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对风信子鹿角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周洁 +3 位作者 张艳苹 翟欣 李浩 刘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8-1311,共14页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roa hyacinthus)和大型底栖海藻杉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环境温度(27℃)与热压力温度(30℃),比较藻类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珊瑚对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培养水环境及海藻表面微生物中寻找影响珊瑚表面微生物的原因。结果表明,去除嵌合体后共获得3369713条优化序列,并且大部分细菌得到注释。环境温度下,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组微生物表达模式接近,海藻的处理使得珊瑚表面附生微生物种类、丰度、PcoA区分度最高。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组成。目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红细菌目、黄杆菌目、肠杆菌目、蓝细菌目、假单胞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组成。这些细菌表型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好氧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和胁迫耐受四大类,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对12个处理组的36个样本进行核心ASV分析(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共获得139个核心ASVs。以假单胞菌目、黄杆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红细菌目为主,还包括立克次氏体菌目、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肠杆菌目、疣微菌目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可比较各组中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类群。环境温度下,群落中弧菌(Vibrio)、邻单胞菌(Plesiomonas)、奈瑟氏菌(Neisseria)以及螺旋体菌(Brevinem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温度升高后,珊瑚白化且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丰度显著升高,如米卡弧菌(Micavibrionales)与立克次氏体菌(Rickettsiales);热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鹿角珊瑚 杉叶蕨藻 热压力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中国沿海污损生物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家丽 刘丽 +1 位作者 王学锋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0期27-32,共6页
文章通过综述中国四大海域(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污损生物附着种类,附着季节规律及网箱材质特点,为今后提高网箱养殖防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文献为依据,收录有关四大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和附着特点,归纳分析四大海域污损生物... 文章通过综述中国四大海域(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污损生物附着种类,附着季节规律及网箱材质特点,为今后提高网箱养殖防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文献为依据,收录有关四大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和附着特点,归纳分析四大海域污损生物的优势种和生态差异。四大海域污损生物的特点可概括为:季节特征,四大海域四季比较,夏季的附着强度明显高于其余三季;种类数目,所收录海域鉴定出的污损生物530种,不同海域的差异较大,其中渤海有128种,黄海有183种,东海有424种,南海有322种;优势种,浒苔、藤壶、中胚花筒螅和牡蛎为各海域常见种。由收录数据可知,东海、南海相较于渤海、黄海更适于污损生物的生长,这与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海域环境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收录数据年限久远,南海的物种总数较东海少且数据来源材料缺少网箱材质,今后相关研究需更加关注污损生物在网箱上的附着生态规律,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将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网箱污损生物的生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网箱养殖 生物特点
下载PDF
雷州湾海域网衣污损生物群落的周年变化特征
3
作者 周家丽 +3 位作者 曾嘉维 陈志劼 王学锋 刘丽 《渔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了解雷州湾海域网衣污损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为网箱防污和绿色养殖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雷州湾东南码头养殖网箱中开展上、下水层的周年挂网实验。结果表明,共检出污损生物35种,分属11门28科35属,主要类群包括节肢动物门... 了解雷州湾海域网衣污损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为网箱防污和绿色养殖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雷州湾东南码头养殖网箱中开展上、下水层的周年挂网实验。结果表明,共检出污损生物35种,分属11门28科35属,主要类群包括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及绿藻门,冬季污损生物种类最少(7种);全年优势种共有15种,其中上水层12种、下水层15种,上水层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较下水层高8.50 ind·cm^(–2)、0.01 g·cm–2,且上水层污损生物附着量和体型较大;上、下水层总种类数(29~32)、多样性指数(H′,0.985~2.010)、均匀度指数(J,0.539~0.852)、丰富度指数(d,0.539~2.856)数值相近;利用Excel和SPSS对56个网衣样本分别进行多样性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冬季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低于其他季节,但均匀度指数在季节间无明显变化。冗余分析显示,温度(平均贡献率为44.95%)和盐度(平均贡献率为31.90%)是影响污损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衣污损生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挂网实验 雷州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