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 被引量:396
1
作者 向红丁 吴纬 +14 位作者 刘灿群 李康 冯晋光 张英廷 王凤歧 阎胜利 王春俭 徐跃初 徐端衍 刘尊永 李天麟 白锦 富振英 王克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根据WHO1985年标准,采用自然人群、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我们于1995~1996年对全国11省市20~75岁4万人群进行糖尿病(DM)及糖耐量低减(IGT)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线情况调查,并对人群营养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 根据WHO1985年标准,采用自然人群、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我们于1995~1996年对全国11省市20~75岁4万人群进行糖尿病(DM)及糖耐量低减(IGT)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线情况调查,并对人群营养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DM及IGT患病率分别为3.21%和4.76%,省会城市最高,中小城市次之,贫困农村最低。DM及IGT患病率随年龄、体重指数及腰/臀比的增加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 患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开展与肥胖症相关课题的研究是新世纪的迫切任务 被引量:182
2
作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肥胖症 病因 病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 被引量:193
3
作者 潘长玉 田慧 +4 位作者 刘国良 李秀钧 陈家伟 暨亚洲糖尿病管理中国协作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 调查中国城市市级中心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方法 在中国49家市级中心医院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 2 2 48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回顾病历 ,门诊访谈 ,开展回顾 前瞻的大型调查 ,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 目的 调查中国城市市级中心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方法 在中国49家市级中心医院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 2 2 48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回顾病历 ,门诊访谈 ,开展回顾 前瞻的大型调查 ,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类型及相关治疗、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功能等资料 ,并采集指血在中心实验室以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结果 入选的 2 2 48例患者年龄为 (61.3± 11.1)岁 ,发病年龄为 (5 2 .8± 11.1)岁 ,其中大部分 (97% )为 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人群HbA1c为(7.7± 1.7) % ,2 5 .9%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HbA1c<6.5 % )。 41.7%的患者在家中进行血糖自我或尿糖监测。平时作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的患者分别为 72 .7%和 5 8.6%。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神经病变 (3 6.2 % ) ,其次为白内障 (3 2 .2 % )和背景性视网膜病变 (2 3 .2 % )。多数 2型糖尿病患者 (62 .0 % )为超重 (BMI≥2 3kg/m2 )。结论 仅有 2 5 .9%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因此 ,市级中心医院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包括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血糖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推广强化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患者 糖尿病 治疗 HBA1C 血糖控制 调查 人群 采集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第六讲: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97
4
作者 王佑民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9-391,共3页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综合治疗 饮食治疗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糖耐量低减的危害及其机制 被引量:64
5
作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糖耐量低减 危害性 机制
原文传递
肥胖基因和瘦素 被引量:56
6
作者 徐淑静 徐明彤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1956年Kennedy提出一个设想〔1〕(lipostasistheory):脂肪组织能产生一种物质,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控制中枢,影响机体的能量摄入和消耗以调节体重和体脂量。Coleman进行的联体共生实验(p... 1956年Kennedy提出一个设想〔1〕(lipostasistheory):脂肪组织能产生一种物质,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控制中枢,影响机体的能量摄入和消耗以调节体重和体脂量。Coleman进行的联体共生实验(parabioticexper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OB基因 基因缺陷 LEPTIN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 被引量:56
7
作者 丁鹤林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13-715,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防治 诊断
原文传递
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60
8
作者 吕朝晖 潘长玉 +6 位作者 陈家伦 高妍 陆菊明 宁光 程桦 高燕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格列美脲(亚莫利)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12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格列美脲(亚莫利)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12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n=62)或低精蛋白胰岛素(n=60),清晨口服3mg格列美脲两组,进行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1)基线时除甘精胰岛素组口服降糖药物使用的时间显著长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之外,两组其他指标相似;(2)24周时,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的平均HbA1c分别下降了1.38%和1.41%,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从12.30和11.90mmol/L降至6.05和6.19mmoL/L,日平均血糖降幅分别为5.28和4.56mmoL/L;(3)试验结束时,甘精胰岛素组和低精蛋白胰岛素组分别有46.8%和71.1%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糖(156次和293次),其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分别为3.2%和15.O%(2次和21次),夜间低血糖分别为37.1%和61.7%(87次和229次),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的日平均胰岛素剂量分别从9.7IU和9.8IU增至32.5IU和29.5IU。结论与低精蛋白胰岛素比较,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和清晨口服3mg格列美脲联合应用可使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控制,且严重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甘精胰岛素优于低精蛋白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4
9
作者 李焱 梁骏 +7 位作者 梁颖 刘珊英 陈黎红 杨川 徐明彤 严励 程桦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比较三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加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类似物组)以及普通人胰岛素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普通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三种胰岛素... 目的比较三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加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类似物组)以及普通人胰岛素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普通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三餐前及睡前指间全血血糖达标后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量等。结果在三餐前及睡前全血血糖控制相同的情况下,预混组、类似物组和普通组达标时间分别为(8.3±2.5)、(9.1±3.8)和(8.4±1.7)天(P〉0.05);胰岛素使用量分别为(O.63±0.13)、(0.69±0.20)和(0.68±0.24)U·kg^-1·d^-1(P〉0.05);动态血糖监测的72h平均血糖值分别为(8.3±2.1)、(7.5±1.9)和(6.8±0.8)mmol/L(P〉0.05);早餐后3h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7.7±11.5)、(27.6±8.3)和(24.0±3.1)mmol·L^-1·h(P〉0.05);血糖CV分别为(3.1±2.1)、(2.9±1.6)和(2.1±1.6)mmol/L(P〉0.05);低血糖(≤3.9mmol/L)发生率分别为67%、87%和80%(P〉0.05),多出现在凌晨0:00-4:00(55%),而且没有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别,但需要更加关注监测夜间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疗效 安全性 胰岛素类似物
原文传递
抑制核因子-κB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丁鹤林 黎锋 +6 位作者 徐明彤 程桦 邓庆丽 邓诣群 朱振宇 王佑民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05-609,共5页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肾病 (DN)及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 1只 ) ,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 (1 1只 ) ,C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肾病 (DN)及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 1只 ) ,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 (1 1只 ) ,C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PDTC ,NF κB抑制剂 )干预组 (9只 )。饲养 1 8周后 ,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NF κB活性 ,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 (系膜基质面积 /系膜面积 ) ,逆转录PCR检测FNmRNA表达 ,收集 2 4h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结果 NF κB活性在B组大鼠肾组织 [(1 85± 0 54)× 1 0 6 ]显著高于A组 [(0 0 7± 0 1 1 )×1 0 6 ,P <0 0 1 ] ,C组 [(0 2 5± 0 2 5)× 1 0 6 ]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B组与A组比较 ,UAE[(2 1 8±1 98)mgvs (0 41± 0 47)mg ,P <0 0 1 ]、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531 6± 1 0 7 6)nmvs (31 2 4± 2 5 4)nm ,P<0 0 1 ]及系膜基质密度 [(56 41± 6 78)vs (33 95± 5 2 2 ) ,P <0 0 1 ]均有显著差异 ;UAE(0 56± 0 72 )mg、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31 5 8± 2 1 4)nm及系膜基质密度 (37 97± 7 37)在C组均显著低于B组 (P值均 <0 0 1 )。FNmRNA表达在B组大鼠肾组织 (0 73± 0 2 6)显著高于A组 (0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核因子-ΚB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RT-PCR FN MRNA
原文传递
奥利司他对中国肥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2
11
作者 史轶蘩 李光伟 +13 位作者 朱禧星 罗邦尧 程桦 高鑫 邓洁英 诸骏仁 朱文玲 柯元南 戚文航 伍卫 范维琥 苏炳华 何清波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3-387,共5页
目的 对奥利司他 (orlistat;商品名 :赛尼可 )在中国超重和肥胖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中国 6个中心 44 4例年龄 18~ 6 5岁 ,体重指数 2 5~ 40kg/m2 的患者 ,在轻度低热卡饮食的同时按 2 :1的比例随机双盲给予... 目的 对奥利司他 (orlistat;商品名 :赛尼可 )在中国超重和肥胖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中国 6个中心 44 4例年龄 18~ 6 5岁 ,体重指数 2 5~ 40kg/m2 的患者 ,在轻度低热卡饮食的同时按 2 :1的比例随机双盲给予奥利司他 (2 96例 )或安慰剂 (148例 )。结果经过 2 4周的治疗 ,奥利司他组患者的体重降低〔(6 .1± 3.6 )kg ,(x±s) ,下同〕显著大于安慰剂组的下降 (3.0± 3.5 )kg(P <0 .0 0 1)。与安慰剂组相比 ,奥利司他更能显著降低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P <0 .0 1) ;显著降低肥胖伴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HbA1c水平 ;并能显著降低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 (12 .5± 7.8)mmHg(P <0 .0 5或P<0 .0 1)。奥利司他治疗组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85 .1%,但是这些胃肠道症状多为轻度 ,可自行缓解。除此之外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试验中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奥利司他结合轻度低热卡饮食控制治疗可显著促进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 ,并改善部分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 ,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奥利司他 药物治疗 赛尼可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肥胖和2型糖尿病 被引量:34
12
作者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肥胖 Ⅱ型糖尿病 BMI FFA 预防
下载PDF
烹饪实践课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戚以勤 陈超刚 +5 位作者 严励 肖辉盛 刘顺莲 黄德芳 程桦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烹饪实践课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以及患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门诊课堂教育或个别的糖尿病饮食理论教育,实验组进行烹饪实践课学习。两组患者教育... 目的观察烹饪实践课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以及患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门诊课堂教育或个别的糖尿病饮食理论教育,实验组进行烹饪实践课学习。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均进行营养知识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营养知识的掌握较好,其FBG,PBG,HbA1c,TG,TC,HDL-C,LDL-C的控制也比对照组理想。结论烹饪实践课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营养 知识 态度 实践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8
14
作者 刘丹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 肾血流量 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糖尿病与高血压 被引量:38
15
作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i0015-i0017,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血压监测 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原文传递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内分泌代谢疾病(5) 被引量:33
16
作者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80-582,共3页
关键词 肥胖症 诊断 治疗 内分泌代谢疾病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Pro12Ala变异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7
17
作者 程桦 +5 位作者 李秀钧 李洁 吴斌 陈黎红 蔡梦茵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 γ2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2 ,PPAR- γ2 )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 2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 γ2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2 ,PPAR- γ2 )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 2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了无亲缘关系的 40 1名华南地区汉族人 PPAR- γ2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 (包括 180名糖耐量正常者及 2 2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结果 PPAR- γ2基因 P等位基因和 A等位基因在 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96 .15 %、96 .11%和 3.85 %、3.89% ;PP基因型频率为 92 .77%、92 .2 2 % ,PA基因频率为 6 .78%、7.78% ,AA基因频率为 0 .45 %、0。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在 2型糖尿病组 PPAR-γ2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腰围及腰臀比相关 (P=0 .0 37,P=0 .0 12 )。提示我国人群 PPAR- γ2基因的 Pro12 Ala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与日本人群相近 ,与欧美人群差异较大。结论 此组资料显示 ,PPAR-γ2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 2型糖尿病发病无明显关联 ,但与 2型糖尿病患者的腹型肥胖有关 ;PPAR- γ2基因的 Pro12 Ala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遗传多态性 腹型肥胖
原文传递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及其处理 被引量:33
18
作者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4-45,共2页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及其处理傅祖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SUs)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主要药物。通常将应用SUs后在1个月内效果不佳者称为原发性失效。若初始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其后效果逐渐降低者...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及其处理傅祖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SUs)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主要药物。通常将应用SUs后在1个月内效果不佳者称为原发性失效。若初始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其后效果逐渐降低者,称为继发性失效(second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失效 傅祖植 血糖变化 胰岛素抵抗 双胍类药物 胰高血糖素 优降糖 初始治疗 β细胞 馒头餐试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芳萍 张四青 +3 位作者 王斐 黄银琼 严励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方法206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T2DM和NAFLD分为4组,采用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atsuda指数(MSI...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方法206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T2DM和NAFLD分为4组,采用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atsuda指数(MSI)评估胰岛素抵抗性,采用HOMA—β、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NAFLD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4.13±0.64,4.03±0.69比3.52±0.78,3.53±0.64,P〈0.05),T2DM伴NAFLD组的HOMA—IR显著高于T2DM和NAFLD组(3.35±2.69比2.31±1.39,2.40±1.55,P〈0.05);NAFLD组的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2.13±0.17比2.61±0.13,P〈0.05),而T2DM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OMA.B、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AFLD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脏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晚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均受损。当患者既有T2DM又有NAFLD时,胰岛素抵抗将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肝 非酒精性 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B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魏华 谭春兰 +5 位作者 熊旻利 王璐 陈妍妍 刘振杰 范冠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疗是十分重要但尚未解决的问题。由于DPN现代诊疗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都还不够成熟,因此还需要继续对这方面做深入研究与实践。笔者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药物 病变诊断 诊断方法 DPN 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