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裸花紫珠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
作者 冯世 张旻 +1 位作者 易博 吴洪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5-1026,共12页
裸花紫珠为海南省的道地药材,并被录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增中药品种。通过对国内外1996—2016年文献调研显示,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及其苷和甾醇等。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 裸花紫珠为海南省的道地药材,并被录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增中药品种。通过对国内外1996—2016年文献调研显示,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及其苷和甾醇等。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止血、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细胞毒等作用。通过完成对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系统总结和药理活性的概述,为其药材的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研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苯丙素类 黄酮类 三萜类 止血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布渣叶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冯世 刘梅芳 +1 位作者 魏孝义 林立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从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L.)的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无羁萜(1)、阿江榄仁树葡糖苷Ⅱ(2)、山柰酚-3-O-β-D-[3,6-二-(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β... 从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L.)的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无羁萜(1)、阿江榄仁树葡糖苷Ⅱ(2)、山柰酚-3-O-β-D-[3,6-二-(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6)、牡荆苷(7)、佛来心苷(8)、异佛来心苷(9)、异牡荆苷(10)。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布渣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渣叶 三萜 黄酮苷
下载PDF
裸花紫珠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马燕春 张旻 +3 位作者 徐文彤 冯世 雷鸣 易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094-3101,共8页
综合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粗分、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色谱法分离纯化海南道地药材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中的化学成分,借助波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发现裸花... 综合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粗分、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色谱法分离纯化海南道地药材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中的化学成分,借助波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发现裸花紫珠醇提物50%,70%乙醇洗脱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上述活性部位分离和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6个黄酮:木犀草苷(1),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6-羟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新橙皮苷(4),野漆树苷(5),木犀草素-7,4’-二-O-葡萄糖苷(6);3个苯乙醇苷:连翘酯苷(7),类叶升麻苷(8),alyssonoside(9);3个环烯醚萜苷:梓醇(10),nudifloside(11),益母草苷(12)。化合物3~6,10和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实验显示,黄酮类化合物1~6整体均显示出对宫颈癌Hela,肺癌A549和乳腺癌MCF-7细胞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合物3,5和11的细胞毒活性比较突出。综合分析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潜在功效;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但不表现细胞毒活性;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少量存在,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细胞毒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尖叶胡枝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洪新 魏孝义 +3 位作者 冯世 阿拉木斯 呼天明 王育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04-1908,共5页
采用硅胶、凝胶和聚酰胺等柱层析及HPLC等方法对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Pall.)Kitag.]70%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荭草素(1)、牡荆苷(2)、异荭草素... 采用硅胶、凝胶和聚酰胺等柱层析及HPLC等方法对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Pall.)Kitag.]70%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荭草素(1)、牡荆苷(2)、异荭草素(3)、异牡荆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6)、6-xylopyr-anosylluteolin(7)、异杨梅树皮苷(8),其中化合物5-8为首次从尖叶胡枝子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表明:碳苷黄酮(化合物1-4)是尖叶胡枝子黄酮类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资源,尖叶胡枝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胡枝子 黄酮 利用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裸花紫珠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易博 张旻 +3 位作者 胡引明 陈涛 王茂媛 冯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661-4669,共9页
为明确裸花紫珠传统药用部位绿叶的主要成分,并探究其与黄叶、枝条和种子的主要差异成分,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裸花紫珠各部位进行检测。借助UNIFI科学信息系统,结合对照品、文献及在线数据库... 为明确裸花紫珠传统药用部位绿叶的主要成分,并探究其与黄叶、枝条和种子的主要差异成分,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裸花紫珠各部位进行检测。借助UNIFI科学信息系统,结合对照品、文献及在线数据库,完成对裸花紫珠新鲜绿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借助Progenesis QI及其相关软件进行数据转换,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负离子模式下,裸花紫珠不同部位的主成分分离度较好,在绿叶中共鉴定和推测出57个化合物,主要为苯丙素、黄酮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经PCA分析发现裸花紫珠的枝条与其他部位成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OPLS-DA分析差异显著部位绿叶与枝条之间的标识化合物,结合数据库匹配并与相关数据对比,选择其中3个作为特征成分,并鉴定为nudifloside(S1),parvifloroside B(S2)和β-hydroxysamioside(S3),为裸花紫珠药材的采收及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绿叶 化学成分 部位差异 PCA OPLS-DA
原文传递
黎药裸花紫珠在小鼠体内止血活性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易博 张旻 +3 位作者 林海 陈涛 徐文彤 冯世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5-237,241,共4页
目的确定黎药裸花紫珠的止血活性部位,为其止血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裸花紫珠经醇提获得醇提物(EtOH-extract)、醇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分别获得水洗脱物(HP-H2O-elution)和乙醇洗脱物(HP-EtOH-elution),将EtOH-extract、HP-E... 目的确定黎药裸花紫珠的止血活性部位,为其止血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裸花紫珠经醇提获得醇提物(EtOH-extract)、醇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分别获得水洗脱物(HP-H2O-elution)和乙醇洗脱物(HP-EtOH-elution),将EtOH-extract、HP-EtOH-elution和HP-H2O-elution分别配制成高、中、低剂量的供试药物,云南白药为阳性对照。每日给小鼠灌胃1次,在连续给药7d后,记录小鼠体质量的变化,采用断尾法和玻片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并以此为筛选指标对各部位止血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P-EtOH-elution对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的作用效果显著,并且其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效果均优于阳性对照组。EtOH-extract、HP-EtOH-elution和HP-H2O-elution在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增加小鼠的体质量方面,效果均不显著。结论裸花紫珠的止血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醇提物经大孔树脂处理后的乙醇洗脱部位,并且可能是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活性部位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小鼠
下载PDF
达乌里胡枝子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宗海 吴洪新 +2 位作者 魏孝义 冯世 呼天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85-1489,共5页
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等化学方法对达乌里胡枝子70%乙醇提取液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果共得到10个化合物,用ESI-MS、1H-NMR和13C-NMR等技术对其结构鉴定结果表明,10种化合物分别为:香叶木素(1)、山奈酚(2)、... 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等化学方法对达乌里胡枝子70%乙醇提取液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果共得到10个化合物,用ESI-MS、1H-NMR和13C-NMR等技术对其结构鉴定结果表明,10种化合物分别为:香叶木素(1)、山奈酚(2)、柽柳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表儿茶素(7)、三叶豆苷(8)、异荭草素(9)、芦丁(10).10种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达乌里胡枝子中分离得到.研究认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达乌里胡枝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也可能是其药理功效的基础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基于系统药理学探索裸花紫珠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力军 陈曦 +4 位作者 冯世 王真真 苏东兰 易博 郭曲练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759-1769,共11页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裸花紫珠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文献搜索和TCMSP数据库,建立裸花紫珠活性分子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中的120个分子从口服利用度、类药性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筛选,预测出有潜在活性的分子,并通过王永...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裸花紫珠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文献搜索和TCMSP数据库,建立裸花紫珠活性分子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中的120个分子从口服利用度、类药性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筛选,预测出有潜在活性的分子,并通过王永华教授团队研发的SYSDT以及WES技术进行靶标预测,进而通过药物-靶标预测模型Sys TD、Drug Bank数据库等构建靶标-疾病-通路网络图,并借助基因本位论(GO)分析裸花紫珠有效成分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裸花紫珠中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及其衍生物、甲基鼠李素和芹菜素等作用于较多的靶点,在裸花紫珠的药效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对炎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均有影响,其中ABCB1、NOS3、MAPK14、PPARG、GSK3β、PTGS2等同时靶向治疗多种类型疾病和多种生物学通路。GO分析表明了裸花紫珠对炎症反应、凝血、血管生成、钙离子信号传导、血压等具有调节作用。结论裸花紫珠黄酮类化合物在的药效中起关键作用,通过ABCB1、NOS3、MAPK14等靶点对炎症反应、凝血、血管生成、钙离子信号传导、血压等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药理学 裸花紫珠 作用机制 抗癌 抗炎 黄酮 丁香脂素 木犀草素 甲基鼠李素 芹菜素
原文传递
戊肝IgG抗体检测在从业人员体检中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洪琼 慕宁浩 +3 位作者 丁建文 赵娜 陈丽 冯世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99-1600,共2页
目的:评价戊肝IgG抗体在从业人员体检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用戊肝IgG抗体ELISA试剂盒作为诊断方法,检测2011年我实验室检测出的戊肝IgM抗体阳性标本100份,戊肝IgM抗体可疑标本54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戊肝IgM抗体阳性标本100份,其IgG... 目的:评价戊肝IgG抗体在从业人员体检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用戊肝IgG抗体ELISA试剂盒作为诊断方法,检测2011年我实验室检测出的戊肝IgM抗体阳性标本100份,戊肝IgM抗体可疑标本54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戊肝IgM抗体阳性标本100份,其IgG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可疑标本54份中检出53份IgG抗体阳性,一份阴性。结论:戊肝IgG抗体检测对用于临床戊型肝炎感染早期、中期及恢复期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IGG抗体 从业人员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独一味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文玉 谢惠春 +1 位作者 田丽萍 冯世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133-2137,共5页
独一味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药物,药理活性主要集中在止血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功能等方面。独一味的止血机理可能是影响凝血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而对外源性凝血因子和内源性凝血因子影响不大。此外,独一味总... 独一味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药物,药理活性主要集中在止血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功能等方面。独一味的止血机理可能是影响凝血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而对外源性凝血因子和内源性凝血因子影响不大。此外,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还能通过抑制纤溶激活物从而阻止血凝块溶解,达到止血的目的。独一味的镇痛作用可能是抑制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并通过其抗炎作用,使局部水肿减轻,炎症消退,减轻对神经的压迫。山栀子苷甲酯和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为代表化合物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独一味镇痛的有效物质。独一味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抑制白细胞介素-1的分泌有关。独一味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是含量相对较低的挥发油类成分。独一味总苷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E花环形成率及酸性α-萘酚醋酸酯酶染色阳性率,且独一味有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藏药 药理活性 止血 镇痛 抗炎活性 免疫活性 抗肿瘤
下载PDF
示波极谱法测定大米等样品中的碘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建文 丁建武 +2 位作者 付克万 冯世 周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大米 示波极谱法 测定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黄根游离总蒽醌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飒娜 王春香 +3 位作者 邓雪珠 冯世 张小平 陈涛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从黄根中提取游离总蒽醌的方法,并对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选择提取时间、溶剂配比、料液比等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 目的:探讨从黄根中提取游离总蒽醌的方法,并对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选择提取时间、溶剂配比、料液比等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5 h,溶剂配比0.62∶1.00,料液比1.00∶18.83,提取2次,提取温度60℃时,黄根游离总蒽醌的理论提取率最高,可达0.151%。经验证,此条件下黄根游离总蒽醌提取率为0.152%,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最优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根 游离总蒽醌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中药
下载PDF
裸花紫珠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易博 林海 +3 位作者 张旻 冯世 徐文彤 代瑞甫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应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借助波谱数据和文献资料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苯丙素类4个:tortoside F(1)、角胡麻苷(2)、6-O-咖啡酰-β-D-葡萄糖(3)、6-O-咖啡...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应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借助波谱数据和文献资料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苯丙素类4个:tortoside F(1)、角胡麻苷(2)、6-O-咖啡酰-β-D-葡萄糖(3)、6-O-咖啡酰-α-D-葡萄糖(4);酚类1个:密花树苷K(5);黄酮苷类4个:木犀草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金圣草黄素-7-O-β-D-葡萄糖苷(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3'-甲氧基-6-羟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1、3~5、7、9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裸花紫珠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化学成分 苯丙素类 酚类 黄酮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地表覆盖处理对植物生长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正军 潘松 +1 位作者 冯世 袁峰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60,共8页
以园林废弃物(枝叶)为研究对象,以裸土无覆盖(CK)为对照,设置单覆盖(T_(1))、喷施尿素(T_(2))、喷施阿维菌素(T_(3))、预干化(T_(4))和预半堆肥化(T5)共5个处理,探究园林废弃物用于地表覆盖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 以园林废弃物(枝叶)为研究对象,以裸土无覆盖(CK)为对照,设置单覆盖(T_(1))、喷施尿素(T_(2))、喷施阿维菌素(T_(3))、预干化(T_(4))和预半堆肥化(T5)共5个处理,探究园林废弃物用于地表覆盖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园林废弃物覆盖处理的植物株高、茎粗、生物量和氮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T_(3)和T_(4)处理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P<0.05),植物磷和钾含量均以T_(1)处理最高。园林废弃物的覆盖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pH,同时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AP)含量均以T_(1)最高;碱解氮(AN)含量以T_(4)处理最高,是其他处理的1.02~2.49倍;速效钾含量以T_(3)处理最高。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物种数和Shannon指数均以T_(1)处理最高,相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1.16%、4.63%;土壤Chao1指数表现为T_(4)>T_(1)>CK>T_(3)>T5>T_(2)。土壤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优势菌科为科里氏菌科和鞘脂单胞菌科。冗余分析表明,AN和AP是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影响因子。综上所述,园林废弃物地表覆盖处理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和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细菌群落产生影响。同时,本研究证实喷施阿维菌素、预干化、预半堆肥化能够不同程度强化园林废弃物地表覆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覆盖物 植物生长 土壤养分 土壤细菌群落
下载PDF
籽瓜汁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倩楠 田丽萍 +2 位作者 王金辉 冯世 薛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对籽瓜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技术和质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 目的:对籽瓜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技术和质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2),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3),松柏苷(4),cucumegastigmanes II(5),linarionoside C(6),δ-葡萄素(7),山柰酚-3-O-葡萄糖基1-O-β-D-葡萄糖-6-O-α-L-鼠李糖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籽瓜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δ-葡萄素 linarionoside
原文传递
国产沉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易博 张力军 +4 位作者 冯世 徐文彤 林海 申志辉 林娜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4种国产沉香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低温-动态-微波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提取并分析比较国产沉香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从4种国产沉香样品的挥发油中分别检出58、81、54、38种化合物,依次占... 目的分析比较4种国产沉香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低温-动态-微波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提取并分析比较国产沉香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从4种国产沉香样品的挥发油中分别检出58、81、54、38种化合物,依次占总峰面积的73.27%、91.98%、43.23%、33.17%。结论 4种国产沉香挥发油中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但各样品的组成成分和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沉香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三峡库区监管场所9430名羁押人员HIV抗体筛查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洪琼 杨茂瑜 +4 位作者 赵娜 丁建文 冯世 郭敏 段希勇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7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监管场所被监管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IV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IV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双抗原夹心法做筛查,应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9430人...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监管场所被监管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IV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IV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双抗原夹心法做筛查,应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9430人中检出HIV抗体阳性84例,占被监管人员0.89%。其中男83人,女1人,年龄19~52岁,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其次是经性途径传播。结论 HIV感染在三峡库区被监管人群中形势严峻,特别在吸毒及性乱人群中感染率高达2.27%。因此,加强高危人群的HIV检测,进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监管措施控制,对预防和控制HIV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监管人员 艾滋病病毒 感染率
下载PDF
南亚热带生境下6种紫珠属植物的光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18
作者 邓丽 张旻 冯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01-106,153,共7页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参数,筛选出6种紫珠属植物最适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6种紫珠属植物进行光合研究的最适用光响应模型,杜虹花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均最高,朝鲜紫珠的光合潜能最大。综上,不同紫珠属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既表现出种间差异性,又表现出种间相似性,4种光响应模型在紫珠属植物的光合参数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拟合精度上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属植物 光响应模型 光合特性 南亚热带
下载PDF
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积涛 许静 +4 位作者 蔡江桥 王晖 戴耀良 史正军 冯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52-55,77,共5页
为了研究深圳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深圳市5个主要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容重、土壤质地、pH、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全盐量和总硫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壤偏紧,土... 为了研究深圳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深圳市5个主要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容重、土壤质地、pH、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全盐量和总硫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壤偏紧,土壤质地为粉砂质壤土,土壤pH为6.2~7.0,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磷含量处于很低的水平,而钾含量处于极低水平,远低于园林绿地种植的最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公园绿地 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基于GC-MS分析不同资源姜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
20
作者 刘梦婷 王清隆 +6 位作者 羊青 王祝年 晏小霞 汤欢 袁浪兴 王茂媛 冯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6,共10页
为比较不同资源姜黄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4批姜黄样品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各色谱峰的化学成分;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24批挥发油... 为比较不同资源姜黄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4批姜黄样品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各色谱峰的化学成分;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24批挥发油成分进行组学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表明,24批姜黄挥发油提取得率为0.30%~1.10%,从中共检测出63种成分,主要为姜黄酮类成分,相对含量在50%以上,其次为萜烯类物质,含量低且组成复杂。建立姜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11~0.997之间,从中确认7个共有峰。HCA和PCA将其中21个样品分为A组和B组,OPLS-DA筛选出19个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显示A组的特征性成分为姜黄酮类物质芳姜黄酮、α-姜黄酮和β-姜黄酮,B组为姜烯、β-红没药烯和β-倍半水芹烯等16种萜烯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来源的姜黄挥发油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姜黄酮的含量与姜黄切面的颜色直接相关,含量越高,姜黄颜色越深。该研究通过对比24批不同来源的姜黄挥发油成分及其差异物质,为今后姜黄种质资源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6种挥发油和姜黄酮类成分含量均较高的优异种质,可用于指导姜黄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挥发油 GC-MS 组学分析 姜黄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