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目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被引量:62
1
作者 文莉 涂植光 +2 位作者 康格非 陈宏础 尹一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年第1期5-6,15,共3页
我国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开办以来已近 2 0年 ,目前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已不能适应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和医学检验工作的需要。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重点应从培养技术操作型向综合素质型人才发展。重庆医科大学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多层次办... 我国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开办以来已近 2 0年 ,目前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已不能适应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和医学检验工作的需要。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重点应从培养技术操作型向综合素质型人才发展。重庆医科大学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多层次办学的经验 ,并已重点在七年制、四年制、高职三年制上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检验教育 培养目标 医学检验人才 复合型人才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61
2
作者 陈婷梅 尹一兵 +1 位作者 文莉 涂植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8期38-39,共2页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有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01001),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新医学检验专业的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不仅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有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01001),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新医学检验专业的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不仅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也必然引起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转换,因此亟需探索与新专业目录、新培养目标适应的新教学体系和教学思想,文章就此提出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培养目标 教学体系 教学思想 专业目录
下载PDF
siRNA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彭智 肖志坚 +4 位作者 王一 刘澎 蔡英林 文莉 韩忠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RNA片段 (smallinterferingRNAs,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mdr1基因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mdr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 3条含 2 1个碱基的siRNA(si mdr1 1,si mdr1 2 ,si mdr1 3...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RNA片段 (smallinterferingRNAs,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mdr1基因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mdr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 3条含 2 1个碱基的siRNA(si mdr1 1,si mdr1 2 ,si mdr1 3)及阴性对照 (si neg) ,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K5 6 2 A0 2细胞 ;用RT PCR分析mdr1mRNA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P gp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 ;MTT法检测阿霉素对K5 6 2 A0 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结果  3条siRNA均能不同程度地逆转K5 6 2 A0 2细胞的多药耐药。第 3条序列能更有效地封闭mdr1基因 ,使mdr1mRNA相对水平下降(5 8.0± 1 5 4 ) % ;P gp表达由处理前的 (76 .0± 1.0 ) %降到处理后的 (19.6± 1.9) % ;对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相对逆转效率为 70 .4 % ;同时使K5 6 2 A0 2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增加。结论 siRNA可逆转mdr1基因编码蛋白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多药耐药 白血病 阿霉素 药物敏感性 P-糖蛋白
原文传递
3年间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45
4
作者 文莉 杨静 +2 位作者 奚志琴 朱永乐 张润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特点,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3年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从患者年龄、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 目的了解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特点,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3年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从患者年龄、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4.32%,患者年龄在7~96岁,以男性老年患者最多,均患有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消化道;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约占93.38%;且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66.19%,丝状真菌占6.62%。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正在发生改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正在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病原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5
作者 文莉 杨静 +1 位作者 张荣丽 王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750,共4页
关键词 医院 深部真菌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异常血红蛋白81例基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莫宗平 张玲 +2 位作者 喻长顺 文莉 胡朝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我国两广地区异常血红蛋白(Hb)的基因突变热点。方法对广东、广西籍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血红蛋白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收集电泳异常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共收集到81例异常血红蛋白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发现以异常Hb E、Q-Tailand、... 目的研究我国两广地区异常血红蛋白(Hb)的基因突变热点。方法对广东、广西籍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血红蛋白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收集电泳异常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共收集到81例异常血红蛋白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发现以异常Hb E、Q-Tailand、New York突变频率最高,同时Hb G-Coushatta、Hb G-Chinese、Hb J-Bangkok也较常见。Hb G-Taipei、Hb D-Punjab、Hb Ottawa也有分布,另外Hb Haringey、Hb Ube-4及HbUbe-2为我国首例报道。结论我国两广地区异常血红蛋白以E、Q-Tailand、Hb New York为主,异常血红蛋白型别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电泳 基因检测 突变热点
下载PDF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24
7
作者 文莉 涂植光 +3 位作者 尹一兵 朱建军 康格非 翁亚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2期45-46,共2页
本文概括了重庆医科大学高等检验医学教育从创建到发展21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检验工作岗位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检验医学 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胥文春 罗春丽 +1 位作者 文莉 林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4期23-24,共2页
目的 检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 3(STAT3)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 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 目的 检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 3(STAT3)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 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低分化肺癌组织中STAT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肺癌组织 ,有淋巴细胞转移的肺癌组织中STAT3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细胞转移肺癌组织。结论 STAT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细胞转移有关 ,STAT3过度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TAT3 信号转导子 转录活化子3 临床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282例色素性皮肤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彦 文莉 +1 位作者 杨静 奚志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观察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在皮肤科色素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282例皮肤色素性疾病包括脂溢性角化症、斑痣、褐青色痣、黄褐斑、咖啡斑、口周黑子、雀斑、雀斑样痣、色素沉着斑、色素性毛痣、... 目的观察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在皮肤科色素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282例皮肤色素性疾病包括脂溢性角化症、斑痣、褐青色痣、黄褐斑、咖啡斑、口周黑子、雀斑、雀斑样痣、色素沉着斑、色素性毛痣、色素痣、太田痣、外伤粉尘沉着、文身、伊藤痣、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观察就诊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脂溢性角化症、雀斑3次治愈率100%。斑痣4次治疗有效率64.7%,治愈率17.6%。太田痣6次治疗有效率91.7%,治愈率达61.1%。咖啡斑3次治疗有效率达46.1%,治愈率达23.1%。文身3次治疗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50.0%。雀斑样痣2次治疗有效率达66.7%。外伤粉尘沉着4次治疗有效率达86.7%,治愈率达46.7%。色素沉着、口周黑子1次治愈率可达50%。伊藤痣、褐青色痣、黄褐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观察。色素痣和色素性毛痣效果差,不推荐使用。结论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对太田痣、雀斑、脂溢性角化症、文身、外伤粉尘沉着、口周黑子、色素沉着治疗效果好。对于咖啡斑、雀斑样痣、斑痣等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皮肤色素沉着 激光 治疗结果
下载PDF
108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彦 杨慧卿 +1 位作者 王丽 文莉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0月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法国Bio—Merieux生产的IST2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0月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法国Bio—Merieux生产的IST2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本组1086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44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1.16%,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占85.9%;人支原体(Mh)占0.67%;Uu+Mh占13.42%。女性支原体发病率较男性高。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86.35%)、氧氟沙星(67.79%)、红霉素(30.65%),敏感率最高的药物为强力霉素(98.43%),原始霉素(98.21%)交沙霉素(91.05%)。男女感染Uu+Mh的敏感药物基本相同。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且在太原地区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在临床中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目前在太原地区可首选强力霉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解脲脲支原体 人支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文莉 杨静 +5 位作者 奚志琴 王艳青 张润梅 冀英 吴媛 贾晓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13例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46株真菌中,假丝酵母菌属1258株(93.45%),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13例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46株真菌中,假丝酵母菌属1258株(93.45%),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性别、年龄、病原菌检测时间、基础疾病、白蛋白值、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及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是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各种假丝酵母菌的构成比有所变化;早期诊治基础疾病、合理规范应用检查和治疗手段、适当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铝碳酸镁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孟繁浩 文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7年第1期52-54,共3页
铝碳酸镁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矿物药,对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以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经一步反应制得本品,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关键词 铝碳酸镁 合成 结构分析 消化道药物
下载PDF
构建医学检验专业实习与就业管理体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文莉 尹一兵 +3 位作者 翁亚光 涂植光 朱建军 周荣华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4期352-354,共3页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特点和25年检验医学本科教育办学经验,就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加强实习与就业的结合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具有医学检验专业特色的实习与就业管理体系。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实习 就业
下载PDF
联氨基姜黄素抑制STAT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晓飞 郭变琴 +5 位作者 张曦文 田文霞 陈婷梅 文莉 钟梁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分DMSO对照组和HC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HC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刘氏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MMP-9及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显示,HC处理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其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刘氏染色发现处理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变圆;Transwell小室检测显示对照组穿膜细胞数为(598.00±21.28)/视野,而10、20μmol/LHC处理后透膜细胞数分别为(94.00±6.56)/视野和(4.00±1.00)/视野,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试验表明对照组划痕闭合率约为54%,而10、20μmol/LHC处理组基本无闭合(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HC处理MDA-MB-231细胞后,p-STAT3明显降低,而总STAT3水平无明显差异,MMP-9、MMP-2的表达也有减少。结论 HC可以通过抑制STAT3的活化(即p-STAT3),降低MMP-9、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乳腺癌细胞 STAT3 侵袭迁移性
下载PDF
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世巧 文莉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709-711,共3页
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载体系统,由于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高、靶向性好等特点,病毒载体系统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现重点介绍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组特点、优缺点,以及目前对其进行的优... 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载体系统,由于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高、靶向性好等特点,病毒载体系统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现重点介绍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组特点、优缺点,以及目前对其进行的优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疗法 逆转录病毒科 病毒 载体
下载PDF
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莫宗平 喻长顺 +1 位作者 胡朝晖 文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α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液系统遗传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于α珠蛋白的基因缺失或功能障碍,导致α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合成引起。该病高发于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到东南亚各国的广大地区。我国南方也是... α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液系统遗传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于α珠蛋白的基因缺失或功能障碍,导致α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合成引起。该病高发于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到东南亚各国的广大地区。我国南方也是本病的高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方法 α珠蛋白 肽链合成 血液系统 功能障碍 基因缺失 高发地区
原文传递
柔红霉素对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与ROS、CER、NF-κB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敏 文莉 黄宗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71-473,共3页
目的 探讨柔红霉素 (DNR)在体外作用于HL 6 0细胞时细胞发生凋亡的规律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流式细胞仪 (FCM)及DNA电泳检测DNR诱导HL 6 0细胞的凋亡作用 ;用免疫细胞化学 (IC)、FCM观察相关蛋白的变化。加入活性氧 (ROS)... 目的 探讨柔红霉素 (DNR)在体外作用于HL 6 0细胞时细胞发生凋亡的规律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流式细胞仪 (FCM)及DNA电泳检测DNR诱导HL 6 0细胞的凋亡作用 ;用免疫细胞化学 (IC)、FCM观察相关蛋白的变化。加入活性氧 (ROS)抑制剂四氢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或神经酰胺 (CER)合成酶抑制剂马廉菌素B1(FB1)后 ,观察DNR诱导的HL 6 0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当DNR浓度为 0 .2~ 2 .0 μmol/L时 ,HL 6 0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及明显的DNA梯度条带。当 1.0 μmol/LDNR作用于HL 6 0细胞后 ,细胞中Bcl 2与C myc蛋白的荧光强度指数 (FI)总的趋势降低 ,Bax、caspase 3的FI值在作用 2h时上升 ,而 5h时降低 ,核因子κB(NF κB)的FI值持续升高。PDTC可抑制DNR对HL 6 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而FB1无影响。结论 一定浓度的DNR在体外可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发生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Bcl 2和C myc蛋白的表达、激活Bax、caspase 3蛋白诱导的 ;此凋亡过程与ROS、NF κB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细胞凋亡 活性氧 神经酰胺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中国重庆地区汉族群体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兴 +2 位作者 蒋建新 何家庆 文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了解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 112例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IL 1Ra基因VNTR多态性进行了观察 ,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中国重...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了解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 112例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IL 1Ra基因VNTR多态性进行了观察 ,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中国重庆地区正常人群以IL 1RaA1等位基因频率最高 ,IL 1RaA2等位基因次之 ,与德、美等西欧国家及非洲白人相比 ,重庆地区汉族人IL 1RaA1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要高 ,IL 1RaA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 ,而与非洲黑人相近。重庆地区汉族人IL 1RaA1 A1、A1 A2、A2 A2基因型分别为 0 .83、0 .17、0。结论 IL 1Ra基因VNTR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为进一步研究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联反应
下载PDF
脂多糖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兴 文莉 康格非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1年第3期134-135,137,共3页
脂多糖 (LPS)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主要的致病成分 ,其毒性作用是通过LPS受体介导细胞活化 ,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引起的。目前已知的LPS受体主要包括CD1 4、粘附分子、SR和TLRs,它们主分布于吞噬细胞表面及血浆中 ,在介导LPS诱发的多种事... 脂多糖 (LPS)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主要的致病成分 ,其毒性作用是通过LPS受体介导细胞活化 ,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引起的。目前已知的LPS受体主要包括CD1 4、粘附分子、SR和TLRs,它们主分布于吞噬细胞表面及血浆中 ,在介导LPS诱发的多种事件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本文就这几种LPS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为对LPS受体通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CD14 选择素 SR TLR 粘附分子
下载PDF
侵袭性真菌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20
作者 文莉 杨静 +5 位作者 奚志琴 王艳青 张润梅 冀英 吴媛 贾晓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血培养使用BacT ALERT 3D血培养检测仪,其他各种临床标本用沙堡氏培养基培养,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定念珠菌。对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Et间的2891例真菌感染患者的...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血培养使用BacT ALERT 3D血培养检测仪,其他各种临床标本用沙堡氏培养基培养,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定念珠菌。对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Et间的2891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进行总结,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IFI的发病率为4.12%,患者年龄7~96岁,以男性老年患者为多,均有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多;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念珠菌属为主,其中自念珠菌占67.29%,霉菌占6.20%。4年间细菌、真菌检出率及真菌检出率占细菌和真菌检出率的构成比、标本来源、菌种以及科室分布的构成比、抗真菌药物和抗细菌药物的使用率均有所不同,采用Z检验和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标本来源、菌种和科室分布的构成比在不断发生改变,IFI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念珠菌仍是主要的致病真菌,但各种念珠菌的菌种构成比有所变化,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有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病原菌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