致知 能知与所知 意义生成
下载PDF
格物致知在明清的意义转换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爱娟 冷天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格物致知是理学中一个道德形上学命题,但在明清之际逐渐发生了知识论、方法论意义转换。不过这种转换是在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语境中实现的。意义转换一方面彰显了传统格物致知的知识论意义;另一方面也削弱和消解了内在的传统道德形上学意... 格物致知是理学中一个道德形上学命题,但在明清之际逐渐发生了知识论、方法论意义转换。不过这种转换是在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语境中实现的。意义转换一方面彰显了传统格物致知的知识论意义;另一方面也削弱和消解了内在的传统道德形上学意义,标志着理学道德形上学解构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合法化 解构
下载PDF
科学在冯友兰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7
作者 冷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5-8,共4页
冯友兰先生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曾大量论述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冯先生这方面的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二十年代,冯先生认为科学与哲学是一个互动关系;三四十年代,冯先生在二者关系上有割裂二者的倾向;八十年代,冯先生在马克思... 冯友兰先生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曾大量论述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冯先生这方面的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二十年代,冯先生认为科学与哲学是一个互动关系;三四十年代,冯先生在二者关系上有割裂二者的倾向;八十年代,冯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上,强调二者的互动统一。冯先生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述实际上是走了一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路线。它表明冯先生的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前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冯友兰哲学 科学观 科学与哲学 互动关系
下载PDF
科学视域中的朱熹与康德
8
作者 冷天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0,共3页
康德和朱熹都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科学素养,由于两人所依据科学的时代差异,他们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在处理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时表现出“分”与“合”的不同取向。他们对东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科学知识 科学素养 “分”与“合”
下载PDF
哲学教学:从“习得”到“自得”
9
作者 冷天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61-163,共3页
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高等学校的哲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智慧。哲学教学要以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培养学生的德性、提高学生的境界为目的,要使学生从"习德"到"自得",化哲学知识为人生智慧。教师在教... 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高等学校的哲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智慧。哲学教学要以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培养学生的德性、提高学生的境界为目的,要使学生从"习德"到"自得",化哲学知识为人生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习得 自得
下载PDF
儒家“礼禁”自然的生态学意蕴
10
作者 冷天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3,共5页
具有道德与法律功能的禁忌是建立在对禁忌物象和事象的可敬可畏基础上的。传统儒家之"礼"源于农耕文明下先民对天、地、祖先的敬畏之情。在先民祭天祀地敬祖先的"礼"文化中,设置了许多对天地等自然物事的禁忌,体现... 具有道德与法律功能的禁忌是建立在对禁忌物象和事象的可敬可畏基础上的。传统儒家之"礼"源于农耕文明下先民对天、地、祖先的敬畏之情。在先民祭天祀地敬祖先的"礼"文化中,设置了许多对天地等自然物事的禁忌,体现了儒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爱护自然、谐和自然的生态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禁 敬畏 生态理念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的神秘文化之“魅”
11
作者 冷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现代语境中,神秘文化是与科学技术相对立的一个语词。但是在古代自然科学没有细分化为学科的情况下,科学技术与神秘文化具有同源同质性。神秘文化不仅是科学技术产生的源泉,也是科学技术发挥效应和传播的途径。在当代人们借助科学技... 在现代语境中,神秘文化是与科学技术相对立的一个语词。但是在古代自然科学没有细分化为学科的情况下,科学技术与神秘文化具有同源同质性。神秘文化不仅是科学技术产生的源泉,也是科学技术发挥效应和传播的途径。在当代人们借助科学技术肆无忌惮破坏自然地时候,科学技术有必要重返神秘文化之"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神秘文化 神魅
下载PDF
合法化的解构——格物致知在明清的意义转换
12
作者 冷天 姚爱娟 《朱子学刊》 2005年第1期254-268,共15页
国家统治意识形态的解构不同于国家机器的解构,它常常是在合法的统治意识形态的语境中,采取一种'非革命'的形式而渐渐进行的。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作为国家的统治意识形态已出现了解构的征兆。格物致知意义的转换,便是其中一道很... 国家统治意识形态的解构不同于国家机器的解构,它常常是在合法的统治意识形态的语境中,采取一种'非革命'的形式而渐渐进行的。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作为国家的统治意识形态已出现了解构的征兆。格物致知意义的转换,便是其中一道很深的裂纹。不过在合法化的语境中,此裂纹被遮蔽了。一相对于佛、道思想来说,儒家思想具有典型的理性主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裂纹 国家 解构 合法化 理性主义 语境
原文传递
科学与道德视野下的格物致知诠释
13
作者 冷天 郭厚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格物致知并没有随着清朝制度的解体而退出思想的视野,其道德与知识的隐喻在现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外化为科学与哲学、科学与道德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视野中,冯友兰、牟宗三、钱穆、胡适等对此作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 科学与道德 格物致知 儒家思想
下载PDF
程朱理学对宋明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
14
作者 冷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程朱理学对宋明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冷天吉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繁荣的景象,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明末以后才逐渐落后。对于落后的原因,有人归咎于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一开始就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阻... 程朱理学对宋明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冷天吉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繁荣的景象,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明末以后才逐渐落后。对于落后的原因,有人归咎于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一开始就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本文认为:程朱理学在宋元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 格物穷理 观念环境 朱熹 金元四大医家 哲学思想 《格致余论》 宋元时期
下载PDF
科学视域中的康德和朱熹
15
作者 冷天 《朱子学刊》 2003年第1期87-96,共10页
朱熹和康德是东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两人都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科学素养。从科学学的视角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也许更能彰显两人道德形上学方面的特色以及这种特色对中西科技发展的影响。一当我们不抱任何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来审视... 朱熹和康德是东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两人都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科学素养。从科学学的视角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也许更能彰显两人道德形上学方面的特色以及这种特色对中西科技发展的影响。一当我们不抱任何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来审视这两位东西哲人时,我们常仰止于其高深的道德形上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 视域 特色 科学素养 科技 视角 上学
原文传递
二程格物穷理蕴含的知识与道德关系问题
16
作者 冷天 《儒学与文明》 2021年第1期75-84,共10页
通过理性认知能否把握形上的本体,自然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否有益于德性的培养,道德践行是否依赖道德理性是中外古今哲学家在知识与道德关系上追问的主要问题。二程在对格物致知的诠释中开启了对这些问题的自觉探讨。
关键词 格物致知 知识 道德
原文传递
儒家礼制的生态学意蕴
17
作者 冷天 李震南 《儒学与文明》 2016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传统儒家礼义文化具有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双重功用,其中在规范和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存在着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体现了先民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谐和自然的价值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学意蕴。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既不能... 传统儒家礼义文化具有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双重功用,其中在规范和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存在着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体现了先民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谐和自然的价值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学意蕴。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既不能单纯依靠科技进步,也不能单纯依靠法律建设,还必须大力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以高度的道德信仰科学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此,儒家礼制所蕴含的生态学意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礼制 生态学意蕴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易传》的技术统治隐喻
18
作者 冷天 冷万豪 《儒学与文明》 2018年第1期215-222,共8页
《易传》不仅反映了儒家的德治思想,也反映了儒家的'技治'思想。《系辞传》的'制器尚象'表面是对卦象指导人们器物发明功能的肯定,实质上是一个儒家技术统治思想的隐喻,体现了儒家对政治统治合法性问题的反思。
关键词 《易传》 制器尚象 技术崇拜 技术统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