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冯坚 吴震东 +3 位作者 刘丹 刘军 黄宰宇 张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5期616-619,共4页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53例肱骨近端骨折.测量术后前后位平片患肢肱骨颈干角,内翻复位、即颈干角<125°为A组,颈干角≥125°为B组.随访时评估记录患者肩关节功...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53例肱骨近端骨折.测量术后前后位平片患肢肱骨颈干角,内翻复位、即颈干角<125°为A组,颈干角≥125°为B组.随访时评估记录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以及测量患侧肱骨颈干角的变化. 结果 本组患者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6.2个月).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均分76分、优良率71.7%,VAS疼痛评分均分2.2.A组10例患者、B组43例患者,Constant评分B组优于A组(78±14.6分vs 67±11.7分,P<0.05),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 结论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术中解剖复位、恢复良好的肱骨颈干角,是内固定稳定、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及术后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IL-1 IL-6含量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MRI信号值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坚 吴春财 +1 位作者 吴震东 林延河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8期1341-1343,共3页
目的探讨IL-1、IL-6含量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MRI信号值的关联研究。方法选择13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高信号区(HIZ)分成HIZ组94例,不伴HIZ组3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影像学资料,行腰椎后... 目的探讨IL-1、IL-6含量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MRI信号值的关联研究。方法选择13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高信号区(HIZ)分成HIZ组94例,不伴HIZ组3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影像学资料,行腰椎后路椎间盘髓核切除采取标本进行IL-1、IL-6含量测定,并检测IL-1(rs1800587)和IL-6(rs1800797)基因多态性。结果IL-1及IL-6含量HIZ组较不伴HIZ组高,IL-1(rs1800587)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TT基因型HIZ组显著高于不伴HIZ组,IL-1(rsl800587)基因型分层比较显示,TT基因型IL-1含量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T2相对比值IL-1含量的相关系数:r=-0.78,P=0.03,T2相对比值IL-6含量的相关系数:r=-0.82,P=002。结论IL-1、IL-6在椎间盘源性腰痛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椎间盘T2信号值呈负相关关系,IL-1(rs1800587)基因多态性对椎间盘退变发病过程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IL-6 基因多态性 椎间盘源性腰痛 磁共振
下载PDF
早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唑来膦酸、围术期康复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坚 陈佩 冯游游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6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唑来膦酸、围术期康复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接受早期股骨近... 目的分析早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唑来膦酸、围术期康复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接受早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和围术期康复治疗,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接受骨化三醇胶丸、维D钙咀嚼片及唑来膦酸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骨化三醇胶丸和维D钙咀嚼片治疗.对比术后两组并发症情况、髋关节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1年内死亡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3、1.018;P=0.445、0.313);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2,P=0.035);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6,P<0.05);两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3,P>0.05).结论早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唑来膦酸、围术期康复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唑来膦酸 围术期康复
原文传递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组织中IL-1、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与JOA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春财 陈乃用 冯坚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4期463-465,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变化及其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由于外伤所致的腰椎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椎间盘组织IL-...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变化及其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由于外伤所致的腰椎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椎间盘组织IL-1、IL-6水平,分析椎间盘组织IL-1、IL-6水平与JOA评分、以及椎间盘组织IL-1和IL-6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椎间盘组织IL-1、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JOA评分7~20分,平均(12.42±3.40)分,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椎间盘组织IL-1、IL-6水平与JOA评分均呈负相关(r=-0.653、-0.737,均P <0.05),椎间盘组织IL-1与IL-6呈正相关(r=0.587,P <0.05)。结论对IL-1、IL-6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日本骨科学会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注射用胰蛋白酶联合关节镜手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IL-1β、MMP-3和TNF-α水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磊 陈思旭 +3 位作者 肖扬 陈乃用 冯坚 吴春财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胰蛋白酶联合关节镜手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IL-1β、MMP-3及TNF-α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骨科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 目的探究注射用胰蛋白酶联合关节镜手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IL-1β、MMP-3及TNF-α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骨科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关节镜手术+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进行关节镜手术+注射玻璃酸钠+注射用胰蛋白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优良率、实验室指标水平、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研究组优良率95.24%较对照组80.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5);研究组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关节评分系统(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胰蛋白酶联合关节镜手术方案疗效确切,可通过调节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MMP-3和TNF-α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手术 注射用胰蛋白酶 IL-1Β MMP-3 TNF-Α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3例椎体成形术后迟发性塌陷的胸腰段前路手术功能重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坚 吴震东 +2 位作者 王对斌 吴春财 谭颖微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4期125-127,共3页
使用聚甲基甲丙烯酸盐(PMMA)的椎体成形术(VP)被认为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仍有数种并发症被报道。这篇文章里,我们提供了3例进行过骨水泥注射治疗后迟发塌陷导致局部后凸畸形的病例。通过前侧入路我们安全地取出了... 使用聚甲基甲丙烯酸盐(PMMA)的椎体成形术(VP)被认为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仍有数种并发症被报道。这篇文章里,我们提供了3例进行过骨水泥注射治疗后迟发塌陷导致局部后凸畸形的病例。通过前侧入路我们安全地取出了PMMA团块并成功进行了前侧功能重建。只有1例后部结构骨折3柱失稳的病人额外进行了后路融合固定。总体上来讲,椎体成形术对于老年病人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微创和有效的治疗技术。一旦被治疗过的椎体发生了塌陷或不融合,就需要去除水泥块并从前路来重建受累节段脊柱序列进行稳定脊柱的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摘除补救措施 聚甲基甲丙烯酸盐(PMMA)
下载PDF
静力性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丹 吴震东 +5 位作者 黄宰宇 张磊 王勇 应志豪 冯坚 王圣斌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静力性髋螺钉(SHS)的设计原理及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8年10月采用SHS治疗48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并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内翻、骨折断端短缩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静力性髋螺钉(SHS)的设计原理及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8年10月采用SHS治疗48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并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内翻、骨折断端短缩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Evans分型,ⅢA型36例,ⅢB型3例,Ⅳ型7例,反粗隆EvansⅤ型2例。结果4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在11~20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无髋内翻、头颈部旋转、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按董纪元等关节疗效标准,优21例,良19例,可3例,无差级病例,优良率为93%。结论SHS的设计消除了动力髋螺钉(DHS)的动力性滑动加压作用,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起到了"桥式"支撑作用,很好地维持了骨折的稳定,能有效预防髋内翻、股骨头颈旋转、骨折断端短缩及螺钉切割股骨头颈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性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内翻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