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琴 黄浩 +1 位作者 毕润 李燕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各种类型养鸡场均有流行,集约化养殖场可出现暴发,各个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严重降低家禽养殖过程中的...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各种类型养鸡场均有流行,集约化养殖场可出现暴发,各个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严重降低家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该文对一起疑似沙门氏菌病暴发进行了临床资料收集,临床症状为鸡沙门氏菌病常出现的下痢和精神呆立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点状坏死灶,小肠充血、出血等。结合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等流行特点诊断为沙门氏菌病。通过采取硫酸粘杆菌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并结合圈舍消毒和带鸡消毒轮番更替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此次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沙门氏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山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风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华 高峰 +1 位作者 段彦明 李燕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布鲁氏菌病是1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人畜感染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羊布鲁氏菌是感染人的重要病原,绵羊、山羊均易感。该病流行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养殖户防疫意识不足,盲目引种、隔离检... 布鲁氏菌病是1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人畜感染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羊布鲁氏菌是感染人的重要病原,绵羊、山羊均易感。该病流行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养殖户防疫意识不足,盲目引种、隔离检测不到位,圈舍不规范、病畜淘汰机制难以实施等。为减少或消灭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应针对影响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各种因素,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防疫意识,坚持自繁自养,落实引种检疫制度,做好消毒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开展阳性场净化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布鲁氏菌病 风险因素 联防联控
下载PDF
6种中草药对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宵 王舒婷 +5 位作者 李燕 刘洪丹 李方杰 李美荃 董翠莲 王静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3种不同血清型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煎法制备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女贞子、乌梅6种单味中草药水提液,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一步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鼠伤寒...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3种不同血清型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煎法制备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女贞子、乌梅6种单味中草药水提液,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一步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LLCL-8株对黄连、金银花和白头翁较为敏感,MIC分别为(62.50±0)mg/mL、(83.33±29.46)mg/mL、(125.00±0)mg/mL,MBC分别为250.00 mg/mL、250.00 mg/mL、大于500.00 mg/mL;鸡白痢沙门菌LLC-51株对黄连敏感,MIC为(31.25±0)mg/mL,MBC为125.00 mg/mL;肠炎沙门菌S株对黄连、白头翁敏感,MIC分别为(62.50±0)mg/mL、(104.16±29.46)mg/mL,MBC均为250.00 mg/mL。说明黄连对3种血清型禽源沙门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相对明显;白头翁、金银花对某些血清型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禽源沙门菌 体外抑菌试验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ORF3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 施徐森 +1 位作者 朱培英 李文贵 《养殖与饲料》 2023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HEV基因组包括2个短的非编码区,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和ORF3)。ORF1主要编码RNA复制相关的甲基转移酶、RNA解旋酶等几个比较保守区...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HEV基因组包括2个短的非编码区,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和ORF3)。ORF1主要编码RNA复制相关的甲基转移酶、RNA解旋酶等几个比较保守区域的非结构蛋白;ORF2编码衣壳蛋白,含重要中和表位,可与受体结合,与跨物种传播和免疫原性有关。ORF3编码磷酸化蛋白与细胞骨架结合的蛋白,可与细胞骨架结合。本文综合近年对HEV的ORF3研究进展,如分子生物学方面,可基于ORF3分析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生物学作用方面ORF3能在细胞的信号转导、病毒颗粒的装配与释放以及机体的免疫抑制方面发挥作用;在HEV感染中,ORF3蛋白与ORF2蛋白共同影响病毒颗粒的装配与释放;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方面,ORF3可参与研制亚单位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等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ORF3基因 致病机制 人兽共患传染病 免疫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