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RAPD标记分析部分柞蚕二化性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凤成 刘丹梅 +2 位作者 仝振祥 万杰 张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3,共6页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3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二化性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19个随机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23个信息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4个,多态性比率92.68%;每一个引...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3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二化性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19个随机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23个信息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4个,多态性比率92.68%;每一个引物可检测出3~9个位点,其多态性比率不尽相同,平均扩增出6.47条带;各品种具有不同数量的特异性带型。供试品种资源的Nei氏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24 3±0.151 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87 1±0.197 5,表明长期同地保存的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同样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品种的Nei氏遗传一致性范围在0.495 9~0.837 4之间,达0.6以上的占96.59%,表明多数品种资源的相似程度较高。36份品种资源分别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种为主和以国内外引进种为主聚为两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品种资源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DNA
下载PDF
柞蚕新品种金凤的选育及杂交组合金凤×抗大的选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凤成 陈凤林 +11 位作者 仝振祥 万杰 闫东 魏庆国 张博 张禹 吕明涛 高英利 张清媛 白凤学 左奎宴 孙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
以选育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并具有明显形态标记的柞蚕新品种为目标,选择青黄蚕品种H8701、404和黄蚕品种方山黄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技术,经10年19代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金凤,并与抗病品种抗大组配成优良杂交组合金凤×抗大... 以选育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并具有明显形态标记的柞蚕新品种为目标,选择青黄蚕品种H8701、404和黄蚕品种方山黄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技术,经10年19代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金凤,并与抗病品种抗大组配成优良杂交组合金凤×抗大。新品种金凤属中熟性,幼虫体色呈黄色,且具有成虫前翅前缘脉呈黑紫色的形态标记;全龄经过时间54 d 12 h,千粒茧质量9.35 kg,茧层率11.45%,茧丝长1 090.41 m,鲜茧出丝率8.51%,较对照品种方山黄增产10%以上,并具有耐高温和抗病能力较强的特性。金凤×抗大为中熟性异血统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明显,与对照杂交组合8821×抗大比较,千克卵收茧粒数增加14%以上,死笼率降低2.65个百分点,优茧率提高3.21个百分点,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和柞蚕链球菌的感染抵抗力较强(病原对蚁蚕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提高2倍以上)。新品种的抗逆能力和丰产性能好,其杂交组合适于北纬43°以南的柞蚕二化性蚕区放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品种 金凤 金凤×抗大 杂交育种 形态标记 抗逆性 优质高产
下载PDF
柞蚕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仝振祥 王凤成 +1 位作者 万杰 朴美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5-350,共6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调查了柞蚕酯酶同工酶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品种间的特异性变化:柞蚕酯酶同工酶活性和酶带数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龄盛食期酶带数目多且活性强,其表达与幼虫的生长发育...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调查了柞蚕酯酶同工酶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品种间的特异性变化:柞蚕酯酶同工酶活性和酶带数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龄盛食期酶带数目多且活性强,其表达与幼虫的生长发育有关;幼虫不同组织器官中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及种类差异很大,在脂肪体及中肠组织中活性较强,并且种类较多,酶活性的高低与组织的功能关系密切;酯酶同工酶在柞蚕品种间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但在迁移率0.65处各品种均有1条共有谱带。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33个柞蚕品种可分为4个大的类群,各品种与其母系亲本更多地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说明母系亲本在柞蚕杂交分离育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杂交育种应优先注重对母系亲本性状的选择;部分品种在系统分离育种过程中来自亲本的一些性状逐渐弱化,而某一特定性状得到加强,与其亲本间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柞蚕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有敏 李青峰 +3 位作者 孟宪友 仝振祥 王凤成 万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2-295,共4页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开展柞蚕杂种优势的研究,从柞蚕不同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到通过重要生化酶指标预测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为柞蚕优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依据对交亲本的亲缘关系、遗传特性、主要性状表现,...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开展柞蚕杂种优势的研究,从柞蚕不同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到通过重要生化酶指标预测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为柞蚕优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依据对交亲本的亲缘关系、遗传特性、主要性状表现,采用二元、三元或多元杂交形式组配的柞蚕优良杂交组合,使生产上推广的柞蚕新品种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增产增收作用,生产上柞蚕杂交种的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今后应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加强柞蚕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及育种材料的创新,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率;针对柞蚕杂交组合的特殊性,在生产上采用合理的放养利用模式,并严格按杂交形式繁育优势杂交组合的对交品种,保证生产用杂交种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杂种优势 经济性状 生化性状 杂交种
下载PDF
五个柞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万杰 王凤成 +1 位作者 仝振祥 张博 《北方蚕业》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方法Ⅱ,对5个柞蚕品种10组合的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方差与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性状的配合力大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差异真实存在;不同品种或组合同一性状,同一品种或组合不同性状间配合力差异...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方法Ⅱ,对5个柞蚕品种10组合的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方差与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性状的配合力大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差异真实存在;不同品种或组合同一性状,同一品种或组合不同性状间配合力差异不同。分析表明,茧层率、全茧量、千粒茧重和全龄经过等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能较真实地遗传给子代;公斤卵茧层量、公斤卵收茧量、公斤卵收茧数、收蚁结茧率等产量性状除受加性效应控制外,非加性效应更大。从综合分析结果看,金凤×抗大、金凤×青6、抗大×方山黄组合F1表现出较优良的可应用性能,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配合力 性状
下载PDF
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凤成 仝振祥 +3 位作者 万杰 李喜升 朱有敏 张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0-525,共6页
辽宁省是我国柞蚕茧的主要产区和柞蚕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宁省系统开展了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为柞蚕遗传学研究、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概述辽... 辽宁省是我国柞蚕茧的主要产区和柞蚕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宁省系统开展了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为柞蚕遗传学研究、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概述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以及基础性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柞蚕种质资源研究今后的重点工作:开展对珍稀、濒危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以及柞蚕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价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发掘利用有益的基因资源;深入研究柞蚕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目标基因分子标记定位、转基因技术等,促进柞蚕传统育种向现代化育种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种质资源 保存 评价 种质创新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柞蚕微孢子虫的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米锐 万杰 +9 位作者 赵振军 王旭达 李佩佩 李青峰 孙永欣 王鹤 王凤成 李亚洁 朱有敏 范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67,共8页
提高柞蚕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控制柞蚕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至关重要。以柞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为靶基因,建立柞蚕微孢子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柞蚕微孢子... 提高柞蚕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控制柞蚕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至关重要。以柞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为靶基因,建立柞蚕微孢子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柞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而对柞蚕基因组DNA无扩增产物。依据标准曲线确定荧光定量PCR的Ct值≤35作为检测的敏感度区间,对柞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的最低检出限为0.004 6 ng。应用该方法对100粒柞蚕蛹样本进行检测,共检出54个样本呈柞蚕微孢子虫感染阳性,而采用普通显微镜镜检与采用常规PCR方法检测呈阳性的样本数量分别为2个和34个。应用该方法对生产中的柞蚕种茧和雌蛾进行抽样检测,柞蚕微孢子虫感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用普通显微镜镜检的阳性检出率(P<0.05)。建立的柞蚕微孢子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微孢子虫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 小亚单位核糖体RNA
下载PDF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柞蚕新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凤成 仝振祥 +1 位作者 万杰 张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不同类型柞蚕品种及10个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柞蚕优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11个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确定3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茧层与繁殖效率因子、生长发育因子,这3个主成分所表达...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不同类型柞蚕品种及10个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柞蚕优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11个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确定3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茧层与繁殖效率因子、生长发育因子,这3个主成分所表达的信息量占信息总量的90.25%。第1主成分来自产量和收蚁结茧率等性状,其贡献率为50.65%;第2主成分来自茧层率、茧层量及产卵量等性状,其贡献率为25.83%;第3主成分来自全龄经过及茧质性状,其贡献率为13.77%。基于3个主成分分值对5个柞蚕品种及10个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新品种金凤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突出,以该品种组配的4个杂交组合的综合得分排列前5位;10个杂交组合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是金凤×抗大、方山黄×抗大、金凤×青6号,显示出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品种 杂交组合 经济性状 主成分分析 产量因子 茧层与繁殖效率因子 生长发育因子
下载PDF
不同柞蚕品种的热应激反应差异及2个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谌苗苗 万杰 +4 位作者 钟亮 张博 赵春山 李喜升 王凤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4,共8页
野外放养柞蚕经常会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不同柞蚕品种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地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5个柞蚕品种或品系5龄幼虫在42℃和45℃胁迫1~4 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高温胁迫后的恢复能力... 野外放养柞蚕经常会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不同柞蚕品种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地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5个柞蚕品种或品系5龄幼虫在42℃和45℃胁迫1~4 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高温胁迫后的恢复能力和胁迫处理后室温饲养48 h的死亡率,结果显示,方山黄和F的耐热性较好、恢复能力较强,高温胁迫后48 h抗大和F的死亡率较低。高温胁迫1 h后分别取2个胁迫试验组5个柞蚕品种5龄幼虫的脂肪体,qRT-PCR检测热激蛋白基因ApHSP70与ApHSP90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胁迫后不同品种ApHSP70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5~1 124倍),以方山黄的胁迫组和对照组表达量最高;42℃胁迫组抗大与9906、45℃胁迫组5204与9906的Ap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高温胁迫后不同品种ApHSP90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6~460倍),仍以方山黄的胁迫组和对照组表达量最高;42℃对照组方山黄与其他品种ApHSP90的表达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而42℃方山黄对照组与抗大胁迫组无显著差异(P>0.05);42℃胁迫组5204与方山黄的ApHSP90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45℃胁迫试验组的抗大与F的ApHSP90基因表达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可为柞蚕种质资源耐高温胁迫能力评价与柞蚕抗逆性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高温胁迫 行为反应 热激蛋白基因
下载PDF
柞蚕部分种质资源若干性状的变异与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凤成 仝振祥 +2 位作者 万杰 张博 高英利 《辽宁丝绸》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以不同类型16个柞蚕品种为材料,对15个主要经济(或形态)性状的变异性与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柞蚕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其大小顺序为解舒丝长、解舒率、五龄蚕体重、单蛾产卵量、单蛾产卵数、茧层量、茧丝长,全茧量与... 以不同类型16个柞蚕品种为材料,对15个主要经济(或形态)性状的变异性与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柞蚕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其大小顺序为解舒丝长、解舒率、五龄蚕体重、单蛾产卵量、单蛾产卵数、茧层量、茧丝长,全茧量与千粒茧重的变异系数相同,变异范围较小的性状有全龄经过、茧幅、茧长、茧层率、出丝率、纤度等。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柞蚕缫丝性能的主要性状有全龄经过、茧层率,全龄经过长、茧层率高的品种,其解舒性能较差。茧丝长与千粒茧重、全茧量、茧层量、茧长及鲜茧出丝率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五龄蚕体重、产卵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茧层率的相关性较弱;而与全龄经过为中等负相关;对茧丝长的影响效应大小为千粒茧重、全茧量>茧长>茧层量>五龄体重>产卵数、产卵量。柞蚕茧质性状、茧长(幅)性状间相关极显著或显著,茧长、茧幅与千粒茧重、五龄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及产卵数等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种质资源 性状 变异与相关
下载PDF
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博 王凤成 +2 位作者 赵春山 万杰 谌苗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7-942,共6页
柞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柞蚕新品种选育过程的优良亲本选配及性状改良。在对辽宁蚕区保存的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的7项数量性状连续5年进行统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明确其遗传多样... 柞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柞蚕新品种选育过程的优良亲本选配及性状改良。在对辽宁蚕区保存的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的7项数量性状连续5年进行统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明确其遗传多样性。除实用孵化率和克卵粒数2项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外,产卵数量、产卵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5项性状均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其中产卵数量、产卵量和茧层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11.29%、13.87%和11.86%,并且各项性状的分布频率表现出一定的集中性。除实用孵化率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较低外,产卵数量、产卵量、克卵粒数、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这些性状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以最短距离法对距阵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39份柞蚕品种资源分成6个类群,其中4个从国外引进的改良品种聚为一大类群,印证了柞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关。上述结果显示供试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7项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尤其是产卵数量、产卵量和茧层量等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潜力,可应用于品种改良;而实用孵化率的遗传潜力小,育种过程不易进行性状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品种资源 二化性 数量性状 表型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柞蚕品种资源经济性状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仝振祥 王凤成 +1 位作者 万杰 张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3-518,共6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柞蚕品种资源的性状进行评价和归类,有利于提高柞蚕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及育种亲本的合理、有效选择。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调查的16个主要经济性状选取出综合产量因子、...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柞蚕品种资源的性状进行评价和归类,有利于提高柞蚕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及育种亲本的合理、有效选择。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调查的16个主要经济性状选取出综合产量因子、茧丝效率因子、生命力因子和茧丝产量因子4个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代表了16个主要经济性状信息总量的83.068%,其中包含有关茧丝性状的信息较多。基于4个主成分值的聚类分析,可将16份柞蚕品种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每个主成分在各类群的表现:综合产量因子为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第4类群,茧丝效率因子为第4类群>第2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生命力因子为第4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第2类群,而茧丝产量因子在各类群的排列规律不明显。依据4个主成分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三里丝和定州1号排列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品种资源 性状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产量因子 茧丝效率因子 生命力因子 茧丝产量因子
下载PDF
柞蚕幼虫蓝体色和青绿体色的遗传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博 万杰 +3 位作者 谌苗苗 仝振祥 赵春山 王凤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柞蚕(Antheraea pernyi)幼虫体色是柞蚕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形态标记性状。已知柞蚕幼虫体色的控制基因G(g)、Y(y)、R(r)位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存在互作关系。以幼虫体色分别为蓝色、青绿色的柞蚕品种胶蓝、青皮为研究材料... 柞蚕(Antheraea pernyi)幼虫体色是柞蚕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形态标记性状。已知柞蚕幼虫体色的控制基因G(g)、Y(y)、R(r)位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存在互作关系。以幼虫体色分别为蓝色、青绿色的柞蚕品种胶蓝、青皮为研究材料,与幼虫体色分别为白色(基因型rryygg)、黄绿色(基因型rryy GG)的柞蚕品种小白蚕、青6号配制胶蓝×小白蚕、青皮×小白蚕、胶蓝×青6号和胶蓝×青皮的正反交F1、F2、F3和BC1等组合进行杂交试验,调查分析柞蚕幼虫蓝体色和青绿体色的遗传方式。通过胶蓝与小白蚕杂交试验的幼虫体色分离规律,推测柞蚕幼虫蓝体色与白体色的控制基因存在1对差异基因,将柞蚕幼虫蓝体色基因命名为B,则柞蚕品种胶蓝幼虫的体色基因型为rryygg BB;通过青皮与小白蚕杂交试验的幼虫体色分离规律,推测柞蚕品种青皮幼虫青绿体色的基因型为rryy GGBB;通过胶蓝、青6号和青皮3个品种间杂交试验的幼虫体色分离规律,推测蓝体色基因B与黄绿体色基因G分别位于不同连锁群,为独立遗传;当基因B与基因G共存(rryy G_B_)时,柞蚕幼虫体色表型为青绿色,属不完全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幼虫体色 蓝色 青绿色 基因型
下载PDF
柞蚕的热应激行为表现及2个热激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博 谌苗苗 +4 位作者 钟亮 万杰 赵春山 李喜升 王凤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3,共7页
野外放养柞蚕常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柞蚕5龄幼虫经39℃、42℃、45℃高温胁迫1~3 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恢复能力和转室温饲养48 h的死亡率,结果... 野外放养柞蚕常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柞蚕5龄幼虫经39℃、42℃、45℃高温胁迫1~3 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恢复能力和转室温饲养48 h的死亡率,结果均表现出随温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蚕体热激反应加剧、恢复能力降低和死亡率升高的趋势。对3个高温胁迫试验组的柞蚕5龄幼虫,每隔0.5 h取脂肪体提取RNA并逆转录合成c DNA,经qRT-PCR检测热激蛋白基因Ap HSP70与Ap HSP90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幼虫的Ap 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幼虫(53~777倍),39℃与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期间该基因的表达均逐步上调至峰值后再下降,其中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1.5 h时该基因的表达即达到最大值,基因表达量变化差异更为显著,45℃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初期该基因的表达快速上调后再缓慢下降;高温胁迫后幼虫Ap HSP90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幼虫(6~45倍),其中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2 h时该基因的表达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研究结果初步揭示Ap HSP70与Ap HSP90基因可能在柞蚕幼虫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高温胁迫 行为反应 热激蛋白基因
下载PDF
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博 谌苗苗 +3 位作者 赵世文 万杰 赵春山 王凤成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8期92-94,共3页
柞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是柞蚕种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该文概括介绍了辽宁省在柞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柞蚕 种质资源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印度柞蚕(A.proylei)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凤成 仝振祥 +3 位作者 万杰 白洪志 魏凤芝 高英利 《辽宁农业科学》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印度柞蚕 引种 形态特征 继代表现
下载PDF
柞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玲 王凤成 +5 位作者 王秋实 刘彦群 仝振祥 万杰 张博 王学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8-631,共4页
以22个柞蚕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其线粒体DNA(mt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测定5’端485bp的核苷酸序列,并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2个柞蚕品种可分成2组,2组之间只在294bp处有一个差异位点。从GenBank... 以22个柞蚕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其线粒体DNA(mt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测定5’端485bp的核苷酸序列,并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2个柞蚕品种可分成2组,2组之间只在294bp处有一个差异位点。从GenBank中调取柞蚕豫早1号品种Cytb基因的5’端相应序列(AY242996),与本试验测得的柞蚕青黄1号和青6号对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青黄1号和青6号的同源性达99.8%,青黄1号和豫早1号的同源性达98.6%,青6号和柞早1号的同源性达98.8%。可见,不同柞蚕品种的表型虽然不同,但在Cytb基因水平上其核苷酸序列的组成却是高度一致,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源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柞蚕幼虫酯酶同工酶的组织器官及发育时期特异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杰 仝振祥 王凤成 《北方蚕业》 2009年第2期26-30,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柞蚕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器官酯酶同工酶的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蚕酯酶同工酶在柞蚕幼虫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活性及种类差异很大,丝腺中无酯酶存在或者活性极低;血淋巴和马氏管中有少量酯酶存在,...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柞蚕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器官酯酶同工酶的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蚕酯酶同工酶在柞蚕幼虫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活性及种类差异很大,丝腺中无酯酶存在或者活性极低;血淋巴和马氏管中有少量酯酶存在,但活性较弱;酯酶在柞蚕脂肪体及中肠组织中有强的活性,并且同工酶种类较多。酯酶同工酶在柞蚕幼虫不同发育时期其活性和同工酶带数量上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主带迁移率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 电泳 组织器官 发育时期
下载PDF
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博 谌苗苗 +4 位作者 赵春山 王凤城 万杰 李喜升 徐亮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互关系研究,对于品种的综合评价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以39份供试二化性柞蚕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单蛾产卵数、克卵粒数、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收蚁结茧率、死笼率、千克卵收... 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互关系研究,对于品种的综合评价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以39份供试二化性柞蚕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单蛾产卵数、克卵粒数、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收蚁结茧率、死笼率、千克卵收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运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柞蚕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收蚁结茧率、死笼率、千克卵收茧量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3.45%、46.37%和26.46%;相关性分析显示,10项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信息重叠,这些性状间有26个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8项性状对千克卵收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按由大到小排序为收蚁结茧率、全茧量、茧层率、千粒茧重、克卵粒数、实用孵化率、死笼率、茧层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代表了39个柞蚕品种的10项性状87%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48.07%、16.48%、13.99%和8.46%。对39个柞蚕品种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认为多丝4号、丰、辽柞1号和8712这4个品种性状优良,鲁红、小白蚕、青皮和胶蓝4个品种性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经济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RNAi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柞蚕基础应用研究的前景 被引量:1
20
作者 谌苗苗 钟亮 +4 位作者 赵春山 王凤成 万杰 张博 李喜升 《北方蚕业》 2016年第2期6-10,共5页
RNAi技术目前已在昆虫基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由双链RNA诱发并最终导致同源mRNA特异性沉默的过程。本文对国内外dsRNA的设计、导入方法及RNAi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RNAi技术在柞蚕基础研究中的应用作一展望。
关键词 杀螨剂 朱砂叶螨卵 孵化率 毒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