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
1
作者 乔.桑多尔 李志曙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8-59,共2页
为什么要背谱?自从一个多世纪以前李斯特曾经这样做以来,在公开演出中背谱就成为一种习惯。托斯卡尼尼在指挥界也竖了这个榜样。我们大多数人也照此办事;但应该知道演出质量与使用乐谱并无关系。很可能是有些极精采的录音是可看谱的,而... 为什么要背谱?自从一个多世纪以前李斯特曾经这样做以来,在公开演出中背谱就成为一种习惯。托斯卡尼尼在指挥界也竖了这个榜样。我们大多数人也照此办事;但应该知道演出质量与使用乐谱并无关系。很可能是有些极精采的录音是可看谱的,而某些低劣的音乐会演出却是背谱的。主张背谱和反对背谱的都有许多说法。有些说,真正学会一个作品时,你就已能背谱了。另外的人说,不用乐谱,对已经相当紧张的艺术家会增加更多的压力和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会演出 李斯特 室内乐 演奏家 乐谱 艺术家 作品 录音 无关系 质量
原文传递
音乐动作和情绪——音乐从声响的音高、音量、音质和时值的变化中开始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桑多尔 李志曙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1,共3页
人耳在一定音高和音量范围内感知声响和噪音。在一定音高以上或以下——大概在25.000周秒以上,20周秒以上的声响,我们是听不见的。人耳也听不清极弱或极强的声响,对于音乐,我们不想去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只满足于这样的说法:没有音高,音质... 人耳在一定音高和音量范围内感知声响和噪音。在一定音高以上或以下——大概在25.000周秒以上,20周秒以上的声响,我们是听不见的。人耳也听不清极弱或极强的声响,对于音乐,我们不想去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只满足于这样的说法:没有音高,音质,音强上的变化,只有声响,那不算是音乐。上述诸点全部或某些部分有了一定的变化,声响才成为音乐。浓雾信号的声响,恒音笛的嘟嘟声,甚至是管风琴上音量音色不变的任何一个音,都不能给人一种音乐的印象;将声响变成音乐的就是它的变化。音乐的表情由音高,音色和音量的变化程度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音高 音质 音量范围 音色 管风琴 雾信号 音强 噪音 变化程度
原文传递
谈音乐演奏 被引量:2
3
作者 弗.霍罗维奇 李志曙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9-49,共1页
古典派、浪漫派、现代派、新浪漫派!这类标签对于音乐学家是很有用的,但对于作曲和演奏来说,可就不是那回事了。实际上,这类标签对于年轻演奏家的教育可能是弊更多于利。一切音乐乃是感情的表现,感情是世代不变的。风格和形式变了,但人... 古典派、浪漫派、现代派、新浪漫派!这类标签对于音乐学家是很有用的,但对于作曲和演奏来说,可就不是那回事了。实际上,这类标签对于年轻演奏家的教育可能是弊更多于利。一切音乐乃是感情的表现,感情是世代不变的。风格和形式变了,但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不变的。从字面上来说,会使我们相信:应该以有节制的情绪来演奏所谓古典时期音乐,而以自由的情绪来演奏所谓浪漫派音乐。这类说法往往导致一种过份的作法;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演奏 浪漫派音乐 现代派 音乐学家 古典时期 古典派 演奏家 音乐家 标签 世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