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庆河 翁启勇 +2 位作者 谢世勇 卢同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性情况,对1999~2002年分离的致病疫霉进行了交配型和抗药性水平测定。发现福建省同时存在致病疫霉的 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被测定的89个菌株中,7...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性情况,对1999~2002年分离的致病疫霉进行了交配型和抗药性水平测定。发现福建省同时存在致病疫霉的 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被测定的89个菌株中,73个菌株为 A1交配型,16个为 A2交配型,分别占82.1%和17.9%;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36.0%、48.3%、15.7%,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离体测定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表明,1.0μg/mL 甲霜灵对敏感菌株的平均防治效果为68.7%,而500μg/mL 浓度对高抗菌株的防治效果仅为69.7%,说明致病疫霉对甲霜灵产生高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致病疫霉 交配型 分布 甲霜灵 抗药性 晚疫病 马铃薯 番茄
原文传递
辣椒内生菌BS-2在白菜体内的定殖、促生和防炭疽病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何红 蔡学清 +2 位作者 关雄 胡方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2,共6页
辣椒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在白菜体内定殖、促生和防病作用表明:①用抗利福平标记BS-2r株浸种、浇灌土壤和涂抹叶片等方法接种,菌株均能进入白菜体内,并可在其全生育期内定殖;②菌液浸种24h后播种20天,其苗的鲜重比清水对照增加了... 辣椒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在白菜体内定殖、促生和防病作用表明:①用抗利福平标记BS-2r株浸种、浇灌土壤和涂抹叶片等方法接种,菌株均能进入白菜体内,并可在其全生育期内定殖;②菌液浸种24h后播种20天,其苗的鲜重比清水对照增加了91.20%~138.04%;③菌株对白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不同时间接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有所不同,以叶表面喷雾接种菌液后,立即接种病原菌的防效最好,其第3天和第6天的防效分别达95.12%和46.71%;而对接种菌液之前已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无防病效果.④菌株胞外分泌物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来自辣椒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BS-2 菌株不仅可在白菜体内定殖传导,而且对白菜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同时对炭疽病还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定殖 辣椒 接种 菌株 浸种 促生 枯草芽孢杆菌 内生菌 萌发
原文传递
九种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8
3
作者 甘林 卢学松 +2 位作者 代玉立 杨秀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8-476,共9页
为明确9种常用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在福建省甜玉米制种田,采用茎叶喷雾法开展了9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的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了除草剂对甜玉米及其后茬花椰菜和萝卜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后25 d,9种除草剂的杂... 为明确9种常用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在福建省甜玉米制种田,采用茎叶喷雾法开展了9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的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了除草剂对甜玉米及其后茬花椰菜和萝卜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后25 d,9种除草剂的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2%以上;施药后50 d,27%烟·硝·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下同)810 g/hm^2]和25%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750 g/hm^2)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最好,以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80 g/hm^2)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最差,杂草覆盖表现为重度。供试的9种除草剂对甜玉米生长安全,无明显药害症状,且部分药剂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以25%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20%烟嘧·辛酰溴苯腈可分散油悬浮剂(300 g/hm^2)、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1440 g/hm^2)和27%烟·硝·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玉米产量较高,与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21.03%、19.26%、18.74%和16.84%。10%硝磺草酮悬浮剂(150 g/hm^2)、27%烟·硝·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33.5%硝磺·异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1005 g/hm^2)和30%苯唑草酮悬浮剂(27 g/h m^2)处理对后茬花椰菜和萝卜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分别为18.05%和13.68%、3.37%和12.67%、15.45%和11.06%、8.21%和11.67%,但40 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60 g/hm^2)对后茬花椰菜和萝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与清水对照相比,分别减产9.74%和3.57%。研究结果可为甜玉米田杂草防除有效药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玉米 杂草防除 田间防效 安全性 后茬作物 花椰菜 萝卜
下载PDF
双重PCR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青枯病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庆河 李本金 +3 位作者 赵健 邱荣洲 翁启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8-583,共6页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马铃薯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引物INF1/INF2,并对15种不同真菌、细菌和7种疫霉属和腐霉属卵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不同来源的马铃薯...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马铃薯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引物INF1/INF2,并对15种不同真菌、细菌和7种疫霉属和腐霉属卵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不同来源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可获得324 bp的特异带。将引物INF1/INF2与卵菌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后,其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30 fg。运用设计的引物与马铃薯青枯病菌特异引物结合建立了双重PCR体系,能从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总基因组DNA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马铃薯植株中分别或同时扩增到324 bp和281 bp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同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疫病菌 青枯病菌 双重PCR 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内生菌BS-2对蔬菜立枯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红 蔡学清 +3 位作者 洪永聪 关雄 胡方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抗利福平标记的菌株内生定殖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辣椒叶片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既可在辣椒体内定殖,又可进入茄子、蕃茄、白菜、黄瓜、西瓜、丝瓜、甜瓜和豇豆等多种植物体内定殖;拮抗和防病作用测定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 抗利福平标记的菌株内生定殖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辣椒叶片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既可在辣椒体内定殖,又可进入茄子、蕃茄、白菜、黄瓜、西瓜、丝瓜、甜瓜和豇豆等多种植物体内定殖;拮抗和防病作用测定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菌液浸种处理后对黄瓜、甜瓜和蕃茄苗期立枯病有78.96%以上的抑制效果,并对这些蔬菜有较明显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殖 蔬菜 黄瓜 甜瓜 种植 蕃茄 内生菌 体内 利福平 菌株
下载PDF
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本金 陈庆河 +3 位作者 王娜娜 王源超 翁启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98-803,共6页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为5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12株)、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74株)、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79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24株)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18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豆疫霉菌、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100%、97.8%和95.6%,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则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病原鉴定 ITS 致病性
下载PDF
番石榴焦腐病菌的ITS分析及PCR检测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新明 李本金 +2 位作者 翁启勇 陈庆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番石榴焦腐病是台湾入境大陆水果的重要植物病害,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引起。为建立该病原菌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比较分析了葡萄座腔菌和葡萄座腔菌属其它种的ITS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检测番石榴焦腐病菌的特异性引... 番石榴焦腐病是台湾入境大陆水果的重要植物病害,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引起。为建立该病原菌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比较分析了葡萄座腔菌和葡萄座腔菌属其它种的ITS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检测番石榴焦腐病菌的特异性引物BF1/BR1,利用此引物从葡萄座腔菌中特异性扩增出287 bp条带,而其余参试的菌株未能获得扩增条带。将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BF1/BR1进行巢式PCR扩增后,检测灵敏度提高1 000倍,可检测到葡萄座腔菌1 pg的基因组DNA。结合快速碱裂解法提取发病组织的DNA,采用该PCR检测技术可从自然感染焦腐病果实中检测到葡萄座腔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葡萄座腔菌 ITS分析 PCR检测 灵敏性
原文传递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本金 吕新 +3 位作者 赵健 陈庆河 翁启勇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3-457,共5页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7个菌株中,181株为A1交配型,1株为A2交配型,1株为A1,A2交配型,...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7个菌株中,181株为A1交配型,1株为A2交配型,1株为A1,A2交配型,1株为自育交配型,其余3株交配型未知。对187个菌株的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97.3%、2.1%、0.5%。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抗性基因均可被克服,其毒性频率在3.3%~100%之间,51个菌株存在30个生理小种,其中小种3.7出现频率最高,为13.7%,是福建省优势生理小种类型;其次为小种3.4.7,发生频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交配型 甲霜灵敏感性 生理小种
原文传递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袁宗胜 刘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91-93,96,共4页
2008~2009年对福建省福州市和长乐市两个冬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观测点进行了系统调查,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因素和田间病害流行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田间防治效果对6种常用防治疫病的杀菌剂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马... 2008~2009年对福建省福州市和长乐市两个冬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观测点进行了系统调查,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因素和田间病害流行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田间防治效果对6种常用防治疫病的杀菌剂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时期在2月中旬至4月下旬,初始病情、日平均温度和日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若日平均温度18~23 ℃,且相对湿度超过85%,一般在3~7 d后有晚疫病发生、流行,烯酰吗啉、氟吗啉、氟吗啉·锰锌、银法利和克露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冬种 马铃薯晚疫病 流行动态 防治药剂 筛选研究 Fujian Province 田间防治效果 日平均温度 日平均相对湿度 氟吗啉 生长抑制法 重要因素 系统调查 烯酰吗啉 发生流行 发病因素 动态进行 病害流行 杀菌剂
下载PDF
辣椒疫霉菌产孢培养基及诱导方法筛选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裴清 +2 位作者 李本金 陈庆河 翁启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76-1780,共5页
为筛选适合辣椒疫霉菌产孢的培养基和诱导方法。通过计算游动孢子数量,研究比较不同培养基和诱导方法对辣椒疫霉菌产生孢子囊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A培养基最适合孢子囊的产生,孢子囊密度为5.68×102/cm2,其次为RA培养基,PDA... 为筛选适合辣椒疫霉菌产孢的培养基和诱导方法。通过计算游动孢子数量,研究比较不同培养基和诱导方法对辣椒疫霉菌产生孢子囊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A培养基最适合孢子囊的产生,孢子囊密度为5.68×102/cm2,其次为RA培养基,PDA、BA和LA最不适合孢子囊的产生。采用创伤接种法,将辣椒疫霉菌菌丝体接种于20 d大小的黄瓜果实上,于28℃,24 h光照培养4 d后,黄瓜接种部位可产生病斑,病斑及周围产生密集菌丝,病斑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其产孢量为1.35×104/cm2,而同样接种方法的甜椒果实上所产生的孢子囊数量较少或不产生。不同诱导方法比较显示,日光照射受伤菌丝所产生的孢子囊数量高于菌丝块水培法。研究结果表明,CA培养基、创伤接种黄瓜果实和日光照射受伤菌丝适宜辣椒疫霉菌孢子囊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疫霉菌 孢子囊 产孢
下载PDF
番石榴焦腐病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敏亮 张溢溪 +4 位作者 刘裴清 李本金 陈庆河 翁启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4-580,共7页
以钙黄绿素(calcein)为指示剂,建立了番石榴焦腐病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以番石榴焦腐病菌特异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 以钙黄绿素(calcein)为指示剂,建立了番石榴焦腐病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以番石榴焦腐病菌特异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为目的 DNA片段,设计4条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优化LAMP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64℃,反应时间1 h;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15株不同地理来源的番石榴焦腐病菌和10份番石榴焦腐病病果组织LAMP产物均为阳性(绿色),而26株其它病原菌及10份健康番石榴果实组织LAMP产物均为阴性(橘黄色);灵敏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到10 pg。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准确、灵敏的LAMP检测方法适合基层部门及田间检测番石榴焦腐病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葡萄座腔菌 内转录间隔区 环介导等温扩增 钙黄绿素
原文传递
植物源杀菌剂丁子香酚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本金 +2 位作者 赵健 陈庆河 翁启勇 《长江蔬菜》 2011年第24期55-56,共2页
测定了植物源杀菌剂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86.28%,显著优于常用化学杀菌剂克露(代森锰锌.霜脲氰)和雷多米尔(精甲霜灵.锰锌),与凯特(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和安克(... 测定了植物源杀菌剂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86.28%,显著优于常用化学杀菌剂克露(代森锰锌.霜脲氰)和雷多米尔(精甲霜灵.锰锌),与凯特(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和安克(烯酰吗啉)的防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丁子香酚 辣椒疫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诱导大豆疫霉菌大量产生游动孢子囊的最佳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庆河 +4 位作者 赵健 邱荣洲 李本金 吕新 翁启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7-560,共4页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是疫霉菌中难在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囊的菌种之一。对诱发大豆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10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方法除了MSS溶液法外均能诱发产生游动孢子囊,其中以土壤浸出液法和皮氏液...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是疫霉菌中难在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囊的菌种之一。对诱发大豆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10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方法除了MSS溶液法外均能诱发产生游动孢子囊,其中以土壤浸出液法和皮氏液加土壤浸出液法效果最佳,产孢量大,所需的时间最短,游动孢子囊成熟度一致,且能一次性释放出游动孢子,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大豆疫霉菌产生孢子囊难这一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疫霉菌 孢子囊诱导 游动孢子
下载PDF
大豆疫霉菌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庆河 +3 位作者 赵健 邱荣洲 李本金 翁启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6,共5页
采用大豆疫霉菌在不同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法研究了大豆疫霉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并应用杀菌剂室内生测、盆栽药剂防效对药效作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6;光暗交替有利于该菌营养体的生... 采用大豆疫霉菌在不同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法研究了大豆疫霉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并应用杀菌剂室内生测、盆栽药剂防效对药效作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6;光暗交替有利于该菌营养体的生长,在Rye或C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EC50为O.1654μg/mL,抑菌效果最好,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和氟吗啉·锰锌的EC50分别为0.2610、0.4510和0.9842μg/mL,效果次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在活体条件下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有较长持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疫霉菌 生物学特性 化学防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高效拮抗土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甘林 代玉立 +2 位作者 刘晓菲 杨秀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5,共11页
【目的】发掘防治香蕉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资源,为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福建省香蕉产区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菌株,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代谢物抑菌试验、抑菌谱和耐毒素能... 【目的】发掘防治香蕉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资源,为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福建省香蕉产区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菌株,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代谢物抑菌试验、抑菌谱和耐毒素能力测定筛选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生防菌株的鉴定,并采用灌根法测定生防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95株细菌,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17株,其中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12.67和11.67 mm;不同拮抗细菌菌株间的代谢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存在差异,其中菌株NJ-1和NJ-4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89.06%和88.47%。菌株NJ-1和NJ-4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且对5%的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鉴定,菌株NJ-1和NJ-4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1.69%和70.75%,且与对照药剂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处理相比,菌株NJ-1和NJ-4对促进香蕉苗株高、根长生长有显著优势。【结论】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高效的生防潜力,而且对香蕉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解淀粉芽孢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辣椒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本金 +1 位作者 陈庆河 翁启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190-191,共2页
介绍辣椒疫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辣椒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病原菌 发病症状 防治
下载PDF
福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新 +1 位作者 李本金 陈庆河 《福建农业学报》 200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从15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2条,对分离自福建省10个不同市(县)的番茄或马铃薯晚疫病标样中的63个致病疫霉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产生92条RAPD条带,其中8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检测率为92.4%。利用NTSYSpc Version 2.1... 从15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2条,对分离自福建省10个不同市(县)的番茄或马铃薯晚疫病标样中的63个致病疫霉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产生92条RAPD条带,其中8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检测率为92.4%。利用NTSYSpc Version 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供试63个菌株被划分为6个遗传聚类组,RAPD分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寄主均无明显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致病疫霉菌株整体亲缘关系相近,但各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病原菌随病果运输迁移及A2交配型的存在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晚疫病 RAPD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抗番茄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室内防效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健 +2 位作者 陈庆河 邱荣洲 翁启勇 《武夷科学》 2006年第1期49-54,共6页
从健康番茄体内分离到了93株内生细菌。采用含菌平板抑菌圈测定法,筛选出了3株对番茄青枯菌具有较强拮抗力的细菌菌株ZB-1、ZB-2和ZB-6。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菌株ZB-6对植株进行预处理后,番茄青枯病防病效果可达63-65%,... 从健康番茄体内分离到了93株内生细菌。采用含菌平板抑菌圈测定法,筛选出了3株对番茄青枯菌具有较强拮抗力的细菌菌株ZB-1、ZB-2和ZB-6。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菌株ZB-6对植株进行预处理后,番茄青枯病防病效果可达63-65%,说明该菌株对番茄青枯病发生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内生细菌 拮抗细菌 筛选 番茄青枯病
下载PDF
复合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作用
19
作者 甘林 代玉立 +2 位作者 刘晓菲 杨秀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重要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是目前预防该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同生防菌平板生长共培养法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法,获得1组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木霉菌T05-49)。采用发酵液灌根法测定了复合生防菌(...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重要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是目前预防该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同生防菌平板生长共培养法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法,获得1组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木霉菌T05-49)。采用发酵液灌根法测定了复合生防菌(NJ-1+T05-49)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促生作用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和木霉菌T05-49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8.92%、66.46%和52.4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NJ-1和木霉菌T05-49发酵液相比,复合生防菌处理对病害的防效分别提高了18.75%和50.43%,株高和主根长度的增幅分别达9.22%、26.87%和8.58%、21.95%。复合生防菌处理21 d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9.10×10^(6)cfu·g^(−1)和20.83×10^(5)cfu·g^(−1),真菌数量仅为0.70×10^(3)cfu·g^(−1),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得到显著的增加。研究结果为复合生防菌(NJ-1+T05-49)在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上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复合生防菌 防治效果 促生作用
下载PDF
福建省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姚锦爱 黄鹏 +2 位作者 侯翔宇 余德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57-1463,共7页
【目的】明确福建省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福建省诏安县、松溪县等地的3个种植基地采集典型病株并分离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ITS、EF1-α、ACT、RPB2和LSU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其病原菌种类,并... 【目的】明确福建省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福建省诏安县、松溪县等地的3个种植基地采集典型病株并分离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ITS、EF1-α、ACT、RPB2和LSU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其病原菌种类,并对该病原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条件、碳源、氮源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淀粉和蛋白胨。【结论】分离鉴定了福建省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明确了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茎腐病 鉴定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