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人论政”:一个已中断的传统 被引量:16
1
作者 傅国涌 《社会科学论坛》 2003年第5期52-58,共7页
中国的士(或曰儒生、读书人)一直有清议的传统。“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臧否人物,议论时弊,以儒家的原则不断地弹劾往往向法家倾斜的帝王。正如费正清已发现的:“中国有过一个强烈而确有感召力的传统,每个儒生都有直言反对坏政... 中国的士(或曰儒生、读书人)一直有清议的传统。“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臧否人物,议论时弊,以儒家的原则不断地弹劾往往向法家倾斜的帝王。正如费正清已发现的:“中国有过一个强烈而确有感召力的传统,每个儒生都有直言反对坏政府的道义责任。”这一传统不因王朝的更迭而改变,无数人因此不惜殉身。明辨是非,敢言直谏,体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身上的风骨,是他们“迂”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论政 中国 政府 道义责任 报业
下载PDF
秋瑾:“休言女子非英物”
2
作者 傅国涌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精卫填海之志,《精卫石》,当秋瑾1905年在东京写下这部长篇弹词的开头时,她并不知道自己余下的生命不过两年。自1904年夏天抵达日本,如果除去中间回国的几个月,她在东京的岁月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多,但这一年释放的生命力,胜过她去国前的... 精卫填海之志,《精卫石》,当秋瑾1905年在东京写下这部长篇弹词的开头时,她并不知道自己余下的生命不过两年。自1904年夏天抵达日本,如果除去中间回国的几个月,她在东京的岁月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多,但这一年释放的生命力,胜过她去国前的二十九年。正是在东京的日日夜夜,她进入了重造中国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卫填海 秋瑾 弹词 重造 《精卫石》 东京 生命力
原文传递
百年转型中的公民教科书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国涌 《江淮文史》 2011年第3期148-164,共17页
公民的概念不是中国固有的,而是从西方引入,它起源于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早已名垂青史。所以.公民教育的起源可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柏拉图的《国家篇》与《法律篇》中都有对公民教育的阐述.认为这是国家组织的重要... 公民的概念不是中国固有的,而是从西方引入,它起源于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早已名垂青史。所以.公民教育的起源可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柏拉图的《国家篇》与《法律篇》中都有对公民教育的阐述.认为这是国家组织的重要基础。经过罗马共和时代,到16世纪.公民教育在欧洲随国家思想而勃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大会 教科书 转型 公民教育 希腊城邦 《法律篇》 《国家篇》 国家组织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观如何落地 被引量:3
4
作者 傅国涌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年第5期53-54,共2页
70年前,竺可桢做大学校长时,曾郑重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他口中的大学教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精英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领袖人才... 70年前,竺可桢做大学校长时,曾郑重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他口中的大学教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精英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领袖人才的,不是普及性的一般教育,那样的大学是守护真理、理想的中心,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地方。我们今天的大学相距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落地 大学教育 领导人才 大学校长 精英教育 创造知识
原文传递
触摸“五四” 还原“五四” 被引量:2
5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09年第5期4-8,共5页
90年来,对"五四"的纪念从未间断,而每个时代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纪念目的:五四精神一度与"反帝反封建"联系在一起,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与"革命造反"联系在一起,与"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五四” 触摸 四时 还原 反帝反封建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 思想解放
下载PDF
给孩子留白——童年的植物性生长秘密
6
作者 傅国涌 《福建教育》 2023年第6期14-15,共2页
一、人的植物性力量存在于童年之中比利时作家弗朗兹·海伦斯曾说:“人的植物性力量存在于童年之中,这种力量会在我们的身心中持续一生。”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从中读出了“留白”的意义。童年的植物性力量不会从天而降,它是从“... 一、人的植物性力量存在于童年之中比利时作家弗朗兹·海伦斯曾说:“人的植物性力量存在于童年之中,这种力量会在我们的身心中持续一生。”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从中读出了“留白”的意义。童年的植物性力量不会从天而降,它是从“留白”里生长出来的,我们需要去发现、去寻找,需要给孩子空间和时间上的留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白 植物性 童年 孩子 比利时 力量 空间和时间 生长
下载PDF
如何找到“同一个梦想”——也谈什么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被引量:3
7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08年第4期8-9,共2页
有比"更高、更快、更强"更重要的宗旨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狂欢、整个地球村的节日,四年一度,全球瞩目。借助没有国界、种族、阶级之分的体育盛会,这个世界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通过体育沟通、交流。
关键词 奥运会 奥运精神 体育设施 竞技体育 体育活动 金牌 专业体育 对话方式 锻炼身体 训练
下载PDF
新闻报国:邵飘萍的不归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06年第6期23-26,共4页
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陕北窑洞里回忆当年在北大的情景,曾对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1949年后,毛泽东不承认是胡适的学生,说自己其实是邵飘萍的学生。
关键词 邵飘萍 毛泽东 新闻报 新闻学 新闻事业 张作霖 陕北窑洞 京报 新闻研究 张学良
下载PDF
致家长的一封信
9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18年第3期3-7,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义务教育不断普及,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免费入学。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更多的人通过高考获得了人生的机会,人们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学习的重负似乎也越来越成为问题,孩子的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义务教育不断普及,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免费入学。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更多的人通过高考获得了人生的机会,人们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学习的重负似乎也越来越成为问题,孩子的求知之路难言快乐。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晚上埋头在作业堆里,周末还要应付数不清的补课,这是今天许多学子的生活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事业 家长 改革开放 义务教育 免费入学 边远地区 高等教育 孩子
下载PDF
荣氏兄弟,衣食上拥有半个中国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国涌 《人物》 2009年第6期8-21,共14页
荣氏兄弟,兄荣宗锦,字宗敬;弟荣宗铨,字德生,江苏无锡人。兄弟二人读过五六年私塾,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1896年和父亲荣熙泰在上海开办广生钱庄,1900年在无锡筹办保兴面粉厂,1905年在无锡筹办振新纱厂荣氏兄弟鼎盛时期在上海、无... 荣氏兄弟,兄荣宗锦,字宗敬;弟荣宗铨,字德生,江苏无锡人。兄弟二人读过五六年私塾,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1896年和父亲荣熙泰在上海开办广生钱庄,1900年在无锡筹办保兴面粉厂,1905年在无锡筹办振新纱厂荣氏兄弟鼎盛时期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拥有4家茂新面粉厂、8家福新面粉厂和9家申新纺织厂等21家企业,成为一代"面粉大王"和"纺织大王"。他们在无锡创办私立公益学校和竞化女子学校8家、私立公益工商中学、豁然洞读书处、江南大学,以及梅园、大公图书馆等,并捐款修建许多桥梁、道路。1957年初,毛泽东对陈毅等人说:"这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子。"1986年,邓小平接见荣家后人时说:"从历史上讲,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上是有功的,对中华民族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德生 荣氏兄弟 荣家企业 面粉厂 无锡 江南大学 钱庄 上海 吴稚晖 兴办实业
原文传递
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14年第7期11-15,共5页
基础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更多地被理解成了“教”,而抽掉了“育”。“育”是什么?孕育、哺育、涵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把“育”当成“教育”的重心,我们就可以想到,“... 基础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更多地被理解成了“教”,而抽掉了“育”。“育”是什么?孕育、哺育、涵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把“育”当成“教育”的重心,我们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不指向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如同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时,若只把重心放在前一个字,那是注重结果的教育;事实上,教育不只是朝着结果,而是永远面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 开花 基础教育 面向未来 “教” 生命 重心
下载PDF
科举废除与知识分子的进步 被引量:2
12
作者 傅国涌 《中国社会导刊》 2005年第09X期48-49,共2页
本刊2005年7月(下)曾刊出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终结科举“恶制”的100年误会》,该文提出100年来存在将科举制妖魔化的倾向,肯定考试的普世价值。该文在读者中引起颇深反响,部分读者持不同意见。本期特刊登傅国涌先生的一篇争鸣文章,以... 本刊2005年7月(下)曾刊出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终结科举“恶制”的100年误会》,该文提出100年来存在将科举制妖魔化的倾向,肯定考试的普世价值。该文在读者中引起颇深反响,部分读者持不同意见。本期特刊登傅国涌先生的一篇争鸣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中国 社会结构 新式学堂
原文传递
黄花岗英烈百年祭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国涌 《中国测绘》 2011年第3期50-53,共4页
“死于非命,惨不忍言”的无名烈士 1911年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鲜花烂漫,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炸弹声.冲杀声和尸体倒下的声音,黄兴等100多位志士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决... “死于非命,惨不忍言”的无名烈士 1911年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鲜花烂漫,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炸弹声.冲杀声和尸体倒下的声音,黄兴等100多位志士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向总督衙门发起进攻.史称广州起义(或黄花岗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 广州 鲜花
下载PDF
时局·饭局·格局——史量才在九一八之后的公共生活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国涌 《江淮文史》 2015年第4期144-156,共13页
中国人向来只有私人生活.没有公共生活,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有个判断,“中国人极有‘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精神……尤其是中国读书人开口天下,闭口天下,一说便说大话。盖在中国人切己的便是身家,远大的便是天下了。小... 中国人向来只有私人生活.没有公共生活,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有个判断,“中国人极有‘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精神……尤其是中国读书人开口天下,闭口天下,一说便说大话。盖在中国人切己的便是身家,远大的便是天下了。小起来甚小,大起来甚大——然真所谓大而无当……西洋人不然……得乎其中.有一适当的范围,正好培养团体生活”。他认为“西洋之有团体从有宗教来:中国之缺乏团体.从缺乏宗教来”。中国人缺乏团体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但随着近代社会的演变以及租界的出现,使得中国特别是上海这样的通商口岸开始出现了公共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史量才 时局 乡村建设理论 中国人 私人生活 天下为公 近代社会
下载PDF
从杭州踏上新闻报国不归路——纪念邵飘萍以身殉报80周年
15
作者 傅国涌 《西湖》 2006年第6期68-72,共5页
民国元年春节,青年邵飘萍登临杭州“吴山第一之峰”,“左盼钱江,右顾西湖,一如美人绰约,一如英雄叱咤,可望不可即。”所见所闻更让他百感交集,感到可佩,可敬,可爱,可喜,又可哭,可怜: 可佩的是“国民协济会”的宣讲团,在自己家吃饱了饭,... 民国元年春节,青年邵飘萍登临杭州“吴山第一之峰”,“左盼钱江,右顾西湖,一如美人绰约,一如英雄叱咤,可望不可即。”所见所闻更让他百感交集,感到可佩,可敬,可爱,可喜,又可哭,可怜: 可佩的是“国民协济会”的宣讲团,在自己家吃饱了饭,往吴山各处宣讲,“讲的都是共和国最要紧的知识”。听者如堵,几乎把变戏法和西洋镜的生意都夺了过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飘萍 新闻报 新闻事业 杭州 袁世凯 浙江省 孙中山 新闻界 陈布雷 日报
原文传递
我期待和平转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10年第3期12-13,共2页
成都女性唐福珍为了抵制暴力拆迁而自焚,为这个时代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难道人民只剩下了自焚的权利?
关键词 转型 和平 期待 自焚 暴力 权利 人民
下载PDF
《语丝》与《现代评论》——以“三·一八”事件发生后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国涌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3,共4页
关键词 《语丝》 《现代评论》 “三·一八”事件 综合性周刊 文学思想 出版工作
原文传递
与书相遇,与人相会
18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22年第1期11-16,共6页
与师相遇,与书相遇相遇是人类最美好的词之一,我十分喜欢“相遇”这个词,世上一切美好都从相遇而来。江苏有一个高邮县,那里出了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汪曾祺在县立第五小学读书时遇见了国文老师高北溟,是他小学五年... 与师相遇,与书相遇相遇是人类最美好的词之一,我十分喜欢“相遇”这个词,世上一切美好都从相遇而来。江苏有一个高邮县,那里出了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汪曾祺在县立第五小学读书时遇见了国文老师高北溟,是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见的。正是高老师——他们学校那首校歌的歌词作者,带着汪曾祺走进了最初的文学世界。若干年后,汪曾祺考上了西南联大,成为沈从文和朱自清的学生,也是沈从文最喜欢的学生。沈从文对于汪曾祺来说当然十分重要,汪曾祺不遇见沈从文可能成不了一代作家,但是今天我要更确定地说,他在小学五年级遇到的高老师,对于他,也许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沈从文 朱自清 散文大家 国文老师 西南联大 相遇 小说家
下载PDF
不该被文学史遗忘的周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国涌 《江淮文史》 2010年第6期167-170,共4页
第一次读到周文的文字在10多年前,那是他1942年6月在延安批判王实味的两篇文章,一篇叫《从鲁迅的杂文谈到实味》,一篇叫《鲁迅先生的党性》。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批评王实味“假借鲁迅先生的旗号,拿出貌似鲁迅先生的杂文”,
关键词 周文 文学史 遗忘 王实味 鲁迅 文章 杂文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学生的知识重构——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源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国涌 《同舟共进》 2018年第2期84-90,共7页
近代教育的兴起 1918年,任鸿隽从美国留学归来,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发表《何为科学家》的演讲,说起过去科举时代,读书人埋头用功的就是代圣贤立言的八股,所用的书自然是《四书味根录》《五经备旨》等;后来八股改为策论,提倡讲... 近代教育的兴起 1918年,任鸿隽从美国留学归来,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发表《何为科学家》的演讲,说起过去科举时代,读书人埋头用功的就是代圣贤立言的八股,所用的书自然是《四书味根录》《五经备旨》等;后来八股改为策论,提倡讲求实学、通达时务,所用的书,在四书五经之外又加上了《通鉴辑览》《三通考辑要》《西学大成》《时务通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球中国学生会 中国现代教育 知识重构 20世纪 起源 近代教育 任鸿隽 科学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