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锦波 周华 +2 位作者 张云凤 董广宇 林智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5例。观察2组患者GCS评分的变化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5例。观察2组患者GCS评分的变化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7d、14d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1个月清醒21例,而对照组12例,其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有助于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53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智敏 周华 +2 位作者 林锦波 董广宇 刘子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2期1369-1370,共2页
目的 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53例不同部位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53例神经鞘瘤中全切除37例,其余均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 目的 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53例不同部位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53例神经鞘瘤中全切除37例,其余均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为69.8%。术后有5例肌力较术前略有减退,3例变化不明显,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痊愈;1例为转移瘤患者,因全身衰竭在手术中死亡,手术有效率为83.0%。结论 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确诊主要依赖MRI,根据肿瘤的部位,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患者 椎管内肿瘤 术前 切除 临床分析 治疗 结论 方法分析 目的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应用依达拉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广宇 禹婷婷 +3 位作者 周华 杨亚敏 刘子科 黄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应用依达拉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依据依达拉奉应用情况分为对照组(33例,未用依达拉奉)、术前组(34例,术前应用依达拉奉)、术后组(38例,术后应用依达拉奉)。结...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应用依达拉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依据依达拉奉应用情况分为对照组(33例,未用依达拉奉)、术前组(34例,术前应用依达拉奉)、术后组(38例,术后应用依达拉奉)。结果术前组、术后组伤后血糖、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伤后第10天GCS评分及伤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组依达拉奉首次应用时间显著早于术后组,伤后血糖显著低于术后组,伤后第10天GC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依达拉奉可抑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度应激反应,改善预后,术前或早期应用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围手术期 依达拉奉 预后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广宇 周华 +3 位作者 林智敏 林锦波 刘子科 杨亚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相关的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内的头颅CT表现,依据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相关的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果单因素...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相关的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内的头颅CT表现,依据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相关的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2组轻-中度局灶性脑损伤和重度弥漫性脑损伤、环池-基底池受压或闭塞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度弥漫性脑损伤(OR=0.108,P=0.018)是预后独立相关的头颅CT表现,硬膜外血肿(OR=3.743,P=0.020)、环池-基底池受压或闭塞(OR=0.106,P=0.000)是预后独立相关的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头颅CT表现与预后关系密切,了解其特点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林锦波 周华 +2 位作者 张云凤 董广宇 林智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病因、发生机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转归,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出现高钠血症38例。高钠血症与24h出入量、...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病因、发生机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转归,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出现高钠血症38例。高钠血症与24h出入量、GCS评分关系密切,并发高钠血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医源性脱水过多及下丘脑损害致水电解质失衡是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密切监测血钠浓度、及时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钠血症 病因学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董广宇 吴春波 +2 位作者 禹婷婷 王新军 周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6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NPH患者VPS前后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本组资料中无堵管、颅内出血、VPS相关感染及死亡病例。18例选用定压分流管者,术后出现分流不足2...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NPH患者VPS前后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本组资料中无堵管、颅内出血、VPS相关感染及死亡病例。18例选用定压分流管者,术后出现分流不足2例,分流过度1例。随访3~12个月,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25/28)。结论:VPS可有效改善NPH患者的预后,手术病例的选择需要综合分析临床资料,选用可调压分流管可避免分流不足或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压力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亚敏 周华 +1 位作者 吴红添 刘子科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749-75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方法:对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对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应激性溃疡...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方法:对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对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应激性溃疡患者有22例(11%),与单纯高血压脑出血组比较,年龄>60岁以及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年龄<60岁的,且为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疾病影响因素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和GCS评分呈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大于60岁,脑出血量、出血部位、GCS评分是预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男性,GCS评分小于5分,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等,应及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能够优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华 董广宇 +4 位作者 杨谦 林智敏 林锦波 杨亚敏 刘子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血糖、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血糖、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BI)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血糖水平、血肿侧PI、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血肿侧Vm、BI评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 预后
下载PDF
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智敏 周华 +2 位作者 林锦波 董广宇 刘子科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于伤后第2d起每天腰穿放液,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CSF),鞘内注入氧气;治疗组于伤后第2d行腰池持续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和预... 目的探讨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于伤后第2d起每天腰穿放液,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CSF),鞘内注入氧气;治疗组于伤后第2d行腰池持续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P<0.05~P<0.01);治疗组脑积水、脑梗塞及再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在死亡病例、重残率、中残率及恢复的良好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池持续引流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引流治疗 临床效果分析 腰池持续引流 住院时间 清醒时间 置换脑脊液 对照组 治疗组 腰穿放液 生理盐水 鞘内注入 0.05 死亡病例 推广应用 并发症 脑积水 发生率 再出血 脑梗塞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局部亚低温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广宇 周华 +2 位作者 杨谦 林智敏 林锦波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局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HICH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发病后第5天血糖、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脉...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局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HICH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发病后第5天血糖、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发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Barthel指数(B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出血侧PI显著降低,出血侧Vm显著增高(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率、NDS显著降低(P<0.05);而BI则无统计学意义(P=0.094)。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抑制HICH微创术后患者的过度应激反应,改善出血侧脑循环,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局部亚低温 预后
下载PDF
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促醒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华 林锦波 +2 位作者 林智敏 刘子科 章桂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 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促醒治疗 ,对照组 40例 ,采用常规治疗。二组于伤后 6个月...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 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促醒治疗 ,对照组 40例 ,采用常规治疗。二组于伤后 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 ,同时比较二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 (57.1 4 % )与对照组 (32 .50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观察组治疗后 1个月清醒 33例 ,而对照组 2 0例 ,二组清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二组清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为 (1 2 .46± 6 .2 9)d ,对照组为 (1 5 .95± 7.5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时不仅能加速清醒 ,还能促进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颅脑损伤 昏迷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脑血管畸形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子科 林智敏 +6 位作者 许海珍 周华 董广宇 吴春波 林锦波 杨亚敏 黄翔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9期3887-3888,共2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脑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血管畸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体检中心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血液,对比MMP-2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MMP-2水平在发病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均明...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脑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血管畸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体检中心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血液,对比MMP-2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MMP-2水平在发病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血清MMP-2水平在第7天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14天(P<0.05)。结论:MMP-2的表达异常与脑血管畸形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瞳孔变化与预后关系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广宇 周华 林智敏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瞳孔变化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内的瞳孔变化并对其量化评分,依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瞳孔变化评分与GCS评分和GOS评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瞳孔变化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内的瞳孔变化并对其量化评分,依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瞳孔变化评分与GCS评分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瞳孔变化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瞳孔变化评分与GCS评分负相关(r=-0.772,P<0.01)、与GOS评分负相关(r=-0.820,P<0.01)。结论伤后早期的瞳孔变化评分可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瞳孔变化 预后
下载PDF
高压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促醒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锦波 周华 +1 位作者 李雪松 张学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对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92例DAI患者 (GCS≤ 8分 )分成两组。治疗组 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 ,对照组 46例。两组于伤后 6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 ,同...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对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92例DAI患者 (GCS≤ 8分 )分成两组。治疗组 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 ,对照组 46例。两组于伤后 6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恢复良好率 ( 4 1 3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 19 5 7%) (P <0 0 5 )。治疗组清醒 3 6例 ,而对照组 2 4例 ,其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两组清醒时间比较 ,高压氧治疗组为 ( 16 96± 9 5 5 )d ,对照组为( 2 8 70± 11 2 9)d ,(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弥漫性轴索损伤 HBO DAI 头部外伤 颅内血肿
原文传递
脑脊液压力监测在早期腰大池外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广宇 王新军 +1 位作者 廖一凡 周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脊液(CSF)压力监测在早期腰大池外引流(LD)治疗重型脑室出血(IVH)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重型IVH患者,其中37例(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EVD)并脑室内纤溶治疗(IVF),28... 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脊液(CSF)压力监测在早期腰大池外引流(LD)治疗重型脑室出血(IVH)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重型IVH患者,其中37例(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EVD)并脑室内纤溶治疗(IVF),28例(观察组)在侧脑室CSF压力监测下早期联合应用LD。比较两组尿激酶使用总量、CSF持续外引流时间、引流相关并发症(脑疝、颅内再出血、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颅内感染、穿刺点CSF漏、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尿激酶使用总量、CSF持续外引流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3个月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CSF压力监测下早期联合应用LD治疗重型IVH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CSF持续外引流时间、降低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外引流 脑脊液压力监测 预后
下载PDF
脑出血首次血压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清平 董广宇 +3 位作者 赵燕 陈建良 周华 邱建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经颅脑CT检查证实的急性首次脑出血患者共130例,将其按照血压测定值分为血压正常组4倒(133±4/86±3mmag)(1mmHg=0.133kPa),收...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经颅脑CT检查证实的急性首次脑出血患者共130例,将其按照血压测定值分为血压正常组4倒(133±4/86±3mmag)(1mmHg=0.133kPa),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升高组16例(132±6/102±5mmHg),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组35例(158±8/82±5mmHg),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组75例(184±21/113±14mmHg)。分别收集患者自然信息、首次血压记录、出血量、中线移位情况及是否破入脑室、首诊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COS)评分、住院中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3个月随访时的改良的Ranking量表(modifiedrankingscale,MRS)评分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各组间患者出血量、入院GCS评分、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升高患者的年龄偏大、出血量大、GCS评分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和预后差。结论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血压水平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压 预后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病灶周围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子科 齐铁伟 +9 位作者 梁丰 李雪松 郭少雷 曾琼 谢丽华 周华 董广宇 吴春波 杨亚敏 黄翔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脑动静脉畸形病灶周围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为进一步探讨BAVM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取首次治疗为显微手术的BAVM病例,要求病灶周围有5~10mm厚度脑组织的手术标本,为试验组(8例);选取外伤内减压术获得的脑... 目的观察脑动静脉畸形病灶周围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为进一步探讨BAVM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取首次治疗为显微手术的BAVM病例,要求病灶周围有5~10mm厚度脑组织的手术标本,为试验组(8例);选取外伤内减压术获得的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8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脑动静脉畸形病灶周围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密度、形态结构差异。结果 (1)毛细血管密度:试验组(7.9400±1.37199),较对照组(3.5588±1.03957)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17,P<0.05),光镜观察见试验组毛细血管分布不均,管径大小不一。(2)电镜观察,试验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破坏,胞浆脱落,胞浆"手指样"凸起,线粒体肿胀,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结论 BAVM病灶周围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明显,线粒体肿胀,毛细血管基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 毛细血管 病理
下载PDF
银杏达莫对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后残余血肿及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翔 周华 +3 位作者 杨谦 董广宇 吴春波 杨亚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9期2879-2880,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止血治疗,并给予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对照组除不用...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止血治疗,并给予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对照组除不用银杏达莫外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残余血肿和脑水肿吸收、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残余血肿的吸收、脑水肿的改善、神经功能的康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银杏达莫能促进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后患者的残余血肿的吸收及神经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 银杏达莫 脑出血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波动对血肿扩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广宇 周华 +1 位作者 张清平 许海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血压波动对血肿扩大的影响,为控制性降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HICH患者,依据入院时及入院后24h内复查头颅CT血肿量有无增多分为血肿扩大组(29例)和血肿未扩大组(64例),分析2组入院时收缩...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血压波动对血肿扩大的影响,为控制性降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HICH患者,依据入院时及入院后24h内复查头颅CT血肿量有无增多分为血肿扩大组(29例)和血肿未扩大组(64例),分析2组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2次头颅CT检查期间SBP分别超过150mmHg、170mmHg的频数百分比并以此作为血压波动评价指标。结果血肿扩大组SBP>170mmHg的频数百分比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分别为43.4±11.8、24.1±10.1,P<0.01);SBP>150 mmHg的频数百分比(分别为73.4±6.6、70.5±10.8,P=0.189)、入院SBP[分别为(188.9±15.5)mmHg、(187.8±14.5)mmHg,P=0.731]、入院DBP[分别为(122.0±12.1)mmHg、(121.0±13.3)mmHg,P=0.72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压升高,血肿扩大与高水平的血压波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血压波动 血肿扩大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血管畸形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子科 林智敏 +6 位作者 许海珍 周华 董广宇 吴春波 林锦波 杨亚敏 黄翔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6期3175-3177,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脑血管畸形患者的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收集进行体检的76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的血清标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MMP-9含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MP-...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脑血管畸形患者的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收集进行体检的76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的血清标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MMP-9含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MP-9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检测点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P<0.01),而对照组的血清MMP-9水平在不同检测时点没有明显变化。结论:MMP-9在脑血管畸形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调节局部MMP-9含量从而抑制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畸形疾病的扩大和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血管畸形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