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麻醉下肺部手术临床实践发展历程 被引量:12
1
作者 吉杰 陈彤宇 +2 位作者 周嘉 王珂 周文雄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自1960年第一例针刺麻醉下肺叶切除术获得成功,针刺麻醉下肺部手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迄今已历经60年,服务了无数患者,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其发展历程,针刺麻醉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由20世纪60年代单纯针刺麻醉不插管手术,发展到80年代... 自1960年第一例针刺麻醉下肺叶切除术获得成功,针刺麻醉下肺部手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迄今已历经60年,服务了无数患者,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其发展历程,针刺麻醉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由20世纪60年代单纯针刺麻醉不插管手术,发展到80年代初气管插管下的针药复合麻醉手术;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作者团队广泛开展了不插管针药复合麻醉下的胸腔镜肺手术。临床实践与研究表明,不插管针药复合麻醉下胸腔镜肺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在术中麻醉方式选择、穴位选择和刺激方式等方面均趋于成熟。目前,正在开展针刺在肺部手术围术期的拓展运用,前景广阔;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针刺麻醉理论、统一临床操作标准、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并深入研究针刺麻醉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肺部手术 胸腔镜 历程回顾
原文传递
现代针刺麻醉在胸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歆頔 陈彤宇 +4 位作者 王珂 周文雄 吉杰 项瑞龙 周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5-832,共8页
现代针刺麻醉是自21世纪开始,在术中针药复合麻醉技术基础上,将针灸相关疗法拓展到围术期管理,构建围术期针刺麻醉加速康复的体系。本文立足于胸外科手术,对现代针刺麻醉在术前缓解焦虑、超前镇痛,术中减少麻醉药用量、抗应激、稳定呼... 现代针刺麻醉是自21世纪开始,在术中针药复合麻醉技术基础上,将针灸相关疗法拓展到围术期管理,构建围术期针刺麻醉加速康复的体系。本文立足于胸外科手术,对现代针刺麻醉在术前缓解焦虑、超前镇痛,术中减少麻醉药用量、抗应激、稳定呼吸和血流动力学、脏器保护,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改善胃肠道功能、预防认知障碍、提高免疫力等围术期各个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代针刺麻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针刺麻醉 胸外科手术 围术期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肌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建俊 张亮 +5 位作者 葛文 雍玥 谢晨龙 吉杰 王珂 周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9-39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小鼠心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抗MIRI与LncRNA的相关性。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4只。采用左前降...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小鼠心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抗MIRI与LncRNA的相关性。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4只。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MIRI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电针组于造模前电针干预双侧"内关"穴30 min。利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筛选出与电针预处理改善MIRI相关的LncRNA和mR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的LncRNA和mRNA的整体表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差异表达的LncRNA共1 693条、mRNA共2 858条。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差异表达的LncRNA共3 859条,mRNA共1 343条。通过Venn交集分析,筛选出491条在模型组和电针组调节方向相反的LncRNA,定义为针刺治疗相关的LncRNA。通过LncRNA-mRNA共表达分析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提示,针刺治疗相关的LncRNA可能是通过调控心肌细胞创伤后应激和修复功能参与对MIRI的干预。同时,筛选出来与针刺治疗相关的mRNA其编码的蛋白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创伤后应激和炎性反应调节。结论:电针"内关"预处理能对MIRI小鼠心肌LncRNA和mRNA产生广泛的调节,提示LncRNA参与了电针预防MIRI的过程,为后续深入研究电针治疗MIRI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方向和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内关 长链非编码RNA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改良前后的现代针刺麻醉技术方案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吉杰 徐建俊 +2 位作者 王珂 周嘉 陈彤宇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6-950,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前后的现代针刺麻醉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以早期针刺麻醉治疗方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40例患者(初创方案组)与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以改良后针刺麻... 目的:观察改良前后的现代针刺麻醉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以早期针刺麻醉治疗方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40例患者(初创方案组)与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以改良后针刺麻醉治疗方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40例患者(改良方案组)的临床资料。初创方案组予以术中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后溪、支沟,结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行三切口胸腔镜操作;改良方案组予以术前1 d超前针刺配合术中电针刺激,结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和利多卡因、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方式,行单切口胸腔镜操作。比较两种方案深大呼吸的发生率、复苏时间、当日下地活动率及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结果:改良方案组术中深大呼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初创方案组(P<0.05);改良方案组术后复苏时间短于初创方案组(P<0.05);改良方案组术后当日下地活动率高于初创方案组(P<0.05);改良方案组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初创方案组(P<0.05)。结论:改良针刺麻醉方案能使患者术中自主呼吸更为平稳,术毕无需复苏时间,相比早期针刺麻醉方案术后恢复状态更佳,可作为一种技术方案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胸腔镜手术 加速术后康复 超前针刺
原文传递
针刺调控炎性反应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吉杰 王珂 +4 位作者 陈彤宇 葛文 周伊人 徐建俊 周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诱发的炎性反应是造成脏器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缓解缺血再灌注时的炎性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针刺不但可以直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及调控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还能调控炎性信号传导通路,抑制...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诱发的炎性反应是造成脏器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缓解缺血再灌注时的炎性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针刺不但可以直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及调控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还能调控炎性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现就目前针刺调控炎性反应拮抗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炎性反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脏器保护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术后镇痛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吉杰 王珂 +2 位作者 张雪慧 陈彤宇 周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纳入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7例。患者于术后48 h内分别应用低(5 mA)、...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纳入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7例。患者于术后48 h内分别应用低(5 mA)、中(12 mA)、高(26 mA)强度的TEAS或电针辅助镇痛。比较各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追加例数及围手术期内源性阿片肽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48 h、72 h,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优于高强度TEAS组(P<0.01)。术后72 h内,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追加镇痛药物的例数明显少于高强度TEAS组(P<0.05)。术后48 h,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脑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低强度TEAS组患者的血浆脑啡肽水平较治疗前亦升高(P<0.05);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水平高于低强度TEAS组和高强度TEAS组(P<0.05,P<0.01)。结论:中强度TEAS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其作用优于低强度和高强度TEAS,与电针的镇痛效应和机制相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不同强度 胸腔镜 肺部手术 术后疼痛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吉杰 王珂 +2 位作者 张雪慧 周嘉 陈彤宇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17例。4组术后在镇痛泵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17例。4组术后在镇痛泵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强度的TEAS或电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4组术后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血清IgG的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48 h低强度TEAS组和高强度TEAS组的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的水平均低于电针组(P<0.05);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CD8﹢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血清Ig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强度TEAS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穴位疗法 胸腔镜 免疫功能 电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