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民智,兴民德”:清末四川半日学堂述论(1904—1911年)
1
作者 王振刚 兰曼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0-56,共7页
设立半日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广社会教育的重要举措。半日学堂以“开愚氓知识”为宗旨,以“开民智,兴民德”为目标,其教学灵活、课程实用,一度成为社会实施教育普及的主要方式。四川半日学堂发展较快,其数量取得了全国第一。然而... 设立半日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广社会教育的重要举措。半日学堂以“开愚氓知识”为宗旨,以“开民智,兴民德”为目标,其教学灵活、课程实用,一度成为社会实施教育普及的主要方式。四川半日学堂发展较快,其数量取得了全国第一。然而,随着清政府渐次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其实际价值和效用受到质疑。尽管如此,半日学堂作为中国扫盲教育的开端,是一次社会教育的有益尝试,其开创性仍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四川 半日学堂 社会教育 扫盲教育 教育普及
下载PDF
20世纪30-40年代“滇籍外交专家”张凤岐与西南边疆问题研究述论
2
作者 王振刚 兰曼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张凤岐是近代中国边疆研究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也是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贡献者,在学界有"滇籍外交专家"之称。他的研究从云南与西南边疆的关系切入,将西南边疆问题大致分为中英滇缅问题、中法滇越... 张凤岐是近代中国边疆研究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也是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贡献者,在学界有"滇籍外交专家"之称。他的研究从云南与西南边疆的关系切入,将西南边疆问题大致分为中英滇缅问题、中法滇越问题、西南交通、西南民族以及云南边区开发等方面,叙述精彩,观点独到,其著述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中国学人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精神。其界务相关的著述被当今边疆学者誉为"民国时期研究中英滇缅界务的奠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凤岐 云南 西南边疆 边疆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