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陆氏针灸”理论温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丽 张奕奕 +3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磊 吕瑛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32-34,57,共4页
目的:观察“陆氏针灸”温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三个卫生服务站就诊的中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观察“陆氏针灸”温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三个卫生服务站就诊的中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取颈椎局部颈夹脊穴、风池穴、百会穴,在百会穴加温艾灸;对照组取穴、针灸方法、疗程和治疗组均相同,百会穴不进行艾灸,用红外线TDP直接照射加热。留针20 min,隔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vertigo,ESOV)量表评定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及体征,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10%(27/29);高于对照组的86.21%(25/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OV量表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陆氏针灸”温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疗效显著,取穴精简,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依从性强等特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陆氏针灸 温针
下载PDF
吴耀持教授谈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贝尔面瘫
2
作者 张奕奕 陈丽 +4 位作者 王磊 叶锦伦 张峻峰 吴耀持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98-100,共3页
面瘫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突发性、危害大并易遗留后遗症等特点。针对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有限及存在明显不良反应的问题,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由于具备独特的治疗优势而受到重视。上海市名中医吴耀持教授采用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 面瘫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突发性、危害大并易遗留后遗症等特点。针对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有限及存在明显不良反应的问题,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由于具备独特的治疗优势而受到重视。上海市名中医吴耀持教授采用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和"陆氏针灸"针芒行气法相结合,为治疗贝尔面瘫提供了新的疗法。本疗法的临床应用可为面瘫患者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治疗选择,同时对传统针灸治疗面瘫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针刺三透法 陆氏针灸 针芒行气法
下载PDF
太极杵针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奕奕 陈丽 +5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磊 张梦娇 吴耀持 张俊峰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8-29,58,共3页
目的:观察杵针大椎八阵穴、河车脑椎段、河车椎至段及河车阳命段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个卫生服务站门诊收治的颈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 目的:观察杵针大椎八阵穴、河车脑椎段、河车椎至段及河车阳命段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个卫生服务站门诊收治的颈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金刚杵,取大椎八阵穴、河车脑椎段、河车椎至段及河车阳命段,应用点叩法、升降法及开阖法治疗5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取大椎穴、风池穴、颈夹脊穴进行传统针刺20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通过McGill疼痛问卷表评估改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18%,显效率为52%,有效率为15%;对照组治愈率为4%,显效率为19%,有效率为27%。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为70%,优于对照组的46%(P<0.05)。治疗后,两组McGill疼痛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杵针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依从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风寒湿型 太极杵针
下载PDF
罗氏沼虾养殖塘草甘膦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沈路遥 彭自然 +2 位作者 何文辉 戴习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1-827,共7页
为了解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草甘膦除草剂的残留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于2019年5—10月,对上海市金山区3口罗氏沼虾养殖塘养殖水、沉积物及塘埂土样品中草甘膦的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并采用商值法对养殖水和沉积物中草甘膦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 为了解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草甘膦除草剂的残留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于2019年5—10月,对上海市金山区3口罗氏沼虾养殖塘养殖水、沉积物及塘埂土样品中草甘膦的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并采用商值法对养殖水和沉积物中草甘膦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养殖塘水中草甘膦的检出率为46.7%,最大残留质量浓度为57μg/L;虾塘沉积物及塘埂土中草甘膦的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7.8%,最大残留质量浓度分别为1 149μg/kg和5 057μg/kg。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养殖水中残留草甘膦对所选敏感生物的生态风险等级主要为无明显风险和中等风险,沉积物中残留草甘膦对所选敏感生物的生态风险等级主要为中等风险和低风险。研究表明,金山区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草甘膦的残留水平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来源为塘埂除草时草甘膦除草剂的使用,养殖塘水及沉积物中残留草甘膦对罗氏沼虾养殖存在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养殖池塘 草甘膦 残留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