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作为独立因素对^(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朝栋 党国际 +3 位作者 张蕊 姜会哲 张慧娟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作为独立因素对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10月68例接受131I治疗的血清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作为独立因素对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10月68例接受131I治疗的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和TPOAb阳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严格按照《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131I治疗Graves病治疗方法进行,131I剂量(MBq)=[计划剂量(MBq/g甲状腺组织)×甲状腺重量(g)]/甲状腺24小时摄碘率%,若甲状腺有效半衰期小于5 d,可将计算结果乘以5/有效半衰期,给药方法为空腹口服,服131I后2 h才可以进食,131I治疗3~6个月后确定为无明显疗效或加重的病人、有好转而未痊愈的病人,都可再次进行治疗,在131I剂量修正上,观察组把TGAb和TPOAb阳性作为独立因素考虑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减小10%131I使用剂量,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甲低发生率。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甲低发生率19.44%,对照组甲低发生率2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05)率。结论 TGAb和TPOAb阳性作为独立因素考虑不能减低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131I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原文传递
放射性药物^(131)I联合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李腾飞 +4 位作者 张蕊 石翔 王朝栋 党国际 张慧娟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药物^(131)I联合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切除组(n=54)和放射组(n=59),切除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放射组患者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联合放射... 目的探讨放射性药物^(131)I联合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切除组(n=54)和放射组(n=59),切除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放射组患者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药物131I清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唾液腺功能指标(唾液初始pH值、唾液缓冲pH值、唾液流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切除组患者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唾液初始pH值、唾液缓冲pH值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唾液流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放射组患者唾液初始pH值、唾液缓冲pH值均高于切除组,唾液流率低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gAb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放射组患者Tg、TgAb水平均低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95%,与切除组患者的14.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药物^(131)I联合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蕊 +4 位作者 姜慧哲 吕亚姣 吕蒙羽 袁尧 著家鸣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5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研究^(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肺转移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DTC患者60例,均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术后均采用^(131)I SPECT/CT断层及平面显像技术检查是否... 目的:研究^(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肺转移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DTC患者60例,均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术后均采用^(131)I SPECT/CT断层及平面显像技术检查是否发生肺转移,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联合胸部CT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131)I SPECT/CT两种显像技术的诊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本组共60例DTC患者,"金标准"结果显示,发生肺转移者46例,未发生肺转移者14例;^(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检查出肺转移28例,^(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检查出肺转移46例;^(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DTC患者术后肺转移的灵敏性100.00%(46/46)、特异性71.43%(10/14)及准确率93.33%(56/60)均高于^(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DTC患者术后肺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较高,能有效减少漏诊、误诊,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姬培培 王朝栋 +2 位作者 姜会哲 吕亚姣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62-664,共3页
目的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80例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萧氏... 目的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80例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萧氏双C护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HAMD)、甲状腺癌特异性生命质量(THYCA-QoL)、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THYCA-QoL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萧氏双C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氏双C护理模式 甲状腺癌 放射性核素治疗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肺癌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朝栋 党国际 +1 位作者 石翔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331-1333,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肺癌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对32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肺癌(29例原发性肺癌,3例肺转移癌)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既往行放疗者肿...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肺癌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对32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肺癌(29例原发性肺癌,3例肺转移癌)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既往行放疗者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10 Gy,未行放疗者为110~140 Gy。术前利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三维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局部麻醉下手术,术后行质量验证,剂量不足需补种粒子或加用外照射,记录术中并发症。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CT,后每3~6个月随访并复查CT,每次复查观察并记录疗效、毒副作用及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全部患者125I粒子均植入成功,无死亡。1、3、6、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16/32)、81.25%(26/32)、87.50%(28/32)和90.62%(29/32)。32例随访6~12个月,1年生存率为100%(32/32)。治疗过程中共出现并发症7例(21.88%),其中气胸3例(9.38%),咯血3例(9.38%),1例出现发热(3.12%),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或转移性肺癌安全,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125I粒子 组织间植入
原文传递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与血清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王朝栋 石翔 +3 位作者 苌哲宗 李珊 党国际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2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18)F-FDG PET/CT)与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2例确诊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作为复发转移组,另选取70例经临...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18)F-FDG PET/CT)与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2例确诊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作为复发转移组,另选取70例经临床病理检查排除复发转移的胃癌术后患者作为未复发转移组,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血清CA19-9、CA72-4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8)F-FDG PET/CT图像与血清CA19-9、CA72-4检测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8)F-FDG PET/CT图像诊断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0.752~0.918),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91.89%。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CA19-9、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A19-9、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AUC分别为0.835、0.822、0.923。结论 ^(18)F-FDG PET/CT图像可清晰显示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CA19-9、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72-4 胃癌 复发转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王朝栋 党国际 +6 位作者 石翔 姬培培 姜会哲 赵欣 吕亚姣 张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2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骨转移瘤患者共19个转移灶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4~41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疼痛分级、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缓... 目的评价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骨转移瘤患者共19个转移灶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4~41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疼痛分级、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局部骨转移病灶影像学变化,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6、12和24个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9个病灶均成功完成粒子植入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患者VAS评分和疼痛分级均低于术前(P<0.001或P<0.05);疼痛疗效评估16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75%。术后3个月复查CT显示局部病灶控制率为78.95%。术后随访4~41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59个月,6、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4%、25%和17%。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125I粒子 植入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巨块型肝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朝栋 党国际 +3 位作者 陈锦州 杨常建 姜会哲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来我院就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检测下,对照组只行TACE,即经肝动脉对病变部位...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来我院就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检测下,对照组只行TACE,即经肝动脉对病变部位的供血组织用含有化疗药物的超液碘化油进行血管栓塞法治疗;观察组则先行TACE,再以TPS为依据得出所需^125I粒子数目,佐以CT引导,植入^125I粒子,术后复诊时间为1次/月,随访半年;以术后肿瘤大小缓解情况为指标评价疗效,并以相关并发症、复发例数等为观察指标,对比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0%(12/30)、76.67%(23/30),经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只有1例伴有呕吐症状,复查时发现1例肝癌复发患者,经比较,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经皮肝动脉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法治疗肝癌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一TACE治疗法,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块型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125I放射性粒子 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