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克酩 冯雪 +1 位作者 彭永强 闫朝岐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68-69,共2页
副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与乳腺癌相仿,多在40~60岁左右,常以腋下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为首发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该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居多,治疗方式与乳腺癌相同,宜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其易发生淋... 副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与乳腺癌相仿,多在40~60岁左右,常以腋下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为首发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该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居多,治疗方式与乳腺癌相同,宜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其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腺癌 诊断 综合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韩萌萌 冯雪 马宁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1年第6期453-458,共6页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因其特异性强,毒性不良反应小,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之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曲妥珠单抗的问世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此后,一系列抗HER-...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因其特异性强,毒性不良反应小,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之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曲妥珠单抗的问世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此后,一系列抗HER-2靶向治疗药物相继用于临床研究及治疗,包括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来那替尼、吡咯替尼以及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等。本文就不同作用机制的抗HER-2治疗药物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靶向治疗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HER-2
原文传递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3
作者 李雪 韩萌萌 +1 位作者 冯雪 马宁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4年第4期308-312,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极大威胁女性身体健康。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而HER-2低表达以往被归为阴性乳腺癌,较少能从传统的抗HER-2治疗中获益。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极大威胁女性身体健康。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而HER-2低表达以往被归为阴性乳腺癌,较少能从传统的抗HER-2治疗中获益。但随着抗体偶联药物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疗效的确立,使得HER-2低表达成为新的乳腺癌治疗亚型。本文将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定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意义、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低表达 乳腺肿瘤 检测标准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进展
原文传递
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新辅助及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玲艳 高春晖 +4 位作者 冯雪 崔鑫淼 刘欢 赵文明 张金库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上皮细胞采样针(CellCollector)体内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系统在乳腺癌患者中疗效监测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检测结果(阈值为1个)将乳腺癌患者分成CTC阴性组(... 目的探讨循环上皮细胞采样针(CellCollector)体内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系统在乳腺癌患者中疗效监测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检测结果(阈值为1个)将乳腺癌患者分成CTC阴性组(n=34例)和CTC阳性组(n=76例)。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乳腺癌不同临床特征中,基线阳性CTC检出率在不同分子分型(LuminalA、LuminalB、TNBC、HER-2阳性)、HR(阳性、阴性组)、Ki-67(高、中、低组)中,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21、0.043、0.04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llCollector体内CTC捕获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检出率与乳腺癌分子分型、HR分型、ki67表达水平相关,为CTC识别高复发风险人群预测预后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细胞采样针 分子分类
原文传递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雪 韩萌萌 马宁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3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原发肿瘤脱落并在血液中循环的细胞,其转移和继发与肿瘤的形成、癌症相关死亡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基于CTC的生物学和物理差异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已经发展起来。最近的研究表明,CTC在原发性和转移性环境中...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原发肿瘤脱落并在血液中循环的细胞,其转移和继发与肿瘤的形成、癌症相关死亡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基于CTC的生物学和物理差异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已经发展起来。最近的研究表明,CTC在原发性和转移性环境中都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生存和治疗监测的关键指标之一,其表征可能成为生物疗法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方法 乳腺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6
作者 冯雪 韩萌萌 马宁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78-380,共3页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肉瘤,通常表现为低度恶性。EHE于1982年被首次报道[1],发病率<0.1/100 000。原发于乳腺的EHE则更为少见,国外由Insabato等[2]于1999年首次报道,国内由徐静[3...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肉瘤,通常表现为低度恶性。EHE于1982年被首次报道[1],发病率<0.1/100 000。原发于乳腺的EHE则更为少见,国外由Insabato等[2]于1999年首次报道,国内由徐静[3]等于2013年首次报道,目前文献可查的乳腺EHE病例不足20例。本文介绍1例乳腺原发EHE,总结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血管肉瘤 徐静 低度恶性 INS 原发 乳腺
原文传递
注射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致重度血小板减少一例
7
作者 韩萌萌 冯雪 马宁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注射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赫赛汀)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分子的胞外部位,通过阻断HER-2而产生抗肿瘤作用。目前,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已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有关赫赛汀致血小板减少的报道很... 注射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赫赛汀)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分子的胞外部位,通过阻断HER-2而产生抗肿瘤作用。目前,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已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有关赫赛汀致血小板减少的报道很少。汉曲优是赫赛汀的生物类似药,于2020年在中国上市,目前鲜有其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个案报道。本文报道了一例汉曲优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类似药 赫赛汀 重度血小板减少 标准治疗方案 个案报道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 汉曲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雪 杨克酩 闫朝岐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9期722-723,共2页
隐匿性乳腺癌多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临床少见,诊断是其难点。诊断过程建议先行肿大淋巴结空芯针穿刺,并加做免疫组化,如支持乳腺癌转移,同时排除其他部位原发肿瘤后可确诊。治疗以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为标准,新辅助... 隐匿性乳腺癌多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临床少见,诊断是其难点。诊断过程建议先行肿大淋巴结空芯针穿刺,并加做免疫组化,如支持乳腺癌转移,同时排除其他部位原发肿瘤后可确诊。治疗以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为标准,新辅助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推荐先行新辅助化疗,术后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隐匿性乳腺癌的预后与同期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转移 隐匿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体内CTC捕获的CellCollector■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分层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玲艳 高春晖 +3 位作者 冯雪 崔鑫淼 孙建云 何向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ellCollector■技术捕获的循环肿瘤细胞(CTC)用于筛选转移风险较高的乳腺癌患者的可能性。方法入组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其中Ⅰ期16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Ⅳ期4例。通过CellCollector■进行至少1次外周血CT... 目的探讨基于CellCollector■技术捕获的循环肿瘤细胞(CTC)用于筛选转移风险较高的乳腺癌患者的可能性。方法入组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其中Ⅰ期16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Ⅳ期4例。通过CellCollector■进行至少1次外周血CTC检测,并随访4~19个月。同时入组1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仅进行1次CTC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绝经情况、TNM分期、分子分型、Ki-67表达程度患者CTC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组基线CTC检出率为73.33%;Ⅰ~Ⅳ期检出率分别为43.75%、82.76%、81.82%和100%,不同临床分期下CT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是否绝经、不同分子分型及Ki-67表达程度患者CTC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例行2次CTC检测。4例疾病进展患者中,1例CTC数目增多;20例无疾病进展患者中,3例CTC数目增加。CTC数目动态变化与疾病进展不存在相关性。结论CellCollector■体内CTC检测技术在非转移性乳腺癌中检出率较高,为CTC筛选转移风险较高的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CellCollector■ 体内检测 动态监测
下载PDF
乳岩汤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玲艳 高春晖 +2 位作者 冯雪 崔鑫淼 孙建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1期2223-2226,2231,共5页
目的观察乳岩汤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X方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乳岩汤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X方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乳岩汤进行治疗,以21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水平]、免疫功能(外周血CD4^(+)、CD8^(+)水平及CD4^(+)/CD8^(+))、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2.50%(2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CD4^(+)/CD8^(+)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CD4^(+)/CD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A、VEGF-B、VEGF-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A、VEGF-B、VEGF-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E_(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FSH、E_(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岩汤联合TX方案化疗对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晚期 乳岩汤 TX方案 化疗 血管内皮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