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优化烟叶多糖磷酸化工艺及保润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艾绿叶 任天宝 +2 位作者 冯雪 宋晶 姬小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65-2071,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烟叶多糖,在单因素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磷酸化烟叶多糖的工艺条件,再分别以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蒸馏水和丙二醇为保润剂,对比其在烟丝上的持水性能,最后,对烟叶多糖和磷酸化烟叶多糖进行评吸。结果表明:制备...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烟叶多糖,在单因素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磷酸化烟叶多糖的工艺条件,再分别以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蒸馏水和丙二醇为保润剂,对比其在烟丝上的持水性能,最后,对烟叶多糖和磷酸化烟叶多糖进行评吸。结果表明:制备磷酸化烟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1h,反应温度95℃,pH=9.0,磷酸化烟叶多糖中磷酸根质量分数平均为11.68%。持水性能大小为磷酸化烟叶多糖>烟叶多糖>丙二醇>蒸馏水。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添加磷酸化烟叶多糖对改善卷烟评吸品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烟叶多糖 磷酸化 保润 感官评价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中药强志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苗苗 魏盛 +1 位作者 冯雪 吴建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65-256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志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SPF级)60只,采用慢性温和应激法(C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据旷场实验及糖水偏嗜实验基数期数据随机分成5组,灌胃给药,... 目的探讨强志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SPF级)60只,采用慢性温和应激法(C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据旷场实验及糖水偏嗜实验基数期数据随机分成5组,灌胃给药,每日一次。以体质量检测大鼠生理代谢情况,糖水偏嗜实验检测模型大鼠兴趣缺失情况,旷场实验检测运动和探究行为情况;Elisa检测CRH、ACTH、CORT等HPA轴激素含量;ELISA检测海马、下丘脑、额叶皮层5-HT、NE、DA含量。结果行为参数方面:相较于模型组,强志胶囊的大、小剂量组体质量、糖水偏嗜系数及旷场总路程、中央区路程、直立次数均显著升高(P<0.001)。神经生化指标方面:相较于模型组,强志胶囊大、小剂量组大鼠血清中CRH、ACT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01),CORT含量无显著变化。单胺神经递质方面:5-HT在额叶皮层含量显著降低(P<0.001);DA在额叶、下丘脑、海马三个脑区均显著性降低(P<0.001);NE在额叶皮层内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下丘脑内含量升高(P<0.05)。结论强志胶囊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情绪异常行为,其作用可能与强志胶囊可以调节HPA轴功能,影响中枢单胺神经递质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强志胶囊 HPA轴激素 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羧甲基烟叶多糖的持水性及热解产物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艾绿叶 冯雪 +3 位作者 潘婷婷 张昊 宋晶 姬小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6,共6页
将烟叶多糖进行羧甲基化,并将其添加至烟丝中,开展物理持水性能测定;同时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烟叶多糖和羧甲基烟叶多糖的热裂解产物进行初步分析。持水性能结果为:在低湿条件下,4份样品烟丝含水率由大到小为... 将烟叶多糖进行羧甲基化,并将其添加至烟丝中,开展物理持水性能测定;同时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烟叶多糖和羧甲基烟叶多糖的热裂解产物进行初步分析。持水性能结果为:在低湿条件下,4份样品烟丝含水率由大到小为羧甲基烟叶多糖>甘油>烟叶多糖>空白;高湿条件下,烟丝含水率由大到小为甘油>空白>烟叶多糖>羧甲基烟叶多糖。持水结果表明羧甲基烟叶多糖在高湿或低湿条件下均能减缓烟丝含水率变化;Py-GC/MS检测结果表明,烟叶多糖的裂解产物有55种,羧甲基烟叶多糖裂解产物有43种,且两种多糖均可以产生糠醛、吡啶等致香物质,与烟叶多糖的裂解产物相比,羧甲基烟叶多糖甲苯、苯酚等致癌成分产生量较少。羧甲基烟叶多糖具有较好的持水效果,且经过高温裂解后,能产生对卷烟烟气有贡献的香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多糖 羧甲基烟叶多糖 持水性 热裂解
下载PDF
赖氨大黄酸通过调控miRNA表达水平抑制HBV增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荣花 王密斯 +6 位作者 王琳 冯雪 郝晓方 甄永占 李琳 陈静 章广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9期2817-2819,2822,共4页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增殖及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为研究赖氨大黄酸抗HBV作用机制奠定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将HepG2.2.15细胞分为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0、40、80μmol/L赖氨大黄酸)及不加赖氨大黄...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增殖及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为研究赖氨大黄酸抗HBV作用机制奠定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将HepG2.2.15细胞分为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0、40、80μmol/L赖氨大黄酸)及不加赖氨大黄酸的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h收获上清液,采用四唑氮化合物(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RT-PCT)检测其中HBV DNA的拷贝数及miR-210、miR-185、miR-199a-3p、miR-370、miR-196a、miR-184、miR-217的表达水平。miR-210、miR-185、miR-199a-3p、miR-370、miR-196a、miR-184、miR-217反义链(ASO)分别转染HepG2.2.15细胞后,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没有对HepG2.2.15细胞的增殖活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赖氨大黄酸抑制了HBsAg的产生和HBV的增殖。20μmol/L的赖氨大黄酸明显促进了miR-210、miR-185、miR-199a-3p的表达,而抑制了miR-370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大黄酸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miRNA的表达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增殖和HBsAg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大黄酸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下载PDF
miR-185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密斯 张荣花 +5 位作者 王琳 孔艺璇 冯雪 刘志勇 甄永占 章广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18-1923,共6页
目的探讨miR-185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185过表达载体、合成miR-185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经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利用CCK-8和Transwel... 目的探讨miR-185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185过表达载体、合成miR-185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经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利用CCK-8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结合基因芯片结果确定miR-185的候选靶基因NR1D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85对细胞中NR1D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荧光报告载体实验验证miR-185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185在人肝癌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细胞(P<0.01);过表达miR-185使人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下调肝癌细胞中NR1D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荧光报告载体实验证明miR-185可以通过作用于NR1D1 mRNA的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下调其表达水平(P<0.05)。结论 miR-185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NR1D1是miR-185的直接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5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细胞运动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蒙药额力根乌日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桂兰 石欣 冯雪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建立额力根乌日乐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反向相HPLC法。结果:本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336~0.2016m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0.59%(n=6)。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 目的:建立额力根乌日乐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反向相HPLC法。结果:本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336~0.2016m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0.59%(n=6)。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额力根乌日乐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含量
下载PDF
第349例 发热—头痛—复视—脑脊液炎性改变
7
作者 弥娜 武力勇 +7 位作者 厉含之 冯雪 李洁莹 张婧 矫黎东 李军杰 王琳 贾建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3066-3069,共4页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主因间断发热头痛2周,意识恍惚7d于2014年7月31日第1次人宣武医院。患者于2014年7月1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测体温38℃左右,伴头痛,头痛为全脑胀痛,能忍受,无腹痛、腹泻,无咳嗽、咳痰,口服抗生素治疗...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主因间断发热头痛2周,意识恍惚7d于2014年7月31日第1次人宣武医院。患者于2014年7月1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测体温38℃左右,伴头痛,头痛为全脑胀痛,能忍受,无腹痛、腹泻,无咳嗽、咳痰,口服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体温恢复正常,头痛也略有好转。2014年7月24日工作时突然出现意识恍惚不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缺乏记忆,想说话表达但不能言语,偶尔能听瞳简单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发热 头痛 脑脊液 炎性 复视 意识恍惚 口服抗生素 宣武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