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酸性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自平 李市场 +3 位作者 龚明贵 刘永康 赵晓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12期48-54,共7页
为获得产耐酸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从魔芋种植土壤中筛选得到10株菌,确定其中一株菌NSG-6有较高的酶活力。对NSG-6进行16Sr DNA相似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ludwigii)。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 为获得产耐酸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从魔芋种植土壤中筛选得到10株菌,确定其中一株菌NSG-6有较高的酶活力。对NSG-6进行16Sr DNA相似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ludwigii)。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魔芋粉3.0%、酵母浸粉2.7%、硫酸锰0.45%;培养条件为自然pH、接种量2.0%、发酵温度35℃、摇床转速230r/min、发酵时间24h,优化后的产酶活力为6.179U/mL比优化前2.050U/mL提高19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筛选鉴定 系统发育树 响应面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普鲁兰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卢佳琦 李市场 +2 位作者 刘永康 王大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5-712,共8页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株正突变率比负突变率高,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反复诱变,最终获得一株普鲁兰酶酶活较高且遗传性稳定的突变菌株GX-6-2,其酶活为2. 13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0. 65 U·mL^(-1))提高了2. 28倍。由Plackett-Burmen试验分析得到影响普鲁兰酶酶活的3个显著因素分别是玉米淀粉、麦芽糖和吐温-80。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玉米淀粉56. 5g·L^(-1)、麦芽糖11. 5 g·L^(-1)、吐温-80 1. 0 mL·L^(-1)、黄豆饼粉25 g·L^(-1)、pH值7. 0、发酵温度37℃、接种量3%、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50 mL、转速180 r·min^(-1),此条件下诱变菌株的酶活为2. 57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2. 95倍。对突变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发酵培养24 h时,突变菌株酶活达到2. 67 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 11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诱变选育普鲁兰酶产生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诱变 普鲁兰酶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抗食品腐败真菌的乳酸菌筛选、复配及混合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莹瑞 李市场 +3 位作者 张亚娟 陈妍 龚明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应用化学防腐剂控制食品中腐败微生物,防腐剂残留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危害。本文筛选抗食品腐败真菌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复配及混合发酵以提高其发酵液抗真菌活性。通过24孔板双层琼脂法及分级抑菌浓度法从多株乳酸菌和丙酸杆菌中筛... 应用化学防腐剂控制食品中腐败微生物,防腐剂残留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危害。本文筛选抗食品腐败真菌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复配及混合发酵以提高其发酵液抗真菌活性。通过24孔板双层琼脂法及分级抑菌浓度法从多株乳酸菌和丙酸杆菌中筛选抗真菌较强的菌株并确定混合菌最优组合。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用96孔板酶标仪法测其发酵上清液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混合菌组合为植物乳杆菌L9和费氏丙酸杆菌D5;发酵培养基优化配方:葡萄糖55 g/L,碳酸钙6.7 g/L,酵母浸粉14.8 g/L,磷酸氢二钾0.25 g/L,硫酸锰0.1 g/L,乙酸钠5.0 g/L,柠檬酸铵2.0 g/L,接种比例为5:1(D5:L9),发酵温度为37℃。对筛选出的L9和D5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混合发酵验证,其发酵液抗真菌活性可高达47.07 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活性 混合菌 筛选 乳酸菌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猪粪便中丁酸梭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市场 +5 位作者 龚明贵 张自平 张亚娟 杜莹瑞 陈妍 张盎然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9-82,共4页
试验以从河南省鄢陵县农户肉猪养殖场中采集的新鲜猪粪为样本,经过强化梭菌培养基(RCM)富集和TSN选择性琼脂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和生理生化鉴定,得到2株菌株,分别命名为B1和B3。通过提取菌株DNA,并对16S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根据其... 试验以从河南省鄢陵县农户肉猪养殖场中采集的新鲜猪粪为样本,经过强化梭菌培养基(RCM)富集和TSN选择性琼脂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和生理生化鉴定,得到2株菌株,分别命名为B1和B3。通过提取菌株DNA,并对16S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根据其同源性亲疏建立系统发育树,二者均被鉴定均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2株菌的发酵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发酵液中菌浓度、pH值、还原糖、乙酸和丁酸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B1和B3菌株在葡萄糖利用和乙酸的代谢水平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生理生化鉴定 16S rDNA鉴定 发酵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