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中圣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63期2-23,共22页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货币化、信用化程度不断加深,货币化系数(M<sub>2</sub>/GDP)已经由“六五’’末期的0.62提高到“八五”末期的1.05。银根的松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国民经济的涨落,金融调控开始成为国...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货币化、信用化程度不断加深,货币化系数(M<sub>2</sub>/GDP)已经由“六五’’末期的0.62提高到“八五”末期的1.05。银根的松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国民经济的涨落,金融调控开始成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国民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通过各种途径向金融领域转移和累积,“八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不良债权 特种基金 企业股权 托管机构 银行资金 存款利率 债务托管 保值贴补 逾期贷款 社会资金
下载PDF
2011年我国创投行业发展的十大主要特点——《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1》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圣 《科技创业月刊》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为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建立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评价机制和相关扶持政策评估机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我国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与中国创投专委... 为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建立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评价机制和相关扶持政策评估机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我国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与中国创投专委会从去年开始,基于全国互联互通的"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数据与信息系统",编纂《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投资 行业 中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 解读 扶持政策 信息系统 管理数据
下载PDF
为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导航——解读《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白皮书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圣 《中国科技投资》 2010年第12期50-53,共4页
《报告》是市场和业界以及行业管理和研究制定发展政策的需要编纂《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首先,是市场和业界的需要。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方兴未艾,创业投资正在成长为我国民间投资的重要主体,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投资行业 发展报告 中国 白皮书 解读 导航 市场发展
下载PDF
《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1》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圣 《投资与合作》 2011年第9期50-55,共6页
为促进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建立中国创业投资行业评价机制和相关扶持政策评估机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投资行业 中国 发展报告 解读 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评估 行业评价
下载PDF
我国金融风险问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圣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46期9-20,共12页
1988年发生了建国以来首次严重通货膨胀,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与此同时,银行储蓄存款大面积滑坡、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出现挤兑风潮;1992—1993年上半年,社会乱集资盛行,一方面,银行存款滑坡,另一方面银行违章拆借情况又十分严重。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问题研究 充实资本金 支付危机 外债 短期信贷
下载PDF
银行信贷原则合理化刍议
6
作者 中圣 《新金融》 1991年第12期29-30,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信贷原则从原来“计划性、保证性、偿还性”三原则,发展为“贷款必须按计划发放和使用,贷款必须有经济担保,贷款必须按期归还和计收利息,发放贷款必须区别对待、择优扶植”四条原则。其中尤以“区别对待、择优扶...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信贷原则从原来“计划性、保证性、偿还性”三原则,发展为“贷款必须按计划发放和使用,贷款必须有经济担保,贷款必须按期归还和计收利息,发放贷款必须区别对待、择优扶植”四条原则。其中尤以“区别对待、择优扶植”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依据。但在“区别对待,择优扶植”信贷原则下,“优”的标准政策化倾向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原则 银行 合理化 国家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 经济担保 贷款 三原则
下载PDF
《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2》解读
7
作者 中圣 《企业家信息》 2012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受《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2)编委会的委托,我就创投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作个简要解读。
关键词 发展报告 投资行业 解读 创业 中国 编委会 创投
原文传递
论当前银行贷款质量低下的原因
8
作者 中圣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10,共5页
最近几年,银行贷款种类增加,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银行贷款质量一直不高,近几年愈发趋降。银行贷款质量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贷款决策质量;第二个层次是贷款的管理质... 最近几年,银行贷款种类增加,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银行贷款质量一直不高,近几年愈发趋降。银行贷款质量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贷款决策质量;第二个层次是贷款的管理质量;第三个层次是贷款的执行质量。贷款的决策质量取决于对贷款投放方向和数量以及贷款条件的判断可靠性或风险程度;贷款的管理质量是在贷款决策以后,银行对贷款的后续性管理的工作质量,如贷款的发放、期内管理、回收等;贷款的执行质量则是指企业或用款单位运用贷款的成效,即企业执行贷款协议的结果同银行货款既定目标一致性或者背离程度。贷款决策质量居于最高层次,贷款决策质量对于贷款的整体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贷款的执行质量则是保证贷款整体质量的基础。贷款决策质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资金 贷款质量低下 决策质量 银行贷款 地方政府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企业 贷款决策 三个层次
下载PDF
分析与对策——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话题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圣 《资本市场》 1999年第1期18-22,共5页
情况与分析我国出口对 GDP 的贡献率下降,并且,今明两年仍然可能继续下降,外贸大量顺差与外汇储备微增之间的巨大反差,表明在强化结售汇监管和打击骗税以后进出口名义增长更加接近真实增长。空前的货币财政政策出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 情况与分析我国出口对 GDP 的贡献率下降,并且,今明两年仍然可能继续下降,外贸大量顺差与外汇储备微增之间的巨大反差,表明在强化结售汇监管和打击骗税以后进出口名义增长更加接近真实增长。空前的货币财政政策出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惯性。货币政策效应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分析 经济发展 对策
原文传递
1999年货币政策取向及建议
10
作者 中圣 《金融博览》 1998年第12期18-19,共2页
一、1999年贷币政策取向根据今年亚洲金融危机发展情况和我国经济运行基本态势,1999年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难度较大,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预期仍不乐观。
关键词 货币政策取向 商业银行 亚洲金融危机 通货紧缩 经济运行 内生性 经济实现 贷币政策 经济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
原文传递
金融宏观调控新视角──今年物价上涨控制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11
作者 中圣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7-21,共5页
金融宏观调控新视角──今年物价上涨控制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国家计委财政金融司冯中圣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今年物价上涨控制目标是,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内15%左右。这个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成效,特别是金融宏... 金融宏观调控新视角──今年物价上涨控制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国家计委财政金融司冯中圣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今年物价上涨控制目标是,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内15%左右。这个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成效,特别是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根据整个宏观调控尤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控制 金融调控 宏观调控 政策 中国
原文传递
保持我国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
12
作者 中圣 《经济研究参考》 1998年第45期10-12,共3页
经济决定金融。总体上看,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同时防止出现经济泡沫。
关键词 金融稳定 对策建议 外汇平准基金 中央银行 结售汇制度 外汇指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隐性外债 外汇市场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下载PDF
金融运行: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中圣 《中国投资与建设》 1999年第3期18-20,共3页
998年我国金融运行基本平稳,金融调控积极有效,金融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1998年金融运行分析(一)货币信贷基本情况1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实现年初调控目标。1998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45万亿元,增长15.3... 998年我国金融运行基本平稳,金融调控积极有效,金融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1998年金融运行分析(一)货币信贷基本情况1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实现年初调控目标。1998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45万亿元,增长15.3%,略低于年初调控目标,但由于物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 金融运行 运行分析 回顾 展望
原文传递
形成银行不良债权的宏观背景
14
作者 中圣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E期15-16,共2页
1.社会资金成本上升,环流恶化。改革开放初期,银行对企业实行廉价的资金供给制度,整个社会资金成本比较低下,低下的资金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对国民经济翻番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八五”后3年,整个国民经济开始在高位社会资金成本基础上... 1.社会资金成本上升,环流恶化。改革开放初期,银行对企业实行廉价的资金供给制度,整个社会资金成本比较低下,低下的资金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对国民经济翻番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八五”后3年,整个国民经济开始在高位社会资金成本基础上运行。银行储蓄存款高位利率水平持续至今年3月底。存款利率上调,造成银行利差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不良债权 宏观背景 全社会资金 产业资本 银行信贷资金 银行资金 供给价格 续至 金融资本 资金供给制
下载PDF
国债与货币政策
15
作者 中圣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1-13,共3页
国债与货币政策冯中圣1994年是国债倍受关注的一年,人们之所以聚焦于国债,一是国债发行规模很大,山1993年发行384.77亿元直线上升到1994年的1028亿元;二是国债交易迅速升温,自1988年初我国国库券上市流... 国债与货币政策冯中圣1994年是国债倍受关注的一年,人们之所以聚焦于国债,一是国债发行规模很大,山1993年发行384.77亿元直线上升到1994年的1028亿元;二是国债交易迅速升温,自1988年初我国国库券上市流通以来,国债交易额逐年上升,山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 货币政策 财政 中国
下载PDF
90年代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发展
16
作者 中圣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85,共5页
关键词 金融业 金融市场 发展
原文传递
论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战略
17
作者 中圣 《新金融》 1993年第3期17-18,共2页
一、关于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概括为实现“四化”,即宽松化、市场化、开放化和规范化。 宽松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我国国民经济将进一步趋于高度信用化和货币化,金融运... 一、关于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概括为实现“四化”,即宽松化、市场化、开放化和规范化。 宽松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我国国民经济将进一步趋于高度信用化和货币化,金融运行已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国民经济要上新台阶,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没有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是不可想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产业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国民经济运行 产业发展 “四化” 社会主义 金融运行 高速增长
下载PDF
回首我国的“八五”金融体制改革
18
作者 中圣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68期2-12,共11页
“八五”期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下简称金融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以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分离、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以及实行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标志,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八五”期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下简称金融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以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分离、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以及实行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标志,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框架,从而明确了“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八五”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专业银行 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贷款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改革 “八五”期间 金融机构 外汇管理体制 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下载PDF
关于现金及其管理的若干思考
19
作者 中圣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2-14,共3页
关于现金及其管理的若干思考冯中圣一、现金与现金管理银行储蓄是人们把货币化的商品和劳务存放在银行,现金投放则是一种货币的流动性供给,反映了人们把暂栖在银行的商品和劳务从银行自由取回的活动。在西方,现金投放是不能直接控制... 关于现金及其管理的若干思考冯中圣一、现金与现金管理银行储蓄是人们把货币化的商品和劳务存放在银行,现金投放则是一种货币的流动性供给,反映了人们把暂栖在银行的商品和劳务从银行自由取回的活动。在西方,现金投放是不能直接控制的,中央银行也只能运用一些间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投放 现金管理 运动环 储蓄存款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发行 货币投放 发行规模 金融机构
下载PDF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与发展研究
20
作者 薛亮 马占平 +4 位作者 陆江 商业部粮食市场课题组 中圣 杨学山 王平生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67,共9页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促使经济再上新台阶,具有重...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促使经济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快,甚至超过第二产业。我国社会经济经过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奋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如何在90年代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此,本刊特邀请一批国内专家、学者,就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各抒已见,以期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