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柳舟 董卫国 +4 位作者 余追 张亮 姚兰 谢文杰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sufentanil)与芬太尼(fentanil)对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及WanFang Data数据库,查找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影响的随...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sufentanil)与芬太尼(fentanil)对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及WanFang Data数据库,查找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4月25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舒芬太尼组307例,芬太尼组3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芬太尼组较对照组插管后收缩压低[MD=-10.51,95%CI (-20.50,-0.53), P=0.04];舒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高[MD=7.86, 95%CI(5.37,10.34),P<0.01];舒芬太尼组插管后心率较对照组低[MD=-7.63, 95%CI (-14.25,-1.01),P=0.02];舒芬太尼组插管后心指数较对照组高[MD=7.76,95%CI (6.45, 9.06),P<0.01];舒芬太尼组插管各期的舒张压、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组较芬太尼组对插管后危重患者的循环系统抑制更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更好地保护机械通气患者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江诗丹顿们的昏话
2
作者 《品牌真言》 2005年第5期64-65,共2页
一说起名表,人们就想起它们的尊贵;一方面是价格贵,另一方面是感觉有身份;价格贵当然有高有低,都是相对的;有身份几乎是统一的,没有身份你的价格能贵到哪里去。
下载PDF
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结构设计及其宽温域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臻荣 任思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89,170,共11页
目的探究环境温度对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并揭示薄膜在高温环境下的损伤机理。方法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评价Ti、WC双功能组元以及纳米多层结构设计对薄膜表面形貌和微观... 目的探究环境温度对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并揭示薄膜在高温环境下的损伤机理。方法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评价Ti、WC双功能组元以及纳米多层结构设计对薄膜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等表征手段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截面形貌以及表面粗糙度进行分析,利用原位纳米压痕仪对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薄膜在不同温度环境(25~3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对磨痕和磨斑进行光学形貌分析,并利用能谱仪(EDS)和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Micro-Raman)对钢配副表面的摩擦转移膜进行成分分析。最终揭示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磨损机理。结果MoS_(2)/Ti-WC纳米多层的结构设计可以诱导MoS_(2)(002)晶面的择优生长,获得表面平整光滑、结构致密的薄膜。相比于MoS_(2)/Ti薄膜,WC纳米层的引入,赋予薄膜更高的硬度和硬/弹比。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在潮湿空气中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07,平均磨损率为6.14×10^(-7)mm^(3)/(N·m)。结论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在宽温域(100~300℃)内保持稳定的摩擦性能,这得益于薄膜纳米多层的结构设计、高的硬/弹比以及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同时在钢配副表面形成了连续且致密的转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MoS_(2)/Ti-WC纳米多层薄膜 环境适应性 高温润滑性能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欧月秋 《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2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政中,把红色基因渗透到课程中,既是构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政,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和重要性的剖析入手,对“红色基因”在高职高专“课程思... 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政中,把红色基因渗透到课程中,既是构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政,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和重要性的剖析入手,对“红色基因”在高职高专“课程思政”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红色基因”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课程思政 路径
下载PDF
B超引导下隐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军超 谢平 +1 位作者 艾登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2-794,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常见于60岁以上女性,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疼痛和关节运动功能障碍。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口服药物、膝关节药物注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1]。疼痛科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常见于60岁以上女性,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疼痛和关节运动功能障碍。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口服药物、膝关节药物注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1]。疼痛科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以及膝关节周围痛点注射消炎镇痛药物,临床上治疗的病人疼痛缓解明显,但维持时间短;另外消炎镇痛液一般混合糖皮质激素,对于一些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射频热凝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药物注射治疗 痛点注射 消炎镇痛药物 膝关节腔 隐神经
下载PDF
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玉茹 李会 +5 位作者 帅训军 孙明洁 徐堂文 滕娜 艾登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0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4年1~12月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2~72岁,体重50~80 k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肺通气(CV)组和保... 目的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4年1~12月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2~72岁,体重50~80 k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肺通气(CV)组和保护性肺通气(PV)组,每组各30例。CV组潮气量为10 m L/kg,PV组压力控制通气(使潮气量达到6 m L/kg,呼气末正压6 cm H_2O),两组的吸入氧浓度为100%,吸呼比1∶2,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为35~45 mm Hg。在双肺通气15 min(T_1)、单肺通气15 min(T_2)、单肺通气60 min(T_3)、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_4)时点记录两组的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eatu)。记录两组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并在T_1、T_2、T_3、T_4及术后2 h(POD_0)、术后1 d晨(POD_1)、术后2 d晨(POD__2)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两组的PaCO_2和PaO_2值,于POD__2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术前肺功能)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径路、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点PV组PIP及PPleatu明显低于CV组(P<0.05),PaO_2明显低于CV组(P<0.05),PaCO_2明显高于CV组(P<0.05)。POD_0、POD_1、POD__2时点PV组PaO_2明显高于CV组(P<0.05)。术后X线胸片显示PV组肺不张、肺部炎性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CV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中保护性肺通气能明显降低术中机械通气压力,改善术后肺氧合功能,减少了术后肺不张及肺部炎性病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肺通气 肺叶切除术 单肺通气 肺功能
下载PDF
模拟土壤中γ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测量比对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旭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22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本实验室采用效率曲线法和ISOCS模拟法刻度γ谱仪,并对模拟土壤进行了γ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的测量比对工作,获得的结果与参考结果的相对偏差相比均小于20%,验证了2种方法均能满足测量要求,同时能够达到比对目的。
关键词 比对 γ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 模拟土壤
下载PDF
福建省科技金融效率研究——基于DEA-BCC模型
8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5期166-170,共5页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行转型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的有机融合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竞争力的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行转型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的有机融合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竞争力的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秀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福建省 2000—2020 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DEA-BCC模型进行测度,研究发现,福建省科技金融效率整体处于非有效状态,其在财政科技支出及R&D人员投入方面存在冗余,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福建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建立快捷高效金融市场,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科技金融效率 DEA-BCC模型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