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学贤 张永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19-2120,2122,共3页
通过对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基本情况的调研,较系统地分析了气象信息传递、农村生活条件、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剖析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安徽淮北平原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分析及作物年景评估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胜 田红 +1 位作者 张学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61,共9页
选取安徽省淮北平原37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构建气温、降水、日照及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冬小麦生育期气候风险,评判农业气候年景。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 选取安徽省淮北平原37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构建气温、降水、日照及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冬小麦生育期气候风险,评判农业气候年景。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气候因子适宜程度不同,单要素各生育期适宜度均为灌浆-乳熟期较高,返青-拔节期较低,其中降水适宜度分蘖期最低;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最高、日照适宜度次之、降水适宜度最低,水分是冬小麦生长的限制因子。气候综合适宜度灌浆-乳熟期最高,分蘖期降水适宜度最低,并且其序列变异系数大,常遭遇秋冬连旱,引起产量波动;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呈东高西低分布,淮北中东部较高,而淮北西部及沿淮地区较低,冬小麦生产风险相对较高。1961—2016年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线性增大趋势显著,降水适宜度线性趋势不明显,而日照适宜度呈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综合来看,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无明显线性增减趋势,空间上淮北东部略有增大,而西部及沿淮地区略有减小,气候风险增加。淮北平原多数年份气候适宜度适中,适宜性偏差年发生概率高于偏好年。基于气候适宜度评判冬小麦气候年景等级,评估结果与实际产量增减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农业气候年景模型评估精度能满足业务服务需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度 农业气候年景 冬小麦 淮北平原
下载PDF
淮北市一次冷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芹 +3 位作者 孙金贺 王苏瑶 汪付华 袁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0期148-150,共3页
利用常规数值预报资料,对2016年7月1日发生在淮北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冷涡在东移过程中携带冷空气下滑造成的;沙氏指数、K... 利用常规数值预报资料,对2016年7月1日发生在淮北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冷涡在东移过程中携带冷空气下滑造成的;沙氏指数、K指数、抬升指数、对流稳定度指数、风暴强度指数等对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也能很好地把握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短时临近预报的较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下载PDF
长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张存岭 +5 位作者 纪永民 陈龙潭 孔令聪 曹承富 陈爱萍 张永芹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9期109-111,共3页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快速提高作物产量,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作物产量则在徘徊中缓慢增长。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持续提高产量、培肥土壤的双重效果,是砂姜黑土培肥改良较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同时要注意钾素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 长期定位试验 培肥方式 砂姜黑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