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批判传播理论的建构与对话:以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晋 兰凯伦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7-77,121,122,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持续呈现出与国际学术接轨并吸纳西方学理的热情态势,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理论散播中国学界,通过对物化、商品化、霸权、阶级、意识形态等经典概念以及与新闻传播产业相关的文化工业、劳工困境、阶级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持续呈现出与国际学术接轨并吸纳西方学理的热情态势,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理论散播中国学界,通过对物化、商品化、霸权、阶级、意识形态等经典概念以及与新闻传播产业相关的文化工业、劳工困境、阶级理论、社会性别等议题的探索,深刻滋养并激发了本土批判传播研究。同时,全球资本主义的深重危机与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以及阶层分化的社会情境为中西学者聚焦社会结构的权力分配、不平等与压迫性的制度问题提供了批判研究的实验阵地。本土传播学界通过倡导重返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传统,不仅深化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着眼本土、兼顾国际视野的理论阐释能力,也拓展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与国际学界对话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传播理论 传播政治经济学 文化研究 中国新闻传播学
原文传递
空间意识形态与城市边缘地带的生产——以西安“道北”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兰凯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6-31,75,共7页
道北,即陇海铁路西安站段北侧区域,一个长期被视为混乱无序的城市边缘地区。这一从空间向度出发进行的命名,不仅指明方位,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同时成为一个文化标签,以指涉一种人们避之若浼的生活状态与社会阶层,也因为“道北”这一... 道北,即陇海铁路西安站段北侧区域,一个长期被视为混乱无序的城市边缘地区。这一从空间向度出发进行的命名,不仅指明方位,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同时成为一个文化标签,以指涉一种人们避之若浼的生活状态与社会阶层,也因为“道北”这一命名是基于陇海铁路这条中国交通大动脉而作出的地理方位说明,因此不仅在陕西西安,在河南省等铁路沿途亦有此地名,在今天看来,它们还有一大相近之处即均处在一种边缘的社区环境中。文章拒绝从具有霸权性质的公序良俗立场出发去批判一个黑色空间的形成,而是另辟蹊径从道北的空间变迁中寻找其所指涉的涤荡在历史中的主体,指出西安道北的变迁同这一地区的主体——工人阶级命运密切相关或说互为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道北 工人阶级 仕绅化 社会主义城市空间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中农民合作行为解构:逐利诉求与伦理结构的互嵌
3
作者 冯丹萌 兰凯伦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103,共11页
伴随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趋势,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持续推动下,城乡间的社会联系与经济合作增多,以此为基础的农村人际交往模式与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的熟人社会圈子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产业... 伴随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趋势,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持续推动下,城乡间的社会联系与经济合作增多,以此为基础的农村人际交往模式与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的熟人社会圈子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产业性质与乡俗性质共存的新型乡村社会关系。本文主要对身处其中的农民合作行为进行经济与社会双重视角的解构。研究发现: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下的合作选择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因素驱动下的主动行为(如契约和逐利),也有在传统社会要素潜移默化下的牵引与延续(如道德与面子)。通过对农民现实行为的学理剖析,从而积极探索现阶段农民合作行为的政策调适,在新型乡村社会关系这一新的历史场景中,剖析理解农民产业参与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压力,进而优化农业产业链的平衡生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民合作 社会结构 乡俗社会
原文传递
网络语言“亚文化”现象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兰凯伦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网络语言在新科技普及使用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尽管已并不新鲜的语言形态,却以其快速的更新、新奇的词汇、个性的彰显等特点广为人们使用。在分析网络语言时会发现:构成网络语言词汇的一个很大部分充满了贬低、侮辱、性暗示、攻击、暴... 网络语言在新科技普及使用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尽管已并不新鲜的语言形态,却以其快速的更新、新奇的词汇、个性的彰显等特点广为人们使用。在分析网络语言时会发现:构成网络语言词汇的一个很大部分充满了贬低、侮辱、性暗示、攻击、暴力的词语,这是在赛博空间中语言的生产、诠释过程与现实生活的使用、解读的割裂。人们对网络低俗语言的认识往往有两种迷思:一是"三俗"不堪,二为庶民的权力。大量的网络低俗语言的持久普遍存在和受众的接受交流,说明网络低俗语言除了消极情绪外,同时也存有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低俗语言 文化探析
下载PDF
垃圾清洁与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代媒介文本中的上海垃圾治理叙事
5
作者 兰凯伦 《文化研究》 2022年第3期131-143,共13页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这一特殊时空语境中,以垃圾治理为核心的清洁卫生实践,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各类清洁运动是集群众动员、思想改造、政治宣传于一体的复杂社会工程。在都市垃圾治理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存在微妙的同构性。通过...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这一特殊时空语境中,以垃圾治理为核心的清洁卫生实践,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各类清洁运动是集群众动员、思想改造、政治宣传于一体的复杂社会工程。在都市垃圾治理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存在微妙的同构性。通过新的清洁观念的树立、清洁运动的开展,以及对清洁动机与效果的追问,民众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悟新政权的先进性与治理能力。特别是在对“边缘”社区垃圾问题的关注与治理中,新政府致力于建构自身与旧政权的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清洁 群众动员 上海
下载PDF
作为政策对象与自我想象的“垃圾”——上海垃圾分类中新媒体修辞的情感结构
6
作者 兰凯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92,共3页
2019年以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各大城市陆续施行垃圾分类。本文在此情境中考察了媒体的相关符号生产及其深层意义结构,聚焦以下三层论述:一是“垃圾”类新修辞的发生学脉络,并由此引出“分类大妈”这一重要群体;二是线上线下空间中垃圾修... 2019年以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各大城市陆续施行垃圾分类。本文在此情境中考察了媒体的相关符号生产及其深层意义结构,聚焦以下三层论述:一是“垃圾”类新修辞的发生学脉络,并由此引出“分类大妈”这一重要群体;二是线上线下空间中垃圾修辞的意义张力;三是社交媒体用户使用垃圾话语时暗含的情感结构。戏谑性的垃圾话语同主流意识形态始终若即若离,借由垃圾分类这一环保议题的动员热潮,人们将自身与垃圾分类并无本质关联的复杂情感转述而出,不仅实现话语狂欢和情感宣泄,还从中再次对主体价值作出了确认与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分类大妈 情感结构
下载PDF
风景遐想与政治表达:社会主义视觉经验探微
7
作者 兰凯伦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3,共8页
本文通过聚焦中国传统风景画的改造和新风景的书写,尝试重返新中国社会主义视觉经验的形成进程之中,探讨新中国在成立伊始是如何以艺术家画笔下"自然/风景"为媒,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这组辩证统一体向人民描绘而出。具体围绕195... 本文通过聚焦中国传统风景画的改造和新风景的书写,尝试重返新中国社会主义视觉经验的形成进程之中,探讨新中国在成立伊始是如何以艺术家画笔下"自然/风景"为媒,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这组辩证统一体向人民描绘而出。具体围绕1950年代的风景画创作理论与实践,通过对这一时期以自然形象为核心元素的绘画的析解和重返艺术创作过程,从而探讨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自然风光与一种社会主义审美伦理的接合是何以可能的;其次,在围绕风景的功利性审美与创作中,革命的主体性是如何锻造的;最后,以傅抱石与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为代表的直观表现为"纯粹"风景图式的作品何以构成社会主义视觉经验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风景 视觉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美学
原文传递
媒体报道中尘肺病隐喻的分析——作为一种社会问题的健康塑造方式
8
作者 兰凯伦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
伴随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构失调,作为一种职业病的尘肺病在个体身上的苦难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人,具有广泛社会性、公共性。故从这一角度来看,尘肺病这一健康问题的背景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问题,只不过报道主要... 伴随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构失调,作为一种职业病的尘肺病在个体身上的苦难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人,具有广泛社会性、公共性。故从这一角度来看,尘肺病这一健康问题的背景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问题,只不过报道主要以更加安全的健康医疗框架来呈现。当下关于尘肺病的新闻报道中包含着基本的三类隐喻:一是发展的神话,二是人权利的沦丧,三是国家的失职。通过揭示尘肺病这一疾病背后的隐喻,从侧面探讨其成因和影响,从而对苦难的根源进行尝试性的触碰,以期揭开隐喻,抵达对患者个体命运的思考,只有去除神话、去除隐喻,才能让人们更真诚地看待某种疾病,而这种去除的前提就是分析这种隐喻使其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苦难 隐喻 现代化
下载PDF
重返阶级权力——对湖南卫视《变形计》真人秀的文化诊断式批评
9
作者 兰凯伦 《南方电视学刊》 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是对当下的真人秀节目做的文化研究。通过对长期以来广受大众欢迎的《变形计》等真人秀类型节目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娱乐节目再现的城乡关系中的问题及其背后的霸权逻辑,就其中隐藏的诸如社会阶层的割裂和收编、乡村的工具化等问题... 本文是对当下的真人秀节目做的文化研究。通过对长期以来广受大众欢迎的《变形计》等真人秀类型节目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娱乐节目再现的城乡关系中的问题及其背后的霸权逻辑,就其中隐藏的诸如社会阶层的割裂和收编、乡村的工具化等问题进行讨论,且集中于对媒体表现出的"市民"与"村民"间互动进行解构,以期取得对媒介事件或社会现象意义的深层理解和多维阐释,避免对媒介文本的传播本质主义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 城乡 工具化 阶级 霸权
下载PDF
图绘西方批判传播研究
10
作者 曹晋 兰凯伦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6,共11页
本文综述了《批判传播研究:西方视野》精选的当今西方学界传播批判研究的二十九篇前沿文献。这些文献梳理出批判传播研究范畴内两大学术脉络上的硕果:其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主导的资本主义如何重构了西方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文化产业,从... 本文综述了《批判传播研究:西方视野》精选的当今西方学界传播批判研究的二十九篇前沿文献。这些文献梳理出批判传播研究范畴内两大学术脉络上的硕果:其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主导的资本主义如何重构了西方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文化产业,从事新闻传播与文化创意经济的知识劳工无一不受到资本逻辑与跨国劳动分工等型塑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的压制;其二则对马克思的作品精髓、新闻思想渊源和实践转向进行了再度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传播研究 新自由主义 劳工研究 文化产业
原文传递
“诗与远方”:都市青年的露营实践与浪漫主义异托邦的生产——基于2022年西安市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凯伦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6,54,共8页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轻型的户外运动逐渐成为更多青年人的选择。人们对“户外”及其表征的自由充满无限向往。“露营”也从相对小众的活动演变为国民热衷追求的新休闲方式,映射着社会集体心态的沉浮。研究在充分检视西方经典文献的...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轻型的户外运动逐渐成为更多青年人的选择。人们对“户外”及其表征的自由充满无限向往。“露营”也从相对小众的活动演变为国民热衷追求的新休闲方式,映射着社会集体心态的沉浮。研究在充分检视西方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当前以青年群体为主的露营活动背后的群体意识和无意识现象,并阐释其中的复杂意义。一方面,作为潮流的露营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表达和认同方式;另一方面,它也充分暴露出弥漫于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都市空间隐喻的结构性困境、自然营地象征的逍遥乐土、作为“救赎之道”衔接起两者的露营实践,以及其所根植的都市消费主义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营 日常生活 文化研究 社交媒体 田野
下载PDF
《批判传播研究:西方的视野》(英文读本)序言
12
作者 文森特·莫斯可 兰凯伦(翻译) 曹晋(审校)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5,共4页
十多年来,我颇感快慰地同曹晋教授围绕诸多学术研究和教育项目展开了合作。一直以来,我非常欣赏她作为学者、教师和团队管理者的卓越才能。因此,我欣然为本书提供一些西方学者在媒体、传播以及信息技术批判方面的佳作,这些学者也慨然和... 十多年来,我颇感快慰地同曹晋教授围绕诸多学术研究和教育项目展开了合作。一直以来,我非常欣赏她作为学者、教师和团队管理者的卓越才能。因此,我欣然为本书提供一些西方学者在媒体、传播以及信息技术批判方面的佳作,这些学者也慨然和中国学者及学生分享他们在批判理论、社会阶级、社会运动、传播技术以及国际传播等领域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技术批判 序言 读本 英文 西方学者 教育项目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