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
44
1
作者
党
修
伍
张学贤
张永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19-2120,2122,共3页
通过对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基本情况的调研,较系统地分析了气象信息传递、农村生活条件、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剖析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淮北平原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分析及作物年景评估
被引量:
24
2
作者
王胜
田红
+1 位作者
党
修
伍
张学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61,共9页
选取安徽省淮北平原37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构建气温、降水、日照及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冬小麦生育期气候风险,评判农业气候年景。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
选取安徽省淮北平原37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构建气温、降水、日照及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冬小麦生育期气候风险,评判农业气候年景。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气候因子适宜程度不同,单要素各生育期适宜度均为灌浆-乳熟期较高,返青-拔节期较低,其中降水适宜度分蘖期最低;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最高、日照适宜度次之、降水适宜度最低,水分是冬小麦生长的限制因子。气候综合适宜度灌浆-乳熟期最高,分蘖期降水适宜度最低,并且其序列变异系数大,常遭遇秋冬连旱,引起产量波动;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呈东高西低分布,淮北中东部较高,而淮北西部及沿淮地区较低,冬小麦生产风险相对较高。1961—2016年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线性增大趋势显著,降水适宜度线性趋势不明显,而日照适宜度呈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综合来看,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无明显线性增减趋势,空间上淮北东部略有增大,而西部及沿淮地区略有减小,气候风险增加。淮北平原多数年份气候适宜度适中,适宜性偏差年发生概率高于偏好年。基于气候适宜度评判冬小麦气候年景等级,评估结果与实际产量增减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农业气候年景模型评估精度能满足业务服务需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度
农业气候年景
冬小麦
淮北平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北市一次冷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永芹
党
修
伍
+3 位作者
孙金贺
王苏瑶
汪付华
袁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0期148-150,共3页
利用常规数值预报资料,对2016年7月1日发生在淮北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冷涡在东移过程中携带冷空气下滑造成的;沙氏指数、K...
利用常规数值预报资料,对2016年7月1日发生在淮北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冷涡在东移过程中携带冷空气下滑造成的;沙氏指数、K指数、抬升指数、对流稳定度指数、风暴强度指数等对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也能很好地把握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短时临近预报的较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党
修
伍
张存岭
+5 位作者
纪永民
陈龙潭
孔令聪
曹承富
陈爱萍
张永芹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9期109-111,共3页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快速提高作物产量,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作物产量则在徘徊中缓慢增长。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持续提高产量、培肥土壤的双重效果,是砂姜黑土培肥改良较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同时要注意钾素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
长期定位试验
培肥方式
砂姜黑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
44
1
作者
党
修
伍
张学贤
张永芹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淮北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19-2120,2122,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基本情况的调研,较系统地分析了气象信息传递、农村生活条件、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剖析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Keywords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分类号
F3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淮北平原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分析及作物年景评估
被引量:
24
2
作者
王胜
田红
党
修
伍
张学贤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淮北市气象局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616)
文摘
选取安徽省淮北平原37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构建气温、降水、日照及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冬小麦生育期气候风险,评判农业气候年景。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气候因子适宜程度不同,单要素各生育期适宜度均为灌浆-乳熟期较高,返青-拔节期较低,其中降水适宜度分蘖期最低;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最高、日照适宜度次之、降水适宜度最低,水分是冬小麦生长的限制因子。气候综合适宜度灌浆-乳熟期最高,分蘖期降水适宜度最低,并且其序列变异系数大,常遭遇秋冬连旱,引起产量波动;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呈东高西低分布,淮北中东部较高,而淮北西部及沿淮地区较低,冬小麦生产风险相对较高。1961—2016年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线性增大趋势显著,降水适宜度线性趋势不明显,而日照适宜度呈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综合来看,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无明显线性增减趋势,空间上淮北东部略有增大,而西部及沿淮地区略有减小,气候风险增加。淮北平原多数年份气候适宜度适中,适宜性偏差年发生概率高于偏好年。基于气候适宜度评判冬小麦气候年景等级,评估结果与实际产量增减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农业气候年景模型评估精度能满足业务服务需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气候适宜度
农业气候年景
冬小麦
淮北平原
Keywords
climate suitability
agricultural climate annual assessment
winter wheat
Huaibei Plain of Anhui province
分类号
S162.5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S512.1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北市一次冷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永芹
党
修
伍
孙金贺
王苏瑶
汪付华
袁野
机构
安徽省淮北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0期148-150,共3页
文摘
利用常规数值预报资料,对2016年7月1日发生在淮北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冷涡在东移过程中携带冷空气下滑造成的;沙氏指数、K指数、抬升指数、对流稳定度指数、风暴强度指数等对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也能很好地把握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短时临近预报的较好工具。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Keywords
Rainstorm
Circulation situation
Physical quantity
Satellite cloud chart
Radar echo
分类号
S16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党
修
伍
张存岭
纪永民
陈龙潭
孔令聪
曹承富
陈爱萍
张永芹
机构
淮北市气象局
濉溪县科协
濉溪县杨柳实验点
濉溪县科技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9期109-111,共3页
文摘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快速提高作物产量,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作物产量则在徘徊中缓慢增长。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持续提高产量、培肥土壤的双重效果,是砂姜黑土培肥改良较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同时要注意钾素的补充。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
长期定位试验
培肥方式
砂姜黑土
Keywords
Crop yield
Soil nutrient
Long- term fertilizer trail
Method application
Shajiang Black Soil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党
修
伍
张学贤
张永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安徽淮北平原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分析及作物年景评估
王胜
田红
党
修
伍
张学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北市一次冷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张永芹
党
修
伍
孙金贺
王苏瑶
汪付华
袁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党
修
伍
张存岭
纪永民
陈龙潭
孔令聪
曹承富
陈爱萍
张永芹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