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预康复对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与人体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郭仲 +3 位作者 徐杨 丛壮壮 胡力文 申翼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手段对于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以及人体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收治于我院胸外科10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50例。实验组在门诊收治当日开始预康复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食管癌术前准备...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手段对于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以及人体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收治于我院胸外科10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50例。实验组在门诊收治当日开始预康复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食管癌术前准备。分别测量食管癌病人收治当天以及术后(1、3、7、30天)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水平,记录两组病人术后相关情况(白蛋白补充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CU监护时间、住院总花费),同时利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食管癌病人收治当天及术后7天,术后30天人体体成分。结果:两组病人术前营养状况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与人体体成分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3、7、30天实验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7、30天实验组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实验组人体体成分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30天实验组人体体成分指标骨骼肌、体水分、细胞内水分、蛋白质、身体细胞量丢失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预康复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CU监护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术前预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与食管癌病人预后,同时可减轻人体体成分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预康复 食管癌 人体成分分析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全程营养治疗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体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强勇 +4 位作者 胡力文 徐杨 刁亦非 蒋之胜 申翼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体质成分改变的影响及意义,为制定科学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36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全程营养组(接受全程营养治...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体质成分改变的影响及意义,为制定科学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36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全程营养组(接受全程营养治疗)和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第1次测量)、术后1周(第2次测量)、出院后1个月(第3次测量)时行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 S10,Korea)检查,并比较患者早期(第2次测量和第1次测量的差异)和后期(第3次测量和第2次测量的差异)的体质成分变化。同时观察研究期间肠内营养液耐受性情况、病死率、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后早期体成分差异主要表现在下肢的肌肉及水分(P<0.01),而其他体质成分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全程营养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在体重的变化[(-1.41±2.71)kg vs(-4.61±1.99)kg,P<0.001]、去脂体重的变化[(-4.26±3.07)kg vs(-5.46±3.61)kg,P=0.043]、肌肉量的变化[(-3.81±2.92)kg vs(-5.20±3.48)kg,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也明显缩短[(8.7±1.9)d vs(10.2±2.3)d,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体质成分丢失主要发生在出院后,全程营养治疗能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术后的综合抗肿瘤综合治疗提供有利的身体条件,对拟行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营养治疗 食管癌 生物电阻抗 体质分析 家庭营养
下载PDF
改良术中直视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杨 刘开超 +4 位作者 刁亦非 邵晨烨 申翼 强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556-3559,共4页
目的对传统椎旁神经阻滞方案进行改良,并探讨其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患者198例,根据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MPVB组和PCIA组。MPVB组给予改良椎旁神经... 目的对传统椎旁神经阻滞方案进行改良,并探讨其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患者198例,根据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MPVB组和PCIA组。MPVB组给予改良椎旁神经阻滞,PCIA组给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其他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MPVB组共102例,PCIA组共96例。MPVB组操作成功率高(94.1%),术后第6、12、24、48 h的静息/活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 <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 <0.05),术后补充使用镇痛药物更少(P <0.05)。同时,MPVB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PCIA组(P <0.05)。结论改良术中直视下椎旁神经阻滞操作安全、可靠,术后持续镇痛效果稳定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胸腔镜肺癌手术后机体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椎旁神经阻滞 持续镇痛 胸腔镜肺癌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对微创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杨 丛壮壮 +4 位作者 邵晨烨 胡力文 强勇 申翼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 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AR)与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但微创食管癌术后CAR与并发症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对CAR在微创食管癌术后早期预测并发症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胸外... 目的 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AR)与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但微创食管癌术后CAR与并发症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对CAR在微创食管癌术后早期预测并发症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胸外科择期行微创食管癌手术的患者,共有209例患者入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被用于鉴别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立CAR和CRP的截断值并比较两者在术后早期预测并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等。结果 209例中有55例(26.3%)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CAR是微创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22;95%CI:2.247~18.934;P<0.001)。术后第3天CAR曲线下面积大于CRP(0.841 vs 0.776)。CAR的截断值为4.1,其预测术后并发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CRP,尤其是阳性预测值明显更高。术后第3天CAR≥4.1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CAR<4.1者明显增高(70.2%vs 9.9%,P<0.001),同时术后住院天数也明显延长[(15.9±10.0)d vs(11.4±7.1)d,P=0.002]。结论微创食管癌术后第3天CAR有助于早期预测术后并发症风险,且较CRP有着更高的预测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检测和干预,以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 微创食管癌手术 术后并发症 早期预测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行持续性椎旁阻滞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强勇 +3 位作者 徐杨 刁亦非 胡力文 申翼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行持续性椎旁阻滞镇痛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并满足条件的患者共233例,包括手术中直视视野下成功放置持续性胸椎旁阻滞装置的患者87例(C组),以...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行持续性椎旁阻滞镇痛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并满足条件的患者共233例,包括手术中直视视野下成功放置持续性胸椎旁阻滞装置的患者87例(C组),以及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装置的患者146例(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可收集到的术后清醒状态下第1、3、6、12、24、36、48小时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两种镇痛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救镇痛药物使用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术后C组患者在第1、3、6、12、24、36、48小时静息以及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较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救镇痛药物使用量均较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镇痛满意度C组明显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中直视下放置椎旁阻滞镇痛安全有效,并且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等发生率更低,术后镇痛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椎旁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毁损肺19例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卞小曼 +4 位作者 邢富臣 周海 徐健 王晨焱 刘宏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476-1479,1494,共5页
目的 总结19例毁损肺患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胸腔镜技术在毁损肺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毁损肺患者19例,统计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的比例、手术时间、术... 目的 总结19例毁损肺患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胸腔镜技术在毁损肺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毁损肺患者19例,统计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的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9例毁损肺患者中,10例(52.6%)在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9例中,转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261.2±77.0)min,平均出血量为(361.6±398.2) mL,平均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为(15.8±11.4)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2.2±17.7)d,均优于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既往开胸手术研究类似,无非计划再手术及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满1年,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无咯血复发。结论 毁损肺不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即使部分患者需要中转开胸完成;胸腔镜及其辅助下的毁损肺切除术具有术中视野好、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毁损肺 外科治疗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预防微创食管癌术后乳糜胸
7
作者 刘宏 邢富臣 +4 位作者 周海 徐健 王晨焱 黄国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吲哚菁绿和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以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0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35例患者,术前均超声引导下注射吲哚菁绿至双侧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术中... 目的探讨利用吲哚菁绿和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以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0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35例患者,术前均超声引导下注射吲哚菁绿至双侧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术中利用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避免术中胸导管损伤,若发现有胸导管损伤,则预防性行胸导管结扎手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乳糜胸发生情况、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5例患者术中胸导管均成功被识别,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2例,均预防性行胸导管结扎,无术后乳糜胸发生,无注射相关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为(6.01±1.5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11±4.25)d,其他相关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利用吲哚菁绿和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安全有效,可有效预防术后乳糜胸,术中可高选择性地行胸导管结扎,避免过度地预防性结扎胸导管,有利于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吲哚菁绿 乳糜胸 胸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