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302铀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H、O、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4
1
作者 傅丽雯 孙立强 +3 位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李坤 尚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2,共10页
粤北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集区。位于粤北诸广复式岩体东部的302铀矿床是一个规模大,埋藏较深,矿化垂幅较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体呈似脉状、扁豆状或透镜状产于印支期油洞岩体和燕山早期长江岩体的断裂蚀变带内,矿... 粤北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集区。位于粤北诸广复式岩体东部的302铀矿床是一个规模大,埋藏较深,矿化垂幅较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体呈似脉状、扁豆状或透镜状产于印支期油洞岩体和燕山早期长江岩体的断裂蚀变带内,矿石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对该矿床进行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_(H_2O)值为-7.09‰~3.24‰,δD_(H_2O)值为-105‰^-63‰,反映成矿流体主要由深循环的大气降水通过水-岩相互作用演化形成,δD_(H_2O)值的偏低可能主要由成矿流体的热液沸腾作用和/或大气降水在深循环过程中与少量有机水(δD_(H_2O)=-90‰^-250‰)的混合引起。成矿期萤石的εNd(t)值(-11.9^-11.4)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十分相似而与油洞岩体区别明显,萤石落在Gd/Yb-Nb/Ta图解中的长江岩体及其邻近范围内,表明302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 302铀矿床 华南
下载PDF
赣中地区晚中生代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尚杰 陈卫锋 +3 位作者 王洪作 凌洪飞 赵葵东 陈培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7-1247,共21页
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会显著改变A型花岗岩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模糊A型花岗岩与I、S型花岗岩之间的地球化学界限,如何准确判别成为一个难题,江西大乌山岩体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实例。大乌山岩体位于华夏板块中部、南岭以北的赣中地区... 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会显著改变A型花岗岩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模糊A型花岗岩与I、S型花岗岩之间的地球化学界限,如何准确判别成为一个难题,江西大乌山岩体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实例。大乌山岩体位于华夏板块中部、南岭以北的赣中地区,由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粒含白云母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前者结晶年龄为156 Ma,后者为155~157 Ma。岩体具有低P2O5(0.05%~0.16%)、高SiO2(70.8%~74.9%)、高Rb/Sr(平均9.05)和Rb/Ba比值(平均2.38)的特征,弱过铝到强过铝质;Rb-Ba-Sr和Th/Nd-Th等元素含量关系特征显示高分异花岗岩的特点;较高的Ga/Al比值(2.89~3.48)和初始锆石饱和温度(839℃)以及填隙状黑云母所反映的贫水岩浆特征,均与A型花岗岩特性一致。高度的岩浆分异作用过程中,由于锆石、榍石等富锆矿物发生强烈分离结晶作用,结果使该岩体的(10000×Ga/Al)-(Zr+Nb+Ce+Y)以及Zr-SiO2两元相关演化趋势显著不同于分异的I、S型花岗岩;此外,该岩体的Y/Nb比值大于1.2。综合以上特征,可以判定大乌山岩体为高分异的A2型花岗岩。因此,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基础上,利用高分异的花岗岩在(10000×Ga/Al)-(Zr+Nb+Ce+Y)以及Zr-SiO2二元图解上所表现出的不同演化趋势是判别高分异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比较有效的方法。该岩体具有较低的εNd(t)(-9.23^-14.6)和εHf(t)(-10.2^-6.5)值,两阶段Nd模式年龄为1.7~2.0 Ga,结合区域变质岩的资料,推断该岩体起源于类似于周潭群包含正-副变质岩的复合源区,在经历了印支期S型花岗质岩浆的抽离之后,在燕山早期拉张构造环境下,残留的较难熔的类似于闪长质的物质在上涌地幔物质加热的背景下进一步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成分 岩浆分异 A型花岗岩 大乌山花岗岩体 赣中地区
下载PDF
初探微信朋友圈内容是否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公开的判断标准
3
作者 汪青 尚杰 《专利代理》 2023年第1期80-88,共9页
微信朋友圈进入公众视野已近10年,用户数超过12亿,但现行法律法规中对于微信朋友圈的内容能否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公开并未予以明确规定,而实践中对该问题一直争议颇多。虽然近一年来,专利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上对这一问题的观... 微信朋友圈进入公众视野已近10年,用户数超过12亿,但现行法律法规中对于微信朋友圈的内容能否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公开并未予以明确规定,而实践中对该问题一直争议颇多。虽然近一年来,专利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上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有趋于一致的趋势,但均未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个案中考虑因素各有不同,在具体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也各有不同,不利于定纷止争。通过梳理专利行政和司法实践以及学术界中的观点,结合对相关法规的思考,提出采用“主观利用”“自由流转”“客观知悉”三要件相结合及“四步法”来判断以微信朋友圈或其类似方式发布的内容是否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公开,期望为相关判断标准的明确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专利法 公开 判断标准
下载PDF
三十年后再上虎头山
4
作者 游郁文 尚杰 《山西老年》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大寨 三十年 大槐树 教育局 离退休老干部 无限 高速公路 老教师 店铺 旅游纪念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