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活血养心汤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肌功能、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凌丹 王蓉 +3 位作者 殷美静 宋立婷 张慧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养心汤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功能、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2月于我院拟行PCI术的1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养心汤组各84例,常规治疗组于...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养心汤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功能、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2月于我院拟行PCI术的1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养心汤组各84例,常规治疗组于PCI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养心汤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养心汤。比较两组治疗12w后的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心肌功能、炎症指标水平、再狭窄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w后,养心汤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0.95%);两组中医症状各方面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养心汤组积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LVEF均显著提高(P<0.05),LVEDV、LVESV及RWT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养心汤组各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IL-6、IL-18及MMP-9水平均下降明显(P<0.05),且养心汤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随访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养心汤组再狭窄程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随访不良结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养心汤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肌功能,减轻PCI术后炎症反应,降低再狭窄发生程度,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养心汤 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功能 炎症因子 再狭窄 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化痰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痰饮阻肺型)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石小满 刘丹 +3 位作者 谢雅丽 凌丹 王蓉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究化痰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痰饮阻肺型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痰饮阻肺型慢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曲美他嗪治疗... 目的:探究化痰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痰饮阻肺型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痰饮阻肺型慢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化痰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改善情况和炎症因子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镜(LVESD)、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TNF-α、IL-6、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在治疗痰饮阻肺型慢性心衰方面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痰饮阻肺型 化痰通脉汤 曲美他嗪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心衰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高龄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与预后研究
3
作者 韩拓 赵光艳 +8 位作者 徐阳 胡婷 李乐乐 朱钰 雷蕾 周静 王聪霞 邓捷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9,35,共7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衰合并SARS-CoV-2感染的高龄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2-12-28~2023-01-3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老年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患者组(<80岁)与高龄... 目的探究慢性心衰合并SARS-CoV-2感染的高龄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2-12-28~2023-01-3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老年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患者组(<80岁)与高龄老年患者组(≥80岁),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实验室化验与药物治疗方面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慢性心衰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基础疾病与ICU重症患者比例相近,高龄老年患者组吸烟、饮酒者比例较低,住院天数延长(P<0.05);相比老年患者组,高龄老年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更低(P<0.05),谷草转氨酶与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更高(P>0.05),钠离子与氯离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5)。②高龄老年患者中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更为普遍(51.9%vs 21.2%,P<0.05),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比例更高(74.1%vs 48.5%,P<0.05;66.7%vs 27.3%,P<0.05)。早期抗病毒药物在两组患者中使用比例均较低;心血管疾病药物方面,高龄老年患者中接受阿司匹林与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比例较低(60.6%vs 37.0%,P>0.05;54.5%vs 22.2%,P<0.05),袢利尿剂使用比例则更高(78.8%vs 96.3%,P<0.05)。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低、低钠血症与老年心衰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r=0.291,P<0.05;r=0.373 P<0.05;r=0.285,P<0.05)。④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性、淋巴细胞计数减低、接受雾化治疗可能是老年心衰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住院天数延长的危险因素(B=2.719,P<0.05;B=2.885,P<0.05;B=3.115,P<0.0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的高龄老年患者入院时淋巴细胞耗竭更为严重,更易出现肝肾功损害与凝血纤溶亢进,常伴乏力纳差与低钠、低氯血症,接受糖皮质激素、祛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2019冠状病毒病 高龄老年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