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焦化过程苯系物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
3
1
作者
牟玲
冯
传
阳
+4 位作者
李杨勇
李晓帆
刘添
刘紫叶
姜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06-2813,共8页
选取山西省典型焦化厂开展不同生产工序苯系物(BTEX)样品采集,分析5种主要BTEX组分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对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及不确定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炼焦过程BTEX总排放因子为16649mg/t焦炭,其中焦...
选取山西省典型焦化厂开展不同生产工序苯系物(BTEX)样品采集,分析5种主要BTEX组分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对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及不确定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炼焦过程BTEX总排放因子为16649mg/t焦炭,其中焦炉烟气BTEX排放因子最高(7167mg/t),其次为出焦(6454,1825mg/t)、污水处理(1096mg/t)和化产回收废气(112.7mg/t);与燃煤不同,苯是炼焦过程排放的优势特征物种(86.12%),其次是甲苯(11.45%);炼焦过程排放BTEX的δ^(13)C值为-27.10‰~-32.58‰,不同生产工序δ^(13)C值无显著差异;煤焦化过程排放的苯/甲苯比值(B/T)和苯的δ^(13)C值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区分炼焦与其他污染源的指示物;2020年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为7844t,其中山西(22.27%)、陕西(10.39%)、河北(10.24%)和内蒙古(8.96%)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化
山西
苯系物
碳同位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梁市PM_(2.5)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2
作者
牟玲
刘紫叶
+5 位作者
李杨勇
李雪梅
李晓帆
刘添
冯
传
阳
姜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08-6517,共10页
为探索吕梁地区PM_(2.5)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健康风险和潜在来源,于2018年10月23日至2019年7月1日对离石区(市区)和孝义市(郊区)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14种多环芳烃浓度.总多环芳烃的浓度年均值...
为探索吕梁地区PM_(2.5)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健康风险和潜在来源,于2018年10月23日至2019年7月1日对离石区(市区)和孝义市(郊区)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14种多环芳烃浓度.总多环芳烃的浓度年均值为95.50 ng·m^(-3),主要以5~6环为主(49.7%),3环占比较低(8.3%);吕梁市多环芳烃浓度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市区浓度年均值(130.47 ng·m^(-3))高于郊区(84.4 ng·m^(-3));增量终身致癌风险和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均表明吕梁市多环芳烃毒性服从成人>青年>儿童的规律,除夏季外,离石区增量终身致癌风险值均在10^(-6)~10^(-4)之间,远高于孝义市,表明市区存在较高的多环芳烃潜在风险;通过采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表明,吕梁市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煤和生物质的燃烧(61.9%)和机动车尾气排放(38.1%),由后向轨迹和潜在源因子贡献分析模型确定吕梁市多环芳烃潜在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吕梁市
季节性变化
健康风险评价
源解析
原文传递
Cu^(2+)、Cd^(2+)对孔石莼(Ulva pertusa)吸收氮磷营养元素的影响
3
作者
卢宏博
夏宁
+2 位作者
冯
传
阳
魏海峰
刘长发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于自然光照强度(4000±500)lux下,在盛水500 m L的1000 m L烧杯中,以(NH_(4))_(2)SO_(4)为氮源,NH_(4)^(+)-N浓度梯度为0 mg/L、0.25 mg/L、0.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N∶P<16∶1,磷过量;以KH_(2)PO_(4)为磷源,PO_...
于自然光照强度(4000±500)lux下,在盛水500 m L的1000 m L烧杯中,以(NH_(4))_(2)SO_(4)为氮源,NH_(4)^(+)-N浓度梯度为0 mg/L、0.25 mg/L、0.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N∶P<16∶1,磷过量;以KH_(2)PO_(4)为磷源,PO_(4)^(3-)-P浓度为0 mg/L、0.1 mg/L、0.2 mg/L、0.3 mg/L、0.4 mg/L和0.5 mg/L,N∶P>16∶1,氮过量,然后加入Cu^(2+)和Cd^(2+)(0.5 mg/L和1 mg/L),及驯化后切成1 cm×1 cm(1 g/L)的孔石莼Ulva pertusa,每组3个平行,于0.25 h、0.5h、1 h、3 h、6 h、12 h时取样,用多瓶法与干扰法研究Cu^(2+)和Cd^(2+)胁迫下孔石莼对氮磷(NH_(4)^(+)-N和PO_(4)^(3-)-P)的吸收率。结果表明,Cu^(2+)和Cd^(2+)胁迫可促进和抑制孔石莼吸收氮磷营养盐,吸收动力学过程符合Michaelis-Mente方程。Cu^(2+)和Cd^(2+)胁迫对孔石莼吸收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作用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促进作用随Cu^(2+)、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高浓度(1 mg/L)Cd^(2+)胁迫抑制孔石莼吸收NH_(4)^(+)-N,最大抑制率可达55.4%,远大于Cu^(2+)的抑制速率。Cu^(2+)和Cd^(2+)胁迫对孔石莼吸收PO_(4)^(3-)-P抑制较明显,12 h内Cu^(2+)、Cd^(2+)对孔石莼吸收PO_(4)^(3-)-P抑制率分别为32.2%~76.7%和17.1%~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CD
石莼
吸收速率
氮磷营养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焦化过程苯系物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
3
1
作者
牟玲
冯
传
阳
李杨勇
李晓帆
刘添
刘紫叶
姜辛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环境研究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06-281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7280)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901D11065)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03D311005)。
文摘
选取山西省典型焦化厂开展不同生产工序苯系物(BTEX)样品采集,分析5种主要BTEX组分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对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及不确定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炼焦过程BTEX总排放因子为16649mg/t焦炭,其中焦炉烟气BTEX排放因子最高(7167mg/t),其次为出焦(6454,1825mg/t)、污水处理(1096mg/t)和化产回收废气(112.7mg/t);与燃煤不同,苯是炼焦过程排放的优势特征物种(86.12%),其次是甲苯(11.45%);炼焦过程排放BTEX的δ^(13)C值为-27.10‰~-32.58‰,不同生产工序δ^(13)C值无显著差异;煤焦化过程排放的苯/甲苯比值(B/T)和苯的δ^(13)C值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区分炼焦与其他污染源的指示物;2020年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为7844t,其中山西(22.27%)、陕西(10.39%)、河北(10.24%)和内蒙古(8.96%)贡献最大.
关键词
煤焦化
山西
苯系物
碳同位素
Keywords
coal coke production
Shanxi
BTEX
stable carbon isotope
分类号
X5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梁市PM_(2.5)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2
作者
牟玲
刘紫叶
李杨勇
李雪梅
李晓帆
刘添
冯
传
阳
姜辛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08-651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280)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01D111065)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03D311005)。
文摘
为探索吕梁地区PM_(2.5)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健康风险和潜在来源,于2018年10月23日至2019年7月1日对离石区(市区)和孝义市(郊区)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14种多环芳烃浓度.总多环芳烃的浓度年均值为95.50 ng·m^(-3),主要以5~6环为主(49.7%),3环占比较低(8.3%);吕梁市多环芳烃浓度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市区浓度年均值(130.47 ng·m^(-3))高于郊区(84.4 ng·m^(-3));增量终身致癌风险和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均表明吕梁市多环芳烃毒性服从成人>青年>儿童的规律,除夏季外,离石区增量终身致癌风险值均在10^(-6)~10^(-4)之间,远高于孝义市,表明市区存在较高的多环芳烃潜在风险;通过采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表明,吕梁市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煤和生物质的燃烧(61.9%)和机动车尾气排放(38.1%),由后向轨迹和潜在源因子贡献分析模型确定吕梁市多环芳烃潜在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吕梁市
季节性变化
健康风险评价
源解析
Key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Liliang City
seasonal variatio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source analysis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Cu^(2+)、Cd^(2+)对孔石莼(Ulva pertusa)吸收氮磷营养元素的影响
3
作者
卢宏博
夏宁
冯
传
阳
魏海峰
刘长发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407700)
辽宁省教育厅服务地方项目(DL201804)
+2 种基金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09、201809)
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基金(201013)
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基金(2018-KF-21)
文摘
于自然光照强度(4000±500)lux下,在盛水500 m L的1000 m L烧杯中,以(NH_(4))_(2)SO_(4)为氮源,NH_(4)^(+)-N浓度梯度为0 mg/L、0.25 mg/L、0.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N∶P<16∶1,磷过量;以KH_(2)PO_(4)为磷源,PO_(4)^(3-)-P浓度为0 mg/L、0.1 mg/L、0.2 mg/L、0.3 mg/L、0.4 mg/L和0.5 mg/L,N∶P>16∶1,氮过量,然后加入Cu^(2+)和Cd^(2+)(0.5 mg/L和1 mg/L),及驯化后切成1 cm×1 cm(1 g/L)的孔石莼Ulva pertusa,每组3个平行,于0.25 h、0.5h、1 h、3 h、6 h、12 h时取样,用多瓶法与干扰法研究Cu^(2+)和Cd^(2+)胁迫下孔石莼对氮磷(NH_(4)^(+)-N和PO_(4)^(3-)-P)的吸收率。结果表明,Cu^(2+)和Cd^(2+)胁迫可促进和抑制孔石莼吸收氮磷营养盐,吸收动力学过程符合Michaelis-Mente方程。Cu^(2+)和Cd^(2+)胁迫对孔石莼吸收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作用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促进作用随Cu^(2+)、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高浓度(1 mg/L)Cd^(2+)胁迫抑制孔石莼吸收NH_(4)^(+)-N,最大抑制率可达55.4%,远大于Cu^(2+)的抑制速率。Cu^(2+)和Cd^(2+)胁迫对孔石莼吸收PO_(4)^(3-)-P抑制较明显,12 h内Cu^(2+)、Cd^(2+)对孔石莼吸收PO_(4)^(3-)-P抑制率分别为32.2%~76.7%和17.1%~67.6%。
关键词
Cu^(2+)
CD
石莼
吸收速率
氮磷营养盐
Keywords
Cu^(2+)
Cd^(2+)
Ulva pertusa
absorp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ent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焦化过程苯系物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牟玲
冯
传
阳
李杨勇
李晓帆
刘添
刘紫叶
姜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吕梁市PM_(2.5)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牟玲
刘紫叶
李杨勇
李雪梅
李晓帆
刘添
冯
传
阳
姜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Cu^(2+)、Cd^(2+)对孔石莼(Ulva pertusa)吸收氮磷营养元素的影响
卢宏博
夏宁
冯
传
阳
魏海峰
刘长发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