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影响,及循环血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清洁级(2.2±0.3...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影响,及循环血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清洁级(2.2±0.3)kg新西兰大白兔,开胸及部分结扎左前降支处理,将存活的实验用兔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假手术组(n=7);B组为AMI组(n=6);C组为小剂量培哚普利组(n=6);D组为大剂量培哚普利组(n=6)。分别于1、3、7、14、28天采血,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循环血中VEGF、AngⅡ、Ang1~7的含量。结果:AMI后,四组外周循环血中EPCs数量、VEGF的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增加,于第7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D组上述趋势变化最明显,且28天时D组较B组、C组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EPCs:(0.066±0.005)% vs (0.059±0.005)%,(0.062±0.003)%;VEGF(114.692±9.599)pg/ml vs (84.058±4.608)pg/ml,(102.570±10.86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四组AngⅡ的含量增多,于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下降幅度以D组最为明显;Ang1~7在手术组第1天有明显下降趋势,之后逐渐增多,随着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以D组更为明显。结论 :培哚普利可促进AMI兔外周循环血中EPCs的动员及VEGF、Ang1~7含量的增多,降低AngⅡ的水平,且应用大剂量培哚普利干预效果更明显。展开更多
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无论他们的疾病阶段,总是被认为总体生存数据最差。近年来,PD-L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治疗TNBC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也极大...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无论他们的疾病阶段,总是被认为总体生存数据最差。近年来,PD-L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治疗TNBC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也极大地限制了化疗的临床应用,造成它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却又损害了人体的健康。目前已有多方面的科研结果证实,平衡的肠道菌群可以增强化疗效果减轻其副作用。菌群移植作为一种新技术在重建胃肠道微生态方面已在国内外一些医疗研究机构广泛开展,本文就菌群移植联合PD-L1抑制剂及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影响,及循环血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清洁级(2.2±0.3)kg新西兰大白兔,开胸及部分结扎左前降支处理,将存活的实验用兔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假手术组(n=7);B组为AMI组(n=6);C组为小剂量培哚普利组(n=6);D组为大剂量培哚普利组(n=6)。分别于1、3、7、14、28天采血,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循环血中VEGF、AngⅡ、Ang1~7的含量。结果:AMI后,四组外周循环血中EPCs数量、VEGF的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增加,于第7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D组上述趋势变化最明显,且28天时D组较B组、C组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EPCs:(0.066±0.005)% vs (0.059±0.005)%,(0.062±0.003)%;VEGF(114.692±9.599)pg/ml vs (84.058±4.608)pg/ml,(102.570±10.86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四组AngⅡ的含量增多,于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下降幅度以D组最为明显;Ang1~7在手术组第1天有明显下降趋势,之后逐渐增多,随着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以D组更为明显。结论 :培哚普利可促进AMI兔外周循环血中EPCs的动员及VEGF、Ang1~7含量的增多,降低AngⅡ的水平,且应用大剂量培哚普利干预效果更明显。
文摘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无论他们的疾病阶段,总是被认为总体生存数据最差。近年来,PD-L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治疗TNBC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也极大地限制了化疗的临床应用,造成它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却又损害了人体的健康。目前已有多方面的科研结果证实,平衡的肠道菌群可以增强化疗效果减轻其副作用。菌群移植作为一种新技术在重建胃肠道微生态方面已在国内外一些医疗研究机构广泛开展,本文就菌群移植联合PD-L1抑制剂及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