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电针减少胃及胰腺癌患者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袁永 黄涛 +25 位作者 邱国同 安军 赵亚杰 周劲草 张李鹏 李荣俊 王拓然 任虎 韩彬 杜永兴 逯阳 齐淑兰 王鹏 和芳 高健勇 顾宗廷 李宗泽 萨德尔·别克·艾买提 兰忠民 张建伟 董振豪 白晓枫 孙跃民 王成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探索围手术期电针对胃及胰腺癌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胃、胰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电针组患者201例,对照组184例。电针组接受电针治疗,取穴百会、天枢、内关、足三里,... 目的:探索围手术期电针对胃及胰腺癌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胃、胰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电针组患者201例,对照组184例。电针组接受电针治疗,取穴百会、天枢、内关、足三里,对照组接受假电针治疗。术前1天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治疗5 d,每日1次,时间为2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评分、使用止痛药物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止痛药第4天后使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电针使用为减少止痛药使用的独立相关因素,呈负相关(P<0.01)。结论:围手术期电针可以减少胃及胰腺癌患者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围手术期 胃癌 胰腺癌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车旭 +3 位作者 兰忠民 陈应泰 汤小龙 王成锋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SPTP患者资料。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式包括Whipple术、胰体尾联合...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SPTP患者资料。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式包括Whipple术、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胰腺区段切除术和肿瘤局部切除术,其中61例病理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1例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 solid-pseud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 SPCP)。术后出现胰漏7例,消化道出血1例,经治疗后恢复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6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均无瘤生存;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中2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死亡,随访时间为26~108个月,平均80.5个月。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其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更为罕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根治性切除是预后良好的关键,故应力争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miR-155-5p调控Ndfip1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相关机制研究
3
作者 许睿 钱军 +4 位作者 张明亮 张立功 郭晨旭 殷发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499-2505,共7页
目的:探究miR-155-5p靶向调控Ndfip1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与迁移改变及相关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本院25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癌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55-5p及Ndfip1基因表达量。选取MC... 目的:探究miR-155-5p靶向调控Ndfip1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与迁移改变及相关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本院25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癌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55-5p及Ndfip1基因表达量。选取MCF-7细胞,构建Control组、NC-inhibitor组、miR-155-5p inhibitor组、miR-155-5p inhibitor+si-NC组、miR-155-5p inhibitor+si-Ndfip1组细胞,CCK8实验、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改变,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Targetscan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55-5p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55-5p与靶基因Ndfip1相关性。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iR-155-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Ndf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且乳腺癌组织中miR-155-5p和Ndfip1表达呈负相关(r=-0.969 8,P<0.001)。与Control组及NC-inhibitor组相比,miR-155-5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数量增多(P<0.05),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明Ndfip1是miR-155-5p的靶标。回复实验检测得出,与miR-155-5p inhibitor组及miR-155-5p inhibitor+si-NC组相比,miR-155-5p inhibitor+si-Ndfip1组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提升(P<0.05),细胞凋亡数量减少(P<0.05),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结论:miR-155-5p靶向调控Ndfip1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55-5p Ndfip1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远端胆管癌的预后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车旭 +3 位作者 兰忠民 陈应泰 张建伟 王成锋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远端胆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在本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8例远端胆管癌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与远端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Cox风险比例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 目的分析远端胆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在本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8例远端胆管癌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与远端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Cox风险比例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总体3年生存率为47.26%,5年生存率为23.99%。淋巴结转移比率为0、0~0.2、〉0.2~0.5、〉0.5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9%、21.60%、18.84%、10.0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淋巴结转移比率、TNM(tumor node metasics,TNM)分期和切缘情况与远端胆管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比率和TNM分期是影响远端胆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比率是远端胆管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对预测患者术后生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胆管癌 根治性手术 预后 COX分析
下载PDF
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及其改进公式版在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手术风险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应泰 +3 位作者 车旭 兰忠民 张建伟 王成锋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 POSSUM)系统及其改进公式版( P-POSSUM)在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手术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POSSUM和 P-POSSUM系统对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医学... 目的:探讨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 POSSUM)系统及其改进公式版( P-POSSUM)在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手术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POSSUM和 P-POSSUM系统对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32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分,根据公式计算患者预期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以及不同危险因素群的实际并发症发生率或死亡率(O)与预测并发症发生率或死亡率(E)的比值来判断两种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以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两种评分系统的拟合优度。结果432例患者的生理学评分为(16.1±3.5)分,手术侵袭度评分为(19.6±2.7)分。 POSSUM和P-POSSUM系统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和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OSSUM系统预测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575。POSSUM系统在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时最为准确,O/E值为0.81。与POSSUM系统比较, P-POSSUM系统在预测术后死亡率上更具优势,在死亡率预测值>15%时,预测较为准确,O/E值为1.00。结论 POSSUM和P-POSSUM系统对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较好,而POSSUM系统对并发症的预测效能较差。可通过修改评分的常数和权重,建立适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评分系统,以利于更好地预测手术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周围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 并发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KDM6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相关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6
作者 谢强 钱军 +3 位作者 张立功 殷发祥 许睿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A(Lysine demethylase 6A,KDM6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18例乳腺癌患者新鲜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DM6A表达差异... 目的研究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A(Lysine demethylase 6A,KDM6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18例乳腺癌患者新鲜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DM6A表达差异;构建pcDNA3.0-KDM6A载体,建立KDM6A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qRT-PCR进行验证;采用CCK-8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KDM6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Transwell及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KDM6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通路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KDM6A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P<0.001)。与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相比,KDM6A在SKBR3、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中KDM6A后,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并且细胞中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ax、Caspase-3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KDM6A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KDM6A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并提高细胞凋亡率,这可能与KDM6A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M6A 乳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凋亡
下载PDF
ACS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影响与机制研究
7
作者 许睿 钱军 +4 位作者 殷发祥 朱超 谢强 郭晨旭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3期14-16,20,F0004,共5页
目的探究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影响与机制。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21年10月至12月行乳腺癌根治手术获取的新鲜组织15例,qRT-PCR测定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 目的探究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影响与机制。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21年10月至12月行乳腺癌根治手术获取的新鲜组织15例,qRT-PCR测定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ACSL1 mRNA表达差别,通过siRNA转染敲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ACSL1蛋白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验明敲低效率。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ACSL1表达后MDA-MB-231细胞侵袭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CSL1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0.05)。敲低MDA-MB-231细胞ACSL1表达量后,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且敲低ACSL1蛋白的乳腺癌细胞中p-PI3K与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结论ACSL1在乳腺癌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且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变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SL1 乳腺癌 侵袭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73例胰腺节段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邱国同 +3 位作者 杜永星 兰忠民 张建伟 王成锋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利用数学模型拟合精确的胰腺节段切除术(CP)学习过程曲线,为更好地了解CP手术方式的练习过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同组医师在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施行的73例CP患者数据,按照时间排序标号。... 目的:利用数学模型拟合精确的胰腺节段切除术(CP)学习过程曲线,为更好地了解CP手术方式的练习过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同组医师在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施行的73例CP患者数据,按照时间排序标号。利用移动平均法(MAM)和累积求和法(CUSUM)精确分析学习曲线,并以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阶段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MAM和CUSUM拟合的学习曲线将CP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1~11例)中位手术时间为34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400 ml;第2阶段(12~73例)中位手术时间为213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2个阶段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CP度过11例的学习阶段后效果趋于稳定。外科医师在前11例CP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熟悉操作流程,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积累经验,才能更安全地度过学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节段切除术 学习曲线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